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禮儀素養養成教育研究

時間:2022-01-02 03:54:42

導語:大學生禮儀素養養成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禮儀素養養成教育研究

摘要:禮儀教育的滯后和不完善,致使大學生禮儀素養參差不齊,損害了當代大學生的文明形象,也不利于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和和諧校園的建設,也不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當前高校的學業考核評價制度只能考核學生的掌握的書本知識,忽視了禮儀素養的提升。禮儀素養是內在的文明修養,很難通過書面考試的成績表現。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禮儀素養教育,通過將現代禮儀素養教學融入課堂、將禮儀素養的考核納入考核體系、建立濃郁的校園禮儀環境以及良好的社會公序良俗和家風建設等多種途徑,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禮儀素養。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禮儀素養;養成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儀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禮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則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征程中,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算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升大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學生增強對傳統和現代文化禮儀重要性的認識,在生活中自覺弘揚優秀的禮儀文化,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也可以為當前的學習和生活乃至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供幫助,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多方面原因,長期以來,在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階段,禮儀教育都落后于其他教育,禮儀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存在方法手段單一、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禮儀教育的欠缺導致當代大學生中存在著許多與現代禮儀不相符合的行為,這不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文明形象,也無法適應新時代建設美好生活的要求。新時代大學生禮儀素養存在的諸多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為了與建設美麗、和諧校園的要求相適應,高校有責任、有能力改變此種現狀,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建立提升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有效路徑。

一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現狀和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禮儀修養現狀。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和未來取決于青少年的發展,一個國家的青少年表現出文明、獨立和智慧,則這個國家的未來也將文明、獨立和強盛。大學生是青年人的主力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擔負著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祖國的任務。文明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民族特色。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先進科技文化知識,更應當是文明禮儀的模范。當前大學生禮儀修養也存在著與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對等的情況,存在著禮儀修養的缺失。這種缺失具體表現在諸如文明修養、社會交往、生活細節等方面與當前社會對大學生文明禮儀素養高度期待之間的不和諧。在課堂上低頭玩弄手機、不認真聽講等不良習慣在大學里已司空見慣;在課桌、餐廳、衛生間等公共場所亂寫亂畫等低俗的失禮行為在高校普遍存在;在與他人交往中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社交禮儀等現象在媒體上已屢見不鮮;追求個人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絕對個性,缺乏與周圍環境的溝通協調能力;等等;當代大學生文明禮儀素養參差不齊的現象,有違大學生的文明形象,不利于建設和諧文明校園,也不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提升大學生的禮儀素養是高等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當今社會和時代的迫切要求。(二)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原因分析。造成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前大學生禮儀素養參差不齊的狀況的也不是短期形成的。這其中的因素既有長期個人成長環境的影響,也有外來文化的沖擊,教育部門對禮儀教育重要性的忽視也是重要原因。在個人成長環境方面,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對學生的禮儀素養的養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大學生沒有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足夠示范和指導。一方面是家庭、社會所施加影響的力度不夠。當前的社會信息通訊發達,學生接受的信息非常廣泛,家長、學校在學生接受信息的內容方面無法絕對控制,這時候就需要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及時地引導,使學生能夠甄別糟粕與精華,區分善惡,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拒絕不健康、低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在新時代,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家風的氛圍。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當前,優良家風建設仍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這方面,各級政府部門要承擔起監督指導的作用。另一個方面,我國目前處理于工業化的初級階段,經濟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在經濟發展領域,還部分存在著唯利是圖等不良傾向,公民的社會道德修養還處于較低水平面。一些負面新聞經常見諸報端,經過各種媒體的傳播被無限放大,比如前些年發生的南京“彭宇事件”、“郭美美事件”,這些負面新聞經媒體傳播,對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負面效應。在外來文化的影響方面,當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正處在塑成階段,對外來文化缺乏鑒別力。大學生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新觀念,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缺乏整體全面的認知,新鮮的外來文化時尚、新潮,因而更容易被他們認同與接納。大學生表現出對于外來文化全面接觸、快速適應、積極迎合的態度,近年來中國原本沒有的“愚人節”“圣誕節”等“洋節”在青年人中的流行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由于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經濟、文化上處于弱勢,軟實力暫時還無法與西方國家匹敵,經濟全球化趨勢必將對我國的民族文化帶來巨大沖擊。西方社會在經濟上、科技上占有優勢,從而使西方文化依托網絡傳播的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進一步對人們的文明禮儀產生影響。在學校教育方面,學校里對禮儀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目前在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階段,我國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但是在德育、美育方面仍沒有充分地重視。在中、小學這一禮儀素養養成的關鍵階段,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沒有對禮儀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當前大學生禮儀素養普遍不高,便是大學前禮儀教育缺失的反映。由于一些客觀情況的存在,理應在大學之前就已經養成的禮儀素養教育,被延遲到大學教育中。由于專業設置、學生就業的原因,大學禮儀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就業直接掛鉤,知識傳授停留在實用的表層,缺乏實踐操作。大部分學生學習禮儀是為了美化個人外在形象,獲得更好工作,學習帶有很強的功利性。這種禮儀認知上存在的偏差,使得學生們很難將禮儀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禮儀素養養成途徑

