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分析

時間:2022-12-04 11:38:25

導語: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分析

摘要:基于教師的全專業屬性概念和大學思政教師的特殊定位,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概念應包括政治專業、倫理專業、教授專業、跨學科專業和學習專業五大專業屬性維度,針對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帶來的問題,大學應從樹立思政育人典范、打造思政研究共同體、開發多樣化教學模式等路徑培養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半專業屬性;跨學科;研究共同體

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屬性是大學思政課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邏輯起點。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半專業屬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可能帶來哪些問題?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概念內涵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素?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培養路徑有哪些?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有利于我們找準大學思政課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邏輯定位與建設方向。

一、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的表現及可能帶來的問題

所謂的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由于某一專業屬性欠缺所表現出來的屬性。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命題的提出是由于用“全專業屬性”這一概念框架作為工具來觀察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會發現很多不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象,阻礙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一)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的表現。大學思政課教師政治專業屬性缺失表現在個別教師面對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等社會思潮時不敢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有效回擊,甚至在大學思政課堂中散布不當言論,對處于人生“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進行錯誤導向,不利于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養成。例如,個別思政課教師會宣揚西方“歷史終結論”,認為資本主義是人類文明的終點,使學生對于社會歷史發展潮流產生認知沖突,[1]對社會主義道路前景產生懷疑。大學思政課教師倫理專業屬性缺失表現在個別教師缺乏自律,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喪失應有的人格,成為內心分裂的“兩面人”和馬克思主義的“叛逃者”。個別大學思政課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高談闊論馬克思主義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在與大學生的課下交往中散播否定社會主義優越性言論,甚至在網絡上散布政治謠言。大學思政課教師教授專業屬性缺失表現在個別教師因循守舊、照本宣科,只會將書本內容原封不動照抄到PPT上,將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思政課上成了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的概念背誦課、理論宣講課。也有個別教師為了迎合學生興趣,在課堂上講授網絡段子,致使具有嚴肅性和引導性的思政課走向庸俗化和低級趣味。大學思政課教師跨學科專業屬性缺失表現在個別教師沒能有效掌握思政學科所涉及的哲學、歷史學、法學等多學科知識,無法將自己所教科目教學內容進行有效串聯,幫助學生形成體系化的跨學科概念框架,如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中只是簡單重復,無法突出學科重點。大學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屬性缺失表現在個別教師在思政課堂上只關注自己的“教”而未能有效關注學生的“學”,有的教師自己講完了課就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至于思政課教學內容學生是否真正入耳、入腦、入心則并不在意。有的教師將自我封閉于講臺一隅而不了解學生認知規律與學習特點,教師的“教”脫離了學生的“學”,思政課成了走過場,嚴重弱化了思政課的重要作用。(二)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帶來的問題。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會對學生和大學思政課教師兩大主要群體帶來一系列問題。首先,對于學生而言,大學思政課教師“半專業屬性”會擾亂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得大學生懷疑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嚴重影響大學思政課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信任以及對其所教理論的認同。并且專斷性的學習環境會抑制學生的內在動機,[2]教師如果只能提供一種單向灌輸的學習環境,就無法有效調動和激發學生對于思政理論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造成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分離,學生對于思政課產生抵觸和厭學情緒,學生被迫遠離思政課教師,遠離思政課課堂,無法達成大學思政課的教學目標與政治使命。其次,對于大學思政課教師自身而言,“半專業屬性”會使得部分毫無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兩面人”成為思政課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既影響了大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純潔性,也削弱了大學思政課的戰斗力。而另外一部分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的大學思政課教師以其低層次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嚴重影響大學思政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師無法活學活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方法來指導教學理論和實踐,造成了思政課教學不深不透、理論脫離實際等一系列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學思政課教師沒有扎實的全專業屬性必然無法有效承擔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時代要求以及堅定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學科使命。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半專業屬性”不但影響了學生對于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更降低了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種種弊端與問題呼喚著教育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戰線的同仁對于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建設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

