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00:41: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低年級語文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低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篇1

一、打好識字基礎

首先,教師要教好漢語拼音,使學生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其次,教師要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構字率高的獨體字。第三,教師要教會學生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培養(yǎng)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識字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教師可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學生有了興趣,注意力才會集中,思維才會活躍,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首先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

三、教給識字方法

1.猜字謎、編字謎形式識字。猜字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識字活動中猜字謎、編字謎不僅調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鞏固了生字。如教生字“會”時,教師可讓學生猜字謎“人在云上走(打一字)”;在教生字“苗”時,教師出示謎面“田里長草(打一字)”,通過這樣的形式識字既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所學漢字的記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編順口溜識字。如在教學“己―已―巳”這組字時,筆者編了一句順口溜:“己平已半巳封口,牢牢記住在心頭。”學生讀來順口,又從字義和字形上區(qū)分了這組字,這樣既生動有趣,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地讀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

3.基本字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幫助識字。基本字往往表音,一般學得比較早,加的偏旁大多表義,抓住這一特點可幫助識字,如“青――請、清、情、睛、晴”,“包――跑、泡、炮、袍、抱”等,這一方法也可反過來運用。

4.利用漢字會意的特點識字。有一些合體字,兩個部件各表示一個意義,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新的意義。如“滅”,上邊表示物體,下邊表示火,將一種物體覆蓋在大火上,大火就熄滅了。“看”,上邊表示手,下邊表示眼睛,將手放在眼睛上就不能“看”等。

篇2

一、為識字教學奠定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樂知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與之相適合的話題和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欲望。低年級學生的工作便是游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寓教于樂,將游戲引入課堂,將知識融入游戲,通過多媒體課件等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學生喜愛的游戲式教學方式完成教學。

例如在《烏鴉喝水》教學時,筆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筆者先提問“烏鴉為什么想喝水?”有學生回答“因為它口渴了。”然后筆者板書“渴”,問“渴字為什么要有三點水呢?”有學生回答“因為口渴想要喝很多水,所以有三點水”。這種方法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揭示了漢字的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二、識字教學的方法

1 生活識字。生活中處處有漢字,讓學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漢字,拓寬學生的識字范圍。例如讓學生在校園中觀察宣傳欄等漢字較多的部位,在家中認識筷子、床等名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結合生活內容開展識字教學,例如在《菜園里》教學時,教師在課前準備幾種蔬菜,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買菜》,讓學生齊唱,然后教師同學生一起看、摸、聞、說、問、寫這些蔬菜的名稱,還可以將熟知的、學生喜歡的菜譜引入教學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生活積累的重要,去主動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2 游戲識字。游戲是低年級學生的主要工作,小學生們十分喜歡游戲,并且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表現(xiàn)的欲望。教師可以在游戲中融入識字教學,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保證識字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

例如,筆者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將學生新學到的生字拆開偏旁與部首,將其組合、打亂,然后讓學生再利用這些偏旁與部首重新組合成漢字。在識字教學中能夠運用的游戲很多,不僅可以組織找朋友、過橋、比賽車等識字闖關游戲,還可以使用猜字謎和編字謎、故事、順口溜等小游戲,學生們百做不厭,在快樂的游戲中很好地鞏固了知識。例如教師提問“日月相伴打一字”,許多學生都能猜出是“明”字。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明”源于日月。許多學生編出了許多有趣的字謎、故事、順口溜等形式的識字方法,例如“十月十日打一字”(朝),“種是將禾苗栽在田地中”,很好地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 兒歌識字。兒歌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點,將漢字編入兒歌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在編制兒歌時,需要突出漢字的特點,或是形態(tài)特點,或是內在意義,才能真正發(fā)揮兒歌識字的作用。

4 規(guī)律識字。漢字隱藏著許多規(guī)律,認識這些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漢字、更好地記住漢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將漢字與生活常識相聯(lián)系,將漢字規(guī)律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銜接,使學生掌握到漢字的造字方法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推測生字讀音、含義的能力。

