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分析

時間:2022-05-13 10:22:46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分析

摘要:大學生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中已經廣泛開展,在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近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結合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特點,從教育內容和教育的目的上,分析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耦合關系,著重從促進大學生創業意識與職業精神的融合、創業教學模式與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融合、創業實踐基地與職業教育實踐基地的融合等三個方面,探討了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理念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職業教育;融合

一、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內涵

大學生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中已經廣泛開展,很多高校設置了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開設了創業教育文體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等,在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極大緩解了高校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從現實意義上,創業教育主要是開發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也就是說,解決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經過系統的創業教育,大學生能夠認識到創業的重要性,且在大學生富有創業精神的時候,創業行為與創業活動會時有發生。職業教育是立足于職業需求,向受教育者傳遞職業知識與技能、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較強,它針對某一特定的工作種類或者工作崗位,更側重于職業技能或者工作能力的教育,可操作性強。但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職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通識性。職業教育對從業者的敬業精神、責任意識、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教育,一直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此,大學生創業教育著重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職業教育讓大學生了解到職業的實質和基本要求,從而對社會中各職業種類和崗位的了解更豐富。更重要的是,在大學生通識能力的教育中,二者殊途同歸,有很好的契合點。因此,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理念融合必將有利于大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也必將促進大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及特點

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在我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高等教育也積極響應號召,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在這個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來自人民網的消息稱: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務院常務會議有近20次提到大學生創新創業。2015年以來,國家多次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一系列文件,明確提出要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比如在2015年1月,共青團中央辦公廳《關于高校共青團積極促進大學生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強調要繼續深化KAB創業教育培訓平臺建設,切實強化師資隊伍,推行創業模塊培訓、創業案例教學和創業實務訓練等培訓方式。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允許高校學生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以來,休學去創業,不再是大學生們“不能說的秘密”。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有20多個省份先后出臺了相關的實施意見,彈性學制、學分制改革等關鍵詞,在這些政策中高頻出現。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教育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從目前情況看,現階段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呈現出新的特點。(一)以培養創業意識為基礎。創業意識是大學生進行創業的心理傾向和心理預期,創業意識是創業活動萌芽的基礎,只有大學生具備了要創業的意識,才能在個人努力中走向創業。當前,盡管我國高等教育進行了若干改革,但大學生走出高校之后就要到社會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的就業意識,仍然深深影響了大學生,而通過創業創造新的工作崗位的意識則相對較差。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765萬畢業生就業面臨結構性難題創業意愿下降》稱,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意愿相比2015年有所下降。早在2014年7月,“探索教育創新之路”2013教育行業領導力圓桌論壇,邀請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各位專家與大家一同探討面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如何實現教育創新。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趙欽老師認為:中國學生的自我創業精神,相比國外來講差距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學校的教育并沒有對學生創業做出很特別的指導。(二)以傳授創業知識為核心。創業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就能夠完成的,它是創造新工作崗位的復雜過程,需要創業者掌握市場分析知識、崗位分工與管理知識、經營管理知識等多種知識,因此,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傳授創業知識成為了教育的核心。大學生創業必備硬件是創業知識的儲備,眼高手低、紙上談兵是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的誤區。因為他們長期呆在校園里,對社會缺乏了解,特別在市場開拓、企業運營上經驗相當匱乏。大學生要靠參加創業教育和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為自己充電,以提高創業成功率。(三)以提高創業能力為關鍵。創業能力是創業者實施創業活動的關鍵因素,表現為較強的創業意識,在適時的機會中,綜合運用多種創業知識,開創性進行創業實踐活動的能力。大學生如果不具備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創業知識等都將無用武之地,或者屢屢失敗。李開復先生曾撰文稱:我們可以從如今已經成功的創業者身上去尋找一些共性,只有具備十項創業能力的人,才適合創業。而且,他指出,創業者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每一項素質都很重要,不可偏廢。缺少哪一項素質,將來都必然影響事業的發展。有些素質是天生的,但大多數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大學生能夠從現在做起,時時惕厲,培養自己的素質,你的創業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耦合關系

