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糧食安全的回顧與思索

時間:2022-02-26 10:52:26

導語:新時代糧食安全的回顧與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糧食安全的回顧與思索

本文作者:馬國強周銘成工作單位:丹陽市農委

(1)水稻品種。60年代前后,丹陽先后引進矮腳南特、農墾57,農墾58等矮稈水稻良種,取代淘汰了曾長期種植的土種,使單季水稻產量由200-300kg躍升至400kg左右。70年代中后期,由于“野敗型”三系雜交制種技術的研發成功,汕優、南優系列雜交稻逐步在丹陽全面推廣,水稻產量又一次躍升至500kg上下,糧食總產和單產水平創造了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武進運城農科所、鎮江農科所、江蘇省農科院等科研育種單位先后育成的高產優質抗病粳稻品種不斷涌現和更新,這些常規雜交粳稻品種不僅生產潛力達到600kg以上,而且米質和口味、口感明顯優于雜交秈稻,因而迅速取代了雜交稻,使丹陽的水稻產量再創新高。1999年全市糧食總產達53.7萬噸,突現夏糧單產,秋糧單產和總產“三超”歷史。(2)小麥品種。50-60年代,我國三麥自主育種體系剛剛建立,成果尚未顯現,國家從意大利等引進“2419”、“西農”等小麥品種,替換地方土種,小麥產量由幾十公斤提升到100多kg,但這些小麥品種有著桿高易倒、病害嚴重、產量不穩的明顯缺陷。70年代后,淮南麥區以揚州地區農科所(現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為代表的小麥矮稈雜交育種取得重大突破,21世紀后,該所的專用小麥育種又有重大進展。從揚麥2號起,先后有多個揚麥系列品種成為丹陽地區小麥的主推品種,期間,江蘇省農科院育成的寧麥6號、9號也有部分種植。這些品種產量高而穩定,有些還抗或耐赤霉病、銹病等主要病害或兼有專用性。從此,丹陽的小麥產量大幅提高,進入了穩產高產時期,近幾年均穩定在350kg左右。綜合技術創新確保了丹陽糧食的高產穩產解放后,黨和政府堅持農業科技的公益性、基礎性、社會性特點,鼓勵農業院校、科研院所、推廣機構、生產單位結合,不斷加大農業科技的研發創新和集成推廣、應用力度,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業技術創新多,綜合集成度高,推廣速度快,對打破丹陽的農業資源和生產瓶頸,實現糧食高產優質高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有的還對江蘇乃至全國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作出巨大貢獻。糧食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建國60余年,丹陽研究、推廣應用的糧食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繁多,其中主要有雜交稻高產栽培技術,三麥機械滅茬免耕技術,水稻早育稀植、水稻拋秧技術,稻、麥葉齡模式栽培技術和群體質量栽培技術,超高產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無公害稻鴨共作、草鵝連作技術,以及水稻機插秧高產高效技術等等。其中,1984年丹陽農技人員運用葉齡模式首創編繪的《雜交稻秈優3號千斤高產栽培模式圖》,將丹陽的溫光資源與雜交稻生育規律有機結合,具有數據化、指導化、階段化、形象化的特點,圖文并茂,科學直觀,技術員看圖能講課,領導看圖能指揮,農民看圖能操作。這張圖為全國第一張栽培模式圖,1987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農業十項推廣技術”之一,開創了我國用“模式圖”指導糧食生產的新紀元。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使丹陽的水稻產量出現大飛躍,當年全縣2.97萬hm2雜交稻,平均畝產達589.5kg,創雜交稻單產歷史最高水平。2004年編制的《水稻機插生產規程手冊》、《水稻機插育秧流程工藝圖》,在我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為糧食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強大動力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其他領域的技術進步,化工技術、農機技術、氣象預測預報技術、IT和信息化技術、新材料技術甚至太空技術都和農業技術創新有著緊密聯系,其技術進步都為農業技術創新和糧食安全、農產品長期有效供給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強大動力。化工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為現代農業生產提供了必須的化肥、農藥、農膜、生長調節劑等物資,使栽培、植保、土肥新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成為可能,是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精確施肥技術、病蟲草鼠綜合防治技術等對作物生長進行有效調控的物質基礎,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農機技術的發展創新極大地提高了丹陽的農機化水平,到2010年,全市農用機械總動力48.09萬kW,大中型拖拉機13949/61646(臺/kW),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0792/83469(臺/kW),聯合收割機1044/23551(臺/kW),機動噴霧器3112/4778(部/kW),機械面積達6.92萬hm2,其中機插秧面積達2.57萬hm2,機電排灌面積3.7萬hm2,機械植保面積6.07萬hm2,機械收獲面積6.12萬hm2,許多地方已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氣象技術為農業生產的災害性氣候預警和減災抗災提供了幫助;IT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智能農業、農業生產自動化控制和遠程監測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太空技術為現代育種技術開辟了新的途徑——太空育種。