例如“播”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播種的過程,農民需要用手(提手旁)將一粒種子(一撇加個米字)撒到農田(田字)里,學生便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播”字的形成規(guī)律和內在含義,而且不會將一撇加個米字寫成采。又如“打”“撥”“拍”等字都是表示用手在進行某一動作。因而都帶有提手旁,而“跑”“跳”“踢”等字都是表示用腳在進行某一動作,因而都帶有足字旁,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將這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字進行分類集中教學,能夠使學生觀察到漢字的規(guī)律,形成概括能力,并體驗到掌握規(guī)律的喜悅,使他們以更強大的信心和更強烈的興趣投入到識字學習之中,在課內識字的基礎上主動走向課外識字。

5 創(chuàng)新識字。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表現(xiàn)欲望也十分強烈,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篇3

這一點很重要,一個人的是非觀不清,就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教師此時就應對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分析,告訴學生,這件事能做,因為它對人們有幫助是有意義的事情;那件事是不能做,是對大家、對班級不利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看見校園、教室的地面上有廢紙把它撿起來,這就是保持班級衛(wèi)生和校園衛(wèi)生的好習慣,是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下雨看到同學沒帶傘,為同學撐傘遮雨,同學的作業(yè)題做錯了,幫他分析搞清錯誤的原因……這些有意義的事情都是美的。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做好事的習慣。而那些破壞班級衛(wèi)生、亂扔廢紙、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尊敬老師、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的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是丑事。在公共汽車上看到生病的老人上車,都裝作沒看見,這種不讓座的事也是很丑的事情。只有這樣德育才能在小朋友的心里扎根,為今后的品德教育打牢基礎。

二、在集體活動中,建立集體榮譽感

低年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要在集體活動中建立的。爭做文明班級、優(yōu)秀中隊,爭奪紀律紅旗、衛(wèi)生紅旗,在活動中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為個人原因損害集體利益。讓他們知道,個人要為班級爭光,而班級獲得的榮譽也是個人自我榮譽的體現(xiàn),讓他們能為了班級的榮譽而努力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活動。像這樣把德育要求變?yōu)槿嗟木唧w奮斗目標,才能激勵學生向著目標奮進。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和集體是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品德教育才是有效的。

三、實施賞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低年級學生最害怕教師大聲地批評他們,這會極大地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應以表揚為主,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淡化缺點,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最棒的學生。對他們身上的壞習慣,應給足夠的時間讓其改正。同時要及時關注,不斷給予鼓勵。

四、樹立榜樣

“榜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行為準則還不是很清晰,所以,“榜樣”可以讓他們清楚地知道應該怎么做。“榜樣”應樹立他們身邊的或者是他們熟知的人。在班級設置“智慧之星“”進步之星”“勞動之星“”紀律之星“”小雷鋒”等都是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更應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是學生的楷模。要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首先做到。

篇4

論文關鍵詞:有關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一點看法

 

現(xiàn)代文閱讀在語文課的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包含了理解、分析、概括和表達等過程。整個過程中,對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精細程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綜合能力的提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文閱讀就成了一株讓老師和學生又愛又怕的扎手的玫瑰。

怎樣做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分解式閱讀訓練是一種很值得重視的方法。

(一)題型分解化難為易

要想把綜合能力提高,就一定要先把基礎工作做好。而要抓好基礎,就要從題型入手,找尋閱讀中的基本規(guī)律。現(xiàn)代文閱讀題型很豐富,可以說是色彩紛呈。但萬變不離其宗,所考的知識點比較固定,這等于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作為教師,我想應該把圍繞每一個知識點的題型整理出來,使之系統(tǒng)化。在綜合訓練之前,先分項訓練,目的是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語文教學論文,這符合人們認識由淺入深的規(guī)律。

