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政策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1-07 17:28: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經濟政策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
對于技術創新動力機制模式的劃分,多年來學者們一直以技術創新活動的誘因為標準將其分為技術推動模式和市場需求拉動模式20世紀80代以后,出現了一種折衷觀點,即雙重作用模式除上述三種模式外,一些學者還提出了其他的模式,如行政驅動模式、政策驅動模式綜合作用模式等依據技術創新動力的作用途徑,本文將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分為內部綜合驅動力和外部綜合驅動力兩股力量內部和外部綜合驅動力又分別由方向相反的內阻力和內驅力兩股力量所構成(一)內部綜合驅動力的構成要素內部動力因素是指由企業內部所產生的驅使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動力因素,分為內驅力和內阻力。內驅力構成要素為:(1)企業家和員工對創新的追求,它表現為創新精神和創新偏好,這種精神和偏好能激發或誘導他們的創新行為。(2)企業對技術積累的追求,因為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前提條件是提高企業的技術積累(3)企業對自身形象的關注內阻力構成要素有:創新的R&D費用、創新的風險和慣性因素等。
(二)外部綜合驅動力的構成要素
外部動力因素是指那些存在于企業夕卜部并對企業內部的技術創新行為產生較大影響或形成“外部動力場”的諸多因素。企業內部動力因素只有在外部動力因素的誘導、喚起和驅動作用下,才能轉化為實際技術創新行為中的內在動力機制。外部動力因素較多,一般討論中所涉及的技術市場、政府等均屬于外部動力構成要素這些力量主要可歸結為以下幾種:科技發展的推動力、社會需求的拉引力、市場競爭的激勵力以及政府政策的影響力等這些驅動力的作用大小,會受到資源(包括科技資源、人才資源、資金信息、自然條件等)制度(主要包括包括知識產權制度)文化(包括觀念)以及產業的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資源、制度、文化產業狀況等要素也是構成企業技術創新的約束條件,是技術創新的外部阻力。
(三)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
推動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源來自于兩股力量:外部綜合驅動力和內部綜合驅動力。外部與內部綜合驅動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分別取決于相應的驅力與阻力的大小如果阻力大于驅力,則(內或外)綜合驅動力為負,對企業創新活動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則具有促進作甩同樣,企業是否進行技術創新,要視內外綜合驅動力的相對大小。如果最終的影響力為正,則企業具有創新的動力。
二、政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政府政策對技術創新活動影響的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得出的結論也迥然有別比如,曼斯菲爾德在1996年對美國、加拿大以及瑞士三國的稅收政策的效果作了評價研究后,認為稅收政策在激勵創新活動上的效果并不理想吣而國內有學者則發現在國家各項宏觀政策中,只有稅收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有顯著影響作者解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中國是一個資金較為緊張的發展中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企業技術創新的資金不足,從而有效地減少技術創新因資金不足引致的疲軟
從70年代開始,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相繼對政府管制影響技術創新的機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學者認為,技術創新活動是在政府的管制下誘導出來的,因為政府管制產生了對于技術創新的需求,從而人為地開拓或者說創造了一個新的技術創新領域或者方向。也有的學者認為,政府管制可能成為技術創新的一個障礙。比如,環境方面的規章制度使美國的勞動生產率下降了大約1%,有些估計甚至更高。還有學者認為,無論管制的效果是正的還是負的,證據都表明它不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丨性有學者對美國11個工業部門中管制影響技術創新方向的研究后發現,政府管制通常是一個影響技術發展的次要的而不是主要的因素。
筆者認為,政府政策作為影響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影響是肯定存在的。至于其影響力的大小以及方向,應視不同產業部門的具體性質以及相應的特定歷史環境來具體分析。政府政策之所以能夠對技術創新活動產生影響,是因為政府政策可以影響到技術創新過程中制度環境方面的不確定性,從而改變技術創新的資源配置,并通過這種改變來影響技術創新的速度、方向和規模。更確切地講,政策的影響在于增加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約束條件,使創新行為在新的約束條件下重新達至新的均衡,拿環境政策來說,一項具體的環境政策和標準的實施,必然會迫使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加清晰技術創新的領域更加特定化。
三、環境政策對技術創新動力的影響
環境保護政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主要回答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環境保護政策是否影響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二是這種影響的方向如何,即環境保護政策是激勵還是抑制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三是這種影響的強度有多大,即能否刺激實際的技術創新行為發生。
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和手段主要有:法律規范手段(包括環境標準);與綠色技術創新相關的專利保護制度;經濟手段;財政手段;產業政策;其他措施和手段這些手段和措施作為一種外生的約束力量從不同的側面會影響到企業技術創新的行為。
環境保護政策是從內驅力、內阻力、外驅力、外阻力四個方面對技術創新施加影響的。
(一)對內驅力的影響
由于環境問題的根源在于外部性的存在,即企業的生產活動是建立在內部經濟性的前提基礎之上,而很少考慮生產的外部性問題,這實際上暗示在現有的生產和技術范式條件下,企業的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創新活動都是致力于減少生產的邊際內部費用,而不考慮生產邊際外部費用的增力卩。簡言之,傳統范式下的企業,本身是缺乏(綠色)技術創新的內在激勵機制的只有在受到環境成本政府法規、市場力量和公眾壓力等因素的刺激作用下,企業才有可能在技術創新時考慮和采用“同時減少生產和消費外部邊際費用”的技術[7]整體來看,環境保護政策有利于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的內驅力首先,環境成本的加大,受利潤最大化動機的驅使,企業的創新意識以及技術積累的追求將更加強烈。因為企業只有通過進行技術創新來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才能最終減緩或抵消由政府環保政策硬約束所帶給企業的環境成本其次,隨著綠色化意識向生產、消費和貿易等領域的逐步滲透,綠色已成為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大綠色技術的積累,以提高其整體的競爭實力環境法規環境成本以及消費者偏好等競爭要素的改變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戰略決策依據、方法與過程,并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競爭舞臺。企業只有以積極主動的戰略去面對新的競爭結構,充分利用新的環境 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再次,隨著環境保護強度的加大,社會整體環境意識的提高,綠色化的企業無疑將在融資、獲得政府支持獲得同行信賴、贏得消費者認同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將迫使企業更加注重其環保形象,從而主動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活動。
(二)對內阻力的影響
關于技術創新的內阻力,安立仁和席酉民等學者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并將內阻力分為創新的R&D費甩創新的風險和慣性因素等三類。
創新的R&D費用取決于某項技術的轉化和應用難度、企業對某項技術的掌握程度、開發的時間等,其中,創新時間的長短對R&D費用有著重要影響。Scherer曾作過計算機模擬,發現創新時間越短,則開發成本越高,創新的阻力也就越大
創新的風險主要受制于技術創新失敗的最大損失值和創新失敗的概率或風險度,最大損失值越大,風險度越高,創新的風險也就越大一般說來,具有開拓精神,且對市場信息有充分把握的企業,其風險度的賦值就小。
慣性阻力因素反映的是創新產品與原有產品之間的資源重疊使用的程度當創新產品同原有產品相比資源差距很大時,則阻力將會很大,從而成為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的主要阻力。這一點能解釋為什么那些技術實力雄厚、且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往往創新動力不足。
環境保護政策如何影響這三種阻力因子呢?我們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影響兩方面來進行分柝。
積極方面的影響表現為:首先,政府的財政和產業傾斜發展政策能大大緩解企業在進行技術開發時所面臨的R&D經費的不足,從而降低了R&D費用。其次,隨著環境保護運動的開展,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基礎性和應用性綠色技術會逐步成熟,綠色技術的擴散速度也會明顯加快,這將有助于企業對綠色技術信息的掌握,增強企業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的信心,并降低創新的風險。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創新的內阻力或總費用相應降低,從而有利于綠色技術創新。
