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路徑

時間:2022-04-18 05:32:00

導語: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路徑

一、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切實提高電大教育的教學質量

電大開放教育是一種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借助于現代化的多媒體通訊網絡開展的實時和非實時交互式教學的教學模式。由于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為廣大社會成員提供了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因而這些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于這種教學模式使師生處于分離狀態,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活動實際上被物化在各種媒體教材中。因此,各種教學資源和媒體材料是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因素。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不但需要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支持,同時也需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才能為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提供較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目前,各地電大教學資源一般包括文字教材、視聽教材、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和網上動態資源等。

應該說,這些資源的種類十分豐富,內容也很全面。但目前教學資源建設也存在資源重復建設、資源更新不及時、資源形式的多元化與內容的趣味化不足等問題。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繼續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具體到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根據不同教學資源的特點加以制作和利用,提高其實用性。如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利用它的易選取、易重現及具有交互功能等優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逐漸減少對文字教材的依賴。對重點、難點問題解析、答疑,綜合模擬測試,學習效果檢查等方面要注意加強。其次,視聽資料的內容應少而精。例如,在中外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資源中,可以節選相關影視作品片段,配以教師的指導,這樣做,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教學過程中的動態資源要及時更新。教學過程中的動態資源主要包括中央電大和地方各級電大建設的網上教學輔導資源,BBS討論區、電子郵件、電話答疑等。這部分動態教學資源應不斷地及時更新,以體現專業和課程特點。第四,強化教學設計及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一體化設計。教師應從課程設計上引導學生采用電子教學資源進行遠程教育學習,其適應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習環境和要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教學實施方案的設計中,應綜合介紹課程的各種資源以及其運用的策略,并且將文字教材內容與其他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一體化設計,這樣有利于各類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

二、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

大學生的專業基礎淺厚不一,水平參差不齊,如果不考慮到學情,教師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授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電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筆者在講述《現代主義文學》時,提問學生是否了解現代主義,學生都沉默不語。

接下來又提問是否了解意識流小說?有學生回答:“讀過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于是,我就從王小波的意識流手法談起,闡釋中國當代文學的意識流與西方現代主義的意識流小說的異同,再進一步介紹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哲學和心理學基礎,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征。最后,布置學生在課后閱讀法國小說家馬賽爾·普魯斯特的長篇小說《追憶逝水年華》,并做好讀書筆記,作為下一次課堂討論的發言提綱。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地被調動起來。此外,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學術討論,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學術界存在爭議的問題,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例如,古代漢語虛詞的一些問題存在許多爭論,在學術探討會中雖然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對一些重要作品結合作家進行研討,如林語堂與他的小說和散文,郭沫若與他的詩歌。根據文學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了解當前文學動態,研究新時期作家作品的時代特點和創作新手法等。

三、注重實踐性教學

實踐性教學內容偏少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漢語言專業尤為突出所謂實踐性教學是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具體包括課程作業、課程實踐、社會調查、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內容。以往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在最后一學期安排集中實習和撰寫畢業論文。但筆者認為,有必要讓學生在每門課程中感受到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和生活的密切相關,以此來強化實踐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應強化學生“讀、說、寫、用”四大能力的實踐性教學,即加強普通話技能訓練、加強口語技能訓練、加強書寫規范字技能訓練和加強漢語應用技能訓練。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實踐性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學名篇的誦記與欣賞、各種文體的擬作與隨筆等。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實踐性活動,提高他們的學術研究能力、文學創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其次,實踐教學的本質特點就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去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文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又是社會生活的提煉和升華。電大應組織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深人生活,既可以為文學寫作積累材料,又能夠促進課堂學習。課堂上老師講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好比骨頭,實踐活動中獲得的感性知識好比血肉,骨肉齊全,軀體才豐滿、健康。

第三,強化畢業論文環節的指導,把好人才培養的最后一關。指導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貼近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工作實際的畢業論文參考選題。通過拓寬論文的選題面,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利用直播課堂、網上教研會、視頻系統等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進行畢業論文的指導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