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低效課堂教學行為分析
時間:2022-01-16 09:20:38
導語:語文低效課堂教學行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斷地進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低效現象仍然沒有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低效行為,比如:單項施教,脫離學生實際;無效的提問,影響學生思考的深度;無效的探究,把學生帶入迷陣;亂用多媒體,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精力從解讀文本引向對幻燈片的欣賞等等。這些現象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制約了教育的健康發展,與新課改追求的高效課堂相悖。要想實現課堂的高效,就必須改變這些行為,從學生實際出發,向課堂要質量。
關鍵詞:低效課堂;思考;建議
隨著課改的深入,課堂的有效甚至高效便成了學校關注的焦點。教師對高效課堂的追求不遺余力,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理念讓教師力不從心。為了落實素質教育,教師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活躍課堂氣氛上,忽視了實實在在的教學本質,致使低效的課堂教學行為制約了教學的健康發展,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一.單向施教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施教往往是一廂情愿,輕視學生的自學能力,把課前預習看得可有可無。殊不知,學生自覺意識的參與恰恰能培養學生的悟性思維,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創新意識。教師單向施教,忽略了學生的求知欲與自學能力,抑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抹殺了學生的探究精神,造成了教學上的“消化不良”,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從而使教學低效。單向施教置學生于“被包辦”的地位,也會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排斥與行為上的疲沓。
二.無效的提問,影響了學生思考的深度
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有效方法。但是有些教師提問時問題表述不清晰,沒有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考角度出發,致使學生不能明白教師的意圖,從而無法回答問題。有些教師提一些簡單的是非問題。這類問題學生不加思考就能揣摩到正確答案,即使學生回答正確了,也不能說明他們理解了所學的內容。還有教師忽視備學生,對課堂的提問沒有不能做到層次化引導。他們提問時沒有考慮哪類問題有哪類學生來回答,隨意指定學生,這樣,提出問題后有些學生會非常積極,而有些比較安靜,造成水平高的學生回答簡單問題,停留自思考的表面,沒有深度,起不到拔高的作用,而水平低或性格內向的學生保持沉默參與不到課堂的活動中,影響其積極性。
三.無效的合作探究影響了學生思考的方向
小組合作是高效課堂的有效形式,能使學生在進行思想交換,達到活躍思維、開動腦筋、靈活解決問題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師只關注熱鬧的課堂,而忽略學生思考的方向,課堂上出現了無效合作的情況。如問題設置隨意或超出學生認知界限,缺乏獨立思考而讓討論浮于表面,缺乏探究引導而流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為活躍課堂氣氛而討論等等。合作探究的前提是獨立思考,教師忽視學生的前認知,無論問題難易交給學生討論,導致學生亂談,偏離探究方向。因此,不科學、不嚴謹的探究不但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會讓學生迷失方向,不能培養學生“能合作、會合作”的能力。
四.亂用多媒體讓教學本末倒置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體技術已廣泛進入課堂。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常出現制作不精或盲目使用的情況。有些教師在課件制作時,為了追求課件的視覺美,采用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畫面和音效。這些畫面和音效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本末倒置,效果適得其反。還有教師使用課件頻率過高,課件幾乎成了自己的替身,教師個人教學素養不能體現,起不到以身作則,也使學生眼離課本,混淆了教學內容的本末。五.低效教案制約了課堂的創新一些教師被寫教案不精細,甚至不認真,不能指導正常的教學活動。教案設計中,缺少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法與學法,缺少對學生的留白與啟發,制約了課堂的生成,限制了課堂的創新。教師的低效教案有多種表現,從“克隆教案”到“簡約教案”不一而足。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做出如下對策:1.做到“以學為主”與“以教為導”相結合。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就教學與發展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兩種發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種水平是現有發展區,第二種水平是最近發展區。維果茨基強調指出,只有當教學走在發展前面的時候,才是好的教學。我們應堅持“以學為主、以教為導”的原則,要永遠堅信學生的自覺和能力,先讓學生獨立的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然后通過引導、點撥、啟發、講解等有效行為幫助學生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2.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把引導學生質疑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于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問題是思維的驅動力,是創新的基石。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課堂教學中,首教師先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都要積極鼓勵、引導,要讓學生敢問、多問,不能讓學生的問題胎死腹中。其次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沒有思考就沒有問題。靜靜的思考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前的激烈追尋。最后要立足創新,引導學生善問。有的學生不會提出問題,也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問題。這時,教師不能反客為主去限制學生的問題欲并催眠學生的問題意識,而要在關鍵處啟發,引導學生發揮思維力,實現思想上的飛躍。3.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活動中要做到對學生心中有數,尊重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活動的目的是有效促進生的發展,教學設計應為學生的學習而設計。教學過程不能按照教師教的思路主導,要把握住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依著學生學的思路進行。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需求,找準學生的能力接受點,既不設專家級的探討問題,又不設沒有討論價值的提問,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4.教案備寫要掌控教法、指導學法。教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要符合教師的教學風格,符合所教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案備寫不僅要貫徹課標精神,遵循教材規律,而且要靈活有創新。教師要做到對教材透徹掌握、融會貫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惑等。教案備寫要體現教學中突破重難點的教法。無論是運用講述法,討論法,還是任務驅動法,都要依學情而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要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就不能忽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學設計上教師要為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以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不教”的目的。一份優秀的教案是施教者思想、智慧和教學藝術的綜合體現。切合實際又有創新的教案無疑給課堂插上了一雙翅膀。正所謂“為有春風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綠蔭”。
總之,走近一朵花,你就能聽到花開的聲音;走近一位學生,你就能聽到心靈的呼喚;走近高效課堂,你就能感到思緒的飛揚。
作者:張昊 單位:甘肅省漳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 下一篇:烤房節能減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