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藝術形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4 06:00:00

導語:語文課藝術形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藝術形式管理論文

精彩的語文課,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開頭,環環相扣、緊緊銜接的過程,還要有余味無窮的結尾。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創設余音繚繞的氣氛,讓學生帶著美感下課堂,帶著繼續探索的心理下課堂”。為了達到這一效果,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而且要十分重視語文課結束藝術形式的探索。

一、輻射式。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熟悉的基礎上,教師提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積極思考。這樣,學生的思維不致因教學思維的局限而陷入一個狹小的思維圈不能發散,從而避免了“填鴨式”教學方法,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講《草船借箭》,看出學生十分敬佩諸葛亮非凡才干的心理,卻又不知用什么語言評價。課尾,她便誘導孩子們用四字句對諸葛亮的才干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同學人人開動腦筋個個踴躍發言,思維的火花四處迸裂,列舉了“精明能干”、“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學識淵博”等。末了霍老師作了總結,大家便心領神會了,這樣既拓展了思維,又積累了新詞匯,可胃一箭雙雕。

二、尋味式。教師借助同課文內容緊密聯系的文藝作品等,在課堂原有氣氛的基礎上,巧妙引入,課尾再起波瀾,撥響聽者的情感之弦,使之產生強烈的共鳴。一位教師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趁聽者還沉浸在父愛子、子戀父的父子深情這至真至純的人情美中,課尾讓學生輕聲深情地誦讀文中描寫背影這一特寫鏡頭的句子。然后,自己飽含深情地吟起東坡那令人回腸蕩氣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使學生再次聯想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霎時,一種豁達與理解,洋溢于胸。

三、爭鳴式。課文中,常常出現一些容易引起歧義的問題,如果單憑老師講解,他們并不能透徹理解,不妨將問題下放給學生,讓他們討論、爭辯,老師巧點妙撥,尋出一致的答案。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雷雨》中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的性格十分復雜,于是,一老師設問:“周樸園真心愛魯侍萍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圍繞周、魯愛情展開討論,剖析周樸園復雜的個性特征。“爭鳴”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千萬不可忽視,以防學生鉆進牛角尖。

四、點睛式。許多記敘文形象生動,內容具體,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然而,講解中,即使周身畫龍,缺少結尾點睛,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識,缺少理性的升華。因此,如果在周身畫龍的基礎上,以精煉含蓄、準確生動的語言進行課尾點睛,將更有利于引導學生體會文旨,達到領悟道理,陶冶情趣之目的。于漪老師在教楊朔散文《荔枝蜜》時,抓住文眼“蜜”在課尾深發開去,點出蜜蜂辛勤釀造百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間;勞動人民辛勤的創造生活蜜,奉獻芬芳飄人間:作者生前用他的筆,盡情謳歌新生活,如蜜蜂一樣釀造精神蜜;盡管他被“”迫害致死,可他釀造的蜜永留人間,滋潤人民的心靈,我們品嘗蜜時,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一“點撥”,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主題,作者意圖及作者其人和千千萬萬“釀蜜”的勞動者真正理解。

五、拓展式。課本上涉及的內容廣泛,天文地理,諸子百家,若不適當拓寬教學內容,會把學生引入了一個十分狹小的認知天地。因此,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很有必要,學了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引導孩子們去讀散文集《朝花夕拾》,使之較全面了解先生的回憶散文。總之,閱讀僅局限于課文是不夠的,只有引導學生進入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才能真正學好語文,而這種課尾,正是為這一目的作的嘗試。

此外還有提綱挈領式的結尾、懸念式結尾、圖表式結尾等,需要教師根據課文需要綜合、靈活運用、以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