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朗讀教育運用以及體會

時間:2022-12-20 04:38:00

導語:課堂中朗讀教育運用以及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中朗讀教育運用以及體會

朗讀對閱讀教學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新課程的推動下,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情況甚至成為評價一堂閱讀課的重要尺度之一。于是乎,在我們的課堂中悄然掀起了“讀布課堂”的熱潮,教者在朗讀形式上不斷翻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配上音樂讀,小組合作讀,比賽讀等。但是,這樣的一讀到底有時卻只是讓我們感到了聽覺疲勞,而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也只是“到此一游”。可以說,“低效而費時”是當前朗讀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那么,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朗讀呢?我想結合自己上課、聽課的一些實踐和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明確目的——緣何而讀?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有的課,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去讀,也有很多學生參與了讀,但讀得沒有層次,把讀從語言文字訓練中分離了出來,教師把朗讀作為一個教學任務來完成,只是為了讀而讀.這種盲目的、形式化的朗讀自然就會是低效的。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體現了對朗讀的一個循序漸進的要求。那么,我們在設計每個環節的朗讀時也應考慮讀的要求,為何而讀啊?例如:初讀課文時我們可以只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二讀課文,可以要求把握主要內容,尋找關鍵詞句;細讀課文時,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蘊涵在重點字、詞、句、段中的深刻含義,從而理解課文,感悟情感。特別是當學生讀得并不理想時,作為教師千萬別自亂了陣腳,應從容地或范讀指導,或點撥牽引,以促進學生更高層次的讀。我想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讀變得形式化,“走過場”,真正發揮讀的作用,做到“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朗讀訓練——要不要技巧指導?

在課堂中,我們常會看到有的老師會為了一句話的朗讀而耗費很長時間,老師會請好多同學輪流朗讀這句話。“你讀得不夠味,誰再來試試?”老師期待著某個學生能有所突破,但往往還是不盡人意。于是老師又會通過朗讀示范,讓學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模仿中習得“輕重、緩急、頓連”等技巧,以此來支撐整個朗讀過程。我想說,要讓學生讀得高效,讀出韻味,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是必要的,但我們也必須明白:朗讀絕不是技巧上的機械模仿,而應是學生內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所謂的“情動于心中而形于外”,倘若學生還沒有被文本喚起內心的情感波動,又怎能讀動文本,讀出情感呢?

記得聽過《詹天佑》一課,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詹天佑心理活動的那句話就處理得很好: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師:詹天佑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從文中找出有關詞語。

生:高山深澗、懸崖峭壁、狂風怒吼、黃沙滿天、山高坡陡、隧道滲水……

師: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困難,你仿佛看到什么?你能理解詹天佑當時的心情嗎?

生:(閉眼想象,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深情朗讀。)

師:(不滿足,繼續引導):塞外常常是狂風怒吼、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面對困難,詹天佑退縮了嗎?害怕了嗎?(沒有)遇到困難:……

生:(順勢激情閱讀)

師:你知道詹天佑還遇到哪些困難嗎?(師生共同補充介紹課外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師動情講述)聽了上述的資料,你對他當時的困難一定有更深入的了解,你想說什么?(生略)

師:將你的感受帶進來,讀:遇到困難……

(生讀得激動而崇敬)

在這個片段里,不需要告訴學生:哪個字要重讀,哪個地方讀得深情一點,注意要體現出他的愛國情懷,學生在理解、想象、品味的過程中自然地掌握,并用讀表現了出來,也打動了我們。這才是朗讀所追求的境界。所以,朗讀指導絕不能孤立地進行,一味地講究技巧的訓練,更主要是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所謂“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只有情動于中方能聲情并茂。

關于這方面,明代朱熹也曾說:讀書需“眼到、口到、心到”。這三到之中,“心到”猶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讀得好。——先“意會”,然后才能言傳。怎樣才能意會呢?必須進入文本,揣摩詞句,才能體會出情味,產生出語感;才能在學生心中產生鮮明的人、物的景象,引起內心的感受與情感的共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在這個方面下功夫,如果跨不過這樣一個關鍵點,孩子的情感之路就多了一個“坎”,他如何能讀出感情,讀出韻味來呢?他即使讀得聲音再響,嗓門兒再粗,也是白搭!

三、評價促讀——如何落實?

1、評價要有效。現在聽到許多老師和學生對于朗讀的評價都是泛泛而談,聽到最多的評價語是:“真棒”“讀得好”“沒感情”......這種評價會促使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以后讀書一個腔調,不會根據不同的情感而變化,讀得不太好的學生始終不會有進步。因為他們從評價中不能得到自己有哪些優點或不足的信息,也就是說這種評價不具體。所以老師要做的是改革你的評價語言,具體的評價孩子哪一句讀得好,為什么?或者哪一句還要再快點,聲音再響亮點就更好了,并幫他們分析原因,多用諸如此類的指導性評價語。孩子們最善于模仿,老師具體的語言,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示范。此外,老師還須在學生評價不具體時加以引導。如學生在評價同學讀得好時,老師可以追問“好在哪里?”“你認為哪個詞或哪個句子讀得最好?”“怎么這樣認為呢?”同學讀得還不太令人滿意時,老師可以引導其他同學進行激勵性,委婉的評價“你能給他提提建議嗎?”“你能幫助她嗎?”“他肯定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你發現了嗎?”“相信他以后一定會注意的!”......這樣既讓朗讀的同學明白了自己的優勢或不足,以后加以發揚或注意,又讓全班同學體會了朗讀的方法,實際上也是對評價的同學一種口語交際的訓練,讓她養成把話說完整,有邏輯性,有說服力的習慣,一舉三得,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評價語言注意講究“藝術”。試舉一例與師探討:課堂上,當一個學生讀完之后,我們會不經意說出這么一句話:“誰來向他挑戰?誰能讀得比他好?”教師的本意是鼓勵學生相互競爭,勇于挑戰對手,同時也能營造一種熱鬧的課堂氣氛。然而這看似激勵學生積極性的語言卻往往重傷了學生的自信。因為后來的挑戰者大都讀得比前一位好。(原本朗讀水平不好的學生是不敢上來挑戰的,而且此時的學生一般都會用比較的眼光來聽,這時上來讀得不好是很沒面子的)再看吧,那些得到掌聲的同學得意洋洋地坐下,而那些失意者則在掌聲中垂下了頭,如果你能再細心點,你還會發現這類同學在后來的學習活動中很少再踴躍地舉起他們可愛的小手了。而如果我們能注意換種說法——“他讀得好在哪兒?我們一起來找找”、“誰來把他讀得好的地方再讀一次”,這樣的評價首先肯定了學生的優點,讓他們有了被肯定和尊重的感覺,同時也可以給后讀的學生發揮的空間,兩全其美,豈不妙哉?

總之,成功的朗讀是對課文藝術的再創造。它從視覺擴大到聽覺,在由“無聲”變為“有聲”的外顯過程中,無疑融入了讀者的理解、評價和鑒賞,賦予課本的是新的藝術生命。正確指導朗讀,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悉心研究和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