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講讀課識字環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24 05:57:00

導語:低年級講讀課識字環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年級講讀課識字環節分析論文

一、要正確認識并處理好識字與閱讀的關系

識字是低年級的重點,但不是唯一的重點。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而識字又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文所提供的語文環境,幫助學生掌握課后所要求掌握的生字,完成識字任務,為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認識到閱讀能力要從一年級起加以培養,要根據兒童的認識水平和心理特點,通過字、詞、句和指導朗讀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因字而異,靈活處理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創造總結出多種多樣的識字教學方法,應該說是各有千秋的。因而,我們不能以“音、形、義”三步走這一方法來完成取代其它的方法。有些生字在課題之中,在解決字音后,即可進行字義教學,以便縮短學生的認識與課文內容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住課文的內容。如第三冊《補丁》這課的“補”字就是一個生字,而“補丁”也是一個生詞。在揭題時,可以“音、形、義”同步走,讓學生掌握字音,理解字義,初步分析字形(因為“補”字是形聲字,分析字形,有助于理解字義)。然后,讓學生帶著“文章寫誰的衣服打補丁,為什么要打補丁”等問題去初讀課文,就比較容易把握內容。如果一定要把“補”的字義放在講讀中完成,就有“舍近求遠”之感覺。有些生字屬名詞術語,其意思與上下文并無多大的關系,如《補丁》中的“沙發”、“香山”,《喝墨水》中的“芝麻醬”,《誠實的孩子》中的“作客”等。在講讀之前,集中突破,可掃清閱讀的障礙,提高講讀的效果,免得講讀時,要時而停下來講這些詞語,把課文上得支離破碎。還有一些會意字、形聲字,字形與字義有密切的聯系,在解決讀音時,不妨就字形進行分析。如:《美麗的公雞》中的“病”、“糧”、“鳴”,《初冬》中的“霧”,《狐貍和烏鴉》中的“露”等。如果都要機械地分“音、形、義”三步走,課堂教學效益就會受影響。

三、因文而異,分步突破

為了安排復習鞏固環節,應根據課文的長短,生字量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而“分課時突破”則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方式。所謂“分課時突破”,即在因字而異,靈活處理的前提下,以課時為單位,完成生字的音、形、義教學。例如《補丁》一課的教學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課時:解題初讀,集中解決字音,理解:“沙發”、“警衛員”、“香山”、“接見”、“外賓”等詞的意思。講讀第一段。進行“儉樸”、“補丁”、“襪子”4個帶點生字字形教學,完成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復習鞏固上一節課所學的生字字音以及4個生字的字形。講讀第二、三兩段。進行“警衛員”、“整齊”、“干凈”、“提醒”、“沙發”、“因為”等6個帶生字字形的教學,完成課堂練習。

第三課時: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的6個生字的字形。講讀第四段,并總結全文。進行“窮”字字形教學,完成其它練習。

這樣安排的主要優點是:分散了字形教學的難點,使復習鞏固比較及時,有利于學生認識字形,掌握生字。其次,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充分保證了分析講讀課文的時間,也有利于加強語文基本功訓練,使學生的語文基本功訓練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