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慕課推進音樂教學創新現實意義

時間:2022-12-27 11:37:53

導語:聲樂慕課推進音樂教學創新現實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慕課推進音樂教學創新現實意義

摘要:隨著網絡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越來越多的現代教技手段被廣泛運用,教學更是其發揮作用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的科目由理論課擴展到實踐課,聲樂慕課便是其中之一。文章通過對近年來在中國大學慕課網開設的聲樂相關慕課進行課程類別、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的細致分析研究,闡明聲樂慕課教學的共享、與傳統教學的互補性、教與學的交互優勢,從而使聲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促進了聲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慕課;音樂教學;聲樂學習

高校借助于互聯網機制構建聲樂慕課體系,能夠以慕課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更加多元化的聲樂學習享受,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揚州大學音樂學院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設國內首家“美聲之林”聲樂慕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優化提升,由聲樂教研室共同打造的“聲樂作品賞析與演唱”慕課獲批國家精品課程,并在中國大學慕課網定期連續上線,聲樂慕課不僅打破傳統聲樂課堂教學的束縛,實現聲樂教學資源的共享化、擴展化,同時也實現了對于傳統聲樂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推進聲樂教學與學習需求的統一,不斷提升聲樂教學效果,促進了我國聲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一、聲樂慕課現狀分析

1.課程類別隨著網絡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教育技術被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教學更成為這項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所,聲樂教學也在經過微信公眾號慕課的嘗試后不斷改進完善,有更多的課程進入了中國大學慕課網。目前上線的有關聲樂演唱的課程就有25門。其中涉及聲樂演唱基礎、聲樂作品賞析與演唱、聲樂教學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唱法上涵蓋了美聲、民族、流行三種唱法,同時還有具有蒙古族地域特色的呼麥以及根據中國戲曲唱腔創作的戲歌演唱藝術課程。這類課程無論是講美聲、民族還是流行,都是以講授某種唱法的歌唱技術和藝術為主。慕課中還包括諸多與聲樂演唱息息相關的輔助協同課程:視唱練耳、基本樂理、中華詩詞經典朗誦與吟誦、古樂譜賞析、世界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表演與臺詞、演唱與伴奏等[1]。視唱練耳、基本樂理等課程為聲樂學習者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需要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臺詞和中華詩詞的誦讀提供了聲樂演唱必修的語言正音;樂譜和音樂史及名作賞析拓寬了學生的理解力和鑒賞力;演唱與伴奏則教會學生如何與伴奏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相互映襯,使演唱更加默契、出彩,最終達到提高演唱能力的教學目的。