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會計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09 04:20:46

導語:大學本科會計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本科會計問題分析

一、大學本科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都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會計專門人才”為目標。這樣的培養目標過于大而空,常導致學生在畢業后眼高手低,應用能力差,基本的會計技能掌握不好,連基層會計崗都不能適應。會計培養是分層次的,大學本科會計教育既不同于高職培訓,又區別于碩博士的培養目標。大學本科會計教育中,是培養會計專才還是通才,是重理論還是重實踐,目前在很多高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并不明確。

(二)會計教育培養出的學生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由于傳統人才觀(高學歷、高職稱)的制約,很多人(包括學生和家長)不從實際出發,片面追求高學歷;還有很多大、中專甚至本科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雖然喜歡會計,但在學校接受了傳統的會計教育后,畢業時卻與自己喜歡的會計工作失之交臂,沒有或不能從事會計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在參加工作時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而在這時會計行業又在呼吁急需會計人才,原因是他們所擁有的會計人才知識結構陳舊,這就出現了會計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面前,我們的會計教育顯得低質低效,處處被動。

(三)實踐教學比重偏低。通過課堂教學和書本學習所獲得的專業知識只是為會計人員提供了進行會計工作的思路,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則需要會計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積累經驗,因此會計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程序和具體方法只有通過實際動手鍛煉才能逐漸熟練并掌握。這些都客觀上要求在會計教育中重視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而有些高校純會計理論的學習,缺乏理解,使學生動手能力較弱。有些學校沒有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即使有也是設備不全,做擺設,難以使用。

(四)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高等院校有些會計專業教師從高校財經類專業畢業直接到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到教師崗后也缺少相應的專業實踐培訓,造成會計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近年來,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還出現高學歷現象,只有博士畢業才能進入高校教師行列,其中連續應屆生比例很高。即大學本科、碩、博士連續讀下來,求學期間沒有系統地在企業接觸實際工作,就直接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往往理論性很強,但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

(五)課程設置不合理。有些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內容交叉重復較多,必修課和選修課之間的搭配不合理,影響了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教學計劃幾年不變的情況比較普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沒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相關課程雙語教學流于形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會計學專業課雙語教學是當前高等本科院校會計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但在實施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不夠新穎,教學效果一般,雙語教材選擇上還不夠科學,因此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六)缺少職業道德教育。在實際會計工作中,不少經濟業務需要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很容易形成虛假會計信息,所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我國高校本科會計教學中,學校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缺少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教師上課照本宣讀,學生也沒有學習興趣,直接造成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下降。

二、大學本科會計教育改革與創新對策

(一)重新界定會計教育目標。對會計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認識,是確定會計本科教育其他環節的起點。關于大學會計教育目標的問題,應區分培養層次,即本科教育主要是培養中、高級會計管理人才,應當注重拓寬知識基礎,進行全面素質和會計綜合管理能力的訓練,實施“通用型人才”教育。大學會計教育是按照教學規律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較深專業基礎知識的后備高級會計人才,因此要適合大學本科會計教育的規律與目標。而且,大學本科會計教育培養目標應當與時俱進。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不能一成不變,應當與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濟環境及社會對會計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相適應。隨著會計人才市場對會計人才定位的轉變,會計教育目標也要發生相應的轉變。

1、會計教育目標要實現專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基礎上的專才教育轉變。僅僅通曉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與市場營銷、現代金融、工程技術、管理、法律、稅收及國際經濟多種學科和多種行業交織并融為一體。在這種條件下會計教育僅突出會計專業學科教育,而忽視基礎學科和其他相關聯學科教育的教育模式或方式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2、會計教育目標要實現以學歷教育為主向以后續教育為主轉變。會計教育已不能再成為一次性為學生一生準備一切的教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和終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將使會計人才與會計教育形成不可分離的關系,會計教育將伴隨會計人才成長的始終,會計人才將不斷地通過會計教育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這里的教育更多的是后續教育,而不是學歷教育。

3、會計教育要實現以專業教育為主向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轉變。通過接受會計教育,不是要使受教育者成為執業會計師而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備成為執業會計師的能力和素質。

(二)改革會計教學思路和教學手段。改革會計教學思路,打破“每一個問題都有唯一正確答案”,“會計是同數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教學思維的局限性。實際上,會計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會計處理的是復雜的人際關系。會計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處理非確定局面時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

1、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多媒體教學。21世紀的會計教學,要廣泛開展演示教學方式,即教師利用會計教學軟件和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廣泛開展交互探討教學方式,即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各自的計算機對教學內容開展討論;廣泛開展虛擬現實教學方式,即將某些現實問題借助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教學等。

2、繼續發展會計模擬實驗。會計模擬實驗是會計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會計模擬實驗是將會計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的抽象理論形象化,是掌握和鞏固所學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會計技能,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會計模擬實驗包括手工會計模擬實驗、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證券投資模擬實驗室等。

(三)加強會計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會計學科是一門實務學科,因此會計教師的從業經驗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改變教師“理論至上”的觀念,使教師重視實際工作經驗的增加。具體可以通過改變教師工作考核方式,不單純以論文數量為依據,而加之以學生的教學評估,鼓勵教師“走出去”,通過實際工作經驗的增加來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學校可以采取“請進來”的方法充實師資隊伍,聘請一些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定期請他們到學校來給學生做專題講座,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上都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并以此為根據來調整自己學習的方向。應鼓勵吸納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高學歷高水平的人員作為專業教師,引進具有一定社會資歷的企業家作為導師,引進國外學者到學校進行專業教育。培養在職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的同時,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學生中樹立高尚會計執業道德。

(四)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上,要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以培養能力為導向,采用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提問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構建“課堂實踐環節+校內實訓校外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課堂實踐環節,即在課堂上,針對講授的知識點都要有相關的企業經濟業務案例等,使學生通過課堂訓練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與實務處理的方法和規則。加強實驗實訓課程,建設專業的會計實驗室,包括手工實訓室和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并且手工實訓,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經濟業務模擬實習資料,學生可以圍繞會計循環,根據供、產、銷等業務進行分工合作,完成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記賬、結賬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程序。建立對口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與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到企業的會計崗位上進行實習,能加強學生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內在聯系的認識。會計教育的基地向企業轉化,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原則。要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會計教育一定要與企業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解決教師實踐、學生實習問題。學生通過會計模擬實驗,分會計崗位進行手工和電算會計實習,能獨立完成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后,進入企業參加社會實踐,最終達到能完全適應企業工作的目的,以實現會計教育目標。

(五)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課程是教學的關鍵,也是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中介,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問題。課程體系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發達國家的高等學校都把課程改革列為教學改革的首要因素。目前,隨著我國會計學專業招生人數不斷增多,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也更多地暴露出來。主要是:專業基礎課過多,專業方向課過少;必修課過多,選修課過少;與專科課程重復過多。目前,對于會計學本科生是培養專才還是通才的問題尚存在爭議,然而目前這種課程設置卻距離本科生教育要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目標有所偏離。針對以上問題并結合本科生源情況復雜、學生的專業素質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建議對學生不宜統一規定太多的必選課而限制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增加選修課的比重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取消與專科重復的課程給學生留出更多的學習時間。

(六)注重職業道德建設。高校本科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其實踐技能,還要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學生的會計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不但要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核心課程,綜合運用案例來說明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更要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言傳身教。這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會計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發揮、公眾利益的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來自于《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周會芳宮琳陳書工作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