消極方面的影響則表現為:首先,綠色技術的開發需要投入額外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增加了與R&D有關的創新開發費用。其次,由于綠色技術本身的不成熟性和小批量,綠色技術創新在初期往往表現出高成本低收益的特征,所以,這種創新缺乏益還與知識儲備、技術技能有關,因為現有的技術系統中的知識儲備僅適應于已有的技術范式(非綠色技術范式)此外,綠色技術的擴散需要有一個通過“干中學”、“用中學”來提高技術工人的操作技能并完善技術的過程。上述諸因素決定了綠色技術具有技術性強、復雜程度高、難度大、風險大、技術投資和運行費用高擴散速度慢等特點,并且綠色技術還必須與原有的技術進行耦合,從而導致開發的難度和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從成本的角度看,環境保護政策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又施加了不利的影響第三,雖然綠色技術使創新的方向和邊界更加清晰,但同時也增加了創新成功的風險程度。一方面,由于綠色技術尚不十分成熟,與其他技術相比,同綠色技術有關的生產工藝、原材料、循環技術的知識積累相對缺乏,相關信息的交流和傳遞也十分有限,這降低了信息的可獲取性,增加了創新的風險與成本,使得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對某項技術在經濟和技術上是否適用于自身的具體情況缺乏信心,從而使風險度變大;另一方面,增加的創新投入無形中又加大了技術創新失敗的最大損失值,使得創新的風險增大第四,從對慣性因素的影響看,環境保護政策導致企業轉換成本的增加。隨著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預防控制(全程治理)的轉變,環境原則被整合進創新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包括認知、分析、定義、開發、選擇、精煉、詳細規格、開發實施、生產擴散市場化等,這必將導致企業的生產工藝改進幅度增加,管理等非技術因素的變更較大,資源重疊使用的可能性相對會變得較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機會受到抑制。
應當指出的是,綠色技術創新的內阻力有些在環境政策引入之前就已經存在著,如開發費用的昂貴、信息的不確定、轉換成本較高等,這些內阻力往往還成為阻滯企業創新的主要障礙因素有些則是環境政策引入后加大的內阻力,如開發投入的額外增加、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時間耗損、污染治理模式變革(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的預防治理轉變)所引起的轉換成本增加等
(三)對外驅力的影響
首先,假設在環境保護政策引入之前技術創新的動力已處于均衡狀態,那么,環境保護政策在四種外驅力中影響最甚的是社會需求拉動力不言而喻,綠色需求及其形成的巨大綠色市場將成為企業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的強大外在動力。調查表明,有89%的美國公民對其購買產品的環境影響十分關 的費用。綠色需求正逐漸成為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并且不斷增長的需求熱點,它必然推動綠色市場的不斷成長據預測,在本世紀初期,綠色市場總交易額將突破3000億美元。
其次,環境政策的實施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政府制定的其他政策這是因為當現有的政策與環境保護的政策和目標相沖突時,政府會逐步改變已有的政策規定,以使政策體系更加科學化這種由環境政策的實施所引發的政策體系的自我調整,反過來又會進一步促進環境政策刺激效應的發揮資源價格政策是這方面最明顯的例證由于現行的自然資源價格一般都遠遠低于邊際機會成本,有的甚至低于邊際生產成本,因此,“資源無價,原材料低價”的扭曲價格體系被公認為是導致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綠色創新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為了達到推動環境保護的目的,必然會逐步建立全面反映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的資源價格政策,而這種政策的調整則會在相當的程度上對綠色技術創新產生推動作用。
(四)對外阻力的影響
相對來說,環境保護政策對外阻力諸因素的影響就小得多,并且這種影響多數是積極的。比如,環境產權體系建立等制度性改革將有助于外部性問題的解決;綠色文化的興起將有利于緩解文化觀念的約束力;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有利于企業開展原創性的技術創新活動;國家對相關產業(如環保產業)的支持將有助于改善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使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更易于進行
(五)綜合影響
以上分別從四個方面討論了環境保護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動力的影響綜合起來分析,環境保護政策總體上有利于激發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圖1)
四、時期效應和強度效應
環境保護政策對技術創新的激勵分為兩種效應:時期效應(time~e?fect)和強度效應(stiingency-effect)時期效應指隨著環境保護政策實施時間的延續,其對技術創新的刺激力逐步增大這種效應來自于:(1)政府管理技能的提高。隨著環境保護政策的逐步實施,政府對執行有關政策的熟悉程度不一定意義上也意味著刺激強度的增加(2)政策的連鎖效應環境政策的實施,將推動其它的政策做相應的調適,從而引起政策的連鎖效應,后者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政策的約束力和刺激力。(3)公眾和輿論的壓力環境政策的實施,將喚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并改變其消費偏好。(4)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標志、綠色貿易壁壘等。上述四種因素的影響力,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大 新的刺激力之間存在著的相關效應,即政策強度越大,刺激力越強但政策強度與刺激力之間并非簡單的線形對應關系,而存在一突變點或臨界點,或者說環境政策對技術創新的刺激具有閾值效應(thresholdeffect)在閾值以下,政策強度與刺激力之間存在線形的對應關系,但不足以觸發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實際行為發生當環境政策強度達到臨界水平時,其刺激力開始成倍增加,并觸發企業開始進行技術創新活動之所以存在閾值,是因為在閾值以下企業技術創新的阻力(外阻力和內阻力)尚十分巨大,環境政策積極效應的刺激力不足以抵消這種阻力的影響雖然企業會因此付出一定的代價,但對企業來說,在權衡創新收益與環境成本損失時,這時進行技術創新的風險仍然較大,創新的收益無法抵消環境成本的損失同時,政策強度的不足也意味著法律行政制度強制監督力不大,企業也有機可乘,并往往采取不運轉治污設備、偷排、漏排等手段降低環境成本的不利影響。
環境保護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刺激是在時期效應和強度效應的共同作用下發揮的。在臨界點之前,其刺激力為一種潛在的動力,并不必然引發實際創新行為的發生。而在到達臨界點以后,其潛在的動力才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判斷環境政策是否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具有刺激作用,需要對政策強度的臨界點進行分析。關于閾值的大小,由于存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閾值有時可能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有效的區域此外,由于不同政策手段的作用機制不同,其閾值也會有大小之別而對不同的環境條件(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化程度、管理體制等)以及對于不同的對象(產業間的差異、企業間的差異)而言,情況同樣如此。
五、主要結論
第一,推動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源來自于兩股力量:夕卜部綜合驅動力和內部綜合驅動力外部與內部綜合驅動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分別取決于相應的驅力與阻力的大小。如果阻力大于驅力,則(內或外)綜合驅動力為負,其對創新活動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具有促進作甩同樣,企業是否進行技術創新,要視內外綜合驅動力的相對大小。如果最終的影響力為正,則企業具有創新的動力反之,則否
第二,環境保護政策在內驅力、內阻力、外驅力和外阻力等四個方面均會對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施加影響。
最后,環境保護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刺激存在著時期效應和強度效應,這兩種效應的共同作用決定其綜合刺激力(驅動力)的大小。
篇2
關鍵詞: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新疆經濟發展
一、 引言
中國幅員遼闊,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實施地區性非均衡經濟發展戰略,區域不均衡情況突出,新疆等西部內陸省份的發展明顯落后于東部沿海省份。區域性不平衡使統一的貨幣政策在不同省份的影響程度差別較大。貨幣政策的區域非對稱效應,即指統一的貨幣政策作用于不同經濟區域會產生的不同政策效果(王忠,2011)。本文以1990-2010年的年度數據資料,通過對比東、中、西部不同省份受貨幣政策的影響,比較分析我國貨幣政策對新疆的影響,及新疆應采取的應對策略,對于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縮小新疆與內地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數據來源與模型設計
貨幣政策傳導的實證研究主要通過向量自回歸(VAR)模型來進行。盡管該模型對于變量間的聯系采取高度簡化的處理方式,模型的建立并不以嚴格的經濟理論為依據,但其突出優點在于能夠有效地揭示一組變量響應模型正交創新的動態行為,這也使得VAR模型特別適用于比較貨幣政策沖擊對不同地區或不同行業的動態影響(Ganley和Salmon,1997;Carlino和Defina,1998)。本文選取全國層面的數據估計VAR系統作為比較基準,同時選擇東部的江蘇省,中部的河南省和西部的四川省估計VAR系統作為參考,比較分析新疆產出響應擴張性貨幣政策的時間和程度差異。
1. 變量選取
由于我國從1990年開始統計貨幣供應量,本文使用的是1990―2010年的年度數據。數據來源是相應各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各省的統計年鑒以及《中國金融年鑒》加工整理得到。
區域發展變量。根據以往研究經驗,以及考慮到數據的可比性、可獲得性和模型的實用性,本文用人均GDP度量各地經濟發展的情況。以1990年為基期,將各省份人均GDP除以其零售價格指數得到各省真實的人均GDP,取其自然對數。全國、新疆、江蘇、河南、四川依次記為LQGGDP、LXJGDP、LJSGDP、LHNGDP、LSCGDP。同時,將各省CPI作為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參數,估計貨幣政策對不同區域的負面影響,與上文對應,依次為QGCPI、XJCPI、JSCPI、HNCPI、SCCPI。
貨幣政策變量。Carlino和DeFina(1998)等國外學者采用聯邦基金率研究貨幣政策對區域經濟的不同影響。鑒于國內利率機制的不完善,本文借鑒胡振華和胡緒紅(2007)等國內學者的做法,采用狹義貨幣供給量M1作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變量,取自然對數,記為LM1。