(一)將現代禮儀素養教學融入課堂。課堂是大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禮儀素養的提升也必須重視課堂這一提升禮儀素養的重要陣地。目前,高校中學生的專業課多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多以單純的課傳授知識為主,并沒有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寶貴陣地進行禮儀素養的教學。對于理、工、農、醫類專業學生來說,本身就缺乏人文社科類課程,在課堂中融入禮儀素養的教學更為迫切。對于此類專業的大學生,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教師禮儀,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外,還應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開設有關的文化禮儀課程。比如中國古代文化通論、西方文化通論等禮儀文化課程,使學生了解中國燦爛的文明以及優秀的西方文明,把禮儀修養自覺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在禮儀素養提升過程中,除了積極吸取傳統文化中文明禮儀營養外,還要與時俱進,讓當代大學生積極了解現代社會文明禮儀,人類社會一切文明成果都可以為我所用,積極引導大學生學習現代社會有益的文明禮儀成果,激發大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的積極性。因為,當代大學生更樂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一味地強調傳統文化,有時會引起大學生的抵制情緒。(二)把禮儀素養納入學生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目前,在大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體系中,對學生的考核大多注重德、智、體等方面的考核,文明禮儀等美育方面的考核有所欠缺,在德、智、體等方面的考核中,又基本以書本知識的考核為主,文明禮儀等美育方面的考核沒有納入到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當中。在新形勢下,把禮儀素養的考核納入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切實重視美育的考核顯得尤為迫切。當前,高校學生的學業考評是測查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以及檢查教師教學情況的重要環節。完善、有效的學業考評不僅可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當前,各高校的學業考評主要是通過紙筆測試來進行的。紙筆測試的優勢在于可以很好地反映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但這種優勢又是它的劣勢所在,不能測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生活中的實際表現。文明禮儀更注重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和運用,即使學生明白的禮儀知識再多,如果不能在日常實際生活中做到的話,那了解的知識再多也沒有用。因此,高校傳統的注重書本的禮儀教學方法以及傳統的文明禮儀紙筆測試方法,本身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禮儀教學需要。傳統的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和教學方法無法評價和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禮儀素養。因而需要加大對大學生學業考核改革力度及策略研究,建立全面、科學的大學生學業考核評價體系。(三)建立濃郁的校園文明禮儀環境。禮儀教育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濃郁的校園文化禮儀環境對加強大學生的禮儀素養提升,使大學生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弘揚文明禮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大學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樂土,更應成為塑造具有文明禮儀素養年輕人的重要場所。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先進的校園文化對教師文明禮儀和大學生文明禮儀的規范,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學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為目標,由全體師生在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服務等各個領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特色。要積極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文明禮儀文化環境,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弘揚文明禮儀,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能夠自覺規范行為,讓文明禮儀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師中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教風,引導教師自覺弘揚教師文明禮儀,發揮教師以身作則的模范表率作用,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禮儀素養的影響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禮儀環境。(四)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公序良俗。如果說家庭和學校是禮儀素養養成的小環境,那么社會則是禮儀養成的大環境。禮儀的作用在于構建公序良俗,禮儀文化對于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國家安定始終有著重要作用。反過來,良好的公序良俗也是文明禮儀形成的重要環境。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現代文明禮儀。養成現代文明禮儀,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融入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全過程,讓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感知禮儀、領悟禮儀、踐行禮儀,推動現代文明禮儀內化為觀念、外化為行動、轉化為習慣,引導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公序良俗。(五)形成良好的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是家庭成員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我國古代的知識分子都非常重視家教和家風對兒女的影響。如著名的“孟母三遷”、《顏氏家訓》等,都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對家庭成員禮儀修養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結論

當前大學生的禮儀素養參差不齊,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文明形象,不利于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與和諧校園的建設,也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當前高校的學業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德、智、體等方面的考核,側重理論知識的考核,忽視了美育和禮儀素養的提升。禮儀素養是內在的文明修養,很難通過書面考試的成績表現部門來。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禮儀素養教育,通過完善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將現代禮儀素養教學融入課堂,把禮儀素養的考核納入考核體系,建立濃郁的校園禮儀環境以及良好的社會公序良俗和家風建設等多種途徑,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禮儀素養。

參考文獻

[1]姚劍婷.當前大學生禮儀教育的三大誤區分析[J].大學教育,2016(5):81-82.

[2]張英偉,劉妍.高校大學生禮儀養成教育的新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2):39-42.

[3]林莉.當代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8):216-219.

[4]劉雪巍,付寅琦大學生禮儀素養的養成途徑[J].教育評論,2010(3):70-72.

[5]林麗楠.禮儀教育及其對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完善[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3):39-40.

[6]胡俊峰.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問題與對策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48):66-67.

作者:顧紹通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