2.教學內容一類是以聲樂演唱基礎為教學目標,以聲樂基礎理論為主要講授內容,這類課程較適合初學者和聲樂愛好者進行學習。其教學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講授,了解人聲的分類、唱法的分類、歌唱的基本狀態;練習打開喉嚨、正確的呼吸和發聲;進而通過初級歌曲的演唱對音準、節奏、換氣、咬字吐字以及音域拓展進行基礎的講解和訓練[2]。第二類是對有一定演唱基礎的學習者和愛好者較有幫助的課程,這類慕課從聲樂作品的選曲上就更加清晰有條理。對藝術歌曲、中國民歌、中外歌劇、創作歌曲等進行歸類,根據作品的不同風格、不同唱法、不同語言的聲樂作品進行細致專業的作品創作分析、演唱分析并進行示范演唱,對演唱者的聲音、語言、情感、修養和表演等都提出了更高更專業的要求。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演唱水平,更教會了學生聲樂教學的正確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學能力。開設這類慕課的單位以揚州大學、河南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綜合性大學音樂學院為主,這與音樂學(師范)學生的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同時,在校大學生、中小學音樂教師或有一定基礎的社會人士,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教學平臺。第三類則專業性更強,需要學習者有一定的聲樂演唱基本功和演唱綜合能力,初學者或學習程度較淺的學生很難達到練習要求和學習目的。其授課者多為音樂學院的教授、講師或有成就的歌唱家,其教學內容更加細致具體。聲音方面要求學生進行純真聲、純假聲、偏真聲混合、偏假聲混合的聲音訓練,并針對男高音進行高假聲的訓練,對依字行腔和依音行腔進行專門的講解和訓練。從發聲訓練到演唱曲目都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演唱難度,尤其是示范曲目多為教師的代表作品或歌劇詠嘆調,講授者都有著極深刻的自我感受,因此,從歌唱時的氣息運用、咬字位置到聲音的“方向感”,從呼吸的位置、歌詞的韻律到聲音的審美,每一個細節都不可忽略[3]。這類慕課更適合音樂學院的學生進行學習,同時也值得同行們學習借鑒。第四類是具有地域特色和中華文化特色的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僅有蒙古族的呼麥和戲歌演唱兩個平臺。相比較而言蒙古族的呼麥學習較有難度,可以說這是極具蒙古族特征的一種發聲方法,其發聲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種發聲方法,沒有專門的書籍去講授,更多的是口口相傳,需要有一定悟性或天賦的人去學習。而戲歌大多根據國粹京劇的唱腔元素進行創作的歌曲,也有根據地方戲曲唱腔進行創作的。因京劇是用具有京腔京韻的普通話進行演唱,因此由京劇而創作的京歌更為大眾所接受,也被更多的聲樂學習者所喜愛。3.授課形式絕大多數平臺都采用一對一的授課形式,即一位授課教師進行內容講解,一位學生作為聆聽者和示范教學對象,一般以獨唱曲目作為教學歌曲,這也是最常見、最傳統的教學形式。福建師范大學則對教學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采用了“三對N”的教學形式,即教師組成三人教學團隊,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共同教學,并且不定期進行輪流組合搭配。這種形式有效地實現了教師協同授課的優質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使學生獲得了利益最大化。其講授曲目多為二重唱、三重唱歌曲,通過演唱和舞臺實踐,學生學習和掌握了必要的聲樂演唱基礎知識、基本演唱技能、舞臺表現力和博采眾長的教學能力,更增強了共同合作的意識和信心。