對上述數據進行ADF檢驗,結果如下表:
注:①檢驗形式(C,T,P)中C、T、P分別表示模型中的常數項、時間趨勢和滯后階。
②ADF檢驗采用麥金農(Mackinnon)臨界值。
③ \+*、 \+**、 \+***分別表示在10%、5%、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即在相應的顯著性水平下認為變量是穩定的。
④“”表示該變量的一階差分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所選數據都是一階單整的(見表1),因此我們將使用這些變量模型構建VAR模型。
2. 模型構建
一般的p階無約束VAR模型(記為VAR(P))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y\-t是一個k維向量,e\-t是k維擾動向量,且e\-t與t-1期及其以前的變量不相關, A\-i(i=1,2,…,P)為K×K維待估矩陣。(1)式可以用矩陣表示為(2)式,即含有k個時間序列變量的VAR模型由k個方程組成,在VAR內,每個方程的最佳估計為普通最小二乘估計。
3. 模型滯后階數的確定
使用Eviews5.0進行檢驗,結果表明按照AIC準則、SC準則以及HQ準則都應該選擇滯后2期。VAR模型的系數通常是很難解釋的,而脈沖響應函數可以用于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因此,通常需要通過系統的脈沖響應函數來推斷VAR的內涵。進一步,Eviews5.0運算結果表明VAR(2)的特征多項式的逆根都在單位圓內,所以VAR(2)是穩定的,其脈沖響應函數是有效的。
三、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1.J-J協整檢驗
本文采用Johansen和Juselius的多變量系統極大似然跡檢驗法對變量間的協整關系進行檢驗。根據AIC準則和SC準則,滯后期選為2。檢驗結果見表2。
通過對相關變量的協整檢驗可知,各省份的區域經濟變量、貨幣政策變量和價格變量均存在著一至兩個協整關系。表2中列出了相應的協整方程,該方程反映了貨幣政策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長期均衡關系。通過比較協整方程(1)-(5)中LM1的系數,我們可以看出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效應在各省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其中貨幣政策對新疆經濟增長影響明顯小于全國平均水平。
2.脈沖響應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用于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值的影響。對一個變量的沖擊直接影響這個變量,并且通過VAR模型的動態結構傳導給其他所有的內生變量。為了分析貨幣政策對各省經濟增長影響的作用強度和周期,進一步說明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途徑,本文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根據脈沖響應函數,識別貨幣供應量對各省GDP的沖擊效果。其結果見圖1,橫軸代表滯后階數,縱軸代表各省GDP對貨幣供應量沖擊的響應程度。圖中實線部分為計算值,虛線為響應函數值加或減兩倍標準差的置信帶。
從圖1可見,對LM1施加一個正向沖擊后,各省的經濟增長均受到影響,變化趨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多在第2年達到高點,隨后出現一個小小的波動,最后經濟運行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第2年時,響應分別為全國總體:1.94%,新疆:2.11%,湖北:2.41%;四川:2.22;江蘇一直處于上升態勢,第二年并不是其最大響應時間。同時我們看到,新疆隨后出現的波動最大,而且當經濟趨于穩定之后,新疆經濟的運行水平明顯小于全國總體水平。我們分別比較產出變量在6年和10年的累積響應值。在6年的作用期間內,全國總體產出的累積響應值達到13.3%,而新疆僅為11.9%,其他幾省區分別為江蘇:15.3%,河南:16.1,四川:15.2%。10年的累積響應值也表現出類似的特征。
我們再來看貨幣供應量對各省CPI的沖擊效果,結果見圖2。橫軸代表滯后階數,縱軸代表各省GDP對貨幣供應量沖擊的響應程度。圖中實線部分為計算值,虛線為響應函數值加或減兩倍標準差的置信帶。
從圖2可見,對LM1施加一個正向沖擊后,各省的CPI均受到影響,變化趨勢也基本相同,大多在第2年達到最高點,隨后出現下降,在第3或第4年達到波谷,隨后回升,穩定在未受沖擊時的水平之上。但各省CPI響應程度上有所不同。在第2年達到峰值時,全國總體水平為190%,新疆為223%,江蘇為155%,河南為212%,四川為139%;在相對穩定之后,全國總體水平為85%,新疆為114%,江蘇為96%,河南為93%,四川為93%。這說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更容易在新疆引起通貨膨脹。
四、 貨幣政策對新疆非對稱性效應產生的原因分析
貨幣理論揭示貨幣政策產生區域效應的主要渠道有三個,即利率渠道、信貸渠道和匯率渠道。宋旺和鐘正生(2006)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分析,認為利率渠道和信貸渠道是導致我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重要原因,而匯率渠道與我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產生關系不大。本文借鑒上述觀點,僅從利率渠道和信貸渠道分析。
1. 利率渠道
貨幣政策作用的大小和調整時間的長短對同一國家的各個產業來說是不同的。如果一個區域產值的較大比例來自于利率敏感產業,這個區域受貨幣政策沖擊的影響就相對較大,即貨幣政策對利率敏感性產業相對集中的區域的影響較大(Taylor,1995)。宋旺和鐘正生(2006)證實第二產業在我國的利率敏感性最強。將新疆與其他三個省份對比(見表2),我們發現新疆第二產業占比明顯小于其他三個省份,而且四個省份對于貨幣政策的敏感度排序也與其第二產業占比相吻合,這說明貨幣政策對新疆非對稱性效應與新疆產業結構有著直接的關系。
2. 信貸渠道
我國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的主要傳導過程為:貨幣供應()貸款規模()投資()產出()。楊曉,楊開忠(2007)從信貸渠道分析造成貨幣政策傳導的區域性差異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金融機構發展不平衡;二、非國有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三、基層商業銀行信貸動力存在差異。丘斌,鄧佑甜(2009)也認為傳導中介的發展水平、微觀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及投資和產出水平是造成貨幣政策傳導的區域性差異的主要原因。
新疆金融機構的分布數量和密度明顯低于其他三個省份,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內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進入新疆的廣度和深度明顯弱于內陸發達省份;其次,由于新興商業銀行進入新疆的力度不夠,使得新疆呈現單一的依賴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組織結構。再次,出于效益考慮,各類商業性金融機構有明顯的向大中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聚集的傾向,使得新疆金融業的規模和競爭程度遠低于內陸發達省份。這些差異使得不同地區商業銀行的運行效率存在很大差距,新疆地區商業銀行的運行效率和市場化程度明顯低于其他省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越高,對貨幣政策信號反應就越靈敏,貨幣政策傳導就越通暢,政策效果也越明顯。
另外,新疆非國有經濟發展也明顯滯后于其他省份(見表3)。企業是金融市場上最主要的資金需求者。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響應貨幣政策調整的行為。改革開放以來,國有經濟成份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非國有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國有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并且它們積極向銀行申請貸款來謀求自身的發展,因此,它們對于貨幣政策變化具有較強的敏感性。
指標/地區新疆江蘇河南四川
職工總數(萬人)387206111261029
非國有企業職工數()萬人1951463632631
非國有職工比重50%71%56%61%
最后,新疆資本積累少,盡管“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資本的流入,但是非國有化速度慢、人力資本存量小、對外開放程度低使得資本配置效率低,投資效率仍需進一步改進。
五、 政策建議
1. 優化地區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優化新疆的地區產業結構,促進新疆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另外,在完善保障機制的前提下,不斷加大對非國有企業的貸款力度,尤其要加大中西地區非國有企業的扶持力度,以增強經濟活力。
2. 培育區域金融市場
借助“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在保證銀行信貸渠道暢通的前提下,嘗試設立新疆開發基金。為推動新疆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建設,將烏魯木齊培育成區域金融中心。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促進已有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的發展,暢通其金融市場機制;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來新疆開展業務。
3. 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首先,要提高新疆的投資效率,在投資項目的選擇、實施和經營中都要強調高效率。其次,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對資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作用巨大。可以通過發展高科技,建立有利于促進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的機制等方法,達到促進技術進步,進而提高新疆資金配置效率的目的。再次,進一步開放區域金融市場,鼓勵信貸的跨地區流動,吸引資金向新疆的流動。
參考文獻:
[1]孫天琦.貨幣政策:統一前提下部分內容的區域差別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05).
[2]宋旺,鐘正生.我國貨幣政策區域效應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6,(03).
[3]丘斌,鄧佑甜.基于VAR模型的我國貨幣政策區域不對稱性效應研究[J].南方金融,2009,(02).