我這里所說的題型分解就是要打破文體的束縛,把現(xiàn)代文閱讀的所有出題點細化到最小,然后再從這些點出發(fā)進行有目的的訓練。這樣能使訓練更集中,能夠直擊要害,學生也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比如過渡句題型,考查語段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的句子。出題角度多為辨識過渡句、結合語段指出句子的作用以及擬寫過渡句等。圍繞這幾個角度所設置的題干有很多,帶領學生做這個題型訓練時要把相關閱讀中涉及到此方面的問題匯聚到一起,讓學生反復地練習,以起到理解強化的作用。這樣的工作需要備課的時間會很多,而這樣做的結果使學生在閱讀面前更能建立自信。因此我們的付出是很值得的。若把閱讀比喻成一座山,那么我就先認識山腳下的一棵樹、一根草和一塊石頭,目標設置得讓學生容易做到,也就不至于在閱讀這座大山前迷惘而不知所措了。

(二)年級分解建立閱讀序列

學生的認識水平會有差異,按年級分解題型,就是抓住學生的差異,制定符合他們思維水平的閱讀訓練,建立起相應的序列,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化,并且使閱讀訓練能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形成連續(xù)的、遞增式的發(fā)展軌跡論文的格式。年級分解要遵循現(xiàn)行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所應達到能力的規(guī)定,然后根據(jù)設題的難易度,歸類到不同的年級。簡單的問題放在低年級解決,復雜的問題放在高年級突破。既保證了學習的連續(xù)性,又能保證學習深入性。如論點的尋找這個題型,按論點的提出位置尋找比較容易,文中也會有比較明顯的信息可供提取。這類題,初中二年級的同學能輕松完成的。但對高年級同學,這樣的題顯然簡單了些。他們需要面對的語段是沒有明確的語句可供提取,需要獨立歸納概括甚至要根據(jù)論據(jù)推斷的題。

有了一套具體的閱讀目標,才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也能讓閱讀教學更有章可循。很多學生對閱讀感覺很懼怕,主要是不知從何入手語文教學論文,實際上并不是孩子的能力差,真正差在了我們的閱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或者目標太模糊。有時候給學生設置的題太難,超過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就好比一個人穿了一件很華麗的衣服,不合身材,很難達到美麗的效果。盲目的認定能力有問題,會導致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和信心。如果能在教學中按分解的目標評價學生,無疑是更客觀,更理性的評價方式。

(三)小階段綜合檢驗效果

篇5

論文關鍵詞:把握認知特點,搞好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學生學起來易感枯燥乏味。要想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好拼音首先就要了解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的時期過渡,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另外,一年級學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較差。依據(jù)一年級學生這樣的認知特點,在課堂上,我不斷變換講課的方法,經常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躍課堂氣氛,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幫助學生度過漢語拼音這一難關。

一、聯(lián)系生活,促進學生語言發(fā)展。

“情生于境,融于心。”情景相生,虛實結合,新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漢語拼音教學特別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習漢語拼音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從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和理解。所以,我認為應讓拼音教學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帶調音節(jié)組詞或者說一兩句簡單的話,賦予音節(jié)以意義。如:yī—衣服、醫(yī)生、一年級;yí—阿姨、一個;yǐ—椅子、已經、以后;yì—容易、意見,也可以練習給音節(jié)帶調說話,如教學“ai”時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讓學生先帶調組詞再說話,“ài—喜愛—我喜愛畫畫”。“我喜愛踢足球”……由此可見,當音節(jié)僅僅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它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識記又是非常困難的。可一旦把音節(jié)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音節(jié)教學的同時,又能夠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

