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安全建設策略
時間:2022-01-18 09:36:46
導語:大學生心理安全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信息時代來臨,電腦和智能手機高度普及,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基本上離不開網絡和手機。網絡給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從另一個角度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畢竟在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渠道廣泛接受各種信息,這些信息會對學生的自身觀念與行為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狀況。同時,互聯網上也存在各種各樣的錯誤觀念與心理陷阱,大學生若是不小心應對,就容易成為受害者,最終也會帶來心理層面的傷害??紤]到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賴,因此,從網絡信息角度加強心理安全建設,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就成為一種現實選擇。然而,不少大學生因為過度使用手機,缺乏社會交往和身體運動,反而對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筆者在開展江西省教育規劃項目:大學生手機依賴與體質健康的關系及其運動干預研究(17YB167)過程中,認為大學生對于智能手機與網絡的高度依賴,不僅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而且也影響其心理健康。
為了更好地了解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特點,筆者特意閱讀了《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理論與方法》一書。該書共12章,書中內容既有一定的學術性特征,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可讀性與實用性。編者從理論層面界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概念與內涵,認為心理安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探討了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具體影響、心理健康危機干涉以及心理健康培養等實踐內容。以大學生心理健康危機干預為例,不僅從理論層面界定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危機,而且對心理健康危機產生的原因以及應采用何種危機干預手段作了闡述。編者指出,在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若想建立心理安全防線,需要注重自我意識的培養,正確認識自我,追求心理健康狀態。網絡正在深刻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觀念,然而,網絡上的觀點并非完全客觀、正確,甚至很多時候網絡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獲得流量,會刻意制造一種焦慮,給大學生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與價值觀造成沖擊,從而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是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尤其是自媒體刻意制造和渲染“社交焦慮”背景下,部分大學生甚至會覺得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做得很差,從而陷入一種不愿意社交,害怕主動社交被人看不起等問題,從而引發一種社交焦慮。實際上,相對于社會上的交往,大學生的社交環境相對要簡單一點,并且有同學等這一層天然社交關系優勢。對于大學生而言,只要抱著相對真誠的態度,主動與人進行交往,大部分時候還是可以得到善意回應的。其實,作為大學生,不一定要求每個人都具備非常強的社交能力。對于一些不擅長社交的學生而言,也不要認為不擅長社交就是一種缺陷,只要能夠與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即可,畢竟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完全一樣,社交能力也并非成功的必要條件。
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應對自身性格和未來追求有一個相對清醒的認知,而不是被網絡媒體的觀念所影響,甚至引發焦慮情緒。經濟壓力也是給大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的因素之一,更會因此造成部分學生缺乏心理安全感。尤其是一些來自貧困地區或貧困家庭的大學生,他們面臨著相對較大的經濟壓力,如擔心學費和生活費沒有著落,或擔心自己的學習給家里增加了經濟負擔,同時不知道自己未來前景如何。面對經濟壓力,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此種心理壓力,容易產生自卑、恐懼等心理情緒,甚至會刻意掩飾自身經濟的窘況,通過花錢方式來獲得自尊,這種做法并不可取。若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經濟條件不好的現狀,然后通過自身的努力一點點改善,如想辦法通過兼職方式賺取收入,或者申請獎學金和助學金,化解經濟壓力,如此不僅能夠緩解經濟壓力焦慮,而且也會因為有了賺錢能力而產生一種經濟層面的心理安全感。之所以要重視大學生心理安全防線建設,是因為互聯網認知偏差帶來的焦慮會讓人失去心理安全感,甚至會引發心理健康問題。若大學生能夠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對自身客觀條件與個人行為有一個相對客觀理性的認知,就能夠用一種正確的心態對待學習與生活。大學生要樹立積極健康的目標追求,不要陷入各種網絡媒體刻意制造的焦慮情緒中。在學習與生活中遭遇各種現實壓力,則應對此類問題有清醒客觀的了解,基于現狀而努力,而不是焦慮恐慌。通過自我意識的培養來構建心理安全防線,可以消除各種互聯網信息帶來的焦慮情緒,從而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發展。筆者認為,大學生心理安全建設還需要提高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防止自己成為各種網絡陷阱或者騙局的受害者。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里面充斥著各種好的或者壞的信息,也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大學生的社會經驗相對缺乏,較容易成為網絡風險的受害者。如網絡兼職,很多都是精心設計的陷阱。