[4]孔丹,Bienvenido S.Corte,秦大忠.中國貨幣政策省際效果的實證分析:1980―2004[J].金融研究,2007,(12)
[5]楊曉,楊開忠. 中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區域差異性研究[J].財經研究,2007,(02)
[6]劉玄,王劍. 貨幣政策傳導地區差異:實證檢驗及政策含義[J]. 財經研究,2006,(05)
[7]胡振華,胡緒紅. 金融結構差異與貨幣政策的區域效應[J]. 財貿研究,2007,(05)
篇3
關鍵詞:貨幣市場 貨幣政策 調控作用 政策建議
一、信貸與貨幣政策之間的理論關系
貨幣經濟學的研究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信貸的市場,而理論認為信貸市場的完善是內在貨幣供給與外在貨幣供給之間的平衡關系的體現。貨幣經濟的研究側重在貨幣供給的變化所引發的總需求的變化,從而產生對市場的影響。而主流宏觀經濟學者是將經濟看做是一個整體系統進行分析,忽略交易的細節,所以只能從價格的粘性需求來解釋價格變化的根本誘因。目前新貨幣主義的經濟學研究重點從交易過程存在摩擦和人群偏好來討論貨幣供給變化后引發的價格波動。而此時,信貸學派在研究中得出信貸市場的缺陷,內在貨幣供給和外資貨幣供給之間的關系出現不平衡,此時在經濟危機的作用下,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就會斷裂,導致貨幣政策的失效。所以貨幣政策對信貸的影響是從金融體系穩定性上體現出來的,即良好的貨幣政策可以有效的促進貨幣的平衡而促進信貸市場的完善。
二、貨幣政策對信貸影響的效應分析
1、存貸均衡
從整個銀行體系分析,如考慮所有的金融機構對貨幣政策的反應時,貨幣政策對銀行的信貸影響要遠遠大于單個銀行對貨幣政策的反應程度。利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為例,因為準備金率的上升,銀行就必須增加準備金,因此銀行的可用資金水平降低,貸款數量當然就會減少,形成一種平衡。但是隨著高準備金率保持的時間延長,所有的銀行都會降低貸款量,而導致企業效益的降低,預期平均收益的下降就會增加風險,銀行會進一步減少放貸。
2、資產價格改變
貨幣政策最為直接的影響是銀行持有資產的改變,進而也會影響信貸政策。利用利率政策如:提高利率,利率的上升不僅會導致銀行持有債券的價值縮水,還會增加銀行對個人存款的利息負擔,加大了貸款還款的利息,使得貸款出現違約的潛在風險等,這些都會使得銀行資產減少,迫使銀行收緊信貸。
3、資產組合的風險增加
在此方面,貨幣政策或者一些外界的經濟環境變化就會導致銀行的組合資產風險增加,間接的導致銀行的凈值發生改變,影響整體信貸的量。這些風險的體現就是利率的不確定性導致銀行對市場風險的評價等級增加,進而給銀行帶來信貸、道德風險等。這些風險的增加其根源都是本國的貨幣政策對市場的導向性作用。
三、我國貨幣政策對信貸的直接影響
1、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貸款利率、信貸量出現的是反比,存貸利差和信貸量成正比。當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上線的時候,今后的可用資金就會減少,貸款的政策趨向緊縮;貸款利率上升時,企業融資的成本會不斷提高從而降低貸款需求,貸款量降低;當存貸利差增加時,銀行的預期利潤增加,就會傾向于積極的貸款服務,促進貸款增加。
2、存款準備金率在對市場起到作用的時候,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而利率政策對市場起作用的時間相對短。從經濟學研究的新觀點看,存款準備金政策具有重要的普遍性均衡效應,能夠對信貸量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此種效果顯現的時間較長。當存款準備金率發生浮動時,首先會引發局部的均衡變化,即信貸量小幅震蕩,經過一個時期后才能顯現作用。
3、從對信貸政策的沖擊效果看,存款利差最大,其次存款準備金,最后貸款利率。因為存在信貸配給,信貸量的改變主要由銀行的貸款供給量協調,因此存貸利差的影響最大;相比之下已有貸款的需求對銀行貸款政策的影響微乎其微;貸款利率對貸款的影響也較小;這就印證了在貨幣經濟學視角下貸款供給決定貸款政策和數量的觀點。
四、結束語
從上面的論述不難看出,無論是那種經濟體制其貨幣政策對信貸的影響都是符合經濟學規律的。在貨幣政策工具傳導到信貸政策和信貸量的過程看,利用貨幣政策對規范和控制銀行信貸風險是一種長期而有效的措施。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可以看出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是有效果的,央行應當堅持此種利用貨幣政策干預和引導銀行發展的做法,同時盡量避免對信貸規模進行直接的干預和控制,在實現調控目的的同時盡量把握實際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2、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在實施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是需要時間較長,而作用的效果和持續時間將會持續。因此采用法定準備金率作為央行調控貨幣市場的重要工具是有其必要性和切實作用的,但是對其作用的效果和滯后性應當進行充分的評價。所以時機的把握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的時候應控制時間的間隔,在準確的時間采用準確的策略,并保證給予一定的起效時間,是此項政策的關鍵。
3、我國的信貸配給的實際情況,大部分中小企業的信貸要求不能得以滿足,因此銀行的貸款政策傾向就決定了我國的信貸總額和結構,因此央行在利用利率政策對信貸利差進行調控的時候應當在全面了解信貸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即所產生的利差可以促進銀行放貸,同時也不會大幅度提高貸款的門檻,而不經意的造成了中小企業貸款的難度增加。
參考文獻:
[1]潘明霞,周莉凡.我國貨幣政策對股市的調控能力[J].西南金融,2008,(07)
篇4
關鍵詞:新經濟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創新發展
l新經濟”日漸成為全球經濟學界、rr業界以至整個社會熱衷于議論的焦點話題。究竟什么樣的經濟才是“新經濟??“新經濟”對這個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經濟群體意味著什么?它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些間題,不僅僅為經濟學家們所關心。同時也被各國政府和企業所重視:人們在從網絡、電子商務的興旺發展中看到“新經濟,“美好前景的同時‘也從美國LYASDA}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強大的威力。有關“泡沫”的議論沸沸揚揚,更使得人們對“新經濟”產生種種的疑問與擔優。
應該承認、這些疑問與擔優在現實情況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經濟學家在教導他人如何認識“新經濟”的同時,其實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為畢竟這個嶄新的概念,從提出到現在不過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而經濟發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斷涌現,令人幾乎目不暇接。l,新經濟,l因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的興起而出。兩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緊密關系:正因如此仃業界對.l新經濟”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一rf將如何在“新經濟”環境下持續健康地發展?新的經濟理論又將對產業發展提供什么樣的幫助?這是全球rr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間題。
1’.新經濟一理論的建立
“新經濟”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國《商業周刊》發表的一組文章中創造性地使用了“新經濟”這個詞匯。一年以后,《商業周刊》再次發表文章,重申在美國確實存在著“新經濟’。此后,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在發表講話時多次引用這一概念,“新經濟,‘的說法傳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經濟‘’?一般說來、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網絡、知識為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增長動力的經濟”。也就是說,它實際上跟我們在此之前聽說過的多種經濟概念,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數字經濟”等有著許多的相同或相似之處。故此也有人認為,上述這些概念的總和就是所謂的“新經濟”。
“新經濟”的特征有哪些?簡單說來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經濟全球化;b,高強度的市場競爭;:.由信息技術引發的產業革命。它導致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并表現為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增長(三低一高)的特點,這也是它與傳統經濟最明顯的不同之處。
應當指出,上述新經濟的特征主要來自對20世紀9D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總結。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國經濟連續保持了108個月的增長,年度GD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3ek--4%a。而從1992年以來。美國的通脹率已經由4%降至不到?.0k、失業率則從7%一8}’}降至40k
這樣的情形,在傳統經濟中的確是i反難見到的。而人們在稱羨‘卜新經濟’奇跡之余。也不禁要問:到目前為止.為何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實現了“新經濟“,其他國家包括與美國社會制度、經濟政策極為相似的西歐國家和日本.為何不但沒有呈現同徉的經濟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脅。這個問題引起了全球經濟學家的注意。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認為。美國經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過去10多年來,里根、布什和克林頓政府對美國金融市場、政府和企業進行持續不斷地改革,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增加了經濟的靈活性。此外.美國國民樂于在革新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大規模風險投資。對rf產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與之相比較。西歐和日本不但在經濟運行環境,風險資金市場、TT研發投入等環節上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網絡普及程度、電子商務等方面也遠遠地落在了美國的后面。為此。它們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對“新經濟‘’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期望在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來。
2000年4月5日.克林頓總統邀請格林斯播、比爾·蓋茨等人參加在白宮舉行的’卜新經濟會議“,此舉表明了美國政府對“新經濟”理論的正式承認和支持。有趣的是,會議舉行的前后。正值美國股市出現大幅震蕩、以科技股為主的NABDAQ綜合指數全面下跌.1T公司損失慘重。這只是時間上的一種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但它卻讓人們更加關注’卜新經濟”-
2信息技術是“新經濟”的墓石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新經濟’與信息技術之間有著不容割裂的緊密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
a.信息技術領域是最先體現“新經濟”特征的產業,信息產業的特征也是“新經濟.,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術是“新經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沒有信息技術的發展,就不會有“新經濟”的出現.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經濟”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也將發揮極大的經濟推動作用。
信息技術對“新經濟”的突出貢獻,首先表現在對傳統經濟的信息化結構改造上。工業、農業,商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等傳統經濟中的核心產業.在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改造后,將使得產業結構發生重要的變化,進而形成“新經濟.,結構下的“新產業’模式。信息技術向整個經濟領域的滲透。造就了一種與傳統經濟完全不同的經濟形態。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信息極其廣泛而快捷的流動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企業通過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產和銷售市場的實時動態。迅速做出反應,可以極大地避免經營風險。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企業效率的提高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國民的增長。以美國為例,自20世紀9D年代初以來,美國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投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資總額是其他產業投資的十幾倍。相應的。自1993年以來。由信息所帶動的美國工業增長的比例高達4}1%以上、信息產業已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信息產業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長的企業。它們對促進經濟與就業的增長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長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國有23萬家,而到1997年就達到了36萬家。他們為美國經濟繁榮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信息產業對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對減少。對經濟運行中間環節的依賴程度較低,不易引發通貨膨脹。我們知道,中間環節是影響經濟效率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又是傳統經濟難以克服的間題。中間環節越多,供求之間的距離就越遠,資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過對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改造,能夠讓生產更直接,更快捷、更個性化地貼近最終消費者,完善總供應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