二、聲樂慕課的教學情況分析

1.參與度中國大學慕課網聲樂演唱相關課程參與人數(最近一期)達到94302人,其相關知識協同課程參與人數為41784人,其中基礎性教學課程參與人數26653人,占比28.26%;中等水平教學課程參與人數17009人,占比18.04%;音樂學院高水平教學課程參與人數20136人,占比21.35%;流行音樂演唱教學課程參與23753人,占比25.19%;特色聲樂教學課程參與人數6751人,占比7.16%。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欣賞等基本樂科和相關協同課程參與人數41784人,達到聲樂演唱學習人數的44.31%,具有較高的參與度。從上述參與百分比可見,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聲樂知識有很大的興趣和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非常愿意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和發聲練習開始進入這門課程的學習。同時也可以看出,因為流行音樂的通俗性、流行性、易于傳唱性,而成為一大批學生所喜歡的一種音樂。2.課程設置(1)以講授聲樂基礎知識為主導。這類課程從學唱的基本條件和常識介紹入手,講授歌唱的姿勢、呼吸、喉頭位置、喉嚨打開,講授歌唱的發聲、共鳴、語言以及情感表達等知識,進行常規性、較易練習的發聲練習和短小聲樂作品的演唱訓練,多以老師講授、示范為主,學生參與互動為輔。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習者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的發聲狀態要領,能夠對所唱歌曲進行有理論依據的實踐練習,也就是在沒有老師現場指導的情況下,能夠確定訓練目標和方向。(2)以補充不足、提煉精髓為目標。這部分課程大多采用一對一的講練示范教學為主要授課方式,根據教學對象布置演唱曲目,教師和學生互為主體。這樣的課程教學對象本身具有一定的歌唱基礎和演唱能力,能夠自主完成聲樂作品的演唱,教師須及時指出學生演唱中存在的技術與藝術上的問題,并授以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其教學目的在于使有一定歌唱基礎的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教學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進行二度創作。這需要學習者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和文化素養,并有一定的演唱功底和知識儲備。(3)以聲樂作品賞析和音樂藝術知識為主要內容。這類課程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涉及中外音樂史、中外歌劇史、中國藝術歌曲、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古琴藝術、戲曲藝術等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這類課程的學習者不需要有音樂基礎或演唱、演奏的天賦或能力,以傳授音樂知識為教學目的,旨在通過這樣的課程學習,提高學習者的音樂素養、音樂鑒賞力,建立向上的音樂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4)以提高聲樂表演綜合能力為教學目的。此類課程需對演唱、表演、舞臺實踐等多方位進行綜合教學,從歌唱能力、舞臺表現到現場演出,都須制定有計劃、有步驟、目標明確的教學和實踐規劃,整個教學過程由課堂至舞臺,由教師為主導到以學生為主體,從身體機能的訓練到舞臺表演心理的調控,最終以舞臺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成果的呈現[4]。這類課程牽涉面廣,需要各專業特長的教師協同合作,如不同唱法的聲樂教師、藝術指導教師、形體舞蹈教師、舞臺表演教師、服裝化妝教師等等。通過這樣的課程學習,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歌曲演唱、舞臺表演以及與他人共同協作的綜合能力。3.教學評價每個教學平臺都有學生給予課程的留言評論,有的達到了八百多條,評論對教師的著裝教態、授課內容的廣度深度、教學語言的風格特色、教學方法的新穎程度、知識更新的速度、師生互動的感受度等諸多方面給予了肯定,學生從中獲得了超乎預期的體驗感受,對在校大學生來說,在學到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還拿到了學分,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學生的評價中還有一些好的建議,如單元測試題的改進、課程數據刷新的速度,以及PPT與文本的配套完善等等,相信在今后的慕課教學中會不斷跟進完善。

