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時間:2022-01-16 09:18:25

導語: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范式通過顛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重要教學環節,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習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目標,對發揮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現實作用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針對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困惑進行反思,探討“翻轉課堂”環境下教師角色的新定位。

關鍵詞:翻轉課堂;實踐困境;教師角色轉變

1問題的提出

自2015年10月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之后,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從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出發,將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為應用技術技能型,已經逐步完成或正在實現向應用型本科大學的轉變。應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論規范指導下,從事非學術研究性工作,其任務是將抽象的理論符號轉換成具體的操作構思或產品構型,將知識應用于實踐[1]?!胺D課堂”是中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高效路徑。然而,面對翻轉課堂這種“課前觀看視頻學習知識,課上進行知識內化”的新型教學模式,許多教師對此疑問多多、困惑重重。很多實踐者僅僅做到了“形似”而非“神似”,未能真正領悟其深刻內涵,對于關鍵細節的處理難以精致,翻轉的效果差強人意。受阻于教師觀念的未更新,技術技能缺乏等因素,在中國社會和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擺脫實踐困境,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2高校教師應對翻轉課堂教學中問題的策略

“翻轉課堂”是信息化環境下不斷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有助于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材施教和自主學習。應用技術型大學將會成為我國眾多地方高校的現實選擇。翻轉課堂顛覆傳統的教學時空概念,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必將帶來教育理念和行動的重構。作為教師,其所面臨的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2.1課程教學視頻與課堂教學兼容并包,優勢互補。如何正確處理視頻教學環節和翻轉后的課堂教學環節二者之間的關系這一問題困擾著很多一線教師。其實二者相互補充又相互影響,各具特定優勢。短小精悍的微視頻,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特定的知識點的實時講解,是翻轉課堂教學關鍵的第一步。微視頻教學資源的嵌入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更能緩解教學者在教學過程難以照顧學生差異和重復教學等問題,迅速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翻轉課堂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課堂實踐教學實現對新知識的理解內化,提高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學生對該章節的主要知識內容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和基本掌握,為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協作的討論和交流活動奠定了必要基礎。課中階段學生實現知識內化轉移。學生將不懂的問題帶到課堂,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強調以人為本,關注能力,主動建構,通過提供情境,真實案例,任務會話等互動機會,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課堂討論成為“重視知識、技能與個體生命的深度擁抱,是師生在互動中內化技能、創生知識的過程[2]。由此可見,觀看視頻和課堂教學這兩種活動功能各異,二者是優勢互補的關系。鑒于此,為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效率,高校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到兩者兼顧,不可偏廢。2.2課堂上“有序”與“散亂”的辯證分析。“聽講+作業”式傳統課堂教學是依規前行,井然有序的教學模式,然而“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逆序創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生生、師生之間的討論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要形式,這賦予了學生較大的學習自由,相對于以往的課堂,課堂討論激烈,學生踴躍發言,甚至有時教師難以掌控空前活躍的局面,整個課堂秩序顯得放任自流。但是,“有序”和“散亂”僅僅是一種表象,并不能作為孰優孰劣的判定依據。教學效果應該從學生是否真正進行了深入的學習以及學習的效果來判斷。傳統的課堂中,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學生只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配合者,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交流與反饋,學生毫無參與感。相反,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的課堂教學雖然貌似“散亂”,但它強調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更加符合學習規律,實現了不同主體之間動態信息的有效交流與觀點的相互碰撞能夠深化學生的認知。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要合理監控學生活動,進行有效的課堂組織與管理等,做到“散而不亂”、“活躍而有序”,切實保障保證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3]。

3“翻轉課堂”對教師角色的定位及轉換路徑

打造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走特色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敖讨驹趲煛保D課堂“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轉變必將決定教師角色的相應轉型。3.1教師要由課前教案的編寫者轉變為課程視頻的研發者、設計者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備課主要包括撰寫教案、制作PPT課件等,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脫節。而“翻轉課堂”扭轉了這種現象,觀看課程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關鍵起始點,如果學生沒能按計劃完成知識傳遞的過程,課上討論就無法順利開展,易使翻轉課堂流于形式。因此精心設計、錄制結構合理、條理清晰且互動性強的優質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基石。只有優質的教學內容才能吸引學生的深度參與,進而實現知識、教師和學生的良性互動[4]。這就需要教師由傳統的課前教案書寫者轉變為課程視頻的設計制作者。通過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學生對該章節的主要內容已經基本掌握,學生帶著無法理解的問題回歸到課堂,教師將學生未能充分理解或理解有偏誤的知識加以甄別,課堂時間用來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的質疑問難即可,并通過提供情境,真實案例等組織各種任務型活動,引導啟發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關注能力,主動建構,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勇于表達,課堂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體現。3.2教師要由課堂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協助者與傳統“授受主義”的教師獨白講授課堂教學相較而言,翻轉課堂的顯著不同在于將知識的傳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在課下完成。因此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講授的時間大幅縮短,相應帶來的是學生探索討論、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時間的增加,更多履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的角色,教師“成為身邊的指導”替代以前“講臺上的圣人”,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和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將概念應用于實踐,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主題,學生參與(engagement)到教學過程,體驗到學習愉悅(enjoyment),進而與所學內容產生共鳴(enhancement),從而實現語言知識的深度內化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最大化了教學收益。翻轉后的課堂理應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靈魂交談、生命相約的重要場所,是他們彼此間完成各種知識的質疑、解答、交流的重要場所,是通過各種形式探究、協作過程求得真理的圣殿[5]。這必然要求教師能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和學習實際,合理謀劃,精心組織,適時施引,從而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質疑問難、解決問題、內化知識的場所。教師所應做的則是:智慧聆聽、敏銳發現并適時導引。3.3教師要由課后練習的局外者轉變為課后思學的輔導者、促進者通過課前自學、課中內化,學生已經基本理解并初步掌握了該章節的知識內容,然而它們仍屬于與現實相分離的、不具現實效用的惰性知識[6]。要把這些知識內化為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無意識的“利器”則需要在實際問題情境中得以鍛煉,使得學生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決策并解決問題。鑒于此,翻轉課堂中教師應在完成單元學習后向學生拋出具體的技能拓展類實踐任務,創設圍繞問題情境的交互過程,對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產生正反撥作用,達到提高教學時效的目的。課后鞏固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助完成,打造“隱形課堂”,教師應做好課后跟蹤服務。課后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具體實踐,有助于實現知識內化的教學目標,勢必達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和知識創新能力的效果。教師適當干預,由不參與其中的局外人變為課后思學的輔導者、促進者。教師應摒棄“以教為本”的思維定勢,引領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教師應游離于教學之外,教師角色從“主演”轉為“導演”,幫助學生達到“知識內化、問題解決、思維拓展”等高階認知能力的要求。

4結語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適應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教學改革的必然。教師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本文從“翻轉教學”的視角提出教師角色的轉型及其實踐定位,對于發揮教師之于課堂的關鍵作用,彰顯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推動迷津中的我國課堂教學改革不失為一種有益借鑒。翻轉課堂有效解決教師共性化教學與學生個性化認知的矛盾,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打破教學壁壘,完善實施策略,把翻轉課堂踐行得恰到好處,使得教學從灌輸走向互動,教學相長,和諧共濟,師生互益,真正體現學習向“學以致用”的回歸[7],為社會、行業培養具有持久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作者:司曉蓉 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