3‘新經濟”對信息產業的改造
信息產業以不同尋常的速度迅速崛起,進而成為‘.新經濟”的表率,并非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行為,而是出于該行業創新能力強,技術更新快、竟爭激烈等特點,在高度開放的市場經濟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現象。也正是在高度開放、急劇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產業發展難免出現一些(至少在傳統經濟看來)不夠規范的現象:當“新經濟”在更大的范圍內出現,走向成熟與壯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信息產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革與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經濟’“發展的需要:
1975年.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組建了徽軟公司.2i年后,這家資產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國際軟件巨頭企業,因涉嫌壟斷,阻礙市場竟爭,違反了美國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國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圍繞微軟一案、在美國國內以至全球經濟學界和fT業界都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有關這些爭議的報道很多。這里不再引建。我們注意到,爭議的焦點其實不在于徽軟是否從事了行業壟斷一這個問題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軟對美國經濟是否有益,以及對信息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好是壞。我們認為,這場爭論本身也是對“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經營行為與國家經濟管理政策之間的關系的辯論。拆分微軟,有利也有弊‘關鍵在于利大還是弊大。傳統經濟學認為、打擊壟斷能夠促進市場競爭,有效地提高經濟運行活力。在“新經濟’環境下.這樣的認識是否還是正確的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注意到,從19世紀開始。美國經濟政策對壟斷行為的限制和打擊一直是全球最為嚴厲的.其市場開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經濟”最早在這片國土上出現,不僅僅與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領先有關.市場開放與高度競爭同樣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創新與競爭、是信息產業的特色與傳統。而在“新經濟’定義中,全球化競爭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打擊壟斷應該被認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國內的信息產業中,壟斷行為還不是很多見,唯一突出的實例就是電信部門對網絡線路資源的獨占。在政府有意識地扶持新的企業參與競爭之后,壟斷狀況已經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國內信息產業在今后的發展中,仍然有新的壟斷行為出現的可能。國內至今還沒有反壟斷的法律,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情況也跟我們相似,原因或許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反壟斷或許不是當務之急,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信息產業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現壟斷行為的產業,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來,Internet高速發展,對網絡資源的爭奪己經成為信息產業和“新經濟“的焦點,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以較為突出的域名搶注問題為例,首先是美國通過把持著全球頂級域名(,.oig}的注冊權和管理權,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資源。其次則有一些民間的公司或個人,專門搶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義的域名,轉手倒賣謀取暴利。我國的網絡建設起步較晚,對域名價值的宣傳與認識也不夠,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別人搶注,最后只好出大價錢購買,經濟上必然要遭受損失:而直至目前,國際上對域名搶注始終沒有相應的懲治性法律,對域名倒賣只能聽之任之二這種不規范的行為,也需要借助、“新經濟”規則予以校正。
4創新是“新經濟”的發展動力
美國財長薩莫斯日前曾經說,在新經濟體系中,擁有暫時的“壟斷”能力是唯一的激勵機制,若沒有這種能力,將不能補償產品最初開發的投資成本。因此,對這種暫時“壟斷’能力的不斷追求,便是新經濟的核心驅動力,這也是美國特別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專利權‘復制權和商標權)的原因。
不難理解,薩莫斯所說的“暫時壟斷I,指的是由技術領先造成的短時間市場獨占,其發生的根源則來自于創新。
創新對信息產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創新就不會有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照此推論,沒有創新也不會有“新經濟,.的出現,而創新能力的薄弱或減弱都將對’’新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沒有人說得清一項創新技術具有多大的經濟價值,這不僅是因為受到當時的各種因素的限制,同時也因為其數額極其寵大,令人難以佑汁一1981年,微軟公司以500()美元買下5CP一I)OS}即后來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營業額就達到了驚人的340(〕萬美元,迅速成為軟件業第一大公司。扮世紀?0年代,一批美國軍方的計算機科學家設計出ARPA-NET,90年代轉為民用,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價值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止千萬億美元,放眼其未來,其經濟價值更是難以估算。
就創新能力而言,美國1’I’企業無疑是最強的。與之相比較,中國企業則普遍能力不足,這是我們在發展“新經濟”中要著重解決的一個問題。
創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業經營理念上的差異所造成。而首先要解決研發(R&D投人、風險資金和人才培養等問題。國際信息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高額的研發投人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一些國際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發,美‘日等國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額資金自助的方式鼓勵企業注重研發。
篇5
新經濟的涵義及新經濟周期理論
“新經濟”一詞由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曼德爾(Michael J.Mandel)于1996年12月30日在《商業周刊》上發表的題為《新經濟的勝利: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一文中首先提出,后來又進一步給出定義:“新經濟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構筑的經濟。”理論界對于新經濟的涵義爭論頗多,主要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理解認為新經濟是指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的持續經濟增長,廣義的理解是指興起于美國、擴展于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引起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以及經濟運行規則等的變化。本文將新經濟理解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術及現代金融為支撐的新經濟范式。新經濟之“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技術層面和微觀層面的創新蜂聚;第二,市場運作層面的空前激烈競爭;第三,資金層面的融資方式創新;第四,政府層面的政策與制度創新;第五,宏觀經濟層面的經濟周期波動微波化。
新經濟周期理論。新經濟形態的出現及其與新型周期之間的關聯催生了新經濟周期理論的發展。國內外學者對新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周期主要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周期消失論”,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多恩布什于1998年提出,認為只要宏觀經濟政策得當,經濟就可以擺脫商業周期。然而2000年美國網絡泡沫的破滅以及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已經證明經濟波動是不可避免的,經濟周期并未消失,只是在新經濟條件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變化本身并沒有質的不同。另一種是“周期減幅論”,代表性學者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副教授斯蒂芬?韋伯,他認為經濟周期波動將變得輕微,更像是一種“漣漪”。新經濟條件下經濟周期性特點仍然存在,其標志是經濟本身的波動性越來越平緩,周期峰谷之間的距離和落差以及峰谷轉換的頻率呈現相對溫和的形態,即經濟周期的波長變大,擴張期延長,收縮期減小,同時衰退幅度變小,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的波動更為平穩,但經濟增長率趨緩可能更多地源于經濟體的基數作用。
虛擬經濟是新經濟的重要延伸及核心標志。虛擬經濟,是指銀行信貸信用、有價證券、產權物權及金融衍生產品等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及信息化基礎上,金融結構及金融體系的變革促使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及金融交易技術加速創新。經濟的結構化特征越發明顯,即產業分類由實體經濟占絕對主導向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并行轉化,進而虛擬經濟占比逐步增強。
虛擬經濟發展對新經濟周期理論悖理的原因
一般意義上,隨著新經濟過程深入并且進入信息時代,經濟波動性應該趨緩,經濟周期波幅應該收窄,而以股票市場指數的波動率反映出的經濟波動性與新經濟的周期特征從存在不一致,到越發表現出回歸到“叢林規則”下的高競爭和高波動的狀態。那么,什么因素導致經濟波動性不降反升而使新經濟的含量沒有質的提升呢?以下從宏觀、中觀及微觀三個層面給出原因分析。
在宏觀經濟方面,隨著虛擬資本持續增長并深化,虛擬經濟越發呈現出脫離實體經濟而獨立運行的經濟形態。盡管虛擬經濟以服務于實體經濟為最終目的,但相比實體經濟的確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即虛擬資本的持有與交易活動表現為價值符號的轉移,能夠擴大經濟體系流動性,提高社會資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這就使得虛擬經濟規模遠遠超過實體經濟。金融產品和金融技術的多樣性提供了虛擬資本進入新市場的途徑和規避風險的方法,從總體上降低了融資成本,也為社會游資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
在中觀經濟方面,金融市場的重心逐步轉向衍生品市場,尤其是在杠桿式交易模式的助推下,衍生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隨著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等規模持續擴大,金融期貨、期權等在內的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金融市場的衍生化使得衍生工具與原生工具的天然聯系被割裂,衍生工具的規模嚴重偏離原生需求,而衍生工具的波動也放大且影響到整個金融市場。