二、編記兒歌,記住字形。

在拼音教學中,結合音律識記漢語拼音,可以調動學生的音樂感官,將美妙音律與拼音字母合為一體,使學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兒歌是一種將樂感和所學內容本身相結合的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字母的音,還是教字母的形,甚至復習記憶聲韻母,都可以運用大量的兒歌進行教學,而這種形式對于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尤為喜歡。如:傘柄朝下ttt .9字加彎ggg張大嘴巴aaa.一個門洞nnn.有時我為了教學需要,自編兒歌:“我愛北京天安門左a右n an an an .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 p p.”像這樣的兒歌還有很多例:在教eng這個后鼻韻母時。我問孩子怎么記住這個韻母的發(fā)音小論文。有個學生站起來說:“飛來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見,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jié)奏感中發(fā)展了音樂智能。

三、運用色彩,視覺記憶。

低段兒童對記憶材料是以視覺加工為主,即主要是以看來進行記憶。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刺激除了能夠引起視神經中樞的興奮外,還能在他們的“心靈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常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涂色,給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涂色,給字母和音節(jié)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讓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熏陶,記住了這些抽象符號在形狀上的細微區(qū)別,而且發(fā)展了視覺空間智慧。有個孩子就曾拿著自制的拼音卡片對我說:“我以前總分不清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i、ci、si,可現(xiàn)在我一看見卡片上的顏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為我把聲母全部涂成了紅色,把整體認讀音節(jié)涂成了藍色”。受到這個孩子一番話的啟發(fā),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顏色的粉筆來書寫;紅色代表聲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白色代表韻母。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設計我想可能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他們要深刻得多。

四、將拼音教學融于游戲中。

游戲是學習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特別是對學生進行早期教育的一種最好學習。對于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我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中領略學習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例如摘果子游戲:教師將音節(jié)寫在果子的后面,掛在大樹上。學生上前摘下一個果子,然后把果子后面的音節(jié)大聲的讀出來,如果讀得對,其他同學就跟著他把音節(jié)讀兩遍;并把這個果子送給他,作為獎勵;反之則大聲的說:“請重來”;再如看誰跑得快:教師預先將卡片發(fā)給同學,然后大聲的讀出一個音節(jié),持相應卡片的同學迅速跑上講臺領讀;這些活動使學生的腦、眼、口、手、腳都“動”了起來,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在變化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激情,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游戲和活動的海洋中變得輕松而愉快。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總之,漢語拼音有教法而無定法.只有把握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漢語拼音教得生動有趣,學生才會樂學,愿學,才能把拼音學得更好。

篇6

一、利用課文插圖,啟發(fā)想象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fā)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么?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jù)插圖想象貓頭鷹下令后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jù)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教室里孩子們的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主體性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變學生被動、從屬地位為主動、主體地位,學生不應僅僅是觀眾,也應走上“舞臺”當“演員”。主體性的詮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學習時表現(xiàn)出來的一各主觀能動性。主體性不是專屬于德智體美哪一“育”,而是綜合地表現(xiàn)出來。只有少年兒童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社會化、個性化的發(fā)展。教語文歸根結蒂必須讓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其最關鍵的是要處理好教和學的矛盾,感動“學生”這個“上帝”,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能動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學生身上體現(xiàn)出來。學生只有主動學習,才能學到方法,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組織領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致力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掘發(fā)智力,加性學生學習的節(jié)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指導感情朗讀,激發(fā)想象。

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荷葉圓圓》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yōu)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小蜻蜓展開透明的翅膀”――它是怎么樣的姿勢?你來做一做吧!停在綠綠的荷葉上,蜻蜓又是怎樣的心情?孩子們高興地上講臺來表演,把自己想象的演出來,說出來,自然也就體會了蜻蜓此時高興舒暢的心情,朗讀就輕而易舉的非常到位了。

三、抓住文中空白,豐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用創(chuàng)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春雨的色彩》一課,“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得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省略號帶給我們更多的想象,我引導學生想象,春雨還會聽到誰的爭論?他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胖乎乎的小手》寫到蘭蘭長大后,小手變成大手,還會幫大家做更多的事情。但文中沒有寫蘭蘭長大后的情景,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xù)寫故事。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四、引導仿寫改編,展開想象。

低年課本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遇到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

