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對貿易壁壘影響論文
時間:2022-02-05 10:32:00
導語:新經濟對貿易壁壘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經濟的實質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信息通信技術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經濟的發展軌跡。1995-1999年美國經濟的復蘇超過了最樂觀的預期,[1]經歷了長達118個月的低通脹、低失業率的高速經濟增長。很多學者認為,持續高水平的潛在產出增長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技術創新引起的生產率的增長。[2]新經濟一詞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該詞語用來指由服務業而不是由制造業驅動的經濟,而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新經濟是指由信息通信技術推動的快速經濟增長和低通貨膨脹的經濟,它是由邁克爾·曼德爾(MichaelMandel)1996年在《商業周刊》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新經濟的勝利》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的。[3]它是在美國興起的,指興起于美國、擴展于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引起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以及經濟運行規則等的變化,隨后迅即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與使用。[4]“新經濟”同傳統經濟的主要區別在于“產業結構的進一步高級化和軟化,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5]到2006年底,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近16年,打破了上世紀60年代由于侵越戰爭引起軍需急劇增加,帶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達8年10個月的歷史紀錄。在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逐年下降,失業率已降至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隨著產業政策的調整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美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產業正在成為最大的產業,并且對政治、經濟、軍事、人們的工作和社會生活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信息產業已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美國“新經濟”實質上是以信息技術、知識為動力的知識經濟,它包括信息經濟、網絡經濟等,電子商務是新經濟的重要商務模式,成為新經濟的重要支撐。它是在傳統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又是經濟形態發生質變的有別于傳統的新的經濟形態。就它與傳統經濟緊密相連的一面而言,它依然遵循著一些傳統的經濟規律;就有別于傳統經濟的一面而言,它又有著自身鮮明的個性和一些獨特的發展規律。[6]
二、新經濟條件下貿易壁壘的變遷
貿易壁壘是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商品與經濟,保護本國資源或出于某些政治或軍事目的,通過一些關稅與非關稅的手段,來在數量與價格上對從其他國家輸入的商品進行控制。它分為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兩類。[7]主要由海關在貨物進出口環節的監管來實現國家的貿易管制。隨著近年來電子通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網絡貿易的興起,新經濟時代的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國際貿易所關注的問題也逐步從自然資源轉向了知識資源,從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轉向了知識密集型產品,貿易壁壘的爭議范圍和重點也轉移到以服務業、電信業、知識產權為代表的新經濟領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經濟領域基本上都是附加值高的領域。從新經濟對貿易壁壘的影響看,有以下方面:
(一)知識和技術成為貿易壁壘形成的重要基礎[8]
按照古典經濟學的比較優勢資源稟賦理論,一國與另一國發生國際貿易的動因,主要是各國擁有的生產成本和資源稟賦不同,貿易雙方均能獲得擁有生產成本和資源稟賦相對優勢的貿易利益,在此基礎上是沿用了多年的傳統貿易壁壘。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知識產業為主要標志的知識革命迅猛,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實力將代替資本成為競爭的根本要素,智力資源的豐缺盈余程度將成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決定性因素,稟賦狀況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資源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逐漸被以知識和技術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所代替,知識和技術等要素成為國際貿易壁壘形成的重要基礎。實踐經驗也證明了技術知識對經濟的重要作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也主要是通過技術進步獲得的。據美國商務部統計,美國“新經濟”增長的1/4以上歸功于信息技術,今天對美國經濟起主導作用的是高技術信息產業,微軟、英特爾等已經取代了當年的三大汽車公司。此外,又據美國商務部和國家制造業協會的表明,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有關的工作崗位比制造業的平均工資高15%,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不僅利潤較高,而且使美國對經濟緊縮或經濟周期的抵抗力更強,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成為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這種形勢下,貿易壁壘逐漸向知識化發展,技術性貿易壁壘將成為保護貿易的主要手段。WTO的《TBT協議》承認為了合法目標可以采取技術性貿易保護壁壘。TBT形式繁多大致可歸為五大類,即技術標準與法規,合格評定程序;商品檢疫檢驗措施;包裝標志和標簽要求;信息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技術壁壘將成為保護貿易的主要手段。[9]