在微觀市場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作為虛擬化具體而微的體現,其虛擬性決定了定價機制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基礎產品價格決定過程中理應遵循的價值規律,而是取決于衍生產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主觀預期、宏觀經濟環境以及政治等眾多非經濟因素,并且這些因素自身變化頻繁,不遵循一定的規律,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對我國的啟示
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非生產性勞動與生產性勞動的比例應該有一個閾限值。因為實體經濟是價值創造,而虛擬經濟側重于增值,如果增值性的互動及資源配置脫離了價值的合理要求,則增值活動就會演變成“自我創造”、“自我實現”,使得需求與供給、產出需求與真實需求成為兩條平行線,交集少。
篇6
1.1使經濟管理與市場經濟相互促進
市場是實現經濟資源優化配給的重要途徑,但當前市場上頻頻出現不正當競爭事件,干擾了經濟市場的有序運轉,阻礙市場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全球化經濟趨勢的帶動下,我國的市場經濟格局長期處于變化發展中,這就導致了矛盾的產生,即經濟干預調節策略無法與日趨變化的市場經濟格局協調一致,為了調解這一矛盾,政府必須對宏觀經濟管理進行改良創新,使經濟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發展步調相互配合,通過公共傳播媒介對市場經濟進行優化,可以修正市場固有的問題和不足。在對宏觀經濟管理工作進行改良創新時,不能脫離固有的經濟政策、經濟干預手段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情況,應立足于實情進行改良創新,創設與我國經濟政策和市場格局相符的宏觀經濟管理。
1.2革新經濟干預促進市場資源合理配給
經濟市場是實現社會生產資源優化分配的關鍵途徑,因此要實現資源合理分配,必須依托市場。但由于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并不完善,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這些問題都會對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干擾和影響。要想提升市場資源分配的科學性,應立足實際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體系進行改良創新,并選擇適宜的策略調整市場中的資源配給模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讓經濟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政府宏觀干預市場資源配給的手段主要是,調整公有財產與私有財產在市場中的比例,并對這兩種財產進行合理分配,防止因分配不均擴大社會的貧富差距。
2.對宏觀經濟管理進行改良創新的措施
2.1調整宏觀經濟干預管理的方向
政府采取何種手段對經濟市場進行管理和干預主要取決于宏觀經濟管理具有怎樣的目標和方向。當前我國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與落后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方向時,要按照我國市場經濟格局及發展趨勢來決定,并且調控方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該伴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在市場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控制經濟局勢,使市場逐漸收縮冷卻。當市場出現通貨收縮時,國家應采取一些刺激市場運轉的措施。宏觀調控的目的不僅要確保市場經濟整體穩定均衡,還要控制經濟結構穩定,各個行業均衡發展,防止某一行業單獨膨脹。
2.2革新宏觀經濟調控的執行機構
在市場經濟中,宏觀調控執行者并不是唯一的,而國家是最主要的執行者。在對宏觀經濟調控的執行機構進行革新時,主要應拓展以下兩個方向,一是構建全新的經濟調控機構,二要革新經濟管理職權。為了實現經濟調控執行機構的革新,政府應組織創建一個擁有宏觀干預調控職權的專屬機構,將干預經濟的職權集中交給某一機構可以有效杜絕目前多頭管理、職能分散的混亂情況。而在革新職權方面,擁有宏觀干預市場職權的執行機構在對市場進行調控時,應多采取市場調控策略,少采取行政措施。
2.3革新經濟干預的方法和手段
當前,政府在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管理時,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調整銀行利率、調整貨幣價值等,很少采用行政方式對市場進行干預。在革新市場經濟干預措施時,應逐漸減少行政方式對市場的過度干預,盡可能以市場干預手法為主。雖然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經濟風險評估和應急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但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當前我國市場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房價虛高、行業結構不平衡、內部市場狹窄等。因此,政府必須結合實際,積極革新市場干預方式,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結束語
篇7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宏觀經濟管理理念;繼承與發展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引起了社會分工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正是通過這種分工與協作實現了國家經濟發展快速化要求。宏觀經濟作為國家整體經濟的體現,不可避免會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如何堅守適合本國國情的宏觀經濟管理理念是每一個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所需要深刻研究的內容。
1、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
參與經濟全球化,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經濟管理必然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有著自己的準則,總體上看去,全球化對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理念的影響有三大方面。
(1)影響我國經濟主權問題決策
作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含義即指技術與生產力目前都還屬于較低水平,因此在參與全球化合作時,我國必然會處于產品鏈的最低端,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的制約。
(2)對管理規則的影響
加入WTO后,意味著我國在經濟領域實行全方位、全行業的對外開放,從宏觀經濟管理理念方面來看,這預示著我國之前的宏觀經濟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都將重新洗牌,為了適應WTO環境下的經濟政策,我們的宏觀經濟管理理念必須得按照國際化的經濟標準來制定,同時還需要為國際間的經濟接軌而作出適當的政策貢獻。是對過去封閉經濟管理理念的全盤拋棄還是審時度勢,將其中有價值的證明成功的管理理念進行保留繼承,需要通盤考慮。而一旦繼承之后,我們又要面臨如何將這些理念進行發展的問題。必竟任何理念與模式在社會發展的趨勢下都會顯得過時,因此這方面的影響不容小視。
(3)影響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經濟全球化是在世界各方力量處于相互制約、向均衡化發展,從而最終使世界經濟格局處于相對緩和,眾多國家參與進來,但各國又將注意力集中于本國在生產技術方面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促使社會分工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細。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發地緊密,那么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旦某一個國家的經濟出現混亂,其它國家也勢發受到影響,當這種影響全面曼延開來時,就會造成整體局面的失控,從而影響了各國的經濟秩序。當穩定性受到影響時,宏觀經濟的管理就會變得俞發地困難,也俞發地重要。要想抑止衰退的擴大化,那么就必須經濟職能部門采取有效地宏觀經濟政策來調節本國的宏觀經濟,從局部改善,進而改善整體世界的宏觀經濟局面。
2、 全球化背景下,發展宏觀經濟管理理念
(1)宏觀經濟管理的轉型
歷史上,我國宏觀經濟管理已經歷經了兩個主要階段與一次轉型,目前正在面臨著第二次大的轉型,加入WTO意味著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客體又將迎來一次實質性的變化,這必然要求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進行第二次轉型。宏觀經濟管理的模式的轉型將會是這次轉型的主體內容,舍棄掉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場調節為主,國家宏觀政策有力引導為輔的新型經濟管理模式。
(2)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創新
宏觀經濟管理手段是政府進行宏觀經濟管理時所采用的有助于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一切手段。經濟全球化的加劇,促使國家政府必須創造出適應新經濟環境下的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軟件方法,如經濟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同時也涵蓋了各種硬件,如不同的傳媒與網絡。利用信息化的高速飛展,政府已在著手建設數字信息化管理手段,即所謂的地進行電子化政府建設。中國政府的龐大,管理起來必然有著非常大的難度,但是通過建設電子化政府網絡,實現了垂直化的管理反應速度,對于國家的經濟層面進行統籌,任何地方的經濟信息可以上網查詢,而一個經濟行政命令的下達后產生的效果,都可以盡快了解到。實行現代化與網絡化的經濟管理模式,政府構建了覆蓋全國的“政府網”體系,這正是新經濟形勢下,政府將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發展,及時應對新環境下宏觀經濟有可能面臨的來自世界和國內的挑戰,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求發展應對突發事件
所謂的突發事件,對于宏觀經濟管理而言,實際就是發生之前并沒有太多的前兆,而對于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的世界經濟體來說,突發事件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越迅速,突發事件來之迅猛,影響巨大,比如之前的美國信貸危機,雖然開始僅限于美國,但不久就曼延至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我國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美國出現次貸危機之后,也不能獨善其身,美國經濟一下滑,我國的制造業受到重挫,最終問題都會反映到宏觀層面而來。那么如何應對這種形勢下的經濟突發事件,是我國對宏觀經濟進行良性管理不可逃避的問題。面對這場危機,我國集所有力量,通過4萬億的建設資金來救市,而后各個職能部門在統籌規劃下進行充分配合,這就是一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機制的培養。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要時刻要作好應對措施,也就在制定相關制度,調節我國經濟社會的運行,面對突發事件,常用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會有過時的可能性,那么根據新經濟體系來發展這些管理政策符合了時代的要求。比如存款準備金率、貸款利率、存儲基本利率,這些措施一般是遇到經濟事件時,國家常采用的一般經濟調控手段,但是現在的突發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比以往都要大,因此如何在這些固有手段內容上再繼續發展,將它們的內容涵蓋的范圍更加廣,解決的矛盾更加徹底,是當代宏觀經濟管理理念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經濟手段的不斷創新,加強國家自身應對危機的準備基礎。
3、總結
宏觀經濟始終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基石,它的變動影響到國家發展建設的方方面面,不論在哪個時期,加強對宏觀經濟的管理是國家職能部門發揮作用的工作重點,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建立自己的經濟管理體系是目前國家經濟改革的首要任務。
篇8
[關鍵詞] 次貸危機 經濟衰退 新經濟
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破產,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浮出水面。8月初,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公司申請破產保護。8月15日,美國最大抵押貸款公司全國金融公司股價開始暴跌。因房地產危機的出現,這些公司的住房不良貸款數額升高,銀行要求追加保證金,導致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加大。于是,次貸危機迅速在美國乃至全球市場蔓延開來。是什么導致了次貸危機的產生,美國經濟是否會出現衰退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和討論的對象。
一、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
美國次貸的發放主要是在2001年后。在2002年到2005年間,次貸的規模由2000億美元增加到6000億美元;而從2005年到2007年間,其規模進一步膨脹了1倍,達到了1.1萬億美元左右,占到美國全部按揭貸款存量的近13%。為什么在2001年后美國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次貸?