教學中,不同類型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改寫,如:把常見的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科學童話改寫成說明文;根據(jù)課文故事的情節(jié),順其自然想象結果進行續(xù)寫等等,使學生變復現(xiàn)式的記憶為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散性表達,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燦爛地迸發(fā)出來。

五、結合習作教學,培養(yǎng)想象。

篇7

【關鍵詞】識字;激趣;提高;效率

Stimulate students' literacy interest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efficiency

Liang Hong-lian

【Abstract】Literac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and assignments, focus on low-grade language teaching. Literacy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teachers should use a variety of ways and mean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open up new literacy,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nd teach students literacy methods, develop literacy skills,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efficiency .

【Key words】Literacy; Stimulated interest;Efficiency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和提高識字效率。教學實踐證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我在使用人教版實驗教材的識字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現(xiàn)將經驗總結如下: 

1. 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況且單純的識字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教學需要出發(fā),依據(jù)識字內容,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表演、繪畫、音樂、掛圖等),幫助并促進學生識字。

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識字,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識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時,可讓學生做做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系,從而記住這些字的字形。還可以結合兒歌激發(fā)學生對識字的濃厚興趣。如第三冊《語文園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飯能吃飽。有足快快跑,有手輕輕抱。有衣穿長袍,有火放鞭炮。”“泡、飽、跑、抱、袍、炮”用兒歌來認識這六個字,讀起來瑯瑯上口,富有趣味性,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低年級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活撥,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時,先畫成圖畫,然后引導學生把圖片與字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認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看看口、耳、目的形狀,然后出示漢字,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再將教材對應的圖和字用線連接起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很快記住了字形 。

2. 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靈活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低年級學生應該“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

2.1 歸類識字法

從漢字的構字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如果能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有利于提高識記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如教學“柏、、枝、材”等形聲字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同時,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想一想還認識那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并進行交流。

2.2 編故事識字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去揭示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會“字時,我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在云上走,原來他會氣功。”

2.3 猜字謎識字法

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如:“六十天——朋”、 “一口咬斷牛尾巴——告”.

2.4 近、反義詞識字法

積累近、反義詞識記生字。如教學“美麗——漂亮”、“前——后”時,我出示卡片“前”,做向前走的動作,學生拿出卡片“后”,邊讀字邊向后退。近、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連記憶。

2.5 編順口溜、口訣、兒歌識字法

教學中,我把一個個枯燥乏味的漢字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合手拿,人門閃,土里埋等。鼓勵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進行自主識字和創(chuàng)造性識字。如記憶“喝”和“渴”時,學生就能自編順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點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2.6 多媒體演示識字法

CAI課件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文字學習的興趣。我通過課件演示教懂、教活,引導學生樂學、善學、學活。學生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識字軟件觀看生字的筆畫、筆順等,同時跟隨教學軟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教生字“升”時,計算機生動地演示上升過程,學生更容易記住字形與字義。

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有很多識字方法,如:比較法、折字法、熟字改筆畫法等。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科學、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3. 鞏固識字效果,分享識字樂趣

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根據(jù)熟字換偏旁這類方法,讓學生用加減法識記生字。如:“級”和“極”、“驚”與“景”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進一步鞏固了舊字,體會識字成功的樂趣。

4.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樂意識字,拓寬識字渠道

篇8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和提高識字效率。教學實踐證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一、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況且單純的識字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教學需要出發(fā),依據(jù)識字內容,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并促進學生識字。

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識字,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識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時,可讓學生做做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系,從而記住這些字的字形。低年級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活撥,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時,先畫成圖畫,然后引導學生把圖片與字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認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看看口、耳、目的形狀,然后出示漢字,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再將教材對應的圖和字用線連接起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很快記住了字形 。

二、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靈活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認為低年級學生應該“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

1、歸類識字法。

從漢字的構字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如果能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有利于提高識記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如教學“柏、、枝、材”等形聲字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同時,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想一想還認識那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并進行交流。