(二)綠色壁壘在貿易壁壘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綠色壁壘也稱環境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由,通過制定嚴格的環保技術標準或采用綠色環境標志、綠色包裝制度、綠色衛生檢疫制度和綠色補貼制度等,使得外國產品無法進口或進口時受到一定限制,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貿易保護措施。新經濟時代不僅體現在高科技為特征,貿易壁壘的知識含量的增加,而且,隨著人們對自然科學越來越深入的研究,人們的生態保護和自我保護等意識的逐漸增強,貿易壁壘還體現在以保護人類生命、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理由的層面上,環境壁壘就是貿易壁壘發展的重要體現。環境壁壘有合理成分,而且世貿組織協議也允許各成員方采取技術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只以其不妨礙正常國際貿易或對其他成員方造成歧視為準。不合理之處在于,發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科技水平,制定了一般嚴于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標準,而且其標準不僅針對最終產品,還要涉及產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包裝、使用及廢棄后對環境的影響諸多方面。實質上導致了一國環境政策的制定、執行出現“越境管轄”的情形。更為可恨的是,發達國家常常將被污染的廢棄有害物品和污染型產業越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造成對發展中國家生態資源的大肆掠奪和破壞,加劇全球環境惡化的同時,進一步削弱了發展中國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貿易壁壘的復雜程度增加
一方面,新的貿易壁壘比以前更隱蔽。傳統貿易壁壘無論是數量限制還是價格規范,相對較為透明,人們比較容易掌握和應對。而新經濟時代的貿易壁壘由于種類繁多,涉及的多是產品標準和產品以外的東西,這些紛繁復雜的措施不斷改變。由于各國產品標準制定隨意性強,要求苛刻。而且,TBT的制訂都是以各國為準,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技術標準和檢驗標準,這樣隨意性比較大,而WTO等國際組織又沒有很好的對各成員國的TBT及時審查并采取制裁的有效措施,這就導致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根據自己本國的貿易情況不合理的亂制定難以達到的技術標準,并且形式多樣、涵蓋范圍廣。比如技術貿易壁壘與其他非關稅壁壘如進口配額、許可證等相比,不僅隱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視性等分歧,而且各種技術標準極為復雜,往往使出口國難以應付和適應。而且技術貿易壁壘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礎上的技術標準為基礎,科技水平不高的發展中國家難以做出判斷。目前的TBT措施涉及范圍十分廣泛。而且TBT擴散效應也十分驚人。另一方面,新的貿易壁壘比傳統的壁壘涉及的范圍更廣,新的貿易壁壘涉及的多是技術法規、標準及國內政策法規,它比傳統貿易壁壘中的關稅、許可證和配額復雜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廣泛,評定程序更加復雜。目前的貿易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各國或國際組織的認證體系,如歐盟的CE認證、美國的UL標志認證,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9000等管理體系認證、一些國家都有意無意地通過認證程序的復雜化,增加生產商和出口商的產品成本,轉嫁國內產業面臨的壓力。我國的一些農產品出口頻遭世界各國特別是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檢驗項目繁多,合格評定程序復雜多變,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作為三大貿易救濟措施之一的反補貼在發達國家也開始被濫用。2005年,加拿大對我國進行了3起反補貼調查,其中2起征收了反補貼稅。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及早做應對準備。
(四)貿易壁壘引起的爭議逐步增多
新經濟時代的貿易壁壘的隱蔽復雜性決定了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達成一致的難度很大,而其雙重性又很容易引起國家地區之間的爭議和糾紛。各國采取的技術壁壘措施(特別是綠色技術壁壘措施)經常變化,且各國差異較大,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廠家難以適應。比如法國規定服裝含毛率只需達到85%以上就可以算作純毛服裝了;而比利時規定含毛率必須達到97%;聯邦德國則要求更高,含毛率必須達到99%時,才能稱為純毛服裝。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涉及面非常廣泛,有些還相當復雜,加上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實施過程中的隱蔽性,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評定標準,因而國與國之間相互較難協調,容易引起爭議,并且解決爭議的時間較長。20世紀70年代后,國際經濟領域貿易戰主要集中于一般商品貿易領域,但是,21世紀國際貿易戰將逐步集中在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
三、我國應對新經濟時代貿易壁壘的措施
在邁向新經濟時代的21世紀,我國對外貿易面臨新經濟的挑戰將不可避免,因此,應及時把握邁向新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研究新經濟條件下的貿易壁壘的特點及其內涵,以調整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采取符合我國國情的應對措施,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一)加大科技投入,制定有利于促進技術發明與自主創新的政策[10]
新經濟的核心是知識的生產與創造,而知識的生產與創造又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因此,科技進步與創新是新經濟時代決定競爭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這也是我國面對新經濟的挑戰發展國際貿易的關鍵。促進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進一步解決我國科技與經濟發展相脫節的問題。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2003年我國全部高技術產業的R&D強度達到4.4%,較前幾年相比已經大幅度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的數據相比,我國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強度明顯偏低,許多OECD成員國的高技術產業R&D經費強度都超過20%。