美國在2000年到2001年出現本世紀首次經濟衰退,為了緩解這次經濟衰退,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挽救經濟衰退、刺激經濟增長的舉措,其中心是“以降息為先導的較寬松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不斷地降息,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夠承擔起按揭貸款了,僅僅這一事件就給住房市場打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加之隨后的一系列金融創新終于打開了這道攔蓄洪水的閘門。
1.資產證券化成功開啟次按市場大門。進入資產證券化的時代以后,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資產證券化給銀行提供了更多的按揭貸款的資金來源,從而使獲得按揭貸款更加容易。而這又促使銀行不斷降低按揭貸款發放的標準,一些原來被認為信用較低的低收入家庭得以進入按揭市場,資產證券化終于開啟了次按市場的大門。
2.信用保險成功突破信用瓶頸。由于次按借款人普遍為中低收入家庭,所以即使把這些按揭貸款打包并以此發行了證券,也會因為這些證券達不到投資評級而很難銷售出去。為此,華爾街又進行了一項金融創新――信用保險。對沖基金或投資銀行通過信用保險對次按證券化中的貸款進行擔保。這項創新是異常有效的。低利率、證券化和信用保險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業務流。到了2004年,按揭銀行幾乎都改變了傳統的認識。
3.眾多實力機構進入圍獵美次按市場。隨著次按市場的大門被成功開啟,除了美國銀行以外,次按貸款提供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由于交易流程設計變得比信用分析更重要,一些新的玩家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在美國國內,有非銀行的超級大公司進入這個市場,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等。在美國國外,有匯豐銀行等,它們快速在美國設立了次按市場部并在任何價位上都狂吃市場份額。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2001年以來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雖然成功的緩解了世紀初的經濟衰退,也成了這次次貸危機產生的根源。
二、回顧世紀初的美國經濟衰退
本世紀初,美國經濟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衰退期,據資料顯示,美國經濟從2000年6月以后,增速逐漸減緩,主要經濟指標開始惡化。就GDP的增長率而言,2000年第四季度猛降為1%,但全年仍高達5%;2001年第一季度增長率為1.3%,原估計為2%,第二季度的增長率只有0.7%。美國經濟由盛轉衰,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1.外部原因主要是石油價格對美國經濟的沖擊。1998年,歐佩克原油每桶的平均價格為11.8美元;1999年,平均價格為每桶17.27美元,而2000年則上升到27.17美元,升幅高達57.3%。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每桶油價上漲10美元,影響經濟增長率減少0.2個百分點。如此高的石油價格使美國經濟運轉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這對美國整個工業體系和消費體系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2.內部原因則是新經濟弊端的出現和消費者支出的縮減。美國新經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日益普及的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工作、生活的方式,也改變了經濟運行的速度,經濟學所談的“乘數加速數”問題,也被信息網絡化、服務化和全球化所放大,形成速度更大的“信息型加速數”。新經濟為美國帶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然而,“信息型加速數”是一把雙刃劍,隨著流人新經濟部門資金的增加,單位資本的邊際收益率必然下降,而邊際收益率的下降又會造成人們對新經濟部門贏利能力下降的悲觀預期,兩種因素復合作用,使得股市一路下墜。人們迅速調整投資計劃,而且修正以前的投資行為,而“信息型加速數”會加快人們調整的節奏,使悲觀預期蔓延開來,形成了市場上“逆向”的“過度反應”,導致價格飛速下跌,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美國股市縮水4.6萬億美元,相當于2000年GDP的50%。股市暴跌引起“負財富效應”,嚴重打擊投資者的信心,經濟進一步萎縮,新經濟的弊端開始體現。
引起美國經濟衰退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支出大為縮減。美國經濟在2000年之所以軟而不衰,主要得益于一直強勁的消費者支出。但恐怖襲擊以及隨后而來的炭疽事件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恐慌,廣大消費者因擔心未來而不得不捂緊了口袋。更主要的原因是失業率上升對就業群消費信心的打擊,這首先來自于“優慮效應”。當仍擁有工作的人們看到自己的鄰居、親友中有人失業,他們就會下意識地擔憂自己的飯碗不保或收人下跌,從而也節衣縮食,減少消費。實際上,就業群體的收人下跌,不再只是擔憂,已經成為冷酷的現實,有統計表明,20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消費者的工資收人增長速度一直比物價上漲速度高2.5%左右,而2001年以來這一比差卻下降到1%以下。工資增長幅度的放慢,預示著消費將逐漸失去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三、新的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相較于世紀初美國經濟衰退時的美國狀況,現在美國經濟潛在的威脅更加不容樂觀,新一輪的經濟衰退將不可避免的出現,甚至形勢更加嚴峻。
1.經濟周期的必然規律。所有歷史經驗都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經濟是在周期性波動中發展的,繁榮之后總會伴隨著衰退和停滯,任何技術革命都不曾改變過這一規律。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美國和80年代的日本,人們都曾普遍相信資本主義經濟的周期性已經不復存在。但極度繁榮之后,隨之而來的是衰退。在任何一種經濟周期中,都必然存在著繁榮和衰退,這是社會發展的鐵定規律。當新經濟的技術經濟模式建立,它對經濟的邊際貢獻必然會遞減,無論基本創新、技術體系革新都會趨于衰減,于是衰退就會到來。雖然經濟周期的規律在世紀初的美國經濟衰退中被美國政府一系列政策消弱和延緩,但仍然無法避免。
2.石油價格依然對美國經濟造成沖擊。本世紀初的美國經濟衰退,對影響石油價格在2001年有所下降,但從2002年開始石油價格一直保持上揚態勢。2002年~2007年石油價格分別是26.06、31.41、36.77、55、64、82美元,同比增長率分別是20.53%、17.06%、49.58%、16.36%、28.13%。雖然為了應對經濟衰退,美國政府實施了新能源政策,但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仍然沖擊著美國整個工業和消費體系。
3.消費者支出縮減將更加明顯。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哈里?S?登特曾經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08年以后無法避免地進入衰退期,其預測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將于2009年出現的美國的人口周期性衰退。據美國勞工部下屬勞工統計局的消費數據顯示,美國人一生的消費高峰期主要發生在46歲至50歲之間。然后在生命剩下的時間中消費將下降。而在美國最近一次“ 嬰兒潮” 的高峰年是1961年,這一代人將在47歲進入高消費年歲達到最高點,而在那之后的歲月里人的消費能力急劇下降, 由此導致衰退的來臨,時間正是2009年。今年1月14日至16日,美國《財富》雜志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經濟將于年內陷入衰退、或認為衰退已經來臨,約有一半人在過去一年中已開始減少消費開。這就意味著本應2009年才會出現的周期性消費者支出縮減,由于次貸危機的爆發而提前到來,這對于美國消費型經濟的打擊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國經濟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新一輪的經濟衰退不可避免的出現。現在的問題是美國如何應對這次經濟衰退,美國還能象世紀初一樣輕易的緩解和解決經濟衰退帶來的影響嗎?哈里?S?登特曾在預測中指出,他估計的美國經濟衰退時間大約從2009年或2010年開始,并一直將持續到2022年或2023年。他曾警告說:“這可能將是歷史上最大的蕭條,至少也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后最大的一次蕭條。”大蕭條真的會出現嗎?美國政府將如何應對?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黃繼匯:次貸危機揮之不去 美國經濟面臨考驗.中國證券報,2008年1月16日
[2]李云林:美國為什么會發生次貸危機.中國投資,2007,12
篇9
(一)企業市場營銷操作
企業市場營銷操作是指企業在產品營銷活動策劃與管理過程中,采用的有利于市場銷售的營銷理論與營銷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現代化市場營銷管理理念;制定企業營銷發展戰略;市場營銷環境因素分析;目標市場的營銷管理戰略;企業產品策略;企業產品定價策略;網絡營銷。4P營銷理論在我國被廣泛應用,關于4P營銷理論,可以將其具體歸納為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產品(Product)—價格(Price)—管道(Place)—宣傳(Promotion)”。之所以將其稱為4P營銷組合,主要是由于“產品”、“價格”、“管道”、“宣傳”這四個詞的英文字母開頭都是P,我們在企業市場營銷策略規劃與制定過程中,通常將其稱為“4Ps”,其中的S是指Strategy—“策略”。
(二)經濟環境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經濟環境是企業市場營銷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經濟環境,主要是指構成市場上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同時還包括國家的經濟政策,這些外在的市場經濟環境,都嚴重影響與制約著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支出模式,如圖1所示。
經濟環境構成及其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
(一)經濟環境構成
企業在市場營銷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在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與制約,關于企業市場營銷中經濟環境的構成因素,主要分為消費者收入、消費支出模式、消費者儲蓄與信貸、現代化市場環境的變化等。1.消費者收入。關于消費者的收入,主要包括消費者的個人工資、紅利、租金、退休金、社會保障補貼等各種經濟收入與來源。在消費者經濟來源及收入中,又可以將其分為“可支配的個人收入”和“可隨意支配的個人收入”兩個部分。從貨幣資金以及實際收入的角度來分析,可以得知“可支配收入”部分對消費者購買能力的決定性作用。2.消費支出模式。關于消費者支出模式的思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支出模式受到消費者收入水平、經濟能力的影響。根據德國著名統計學家恩格爾提出的“恩格爾定律”可以認識到,消費者的消費支出模式主要受制于消費者的經濟收入水平。通常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購買食品的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比重會逐漸下降;同時,用于住宅建筑的家庭收入,在消費者家庭總收入中所占到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而消費者家庭娛樂、衛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在家庭總消費中占到的比重會大幅度上升。3.消費者儲蓄與信貸。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在某一個社會經濟時期內,市場中消費者儲蓄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進而決定消費者的支出模式。消費者儲蓄之所以是市場經濟環境中比較關鍵的部分,主要是因為儲蓄可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區域內,市場環境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同時還包括儲蓄額、儲蓄率、儲蓄增長率三個經濟指標。4.現代市場環境的變化。當前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化發展時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在客觀要求并促使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所以,全球經濟一體化必然也會導致全球市場一體化、國際化,這些都是國際上潛在的經濟環境因素。在國內,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以及社會失業情況不斷出現,在短時間內又得不到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政策的支持,將會嚴重降低消費者的貨幣購買力,造成企業產品價格的增長,從而影響我國企業市場營銷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