2、編故事識字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去揭示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會“字時,我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在云上走,原來他會氣功。”

3、猜字謎識字法。

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如:“六十天――朋”、“一口咬斷牛尾巴――告”。

4、近、反義詞識字法。

積累近、反義詞識記生字。如教學“美麗――漂亮”、“前――后”時,我出示卡片“前”,做向前走的動作,學生拿出卡片“后”,邊讀字邊向后退。近、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連記憶。

5、編順口溜、口訣、兒歌識字法。

教學中,我把一個個枯燥乏味的漢字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合手拿,人門閃,土里埋等。鼓勵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進行自主識字和創(chuàng)造性識字。如記憶“喝”和“渴”時,學生就能自編順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點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6、多媒體演示識字法。

CAI課件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文字學習的興趣。我通過課件演示教懂、教活,引導學生樂學、善學、學活。學生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識字軟件觀看生字的筆畫、筆順等,同時跟隨教學軟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教生字“升”時,計算機生動地演示上升過程,學生更容易記住字形與字義。

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有很多識字方法,如:比較法、折字法、熟字改筆畫法等。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科學、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才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鞏固識字效果,分享識字樂趣

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根據(jù)熟字換偏旁這類方法,讓學生用加減法識記生字。如:“級”和“極”、“驚”與“景”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進一步鞏固了舊字,體會識字成功的樂趣。

四、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樂意識字,拓寬識字渠道

篇9

【關鍵詞】語文教學;想象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要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潛能。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想象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想象思維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如果采用恰當?shù)氖侄问┮越洺P缘挠柧殻蜁盏绞掳牍Ρ兜男Ч=處煈诮虒W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

一、利用課文插圖,啟發(fā)想象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fā)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么?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想象思維。再如在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jù)插圖想象貓頭鷹下令后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jù)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教室里孩子們的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指導感情朗讀,激發(fā)想象

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荷葉圓圓》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優(yōu)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小蜻蜓展開透明的翅膀”――它是怎么樣的姿勢?你來做一做吧!停在綠綠的荷葉上,蜻蜓又是怎樣的心情?孩子們高興地上講臺來表演,把自己想象的演出來,說出來,自然也就體會了蜻蜓此時高興舒暢的心情,朗讀就輕而易舉的非常到位了。

三、抓住文中空白,豐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用創(chuàng)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春雨的色彩》一課,“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得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省略號帶給我們更多的想象,我引導學生想象,春雨還會聽到誰的爭論?他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胖乎乎的小手》寫到蘭蘭長大后,小手變成大手,還會幫大家做更多的事情。但文中沒有寫蘭蘭長大后的情景,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xù)寫故事。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四、引導仿寫改編,展開想象

低年課本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遇到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學了《聽聽,秋的聲音》,以課文內容為例進行仿編仿寫訓練,學生思維的火花輕易的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驚又欣慰。比如:聽聽,秋的聲音,柳樹彎下腰脫下舊衣裳,“唰唰”、“唰唰”,那是發(fā)給冬天的電報。聽聽,秋的聲音,小螞蟻在搬家,“一二”、“一二”,吹響了過冬的號角。聽聽,秋的聲音,小麻雀站在電線上呼朋喚友,“嘰嘰喳喳”、“嘰嘰喳喳”。聽聽,秋的聲音,小青蛙加緊挖洞, “呱呱”、“呱呱”,是和夏天告別的歌韻。秋的聲音,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在樹林里,在果園里,在農家的糧倉里,在每一個豐收的喜悅里!那是秋天的音符。

教學中,我還就不同類型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改寫,如:把常見的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科學童話改寫成說明文;根據(jù)課文故事的情節(jié),順其自然想象結果進行續(xù)寫等等,使學生變復現(xiàn)式的記憶為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散性表達,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燦爛地迸發(fā)出來。

