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論文:小議保障糧食安全的思路
時間:2022-02-26 10:48:04
導語:糧食安全論文:小議保障糧食安全的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華冰工作單位:中共漯河市委黨校
(一)有利于農業穩定與農民增收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第六次鎖定“三農”。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點措施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與農民持續增收,其中包括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較大幅度增加農業補貼、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等。這足以說明中央對三農的重視。在價格比較穩定的條件下,糧食產量增長必然會導致農民收入增長,農民的持續增收才能更好地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進而保障國家的糧食穩定與安全。(二)是適應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需要當前中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糧食產需缺口擴大。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人口如能控制在15億,人年均糧食消費量如能控制在500公斤,則需要糧食7.5億噸,與現有產量相差1.8億噸,這也是我國農業面臨的重大挑戰。國家非常重視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我國新研制的超級水稻畝產900公斤,創造了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三)保障糧食安全有利于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只有糧食充足了才能使人們有充足的精力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才能保障市場物價的穩定,可見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經濟安全的根本。要保證一國的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就必須保障糧食安全。(四)保障糧食安全有利于社會穩定及構建和諧社會“民以食為天”,這是古人對糧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今天對一個國家來說,糧食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只有糧食充足了,每個人有飯吃,人民才會安居樂業,社會才會穩定,所以,糧食又是社會賴以穩定的基礎。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保障弱勢群體的糧食供給。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2300萬,城市下崗失業、收入水平低、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200萬。這些弱勢群體收入低,食物時常得不到保障,這與那些高收入富裕階層相比形成明顯的不協調,導致社會的不和諧。弱勢群體食物供給的不安全不僅會導致社會的不和諧,而且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因此政府應實行糧食救濟措施,滿足其基本需要。所以,為了滿足人民的第一生活需要,保證社會穩定,為了保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保障糧食安全。
我國糧食安全存在的問題
嚴格保護耕地,這也是貫徹中央一號文經濟/件精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個重要問題。嚴格保護耕地要從兩個內涵上理解,其一是保護耕地的數量,同時更要關心耕地的質量。一個時期以來,人們為了高產,用地而不養地,以至于耕地質量普遍下降。其二是耕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和林地、草地一樣,國家應對耕地實施動態監測,應該對耕地土壤在多年沒有普查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全面普查。二是我國農業的基礎設施很薄弱,靠天吃飯這個局面也很難改變。我國現有耕地中中低產田約占2/3,糧食單產不穩定,年際間波動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所占比例不足47%,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雖然國家在預算內的資金和國債投資對主產區的農田水利建設包括農業科技、技術推廣、農業組織方面的建設,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總體而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低,抗災減災的能力不強仍是一個突出問題。由此不僅會增加農產品成本和農業經營風險,還會影響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甚至妨礙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農業大省吉林為例,該省現在的農業基礎設施大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建。目前,全省灌區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三是由于種糧的比較效益低,激勵農民和地方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不能夠因為目前糧食形勢的好轉就對我們國家長遠的糧食安全掉以輕心。盡管國家多次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但目前糧食生產比較效益還是不高,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隨著經濟的復蘇,企業對農民工需求增加,種糧比較效益將進一步下降。例如河南省———我國糧食產量最大的省份,據該省統計局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全省40個縣(市、區)120個鄉鎮360個農戶的糧食生產成本及收益狀況的調查,2009年農民種植小麥的畝均成本為590.8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長7.7%。按全省平均單產387公斤/畝、均價1.7元/公斤計算,每畝小麥的主產品產值為657.9元,比上年增加77.4元,畝均收益約為232元(主產品產值扣除生產成本加種糧補貼,下同)。依據同樣的計算方法,2009年河南農民種植玉米的畝均收益是279元。按目前河南農民戶均承包5畝耕地計算,若兩季只種小麥和玉米,戶均年種糧收入為2500多元,僅大致相當于一個農民工外出打工兩個月的收入。
現階段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新思路
(一)建立一把手保護耕地責任制。針對十分嚴峻的耕地形勢,近年來政府也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但效果不佳。目前,全國普遍存在用地浪費和土地利用粗放的現象。要想糧食安全不受威脅,應建立一把手保護耕地責任制,并實行耕地保護一票否決制度。現在農村承包地、林地、住宅地產權主體虛置,不能有效地將資產變為資本。當前我國以賦予農村土地資產屬性為重點的新一輪產權制度改革已經蓄勢待發。因此,應盡快深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以調動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在土地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解決這個難題沒有別的辦法,必須依靠高科技改造傳統農業。首先要大力發展種業。只有培育出更為優良高產的種子,才能滿足國家對糧食的需求,保障農業的連年豐收。農業的許多領域都與前沿科技聯系密切,如良種培育技術、轉基因技術等。所以,種植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次我國農業要走內涵式增長之路,以科技興農為動力,在提高畝產上下功夫保糧食安全,在耕地面積不變的前提下,畝產提高了,我國糧食安全才可能沒有問題。(三)適度發展規模農業。發展規模農業是當下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良策。近年來,大批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轉移出來,為加快土地流轉、實行農業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條件。黨的十七大也明確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搞好農村土地流轉,可以優化農村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規模經營,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基層要專門成立土地流轉服務機構,作為規范和激活土地流轉市場的橋梁,為群眾提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有關服務工作,鼓勵適度發展規模農業,走農業現代化道路,保證糧食生產逐年增收。(四)建立農業保險與糧食安全預警制度。農業與自然天氣的關系緊密相關,干旱和洪水等天災很容易使脆弱的農業損失慘重,需要市場經濟體制下完善的農業保險替他們分擔壓力。同時要根據豐年、歉年的區域糧食生產情況,逐步建立糧食生產、需求、儲備、市場動態及突發事件跟蹤的監測預警分析制度,做到胸有成竹,隨時確保糧食安全。(五)大力提倡節約糧食,制定糧食節約政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們早已解決溫飽問題,向小康社會邁進。然而人們珍惜糧食的觀念也越來越淡薄,浪費糧食的行為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學生人群和在外就餐人群中,浪費現象更為普遍。為此,要制定鼓勵節約用糧、減少浪費的相關政策措施,大力提倡和引導合理節約用糧,使節約糧食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減少糧食浪費。一要靈活運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杠桿,抑制過度消費和不合理消費,鼓勵節約消費、合理消費。二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引導作用,廣泛宣傳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全民糧食安全意識,做到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形成“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良好風尚。
- 上一篇:糧食發展論文:地區糧食生產及策略探索
- 下一篇:新時代糧食安全的回顧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