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挫折教育的研究

時間:2022-05-22 03:35:50

導語:體育挫折教育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挫折教育的研究

1挫折產生的原因

當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和干擾使其目標和理想不能實現時,就會產生挫折感。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實和心理現象。產生挫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可以歸結為兩類:外在客觀因素和內在主觀因素。一方面,客觀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引起的疾病、事故以及社會關系緊張不和諧,尤其對于學生來說,教育和學習方面的問題導致產生挫敗感;另一方面,主觀因素包括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以及個體自然情況及自身能力等引發挫折感。

2挫折教育的定義

挫折教育一般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創設合理的挫折情境,讓學生面臨一定的困難,經受挫折的磨礪,從而培養其經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能教會學生如何盡快克服焦慮心理,樹立良好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增強其對挫折的排解能力和對逆境的適應能力。

3在體育教育教學中進行挫折教育的優勢

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精神。跟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育教學在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培養更占優勢。其原理在于,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競爭和比賽,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身心都處于積極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人更樂于分享心情,面對挑戰,解決困難。為了在激烈的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更要增加意志、提高抗挫能力來塑造良好心理。而對于心理較脆弱的學生來講,體育教育教學中熱烈氛圍和環境能更快感染他們,使他們融入集體,參與集體的團結協作,在集體中體驗互相幫助,克服困難,共同前進的過程,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養,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4挫折教育的實施方法和策略

4.1注重挫折教育價值,鼓勵學生面對挫折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我們必須了解挫折教育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實施挫折教育。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挫折使人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可以磨練意志,增加能力。挫折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挫折,教會學生理性分析問題,不走極端,然后積極尋找解決問題和戰勝挫折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待挫折的態度。巴爾扎克也曾經說過,挫折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它是一塊絆腳石,讓人卻步不前;對于強者它是一塊墊腳石,讓人站得更高。為此,我們應首先排除對挫折的懼怕心理,敢于讓學生面對一定的挫折,鼓勵學生在挫折和逆境中堅強意志,增加信心,勇于面對并尋找走出逆境的途徑。

4.2言傳身教,發揮體育教師主導作用

挫折教育從計劃到實施,都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而教學活動又是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是挫折教育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引導者。在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擔當了最重要的角色,對培養學生增加心理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身先示范,以個人的獨特人格魅力引領學生積極面對挑戰。

4.3創設挫折情境,設定合理目標

體育教育教學應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科學合理的體育目標。體育活動的難度和任務要適度,秉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克服怯懦心理,堅定自信心,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獨立性和堅持力,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應針對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設置不同的挫折教育情境,設置不同強度的障礙和不同高度的目標。比如對外向開朗的學生,可以應用簡單直接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提出更高的目標要求,激發其斗志達到目標;對于內向害羞的學生,可以采用循循善誘的方法進行教育,提出適合的目標,鼓勵其努力實現,增強其自信心。

4.4發揮榜樣作用,培養學生信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行為的形成和改變都有很大影響。由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均尚未成熟,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尋找鮮活生動的榜樣,讓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有了榜樣的引領,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困難和挫折,了解學習和生活上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需要經受挫折和不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不僅有助于增加學生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激勵學生發揮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不斷地實現自我肯定、自我提升,促進心理的日趨成熟。

5結語

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道路平坦,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挫折教育,有意識地讓學生經歷一些挫折并戰勝挫折,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同時也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應對以后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更加出色地面對人生中的每一次機遇和挑戰。

作者:萬宏偉工作單位:鞍山市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