土地墾殖利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12:03:00
導語:土地墾殖利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文標題】LandReclamationandLand-useChangesDuringLast50YearsinKe''''erqinDeserts,InnerMongoliaWulantuya(UrbanandEnvironmentDepartment,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
【內容提要】放牧和墾殖是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主要土地利用活動。該活動范圍的擴大或縮小、活動強度的增大或減弱是引起交錯帶土地利用變化的直接因素,其結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積的量變和質變,也是該區土地利用變化最直觀的體現。文章選取我國典型的農牧交錯區——科爾沁沙地,以人類墾殖活動作為主線,以耕地面積變化作為切入點,對科爾沁沙地近50年的土地利用變化進行了動態分析。結果表明:隨著建國以來四次大規模的墾荒,科爾沁土地利用格局產生了顯著的變化,集中體現為耕地面積的大幅度增加和草地等其他用地面積的減少,具體表現則是沙地農耕北界的北躍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文章進而分析了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人文因子。
【英文摘要】Ke''''erqinDeserts,ineasternInnerMongolia,hasrelativelyfavoritewaterandheatconditionsforagriculture.Basedonanalysesofhumanreclamationactivities,areaofcultivatedlandinonetypicalregion,andspatialstructuresandinnerdifferencesin/amongmajorcounties,land-usepatternchangesduringlast50yearsinKe′erqinDesertsisdiscussed.Theresultshowsthat,afterfourtimeslarge-scalereclamationsincethefoundationofP.R.China,Land-usepatternChangedvastlyinKe′erqinDeserts.Themajorfeatureofthatchangeisnorthern-wardmovementofbothnorthernagriculturecultivationfrontierandfarmlandgravityinKe′erqinDeserts.Andthemajordrivingforceofthatchangeisincreasesinpopulationanddirectionofnationaldevelopmentpolices,ratherthannaturalconditionsofrainfallandtemperature,whichhavelittlechangecomparedwith50yearsago.Over-reclamationwithoutproperprotectingmeasureshascausedenvironmentalworseningandsoil-desertificationinKe''''erqinDeserts.
【關鍵詞】墾殖/土地利用變化/人文驅動因子/科爾沁沙地reclamazation/changesoflanduse/humandrivingfactor/keergindeserts
【正文】
科爾沁沙地位于內蒙古東部,介于大興安嶺、努魯兒虎山系和松嫩平原間,呈三角形分布。由于沙地相對優越的水熱條件,該區農業開發較早并有一定的發展。到解放初期,科爾沁沿西遼河兩岸及洮南—開通—鄭家屯—通遼線以東大部地區已變成以農為主的農牧交錯區,而東經123°以西地區基本為純牧區[1,2],西遼河平原則成為內蒙古東部重要的糧食產地,直到現在。
放牧和墾殖是科爾沁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的主要兩個方式,是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人類生產活動。該活動范圍的縮小或擴大、活動強度的增大或減弱是引起該區土地利用變化的直接因素,其結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積的量變和質變,這也是科爾沁沙地土地利用變化最直觀的體現。從墾殖活動即農業的發展出發,以耕地面積變化作為切入點,探討區域土地利用時空變化特征是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變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1科爾沁近50年的墾殖及其時空特征
1.1沙地的墾殖及耕地面積時序特征
