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碳社區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10 03:24:35
導語:城市低碳社區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過對蘭州市一些社區進行調查發現。新建社區與老社區差異很大。老社區空間格局更為緊湊,基礎設施不完善,設備老化。這種現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其客觀地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因為由于這些老社區規劃建設較早,缺乏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社區居民為拓寬自己的生活空間,見縫插針,社區內部空間格局比較雜亂。社區綠地面積狹小,甚至是僅有綠地被居民占領種植蔬菜等,不足以起到改善社區環境的作用。社區生活垃圾處理不及時,甚至某些社區垃圾隨意堆在道路兩旁,嚴重影響居民出行和身體健康。由此可見,低碳社區建設還面臨很多問題。
1、資源利用不合理
低碳社區建設主要依靠社區居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推動社區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轉變。但是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利用率低,很多家庭沒有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由于相對干燥,對于雨水和中水的循環利用不完善。節能冰箱、節能空調比例較小。冬季取暖特別是棚戶區仍然采用傳統取暖模式。
2、居民低碳環保意識薄弱,實踐性低
由于我國長期重視重工業發展,再加上人口眾多,在解決人民溫飽的過程中忽視了環境問題,忽視了生活空間質量。近年來環境日益惡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是一部分居民卻在實際生活中不能自覺踐行低碳理念。一方面抱怨社區環境差,城市環境差。另一方面卻不能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大多數居民并不了解低碳生活,甚至認為低碳生活的實現主要責任在于大企業,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這種意識上的缺失和實踐上的不作為,是低碳社區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3、低碳社區建設推行不力
盡管國家制定了推動低碳發展和節能減排的法規政策,例如《節約能源管理條例》、《節約能源法》等,但是效果卻不明顯。而低碳社區建設主要依靠政府推動,居民處于被動狀態。社區中居委會和物業成為了低碳社區建設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是非營利性的,缺少資金是低碳社區難以繼續推進的主要問題。我國低碳社區建設處在起步階段,對于老社區改造更是任務艱巨,面臨眾多問題。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的,二是社區自身的。低碳社區需要政府和社區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二、城市低碳社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低碳社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即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必須在自然承載限度。其核心和最終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低碳價值觀的培養,現代科技的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等多種措施推動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和諧共進。一是要培育低碳理念,形成低碳社區文化氛圍。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強調保護自然。社區是居民生活載體,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是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并通過各種方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低碳社區不僅要靠強制推行,更要自覺主動地實踐。低碳社區的建設需要培育低碳理念。和諧社會的追求不停滯,低碳理念就不會凝固。高質量的生活不僅涉及消費水平還涉及精神建設。低碳理念是現代社會和高質量生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導向。要不斷培育和建設低碳文化氛圍,通過宣傳、引導、教育,樹立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使低碳理念成為社區居民共識。二是要科學規劃、管理和決策,保障社區有序發展。低碳社區是社區發展的新形態,需要各種政策支持。政府是低碳社區指導力量。政府的作為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影響性。在低碳社區建設中,政府有責任做好指導。首先,政府通過不斷地完善法律法規,尤其是加強環保工作立法,指導公民文明行為。制度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低碳社區建設必須要有合理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干部考核制度。把環保問責制納入干部政績考核之中,將環保責任考核常態化。其次,要有一套科學的社區規劃方案,規劃要從自然地理環境實際出發,堅持低碳建筑設計理念,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理優勢。在社區建設過程中要發揮政府監管職能,嚴格監管房地產開發商,保證最大限度減少社區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三是社區自身要積極投身于低碳社區建設。社區要有效控制自己的事務,必須在保護其環境的同時能持續滿足它們的基本需求。[2]社區居民既是城市低碳社區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低碳風險的直接承擔者。社區居民要樹立低碳生活理念,引領低碳生活消費模式;樹立低碳風險規避意識,預防、規避風險,同時積極承擔自己該承擔的義務。[3]低碳社區呼吁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消費是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居民要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如節約用水用電,選擇低碳出行方式,拒絕應用一次性制品等,不僅保護了環境,也有利于節省生活花費。居民要自覺把低碳理念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把低碳消費和低碳文化作為一種時尚追求。處在社會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環境問題的解決已迫在眉睫,環境保護更為緊迫。低碳社區建設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自覺實踐,是城市全新的發展趨向,需要政府、居民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完整的低碳社區參與機制,才能建設出環境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作者:孫菲單位: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創新型社區建設論文
- 下一篇:教師職業道德心得體會專題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