五、結合習作教學,培養(yǎng)想象

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讓孩子創(chuàng)造,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兒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想象契機,讓學生組合成新的形象,學生就能在創(chuàng)造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我班的孩子寫《我的航母夢》、《我多么想有一對翅膀》、《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橋》等想象性作文,創(chuàng)造熱情高漲,寫得竟不肯擱筆,看他們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靈氣、悟性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了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

篇10

一、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

首先,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新的“趣”。教學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主體對閱讀要有興趣。興趣產生了,自然會有閱讀的激情(沖動),以激情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導語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導語是一節(jié)課的起點,精彩的導語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而,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認識水平、教材特點等,巧設導語,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學生對枯燥的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帶著學習興趣進入到求知探索過程。其次,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新的“奇”。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創(chuàng)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亞里斯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目標激勵、語言情感激勵等,以“情”制勝。通過啟發(fā)性語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使學生因問題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趣,積極地去探究、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突破思維定勢,發(fā)表與眾不同的見解。

二、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一個吐故納新的過程,需要反復嘗試,深入探究。小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通過其內因的作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初步養(yǎng)成樂于學習的習慣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樣在運用中不至于一味地操練和模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對課堂學習知識的鞏固。但是以往的練習只是對知識點的單純的操練、識記,學生的練習只是課堂知識的重現(xiàn),使學生的思維停留在復現(xiàn)、鞏固階段,不能做出對知識點的進一步深入理解和領悟。因此,我們要精心篩選和設計練習內容,并注意適度的深化才能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目的。

三、在總結中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過這樣的論斷“: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需要感到自淺談引導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博白縣博白鎮(zhèn)第三小學劉麗萍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在總結評價時,要突出做好學生有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的總結評價,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對“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者要恰當?shù)亟o予表揚和鼓勵,用鼓勵性的語言,或熱烈的掌聲,或贊許的目光,使學生充分品嘗獲得成功的快樂。同時,還要根據(jù)“創(chuàng)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另一方面要及時給予畫龍點睛般的指點,幫助他們達到成功的彼岸。對那些與創(chuàng)新無緣的學生,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在教學中要從他們錯誤的回答甚至是荒唐的回答和思維中尋找出一定的思路和新意,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以保護這些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尊心,使其獲得“我還行”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進取、創(chuàng)新的動力。總之,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采取多種措施使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的意識、習慣,使學生堅定創(chuàng)造必定能成功的信念,形成愛學習、愛創(chuàng)新的習慣。引導學生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結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語文學科的教學實驗,談談我是如何引導想象,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

1、學習寓言,展開想象。許多優(yōu)秀的中外寓言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學習課本的寓言故事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教學《烏鴉喝水》這則寓言故事,先讓學生懂得聰明的烏鴉動腦筋想出一個好辦法喝著瓶子里的水;接著問“你們能幫助烏鴉想出其他的辦法嗎?”讓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問題,擴大了想象空間。學生們思維活躍,討論熱烈,爭著發(fā)言,很快地就說出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辦法:烏鴉找來一支吸管,把吸管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烏鴉把瓶子放倒,讓水流出來;烏鴉找來一個小杯子,把水倒進杯里。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觀察圖畫,進行想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中的一年級課本圖文并茂,為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充分發(fā)揮圖的潛在魅力,讓學生在領會圖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由靜到動,由形到聲,想象畫面外的情境,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教《鋤禾》一文,我先指導學生看農民伯伯種田這幅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出圖意。再讓學生觀察圖畫里的小插圖,仔細觀察媽媽和小男孩神態(tài)、動作,想象媽媽和小男孩說了些什么話。根據(jù)媽媽和小男孩的神態(tài)、動作,學生有的說“:媽媽問小男孩這些飯是怎么來的?”有的說:“媽媽在給小男孩講《鋤禾》的故事。”有的說“:小男孩在背《鋤禾》這首詩給媽媽聽。”有的說“:小男孩告訴媽媽,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愛惜糧食,我長大了要設計一種機器,讓農民伯伯在家里遙控種田。”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想象,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