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語專業課程研究
時間:2022-01-11 11:40:49
導語: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語專業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期以來,高校英語教學僅僅是一種純粹的語言技能的培養及對西方文學文化的介紹,在傳承中國紅色文化方面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文章以遵義紅色文化為例,探討紅色文化引入英語課程的重要意義,并結合英語學科特點,針對目前存在的英語教師政治素養薄弱、教材不配套、評價體系欠科學等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探索高校外語類課程引入紅色文化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遵義;紅色文化;高校英語
高校外語教學也是一種文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外國文化,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和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可能就會導致一些西方糟粕思想乘虛而入,甚至造成少數學生對其盲目崇拜。因此,在外語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介紹西方國家文化,注重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也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出發,兼顧本土文化。外語教育理應成為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最有效的途徑之一[1]。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語言和語言教育皆具有社會文化性的屬性,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它還有著社會建構功能,并包含權力斗爭。高校學生的英語習得過程,除了涉及個人對語言知識的認知因素以外,還具有極其鮮明的社會性。隨著對目標語言的深入學習,高校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會對其自身文化價值及文化認同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將范圍擴大至整個國家,這種群體性的英語學習活動甚至能夠影響社會群體的思想發展變化。高校學生的年齡在18―22歲之間,他們正處在思想變化的敏感階段,必須給予其正確的引導。在英語教育中融入中國紅色文化,一方面,能夠讓高校學生在吸納外來文化的同時保持自身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能夠讓高校學生對自身文化價值予以充分肯定,并通過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一、遵義紅色文化
1.紅色文化的定義。紅色文化這一名詞為中國獨有,有學者將其定義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在領導或參與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幸福的革命斗爭中,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制度和習俗等行為成果的總和,可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部分[2]。2.遵義獨特的紅色文化。遵義紅色文化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化,該文化是以遵義為核心地域的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解放與自由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遵義,是黔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老區,紅色是遵義的底色。紅軍長征期間,在這里轉戰95天,為遵義兒女留下了影響中國革命勝利發展進程的著名會議——遵義會議以及出奇制勝的四渡赤水、澎湃走筆揮就的《憶秦娥•婁山關》等眾多豐富而又厚重的紅色文化,留下了衛生員“小紅”等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留下了586處革命遺址遺跡,2000余件遺物等豐富的紅色資源。2015年6月,到遵義考察,做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2016年12月,遵義第五次黨代會提出打造“紅色傳承精神高地”目標,將遵義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優勢轉化為推動遵義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先后投入紅色資源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30多億,打造以遵義會議紀念館為龍頭的紅色紀念體系。而今,以“時代楷模”黃大發,排雷英雄杜富國為代表的遵義兒女,則向世人展現了新時代遵義人民的精神風貌,對外彰顯了“紅色基因代代傳”的城市品質。遵義紅色文化旅游作為遵義紅色文化的傳播載體,吸引了許多國外游客慕名而來。2017年6月,遵義市委宣傳部部長鄭欣在遵義文化旅游歐洲推介活動代表團赴英國、法國、瑞士開展旅游文化推介活動期間,將遵義紅色文化作為活動的重點之一進行推介。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遵義紅色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正在走向世界。歷史發展到今天,紅色文化作為遵義乃至整個貴州主流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當地高校學子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氛圍,都有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樹立正確的精神導向。在目前外語教學中,高校使用的英語教材所涉及的文化基本是西方文化。大學生正值18―22歲的黃金成長期,他們大部分缺乏社會經驗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尚不懂得辯證地看待問題,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階段之中,能幫助英語教學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學生的政治和文化認同,有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形成規范的行為準則。2.有利于推動外語教育本土化發展。隨著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不斷發展壯大,外語教學的導向也應有所變化。在我國經濟發展初期,外語教育的目標是以學習西方經濟與科技為目的,培養有助于對外交流和經濟發展的外語人才,因此大量西方文化源源不斷進入到外語教科書中,導致當前的外語教育中中國傳統文化嚴重缺失。在高校外語教育中引入紅色文化,強調傳統價值觀,有利于推動我國外語教育的本土化發展。3.有利于紅色精神對外傳播和擴大影響。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將紅色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使用英語表達紅色文化,才能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才能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用英文講好中國紅色故事,有助于外國人深入地了解中國的紅色文化,以公正的眼光看待中國紅色革命;了解中國人民為爭取獨立、民主、自由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加強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消除誤會和偏見,從而使得中國能夠在寬松的外部環境中得以發展壯大。