建國50年來,隨著沙地連續的開發和墾殖,科爾沁耕地總面積曾有較大的起落。在此,可以選取科爾沁的主體即哲里木盟作一耕地動態分析(圖1)。從圖中可以看到,建國初期到60年代末期是科爾沁沙地建國以來耕地面積連續增加的第一個高峰期,創造了科爾沁耕地面積近五十年中的最高記錄。1960年哲里木盟耕地面積曾達到63.47萬公頃,比建國初期增多15.27萬公頃,增長幅度近32%。
耕地面積的另一高峰出現于1996年,該年哲里木盟耕地轉變了二十余年連續下滑的趨勢,一躍突破50萬公頃的大關。這一規模比1949年的48.2萬公頃增加了近11%(見圖1)。但是,與1960年的規模相比仍然相差10.07萬公頃。
科爾沁沙地耕地面積的動態變化及其趨勢特征與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的墾荒活動的興衰和自治區耕地面積變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建國以來內蒙古曾經有過(或正在持續)4次墾荒高潮,各出現于建國初期的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三年困難時期(1959~1961)、十年動亂時期(1966~1976)和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并持續至今的第4個高峰期[3]。作為內蒙古重要的糧食產地,科爾沁沙地的耕地面積變化在建國初期的幾次開發中不僅有較一致的大起大落,第四次墾荒高潮也有著同樣的體現。從哲里木盟耕地面積的變化曲線及其趨勢可以看出,科爾沁第四次墾荒高潮也始于80年代末并以年均0.75萬公頃的速度增長,耕地面積已從80年代末期的47余萬公頃增加到1996年的近54萬公頃。
1.2沙地墾殖的空間特征與內部差異
與內蒙古或科爾沁沙地耕地變化類同,科爾沁各旗縣的耕地面積變化也都出現了60年代前后的高峰期和始于80年代末期的劇烈動蕩期,但各旗縣近50年的總量變化并不一致(圖2)。
其中,除了科左后旗、庫倫旗和奈曼旗外其余旗縣耕地面積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增幅較大的有阿魯科爾沁旗、扎魯特旗和科右中旗,各增長2.06倍、3.25倍和54.62%,是科爾沁近50年來耕地增加總量的99.3%。
不難看出,增幅最大的三個旗分布于科爾沁中北部,多以山前丘陵和坡地為主。從科爾沁土地開發過程可以知道,這些旗雖然早在清代中后期就有了墾殖,但直到解放前農耕仍停留于這些旗的南部[3,4]。60年代前后大規模的“開荒”對這些地區也未帶來太大的沖擊,耕地的大幅度增加始于80年代后期。
耕地面積出現負增長的是構建科爾沁主體部分的西南部三個旗即科左后旗、庫倫旗和奈曼旗。這些旗中,除科左后旗東北部平地、庫倫旗南部丘陵區和奈曼旗老哈河河谷地區外,主要是風沙土廣泛分布的流動、半流動或半固定沙丘地帶。早在40年代末期,清中期以來的墾殖已經波及到上述三個旗的宜農土地即上述平原、丘陵地帶[4],60年代前后科爾沁沙地的“開荒”也集中于這些旗,墾殖向固定、半固定或流動沙丘蔓延。1960年,該三旗創造了它們近50年來耕地面積的最高記錄(圖2),科左后旗當年的耕地面積規模與其建國初期相比增幅竟達62.3%。之后三旗耕地面積出現長時間的收縮,自1960年以來的近40年時間里再未恢復過當年的墾殖規模。大面積耕地的退化和沙化,反而使這些旗成為耕地面積銳減區。到1996年時,奈曼旗和科左后旗的耕地已回到建國初期的規模或更甚者出現負增長,如奈曼旗耕地面積與解放初期相比減少了30.9%。
2科爾沁土地利用變化的宏觀體現
由于近50年大規模開荒,尤其是隨著80年代末新一輪后備耕地資源的大規模開發,科爾沁土地利用格局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耕地面積的大幅度增加,具體則表現為科爾沁沙地農耕北界的移動和耕地重心的轉移。
2.1農耕北界的變化
由上述分析及最近的相關調查可以發現,這50年來科爾沁農耕北界有了較大幅度的躍變。據內蒙古土地管理局1996年的土地資源變更調查和同期的遙感宏觀調查[3,5],到90代中期除科右中旗北部2個蘇木、扎魯特旗北部2個蘇木和阿魯科爾沁旗北部2個蘇木外,上述科爾沁北部的幾個旗縣都已成為以農為主的農牧林區。墾殖推到大興安嶺嶺南丘陵區,農耕北界已經到了錫林郭勒盟東南部,與科右中旗、阿魯科爾沁和扎魯特等旗的行政北界基本重疊。由于早墾區大量耕地的沙化和退化,科爾沁現代農耕的空間分布擴展到近兩個世紀以來的最大范圍,墾殖覆蓋了整個沙區。農耕北界推到近兩個世紀以來的最高緯度地區,最高地區可達北緯45.5°。
2.2耕地重心的移動
科爾沁南部旗縣耕地面積的銳減和北部丘陵區后備耕地資源的大力開發,造成了科爾沁耕地重心的明顯移動。通過計算可以看出(表1),自治區成立以來的近50年里,科爾沁耕地重心從東南往西北逐漸移動,移動幅度為向西0.26經度、向北0.27緯度,與內蒙古東部耕地重心的北上方向[6]基本是一致的。
3土地利用變化人文因子分析
引起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因子不外乎是以下兩種,即包括氣候、植被等條件的自然驅動因子和包括人口、政策及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的人文驅動因子。對科爾沁沙地50年來的土地利用來講,在降水、氣溫等自然條件沒有顯著變化[4]的情況下,導致該區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因子仍然以人類及其生產生活活動為主。