有限的土地資源和人口眾多的矛盾愈加突出地少人多是一直是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據2012年權威資料,中國人口總數為13.47億,耕地1.22億hm2,人均耕地面積為0.9hm2,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丹陽情況尤為嚴峻,人均耕地已由建國前的0.16hm2下降為0.06hm2(2010年數據),不足世界的四分之一。更為嚴重的是,國家和地區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業結構調整使糧食種植面積持續急劇減少,上世紀50年代初約14.4萬hm2,60年代平均約10萬hm2,70年代平均9.27萬hm2,80年代平均8.69萬hm2,90年代平均8.03萬hm2,目前僅有7萬hm2左右。因此,要想依靠增加種植面積來保障糧食安全是不切實際的,猶如畫餅充饑。環境污染嚴重,耕地質量下降工業“三廢”和農業面源污染以及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使農業生態環境劣化,耕地質量及綜合生產力下降。主要表現:一是“三小”工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堆農田環境的污染嚴重;二是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產生的農業面源污染;三是土壤沙化加重(對全國而言)水土流失嚴重;四是養分平衡失調,有機質老化,土壤缺鉀愈加嚴重。據土壤監測資料,丹陽土壤緩效鉀、速效鉀分別比1983年土壤普查時下降131mgkg-1、7mgkg-1,原來不缺鉀的沿江圩區已成為缺鉀嚴重的地區;五是土壤基礎地力產量由80年代的約70%下降為50%上下。耕地綜合生產力下降成為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瓶頸已是各界人士的普遍共識,欲以增加化肥、農藥投入來保證糧食增長,將難以為繼,是竭澤而漁。糧食高產優質新技術的推廣落實難度大作為在農業技術推廣戰線工作幾十年的老同志,我們深感目前農業科技的推廣難度很大,糧食高產優質新技術的推廣落實難度尤大。究其原因,一是丹陽本地從事糧食生產的人員多為60歲左右的老齡人,這些人客觀上年老體弱,文化程度低。主觀上思想保守,憑老經驗種田,對新技術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二是經營分散,每戶只種少量的口糧田,缺乏追求高產更高產的積極性;三是外來大戶多,他們往往迷戀當地的技術或經驗;四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網絡)線斷網破,尤其是鎮、村兩級的農技人員編制少,雜務多,有的甚至還要掙錢養活自己,很少有心思認真搞新技術推廣。其他因素比較效益、價格、流通體制等政策因素也會對糧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鄧小平同志早就斷言:“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政策的作用一是保障糧食播種面積的基本穩定或有所恢復,二是鼓勵和保證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來確保糧食安全。因此,歸根結底,農業科技創新才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糧食品種選育和推廣上求突破如前所述,品種更新對提高丹陽糧食產量的作用十分巨大。有資料表明,品種對糧食高產的貢獻居所有技術之首,約占40%。因此,在品種選育上求突破,是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主要技術措施。目前,丹陽推廣應用的主要糧食品種,其產量潛力,水稻每667m2約700kg,小麥約400kg,均處于較高水平。今后的目標,是引進900kg/667m2以上的超高產優質水稻和500kg/667m2的優質或專用小麥品種。同時加大優質高產糧食品種的提純繁育和推廣力度,在良種覆蓋率上下功夫。在提高耕地質量和綜合生產能力上求突破首先,要科學規劃、建設高標準的農田基本設施,盡快修復因國家和地區建設毀損的灌排系統和田間道路等配套設施。其次,要及時進行農村拆遷土地的復墾,對中低產田進行改造,用高科技使之及早恢復和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其三,加大投入建設高標準糧田,使之逐步覆蓋全市各主要產糧區。其四,要綜合運用耕作、生物、平衡配方施肥等技術,如增施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秸稈還田,科學合理輪作,因土因作物精確定量施肥,全面提高土壤養分和耕地質量等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糧食高產高效集成技術上求突破改變重稻輕麥觀念,促進稻麥雙豐收。大力推廣高產優質高效的稻麥新品種,集成應用糧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草鼠綜合防治技術、現代農機裝備、農業信息化技術等現代農業先進技術。加大現代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應用,如自動化節水栽培,光誘捕、性引誘撲殺害蟲技術,納米激活肥性技術,微生物肥料緩釋休眠技術,太空育種技術、基因工程、災害性氣候預警及防御、病蟲害信息自動化預測預報預警與無公害防治技術等。可以預見,通過農業科技人員的不斷開拓創新和不懈努力,大量先進實用科技應用于生產,糧食單產將會再現大飛躍,稻、麥兩熟產1500kg/667m2,將是可以期待的目標,糧食安全會更有保障。在提升糧食產業化水平上求突破要逐步解決“分”的太多,“統”的不夠的問題。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通過土地流轉,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組織等,因地制宜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和統一服務型適度規模經營,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管理水平。在提高科學種田水平上求突破全面落實中央2012年一號文件精神,加強和穩定縣鎮兩級農業技術隊伍,健全村級農技推廣網絡,配備村級農技員,體現公益性、保證財政,強化責任,績效考核,為三農提供順利暢通的優質技術服務,徹底解決農技推廣“最后1公里”現象。通過科技入戶、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農民資質培訓等多種形式搞好農民培訓,全面提高農民的經營管理科技素質,使農業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