(二)經濟環境的特點
企業在生產經營以及市場營銷操作過程中,所受到的經濟環境的影響因素,其特點表現如下:相關性。相關性是企業市場營銷操作中與經濟環境之間最密切的聯系,主要是指構成企業市場營銷操作的各個要素指標之間,它們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聯性,這種關聯性主要體現在,其中任何一個經濟指標要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引發、導致其他各要素隨之發生變化;客觀性。其主要體現在企業市場營銷操作中的客觀性、企業市場營銷經濟環境的客觀性,這種客觀性首先就證明了它們基本不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受社會經濟以及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決定。在這種經濟環境下,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狀況,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經濟管理制度,制定出相應的市場營銷操作管理機制;不可控性。其主要體現在本身的不均衡性、客觀性。不均衡性是指企業市場營銷中經濟環境的變動具有不可控性,包括一些有利于企業市場營銷的經濟環境因素,也有一些不利于企業市場營銷的經濟環境因素,這些不同性質的經濟環境相互交織在一起,就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均衡性。
(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業結構模式,對于企業實現市場營銷操作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首先,社會經濟結構主要是指國民經濟中不同的經濟成分、不同的產業結構經濟部門以及社會上各個方面的國民經濟體。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社會經濟分配制度、社會經濟消費制度、技術結構、交換結構、產業結構。
(四)經濟環境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
經濟環境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主要包括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和國內經濟環境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1.國際市場營銷的經濟環境。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發達地區的大型跨國企業逐步成為了世界經濟舞臺的支柱與經濟核心,替代了傳統的經濟發展格局。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地區,都將面臨著更加激烈、嚴峻的市場外在因素的沖擊與挑戰。從國際經濟的發展角度來分析,可以具體從我國的企業市場消費結構的基本狀況來探索,因為一個地區、國家的社會市場內,企業市場的營銷活動以及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購買行為等,都可以準確、真實的反映出一個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2.國內市場營銷的經濟環境。我國的基本經濟體制決定了企業市場營銷的發展方向,經濟體制規定了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經濟關系、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經濟關系、同行業內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經濟關系、國內企業與地方各級經濟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通俗點講,企業市場營銷環境中,經濟體制只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政府或者社會組織、企業單位可以通過這些經濟管理政策、手段,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圍繞著市場銷售,規劃并制定有利于企業全局發展戰略的市場營銷活動方案及措施。
當前國內市場營銷經濟環境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市場營銷經濟環境現狀
我國自從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建設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重心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重點發展城鎮經濟以及城鎮化建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而造成了城鎮地區與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上的不公平、經濟體制的缺陷等方面。根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可以將其劃分為三個社會消費者群體:高收入消費者群體、中等收入消費者群體、低收入消費者群體。根據2013年度經濟統計年鑒文獻資料信息得知,中等收入消費者群體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23884元,其中家庭年均收入為61520元,占到我國城市人口的12%,其市場產品購買力占到全社會市場消費購買力總和的18%。因此,這類消費者群體是企業市場營銷重點發展的。在消費者的儲蓄與信貸方面,我國廣大的消費者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儲蓄習慣,隨之帶來的就是儲蓄總額的增加以及儲蓄增長率的增長。這也是制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發揮效益的最大阻礙因素,因為我國居民將收入儲蓄起來,主要目的就是用于供養子女、老人、婚喪嫁娶等,包括對父母的贍養、對子女的教育支出等。因此,隨著消費者儲蓄總額的增加,我國企業的產品價值就很難實現預期的營銷目標,這也是當前我國企業在市場營銷經濟環境中最為頭疼的問題。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充分的調動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才能真正發揮出企業市場營銷操作的預期目標,甚至超越企業的市場目標。
(二)市場營銷經濟環境發展趨勢
首先,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促使著國內企業在服務行銷市場中的競爭度將會變得更加的激烈。包括國際跨國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影響,全球經濟一體化就決定了全球市場一體化、全球科技一體化。在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化時代,先進的生產應用技術早已公開,各行業、各公司的產品質量、品牌也更加趨向于統一,在這種經濟環境背景下,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獨占鰲頭”,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企業只能更加科學、合理、高效的把握住經濟環境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在這種市場世界里走出去,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其次,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企業要有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市場營銷道路。關于這一點,本文認為企業可以著重于“服務型營銷模式”的構建,包括售前服務站、售中服務站、售后服務站等,這也是當前新時期經濟環境下,市場服務行銷全球化的本質和必然要求。
新經濟環境下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的理念與創新
新時期,在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化市場時代,在如此殘酷的市場競爭經濟環境下,企業只有改變傳統、陳舊的市場營銷理念,創新現代化的市場營銷管理思想與營銷手段,建立適合企業自身實際發展需求的營銷發展戰略規劃體系,才能在新經濟環境下,實現市場營銷的最終目標—企業經濟效益、社會經濟效益、自然生態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
(一)創新市場營銷方式
建立一套與經濟環境各要素指標相適應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有的企業本身的經濟管理體制沒有問題,而是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原有的那一套企業經濟管理體系顯然無法滿足新時期經濟環境的發展需要,造成企業知名度下降和市場占有率降低。在新經濟條件下,各行業、各市場及其產品、服務需求都在不間歇的發生著改變,所以,企業的市場營銷操作體系也要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做出改變,運用先進的市場營銷管理理念,創新市場營銷模式。
(二)創新企業產品市場營銷渠道
篇10
一, 理論基礎仍是重點
當然宏觀經濟理論的學習仍然是基礎,凱恩斯的理論仍然是學習的重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的時期產生了一些凱恩斯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凱恩斯主義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趨勢是凱恩斯主義將重新受到重視,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相信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靠攏,新增長理論將繼續是一個研究熱點,不遠的將來宏觀經濟學將出現新的綜合。
二,宏觀經濟問題的關注和理論的應用
在本課的學習中著重講到了宏觀經濟學關注的問題:首先,經濟的增長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我國的經濟增長現狀為例。現階段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并沒有感覺到財富的相應迅速增加,甚至感覺在縮水。到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從樂觀和悲觀兩方面來分析,并從兩種觀點中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的現狀。中國近幾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很快,增長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們一直對現在反應經濟增長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應經濟的實際增長存在懷疑,所以在學習中我們引入了綠色GDP的核算。
除了對經濟增長的關注,我們還對經濟周期、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都進行了學習,分別以中國的數據作為實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面對這些宏觀經濟中的問題,每個國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經濟政策,以此促進經濟的良好運行。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實施是在1998年以前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在1998年至現在國家一直采用穩健的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可以用研究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IS-LM曲線來分析,并且對IS-LM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每一個國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所以IS-LM模型進一步擴展為IS-LM-BP模型。這樣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國的經濟。從IS-LM模型中還可以推出AD-AS曲線,這時價格不再作為一個常量而是作為一個變量來考慮,并且把總供給和總需求結合了起來。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國90年代后的新經濟,從而研究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啟示的因素。
- 上一篇:骨鹽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 下一篇: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