4.有利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外語專業學生。高校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應該是雙向的,在引導學生接受西方文化輸入時,也應重視本土傳統文化的輸出。單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無論多么出色,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中西文化的對等交流。只有立足于本土傳統文化,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其思辨能力和雙向跨文化交際意識,才能真正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做到吸收西方優秀文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三、遵義紅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
1.提升外語教師的人文和政治素養。新時期,外語教師應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只有當外語教師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同時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承擔起新時代“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培養文化自信”的職責,才能將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部分英語教師受西方文化的長期影響,可能存在對政治教育認識不夠的問題,甚至還認為其與本專業學習無關。因此,在推行英語專業課程引入遵義紅色文化過程中,重點就是讓專業教師挖掘課程中蘊藏的紅色文化元素,在課堂內外指引學生學習本地紅色文化并能用英語予以表述。為加強意識形態教育,提升教師的政治素養,英語專業課教師也應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深入了解遵義紅色文化內涵外延,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將紅色文化內容融入專業英語教學之中,真正讓學生領會其中的深刻含義。2.英語教學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教學策略。(1)校本教材創新研究教材是營造濃厚育人環境、實施育人的載體[3]。英語教師應深挖遵義紅色文化的內涵外延,創新校本教材。首先,到遵義市圖書館館藏資料室、遵義市博物館宣教部、遵義市委宣傳部等地調研,收集遵義紅色文化的漢語素材和英文素材。遵義紅色文化可分為歷史上的紅色文化和當代的紅色文化。歷史上的紅色文化主要是以長征文化為主;當代的紅色文化主要以“時代楷模”黃大發、排雷英雄杜富國、疫情防控狙擊戰期間馳援武漢的本土醫護人員等為代表的新時代英模們的奉獻精神。其次,與本校語言專家、文化專家進行充分研討,確定增補入英語聽說讀寫譯課程的紅色文化素材及其插入章節,之后與翻譯專家商榷入選漢語素材譯成英文的語言難度和風格。最后,編制完成英語聽說讀寫譯課程教材紅色文化增補本。(2)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創新教學模式,第一,積極做好外語課程思政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關愛,相互學習的關系,實現“有溫度”的教學;第二,邀請黨校專家和本地新時代楷模前來授課,指導學生學習遵義的革命歷史進程和紅色文化傳承,使其感性地理解并體驗遵義紅色文化的內容及其魅力,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為他們主動傳播遵義紅色文化奠定基礎;第三,創建第二課堂,利用專業優勢和課程優勢,培養優秀學生和雙語志愿者,輔導其撰寫導游詞與解說詞,讓他們走進遵義會址紀念館、紅軍山、婁山關等紅色文化遺址進行雙語講解,或舉辦紅色文化英文大講堂、討論會、演講等活動,在實踐中開展思政教育,增強學生對本土紅色文化的自信;第四,教學方式要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變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學習平臺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隱形植入到學生自主學習的各個環節。(3)考核評價體系創新研究創新考核方式,改變以往針對英語教學單一陳舊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以及課程考核以期末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集“課堂-課外、校內-校外,面授-自主、教師-專家”立體化評價體系,形成紅色文化與外語技能測試結合的多樣化考核方式,注重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對遵義紅色文化及其英譯文本的熟悉和運用,有利于遵義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國際傳播。(4)紅色文化教育與高校外語教學整合途徑研究紅色文化與英語教學可以以多種形式相結合,這兩者之間的結合切忌生搬硬套,應該力求因地制宜、自然彌合、渾然天成,將紅色文化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遵義地區高校的外語教師可以根據遵義獨特的紅色文化開展教學實驗,提出具體的實現策略。
四、結語
高校英語課程不僅僅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介紹西方文學文化的課程,還應該注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教育,對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具有積極的意義。高校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和政治素養,將英語教學與紅色文化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突出英語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在融入紅色文化的英語課程教材編寫、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估等不同階段,英語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思路、方法、內容及測評方式;同時亦應遵循教學規律,循序漸進,以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促進思政教育和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步、協調發展,最終達到英語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海棠,鄧秀梅.芻議創新我國外語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緊迫性[J].理論導刊,2017(4):80-83.
[2]李俊.貴州的長征文化和紅色旅游[A].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共遵義市委,遵義會議精神與長征文化——首屆長征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372-379.
[3]汪承平,胡玉明,陸秀東.高校外語類“課程思政”建設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19(8):12-14+32.
作者:楊鴻雁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大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
- 下一篇:外語學科教師學術能力建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