(一)從教育內容上:二者具有一致性。1.職業教育中包含創業教育。傳統的職業教育是以解決就業困境為主,幫助求職者更好地選擇社會提供的“現有”職業或者崗位,并通過就業技能獲得就業崗位,具有很強的就業指向性,甚至有人認為,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但,職業教育的新理念強調,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就業教育,還應該是創業教育。原因在于,當社會“現有”崗位不足,或者現有崗位不適合求職者自身發展時,求職者需要通過創業為自己創造新的工作崗位。2.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升華。一方面,職業教育是服務社會的。職業教育的發展理念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這就意味著,職業教育要結合經濟社會的需要開展,順應社會潮流,這也必然會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這也決定了職業教育具有明顯從屬性、地域性和階段性。另一方面,創業教育是引領社會的。創業教育是開創社會發展新領域的,創新創造出“現有”社會中沒有的新職業或新崗位,具有很強的社會引領性。基于此,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更高層次的發展,是職業教育的升華。(二)從目的性上:二者合目的于解決社會就業矛盾。社會就業矛盾有市場人才的結構性原因,更有人才質量不高、不能適應崗位需求的現實性原因。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是解決人才質量不高的重要舉措,勢必為解決社會就業矛盾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職業教育成為了很多高校畢業生的新選擇。原因是,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以學歷教育為主,忽視對大學生職業技能的教育,致使大學生有文憑,無技能,受教育,沒工作。我國大學畢業生在即將走出校園,就業前夕,進入職業教育學校,接受職業教育,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回爐”,說明了職業教育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意義。2015年4月16日發表在新華網的文章《專業不對口工作難尋大學生“回爐再造”好就業》稱,一些高校畢業生,由于所學專業的社會需求量不大或自身技能狀況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使得他們在短時期內難以就業,最現實的辦法是“回爐再造”,讓學生重新認識市場,學習實用技能,找回市場,實現有效就業。創業教育是大學生通過開辟新領域、開設新崗位,不僅僅滿足自己的工作需求,也能為他人、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新崗位,接受更多的從業者,從而解決社會就業矛盾問題,這也是時代和現實的迫切需要。據《中國青年報》2015年11月份報道稱,據介紹,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針對這一情況,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積極做好創業指導和孵化服務對接,以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巨大、結構性矛盾等問題。