大學生想通過網絡兼職方式來獲得一份收入,同時也鍛煉自身的工作能力,然而,有的學生在兼職時缺乏必要的謹慎心理。如刷單兼職本身就帶有一定的違法性質,同時有些網絡犯罪分子還會將其設計為網絡刷單兼職陷阱,先通過小額度刷單取得大學生信任,然后引誘大學生大額刷單,從而騙取大學生的錢財,給大學生造成經濟損失。大學生若從事網絡兼職,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對于任何有疑問的地方,都要甄別清楚后再工作。當大學生無法判斷對方的真實目的時,最好持謹慎態度,若自己的社會閱歷與經驗無法做出分析,那就不妨向有一定社會經驗的老師或者長輩請教,如此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網絡欺騙,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即便自己在網絡世界中受到傷害,可以尋求安慰,但是不要輕易采用極端的處理方式。如在網絡中受騙了,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出去旅游等,將心中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千萬不要憋在心中,容易對心理造成傷害。有的大學生在網絡中受騙后,就會對社會產生一些極端看法,甚至影響個人情緒與人生觀念,最終選擇了傷人或者傷己的方式,如繼續利用這個方式去騙別人,這是錯上加錯。大學生要清醒認識到,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風險,千萬不要相信網絡上過于輕松的賺錢方式,要堅守自己的法律道德底線,同時在遇到問題后,要及時止損,而不是深陷其中。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中要保護好自己,實際上就是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線,從而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幸福和安全。筆者強調,網絡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心理安全建設的具體方法與措施,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途徑學習與獲取,通過吸取各種正能量理念,正確認識社會與自我,建立心理安全感,讓自己處于一種身心健康成長狀態中。有的大學生有網絡成癮趨向,從早到晚都盯著手機,或刷短視頻,或看網絡小說等,既不注意運動鍛煉,也不認真學習進步,更不與同學進行社交互動。
大學生沉迷玩手機,就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也會引發視力下降等健康問題。甚至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由于總是通過手機網絡方式生活休閑,就會與現實社會呈現一定程度的脫節,甚至會對現實生活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有的大學生玩游戲上癮,最終因無法堅持學習而導致退學,此類事件并不鮮見。若想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網上獲取建議?;ヂ摼W上有積極健康的觀念信息,但是需要大學生去主動甄別。有的網站或APP是專門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的,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社交習慣與運動習慣等,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按照建議執行,逐漸讓自己變得積極健康起來。即便是性格朝著孤僻方向發展的大學生,網絡上也會有引導走出孤僻、積極社交的各種方法與技巧,不僅有圖文知識解讀,甚至還有視頻知識現場示范,大學生學習運用此類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與不足。大學生面對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不要陷入絕望或者過度焦慮之中,而是應該一步步改正,既可以向老師或者同學朋友求助,也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正確的應對方式或者匿名求助。在人生成長之路上,遇到短期低潮或者現實問題,都是一種考驗,而不是結局,應采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有的大學生在面臨畢業求職困難的現實問題時,很容易陷入焦慮,畢竟找一份工資高又體面的工作并不容易,甚至有時候連想找一份符合自身專業發展要求的工作都很難,于是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問題,對未來失去信心。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正確做法是調整心態,不妨采取先就業再擇業的方式,先讓自己有事做,然后一點點去了解真實的職場,了解自己真正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再一步步調整自己的職場之路。職場之路是走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若是想的太多,反而容易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網絡本身是一種工具,大學生要想利用好它,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態,并且具備一定的辨別分析能力,利用互聯網資源可以更好地構建心理安全防線。心理安全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大學生在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時,要合理引導自身,建設心理安全防線,保護好自己。
作者:吳秀華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
- 上一篇:土建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文化翻譯視角下民俗文化意象翻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