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是我國面向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它阻礙了我國新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增加對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單一,科技投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已經轉化的科技成果中,自籌資金占56%,國家科技計劃貸款占26.8%,風險投資僅占2.3%,而在發達國家風險投資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建立風險投資機制,設立國家科技風險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體系,促進技術產業的發展。第四,要樹立技術創新意識,發掘、培養、保護高技術人才,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轉為企業,培養產業技術的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的技術水平。第五,要建立明晰的科技產權及其轉讓制度,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切實維護科學技術發明、發現、創新者的利益。
(二)促進科學技術的吸收和應用,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11]
新經濟的關鍵是知識的商業運用,使之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是我國在新經濟時代參與國際貿易的基礎。因此,面對新經濟的發展,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科技的轉化,加大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便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的戰略取向。而且我國目前基本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主要是因為科學技術知識具有共享性、可學性、易傳播性、變動性和經濟效應外溢性特征,在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通過政府政策有意識地干預和市場配置的作用,使國家可以獲得超越現有資源稟賦約束的知識資源優勢。現實性主要是指有兩大發展機遇可以充分利用,一是國內科研機構和國家科技投入體系正在面向市場經濟改革,科研機構與企業的聯合勢在必然,要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加快科技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步伐,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二是國外發達國家正在進行以知識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升級,即加大第三產業和以新經濟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的比重,把一些傳統產業轉移到國外,繼續發揮其“剩余的價值”,這對我國企業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機遇。總之,面對新經濟的蓬勃興起,我國一定要抓住發展的機遇,大力推行產業技術改造,調整科技投資方向,努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爭取在知識資源的形成、積累、發展、創新中形成自己的知識比較優勢,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三)適時推行網絡貿易,開拓國際市場
隨著新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網絡貿易日益成為拓展海外的貿易的重要方式。這主要是因為網絡貿易具有傳統貿易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網絡貿易對經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盡管2000年以科技、網絡股票為主體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遭到重創,但它僅僅是擠干了資本市場里的一些泡沫,并不意味著新經濟的破滅,網絡貿易的快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次,生產廠商也從中受益,通過網絡企業可以開辟新市場,增加了貿易機會,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如波音公司自1997年建立網址后的頭七個月就有10億美元的交易是在網上進行的;此外,生產廠商通過網絡貿易可以簡化交易程序,降低貿易單證處理成本,節約了生產費用,據美國《福布斯》的統計,網上交易可以節省企業成本的5%到10%,僅此一項可使國內生產總值增加100億到200億美元,廠商的存貨平均下降35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企業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的任何地點隨時銷售商品,獲得了無限的商機,這種長期的利益是難以想象的;第三,消費者也可以獲得好處,網上虛擬的世界市場,價值規律發揮更充分,激烈的競爭使產品質優價廉,一些特殊商品成本下降的好處可完全轉移到消費者的身上,消費福利得以提高。然而,我國目前高級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缺乏,網絡基礎設施滯后,企業界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網絡貿易在未來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沒有形成網絡貿易的國內環境和市場,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必須從以下幾點來切實推行網絡貿易的發展。首先,要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育與宣傳,培養計算機專門人才,樹立網絡貿易意識;其次,要加強網絡貿易方面的各種立法,特別是電子認證、保密、網上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最后,國家應制定一些優惠措施,鼓勵國內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網絡貿易,開拓國際市場,爭取跟上國際經濟發展的潮流。
(四)積極培養我國的跨國公司,提升國際競爭力
