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型課堂淺析
時間:2022-01-27 04:59:04
導語:語文型課堂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序列設問,于關鍵處質疑
錢夢龍先生曾說過,“每堂教讀課,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讀中的所惑之處,精心設計問題,或以一個大問題領起諸多小問題,或按教讀順序層層設問。問題提得好,猶如一顆石子投向平靜的水面,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如他教授《愚公移山》一文,在落實字詞、疏通文義后,列出下面四個問題:(1)請計算一下,這次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2)移山這件事做起來難嗎?(3)愚公究竟笨不笨?(4)愚公到底是無能的,你們同意嗎?從移山人數入手提問,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既落實了“且”“更”“齡”“遺男”“荷擔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語省略等知識,又為后文分析理清頭緒。由人到事,第二個問題把學生引向“移山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能顯示出人們的不同精神面貌”這個方面;第三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新的深度,深入挖掘愚公的偉大之處;最后一個問題,扣住神話式結尾,突出了愚公精神感人至深。四個問題處處問到點子上,個個都能激起思維的波瀾,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其至爭論,這些問題研究透了,學生對全文就理解透了。不僅如此,錢先生的提問語言生動,問題也貼近學生。如此建構式的問題設計使學生有話可說,且說得精彩,不時體驗知識生成的幸福。
2.對立統一,于矛盾處提問
比如,筆者在執教《社戲》時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第一,“課文題為社戲,但并非從一開頭就寫社戲,那真正寫看戲的是文章的哪些段落?”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發現:文章以“看戲”為分水嶺,層次明了地分為兩大部分。接著筆者拋出第二問題,“這戲好看嗎?”大部分學生都說不好看。不過也有學生列出課文中“在這一夜里,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以及“回望”“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來說明那晚的戲對“我”還是有吸引力的。緊接著我提出第三個問題:“其實在文章中作者本人已經對社戲進行了評價,是哪句呢?”學生再次回到文章認真閱讀,找到了最后一段。這次我先讓學生齊讀這一段。剛讀完,學生就把我即將問的問題提了出來:“老師,既然戲不盡好看,文章結尾為什么又說‘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呢?”矛盾出現了!同學們議論紛紛,我趁機因勢利導“:大家想想,是好在戲內,還是戲外?”經這一點撥,學生的思想像開閘的洪水,教室里讀書聲、討論聲,頓時大作。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著回答,不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幸福感溢滿課堂。
3.有的放矢,于興趣點上設問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提問則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于興趣點設問是誘發學生思維的發動機,能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在語文課堂上如果只有工具性的知識灌輸,可能就如一個只有理性頭腦卻感情淡漠的人一樣沒有生活情趣。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準確的角色定位、融洽的師生關系、適度的激勵性評價、輕松的課堂氛圍是營造語文幸福課堂的前提。不僅如此,教師高超的提問藝術也將為幸福課堂增光添彩,而所有這一切都將直接服務于學生的接受法則,因為他們具有最敏銳地感受幸福的能力。感受語文,感受幸福。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還將為此而不悔、不懈、不斷前行。
作者:熊慶齡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北雅中學
- 上一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幽默與情感
- 下一篇:小析營銷策劃教學中的嘗試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