四、二者融合的路徑分析

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院校要結合自身教育和改革的實際,充分利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利時代背景,將創業教育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之中,成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任務。同時,大學生創業教育要敢于突破陳規,善于借鑒職業教育發展中好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業人才,拓寬大學生就業新視野,推動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促進大學生創業意識與職業精神的融合。在職業教育中,培養受教育者的職業精神是其重要內容。2014年,針對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大建撰文指出,“發展職業教育需重視職業精神培養”。職業精神包括敬業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等。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培養創業意識,讓學生具備創業的敏感度和敏銳的眼光。但,大學生創業絕非易事,每一個成功者背后都有過多次嘗試和失敗,都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鍥而不舍的努力,因此,這些都是創業者所具有的職業精神的體現。將大學生創業意識與職業精神融合,把職業精神中的寶貴財富充實在創業教育中,提高創業教育的實效性。1.持之以恒的創業信念。一個成功者在最初創業開始時一定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在這個前提下,他才能努力追求、積極爭取,富有創業永不言敗的信念和精神,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變不可能為可能。但事實上,創業初期的心態和信念是“高溫烈火”,但當對創業有更真實的感覺后,不用說教,無需言傳,即可讓創業者親身體會“商道”與人生的艱難。無論當頭棒喝也好,積攢經驗也罷,它能讓人趨于理性,尋到一份真正有參考價值的答案。創業應鼓勵,但更要呼喚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太樂觀地認為所有的創業都輕而易舉地成功。2.良好的責任擔當。一旦做出創業的決定,并為此付出了努力,就要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團隊負責、對社會負責。事實上,選擇了創業就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公司每做一個決定,不但會影響到創業者自己,還會影響團隊成員,影響投資者、合伙者等。從某種意義上,創業不是讓人獲得自由,相反,而是將自己跟公司、同事們捆得更緊。創業者必須有使命,就是幫助跟隨你的人實現夢想!曾經破產的史玉柱,負債過億,但是核心團隊不離不棄,繼續一起二次創業!馬云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仍然有十八羅漢跟隨。最終,正是因為這幫兄弟,成就了馬云和史玉柱的成功。所以說,個人成功需要好的團隊,而團隊領導人必須有偉大的使命———帶著兄弟們成功,實現他們的夢想。3.吃苦耐勞精神。大學生自主創業,它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這里面離不開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精神,因為創業的過程布滿荊棘,有時前途未卜,一片迷茫,有時面臨機遇,觸手可得,創業者要相信,付出一定會有收獲,吃苦耐勞是必經之路。尤其是缺乏足夠啟動資金的白手起家大學生,更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與財大氣粗的競爭對手相比,白手起家者沒有什么競爭優勢,只能靠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親力親為。4.頑強的創業意志品質。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困境,會消磨創業者的意志,頑強的創業意志品質會使創業者堅持到底。意志品質是創業成功的一大秘密武器,有了堅定的決心和良好的自控能力,無論難度多大,創業者都能克服重重挑戰,贏得期待已久的回報。事實上,對創業者們來說,意志品質不僅是一種自控的能力,也是一種克制恐慌的能力,更是能承擔風險與應對挑戰的能力。有意志力的人,能夠有效管理思想、情感,以及一些不良習慣,他們會為獲得長期的利益而選擇克制一時的欲望。5.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業是一個開辟新渠道的過程,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道路,創業者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要敢于走前人和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冒風險,在新目標面前不斷追求。首先,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要有辯證創新的思維。要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既要善于看到自身的優勢,更要善于發現不足。只有將各種資源、要素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實現優勢更優,短板補齊,創新發展的質量才能邁上新的臺階,才能取得創業的成功。其次,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要有大膽創新的氣魄。當前社會發展速度非常快,大學生創業要順應社會的快節奏,誰創新的步子邁得更大,誰發展的步伐也就更快,也就能贏得發展機遇、占領發展制高點。(二)創業教學模式與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融合。當前,在我國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創業課程中,課程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大多從就業指導課程或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無非是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幾門課程或者減少幾門課程的問題,課程體系的總體目標和指向性不夠科學。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教學模式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較少。而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完備,將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融入到創業教育中,使創業教育的功能性更強,實效性更好。1.加大實踐教學的分量。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較高,一個沒有動手操作、沒有經過嚴格的操作訓練的學生是不合格的。基于這個培養目標,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主要表現形式。實質上,創業教育是一種典型的實踐教育,其衡量標準是大學生能否成功創業,而不是掌握多少創業理論知識而無用武之地。因此,在創業教育中,要合理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適當增大實踐教學的分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做,為學生創造條件,搭建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對創業知識的應用能力。2.建立課上和課下的聯動機制。課上和課下的聯動機制,實質是將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在課上,通過結合商戰案例,展開案例分析,讓學生分組討論,建立讓學生“想”起來、“動”起來、“樂”起來、“做”起來的氣氛輕松熱烈的課堂模式。在課下,創業教育還可以通過開展創業論壇、創業競賽、商業計劃書大賽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啟發創新思維和靈感,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創業教育是職業學校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的豐富和升華。(三)創業實踐基地與職業教育實踐基地的融合。建立創業實踐基地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重要環節,但我國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受歷史原因的影響,還不完備,而且這項工作在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較大,短時間內很難取得很大的成效。但職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在規模、運行模式等方面都較為成熟,值得創業教育借鑒。1.在相關企業建立創業實踐基地。結合大學生的不同專業,在相關企業建立創業實習基地,讓大學生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崗位的設置及要求,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并結合崗位工作,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的預演平臺。2.建設孵化性創業項目。依托相關企業,讓大學生參與創業過程,或者參與一些孵化性的創業項目,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創業的艱辛與付出,明晰創業過程,領會創業精神,善于抓住創業機會,成功創業。人民網2015年4月23日轉載了來自《贛南日報》的文章《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鼓勵創新創業》,提出從2015年起,通過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在全市(指贛州,下同)打造一批創業孵化基地,樹立創業孵化基地樣板,引導各地創業孵化基地發展。力爭三年內,全市打造5個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爭創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10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每個縣(市、區)打造1個以上縣級孵化基地,在駐市高校打造3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用、功能齊全、運作高效、管理規范的省、市、縣(區)三級創業孵化基地,全市創業孵化企業(實體)達到1萬戶以上。說明,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孵化性創業項目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馬小輝.創業教育的生態文明[J].教育與職業,2014(20):95-97.

[2]趙毅.對我國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幾點思考[J].成人教育,2013(12):97-98

[3]汪琦,張國寶.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05):57-59.

[4]石家駒,張金燕.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探討[J].延邊黨校學報,2014(06):84-86.

[5]王春玲.引進創業理念構建職業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培訓,2015(06):11.

作者:吳昌霞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