新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的主體主要是跨國公司,隨著國際市場壟斷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國際競爭也主要是在跨國公司之間進行,因此,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跨國公司的強弱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對外進行跨國經營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目前我國的跨國公司無論在數量、質量上,還是在經營規模、國際地位上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美國《財富》雜志評出最新的2005年度世界500強公司名單,共有18家中國公司入選。其中中國內地公司15家,臺灣地區公司兩家,香港地區公司一家。盡管近10年中國入選世界500強公司的數量從3家增加到了18家,但大部分都是壟斷性的國有企業,其優勢主要來源于國家所給予的壟斷地位,并非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對我國參與新經濟時代的國際貿易益處并不明顯。因此,在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努力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同時,應鼓勵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培育我國大型的生產性、綜合性跨國公司,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跨國經營,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或開發資源,擴大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途徑和方式,并且國家應給予這些企業在財政、金融、外貿、行業等方面的支持,同時,應抓緊制定和規范國內企業到境外投資的監管制度,加強我國在境外企業的管理和投資業務的協調;繼續發展對外承包和勞務合作,在競爭中形成一批具有實力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總之,積極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使我國企業更多地走進世界跨國經營的行列,這是我國面對新經濟浪潮參與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
(五)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關系協調,維護我國外貿利益[12]
在新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變化日新月異,企業因技術的世界和創新所導致的無形風險日益增加,國際貿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會產生一系列的國際貿易矛盾與糾紛。因此,我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貿大趨勢的同時,一定要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要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這是我國在新經濟時代進行國際貿易和維護自身利益的必要保證。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中應緊密聯合起來,協調彼此的立場和觀點,維護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勢和經濟利益;同時,我國又是一個亞太國家,亞太地區是我國進行貿易、投資、金融活動的重要地區,搞好周邊國家關系,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協調,是發揮我國政治經濟大國作用的重要表現,也能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以后,我國政府保持人民幣不貶值,對東南亞國家進行經濟援助貸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尊重。此外,要創造條件盡可能早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維護我國應有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更加關注服務業、金融業、信息業、高科技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等新經濟領域的問題時就更為重要。因此,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特別是參與知識領域一些問題的協調,這對我國新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DaleW.Jorgenson.AmericanEconomicGrowthintheInformationAge[J].Progressonpoint,2002,(4).
[2]WillemF.Duisenbeg.NewEconomy,FinancialMarketandMonetaryPolicy[J].http://,2003-05-22.
[3]PamelaSamuelson,HalRvarian.The“Newtechnolog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J].http://www.sims.Berkeley.edu,2001-07-12.
[4]李京文.新經濟及對中國經濟與企業的挑戰[J].中國工業經濟,2000,(11).
[5]莫正寧.美國“新經濟”探秘及其啟示[J].管理現代化,2000,(4).
[6]張松濤.美國“新經濟”概念的由來和內涵[J].國際貿易,2000,(3).
[7]馮宗憲,柯大鋼.開發經濟下的國際貿易壁壘——變動效應、影響分析、政策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8]魏浩,馬野青.新型貿易壁壘的類型、特點與啟示[J].經濟問題,2004,(11).
[9]孔慶峰.開放經濟下的國際貿易壁壘[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10]張秀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理論分析與對策研究[J].稅務與經濟,2005,(02).
[11]陳紅文.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管理世界,2005,(01).
[12]肖光恩.當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及我國對策[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
[摘要]新經濟是以高科技及其產業為支撐,以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為主要內容,以經濟全球化和創新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它與傳統經濟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新經濟對貿易壁壘的影響主要是從知識、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方面進行的。新經濟時代的貿易壁壘對我國產品市場準入以及產品競爭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應及時研究新經濟條件下的貿易壁壘的特點及其內涵,調整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采取符合我國國情的應對措施,促進我國企業的對外貿易。
[關鍵詞]新經濟;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環境壁壘
- 上一篇:校長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竹產品國際貿易現狀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