3.1人口變化
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的1947年到1996年,科爾沁總人口由93.64萬增加到348.02萬,50年中凈增244.38萬,年均增長速度為5.22%。人口密度從1947年的10.44人/km[2],提高到1996年的38.8人/km[2]。在生產技術條件相對落后的情況下,科爾沁急劇增長的人口及其相應增加的物質需求造成了該區墾殖范圍的不斷擴大,從而也引起了上述系列土地利用變化。
尤其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科爾沁各旗縣人口增長的非均衡性。位居西遼河平原的開魯縣、科左中旗、通遼市和科左后旗,因它相對優越的自然條件或城市發展,人口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年均增長速度都4.3%以上。其中,人口增長最快的扎魯特旗(22.18%)與人口增長緩慢的庫倫旗(3.07%)、奈曼旗(3.47%)構成了鮮明的對照。庫倫旗和奈曼旗屬早開發區,由于土地的沙漠化和旱災、洪災的多發,已成為近期科爾沁區內農業人口流動的主要遷出區。相反,人少地廣的扎魯特等旗卻成為近期農業人口的主要遷入區,造成了科爾沁沙地近期耕地范圍的不斷北擴。近年來科爾沁沙地人口的流動方向與耕地重心的移動方向之一致性絕非偶然。
3.2開發政策
科爾沁沙地耕地面積的動態變化及其趨勢特征與內蒙古乃至全國后備耕地資源的開發特點有很大的相似性。自建國以來我國北方后備耕地資源的開發也經歷了50年代的大面積開發、60、70年代的不斷減少和80、90年代的緩慢減少3個時期,開發的數量(面積)占全國耕地資源開發量的40%~70%[7]。其中,除了包括遼、吉、黑3省的東北開發區外,內蒙古的后備耕地資源的開發規模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在80年代中后期掀起的新一輪開發中甚至超過了東北區。在1986~1996年間,黑龍江省耕地面積增加23.08萬公頃,增幅為14.73%,而同一時期內蒙古耕地面積凈增77.30萬公頃,增幅竟達53.04%[7]。開荒主要集中于內蒙古東部的哲里木盟北部、錫林郭勒盟東南部以及呼倫貝爾盟大部。科爾沁沙地農耕北界的北上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是必然結果。
3.3經濟利益的驅動
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不僅是一個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同時也是一個突出的經濟貧困區,內蒙古貧困旗縣的84.4%[8]就分布于自治區中東部的生態脆弱區。在科爾沁沙地,庫倫旗、科左后旗和奈曼旗等開發較早的旗縣,不僅是土地退化的環境問題嚴重旗縣,同時也是國家級的經濟貧困旗縣。長期以來,該區人們的物質需求是在不斷的索取中得到滿足的,土地一直處于“開墾—沙化—(換地)再開墾—再沙化”的惡性循環中,其結果是整個環境的惡化、經濟的落后和生活的貧困。尤其是80年代以來,由于人們錯誤的“致富”意識,引起了更大范圍的土地開墾和畜群頭數的盲目追求。這就造成了該區耕地面積的急劇擴張和耕地、草地質量的進一步退化。
4結論與建議
(1)由于巨大的人口壓力和開發政策的導向作用以及經濟利益的盲目追求,經過近50年的墾殖科爾沁沙地耕地面積增加了11%,土地利用格局產生了顯著的變化,集中體現為耕地重心的北移和農耕北界的北躍。
(2)毫無保護措施下的濫墾是引發科爾沁沙地環境急劇惡化和大面積土地沙質荒漠化的主要人文因素之一。沙地退耕還林還草的科學規劃及其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是該區殛待解決的問題和任務。
【參考文獻】
[1]許崇灝編著.漠南蒙古地理[M].正中書局印行.民國34年6月初版.民國36年10月再版.
[2]宋家泰編.東北九省[M].中華書局印行.民國37年.
[3]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管現局.內蒙古土地資源變更調查(打印稿),1997.
[4]烏蘭圖雅.300年來科爾沁的土地墾殖與沙質荒漠化.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99.
[5]劉紀遠主編.全國資源環境遙感宏觀調查與動態研究[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6]包玉海等.內蒙古耕地重心移動及其驅動因子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1998,17(4).
[7]蔡玉梅等.我國北方地區后備耕地資源開發的特點、問題及對策[J].地理科學進展,1999,18(1).
[8]趙躍龍等.中國脆弱生態環境分布及其與貧困的關系[J].人文地理,1996(2).
- 上一篇:棉花工藝經濟研究論文
- 下一篇:胸椎管狹窄診斷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