三、推進聲樂慕課教學的現實意義

1.借助于聲樂慕課構建現代化聲樂教學體系聲樂慕課借助于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聲樂教學的實時化、共享化,這改變了傳統聲樂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有利于推動聲樂教學的普及化,并且借助于共享化、免費化的聲樂網絡教育資源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聲樂技能和聲樂素養。聲樂現代教育體系的打造一定離不開網絡技術和網絡環境的支持,傳統聲樂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要求,聲樂慕課能夠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并且能夠實現聲樂教學的定制化,以學生的聲樂學習需求為出發點實現聲樂慕課教學內容的個性化、多樣化,不僅讓學生能夠在互動的聲樂慕課教學條件下充分掌握聲樂理論和技能,同時能夠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實時學習。共享化的聲樂教學無疑擴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圍,從而推動聲樂教學場合由高校擴大至社會,這有利于實現聲樂教育的社會價值。對于聲樂藝術自身的發展而言,高校聲樂慕課改變了聲樂藝術的傳播模式。傳統意義上的聲樂藝術的傳播是立足于課堂教學,所開展的聲樂教學和傳播也僅僅局限于特定的場合和人群,這種碎片化的聲樂教學模式是不利于聲樂藝術的傳播和發展的,也就不能進一步擴展聲樂藝術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大眾文化的發展需求,聲樂教學需要借助于互聯網機制順應大眾對于聲樂藝術的學習需求和文化需求,聲樂慕課能夠實現傳統聲樂教學的錄制化、同步化,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聲樂網絡教學當中,這客觀上推動了聲樂藝術的傳播,使聲樂慕課更加符合當前網絡時代下大眾對于聲樂教育的要求,從而實現現代聲樂教學體系的構建。2.以聲樂慕課推動聲樂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聲樂慕課不僅改變了高校聲樂教學的形式,也給高校聲樂教育帶來了新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引導高校聲樂教育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性和發展性,同時借助于聲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方法的改進,也實現了對于聲樂教育的創新。聲樂慕課能夠為學生聲樂的學習提供一種共性化下個性化學習場景。所謂的聲樂慕課共性化,指的是高校聲樂慕課能夠根據聲樂教育和教學整體要求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聲樂教學內容,并且實現了學生與社會人員學習內容的一致性,從而保證了聲樂慕課的教育標準和教育原則。而聲樂慕課個性化指的是聲樂慕課教學課程能夠借助于互聯網機制,對于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及時采納,使師生在一種實時交流狀態下開展教學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聲樂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能夠實現現有聲樂教育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從而實現既定的聲樂教育教學目標。高校聲樂慕課是建立在傳統的高校聲樂教育教學基礎之上的,它并沒有改變原有的聲樂教育理念,而是實現了聲樂教育教學思維的創新,將聲樂教學的主導者由教師轉變為學生。聲樂慕課完全根據學生的聲樂學習需求去開展慕課教學資源的收集、整合,并且在實時性的教學環境下,能夠做到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這是聲樂慕課相較于傳統聲樂課堂教學所具備的優勢。聲樂慕課能夠借助于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以多元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聲樂慕課教學當中,這種具有趣味性、互動性的聲樂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的身臨其境,這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開展線上聲樂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聲樂技能和聲樂素養。3.以聲樂慕課深化聲樂文化教育意義,推動學生開展聲樂社會實踐聲樂慕課不僅改變了高校傳統聲樂課堂教學的形式、思維和方法,同時它能夠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聲樂教育體系,從而滿足學生的聲樂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聲樂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聲樂理論和聲樂技能的教學,也能夠引導學生不斷地挖掘聲樂藝術背后的文化意蘊,這對于聲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聲樂慕課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實現聲樂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讓學生可以充分地獲取到豐富的聲樂知識理論和文化內涵,這有利于推進學生對于聲樂理論和聲樂技能學習的理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借助于互聯網多媒體技術,聲樂慕課能夠為學生呈現更加立體的聲樂作品教學感受,以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聲樂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所展現的藝術特色和文化意蘊,這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聲樂作品的感受力,進而推動學生開展自主性的聲樂作品創作,不斷推進學生開展聲樂社會實踐。聲樂慕課對于聲樂藝術的傳承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它能夠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環境實現聲樂教學的擴展化,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聲樂藝術作品的魅力,并且在聲樂作品欣賞中學習到相應的聲樂理論和聲樂技能,這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挖掘聲樂作品背后的文化藝術內涵,從而實現對于中國優秀聲樂作品的廣泛傳播。聲樂慕課能夠為學生的聲樂社會實踐提供新的實踐平臺和實踐思路,并且強化學生對于傳統聲樂的情感,以聲樂教學激發學生對于傳統聲樂作品的感性情感,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聲樂創作和社會實踐不斷感受傳統聲樂藝術作品的精神魅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推動自身參與到對于傳統聲樂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當中。聲樂慕課能夠實現我國傳統聲樂藝術在現代聲樂教育中的創新與發展,并且將傳統聲樂作品的教學演化為對于大學生和社會人員的聲樂教育和藝術審美教育,從而不斷提升社會整體水平的藝術文化修養。隨著網絡和各種教育技術不斷發展與快速更新,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和便捷的方式被應用到教學中來。近兩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傳播,幾乎所有國家的學校教學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停課而不能停學的情況下,網絡和現代教育技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慕課無疑是在疫情或非疫情情況下都有著重要現實意義的教學平臺,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總結經驗、集思廣益,對慕課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提升,使慕課平臺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躍躍.音樂教育協同理論與素質培養[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李德隆.高師音樂教育學概論[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4]克利夫頓·韋爾著著CLIFTONWARE.聲樂基礎教學法:演唱的基礎和過程[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

作者:陸彥 單位:揚州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