二、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內涵及構成要素

教師的全專業屬性包括學習專業、教授專業和學科專業三大專業屬性。而大學思政課教師在普通教師專業角色的基礎上還扮演著學術型政工師的角色,承擔著維護、辯護、傳遞意識形態的職能,需要綜合運用哲學、歷史學、法學等跨學科知識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因此,政治專業、倫理專業和跨學科專業屬性成為了大學思政課教師更為凸顯的專業屬性。這樣,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就包含政治專業、倫理專業、教授專業、跨學科專業和學習專業五大專業屬性維度。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大要求共同構成了新時代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基本行為規范。其中政治要強、情懷要深屬于思政課教師政治專業維度,思維要新、視野要廣屬于思政課教師教授專業維度,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屬于思政課教師倫理專業維度。在此基礎上還提出“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其中思想性和理論性屬于思政課教師跨學科專業維度,親和力和針對性屬于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屬性維度,五大專業維度全面加強才能成為具備全專業屬性的大學思政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內涵如圖1所示。(一)思政課教師政治專業屬性。思政課教師政治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在思政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政治定力和家國情懷,具體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意識和政治行為三個基本維度。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從內心深處愿意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各種、中國崩潰論等錯誤社會思潮充斥于網絡,影響著當代青年大學生同時也影響著大學思政課教師。作為一名具備政治專業屬性的教師要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根基,從自身做起,有效抵御錯誤社會思潮的侵襲,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導向。思政課教師政治意識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理直氣壯講政治,自覺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和加強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眼光、政治頭腦和政治能力。[3]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我們黨的突出特點和優勢,是我們黨保持團結統一、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作為思政課教師時刻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且引導學生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思政課教師政治行為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身邊的各種問題,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上與錯誤的社會思潮開展論戰,勇于斗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并不是空中樓閣般的抽象理論,而是提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的看問題的視角、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學思政課教師需要身先士卒地將政治理論落實于政治行為,在同事與大學生中率先垂范。(二)思政課教師倫理專業屬性。思政課教師倫理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中嚴守道德倫理與專業倫理,具體包括嚴格自律、人格典范和對話關懷三個基本維度。思政課教師嚴格自律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嚴守教育道德規約,合理協調社會關系網絡中的個人行為,[4]以較高的道德標準約束自己,避免道德失范。大學思政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處于思想意識可塑期的大學生的身心成長,如果其不能嚴格控制自我言行,在課上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課下宣揚資本主義理論,在網下歌頌革命精神,在網上卻詆毀革命先烈,則會不自覺地成為道德上的“兩面人”、政治上的投機者,必然遭到周圍師生和全社會的睥睨。因此,大學思政課教師必須嚴格自律,言行一致,自覺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正能量。思政課教師人格典范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努力錘煉人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為師生群體中的道德標桿與人格典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不僅僅是一名教師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每一名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基本標準。大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大學思政課教師有著高尚的人格才會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夠成為為學、為人的表率才會吸引大學生熱愛思政課堂,努力成為教師這樣的人。因此,大學思政課教師應該擁有高尚的師德,勇于展現自身人格魅力,努力成為大學生品格成長的示范者與引領者。思政課教師對話關懷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在師生交往中主動開展對話,給予學生關懷。這里的關懷不僅僅是私人關系性的自然關懷,而更多強調的是建立在師生雙方的職業契約之上的專業倫理關懷。[5]當代大學思政課堂已經無法一廂情愿要求學生接受單向度的價值觀灌輸,需要師生在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產生認同。因此,大學思政教師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授融入到理論知識講授之中,基于學生現實問題進行關懷式對話。(三)思政課教師教授專業屬性。思政課教師教授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在思政課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基于專業的教學法有效開展教授活動,具體包括教師的教授設計、教授實施和教授評價三個基本維度。思政課教師教授設計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基于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思政課特有的學科本質開展教授設計。思政課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國家傳遞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的重要載體。[6]在思政課教授設計上教師應具有廣闊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綜合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讓大學生能夠在縱橫比較中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對于我國的適切性,由內而外地樹立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思政課教師教授實施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打破原有的單向度教條式的講授教學,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相結合,以對學生身邊具體問題的分析為教授起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在革命戰爭年代就提出“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要求。[7]當前我國大學思政課教師也應創造出適于本土情境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師教授評價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對大學生的言語、行為做出適當的評價。大學思政課課堂不應是“滿堂灌”的灌輸式教學,而應是與大學生在互動中逐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活動。這就需要教師設計研討、辯論、匯報等多種多樣的師生互動形式,并在對學生的一言一行有效觀察中準確把脈當前大學生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通過適當的評價與引導幫助大學生轉變錯誤的認知,傳遞社會主義正能量,使其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四)思政課教師跨學科專業屬性。思政課教師跨學科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綜合掌握哲學、法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綜合利用多學科知識講好思政課,具體包括教師的跨學科體系、跨學科知識和跨學科邏輯三個基本維度。思政課教師跨學科體系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具備跨學科專業素養,形成思政課所特有的跨學科體系。從表層看,思想政治教育涵蓋了“思想”(哲學)、“政治”(政治學)和“教育”(教育學)三大領域,是多門學科的綜合。[8]從深層看,大學思政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形勢與政策”五門課程,需要思政課教師綜合利用哲學、法學、歷史學等學科專業知識對思政課跨學科體系進行有效建構與有機整合。如“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有部分交叉重復的內容,這就需要思政課老師有所側重與取舍,大膽改革創新教學設計,建立共生共軛的跨學科體系,讓學生常學常新,大腦中能夠形成清晰的思政課跨學科體系框架。思政課教師跨學科知識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真學、真懂思政課各門課程的學科知識,能夠講深講透思政課所涉及多學科的各個知識要點與重大問題。思政課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引路人,不僅要熟讀馬列經典名著,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近現代史等多學科知識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同時要將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同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引,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將思政課跨學科知識講深講好。思政課教師跨學科邏輯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廣泛涉獵哲學社會科學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與學科邏輯,能夠對某一學科知識點采取多學科環視對比,[9]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采用跨學科的邏輯視角和分析方法來分析點評,增強思政課課堂的理論性和說服力。不同的學科有著根源于學科本體的邏輯分析路徑,需要基于哲理、法理、史理等多學科邏輯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方論證,以全面、客觀、真實地把握問題本質,提升思政課教學的科學性。(五)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屬性。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屬性是指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基于學習科學和學生學情,教會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具體包括教師的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專業能力和學習專業倫理三個基本維度。[10]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知識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具備學習科學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習的本質和基本原理,能夠在思政課上用學習科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規律與適用的學習方式。思政課教師的“教”必須基于學生的“學”,但當前大多數思政課教師對于學生的“學”僅停留在感性的認識層面,尚未能結合當前學術界較為關注的學習科學與腦科學原理,用專業的學習科學和腦科學知識來分析指導學生的學習。這就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關注教育學、心理學有關學習科學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本質。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能力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能夠運用學習專業知識開展思政課的學習設計、學習實施和學習評價。大學思政課教師大多更為關注自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但是指導學生開展思政課的自主學習設計、高效學習實施和有效學習評價卻較少受到學術界應有的關注。大學生業已成年,其特有的成人學習方式會基于個體經驗形成獨立的自我概念,并基于問題和現實需求的內部驅動以達到積極持續的變化。[11]這就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從大學生的個體經驗和現實問題出發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通過項目學習、情境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基于問題解決的學習方式來理解思政課的價值,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思政課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思政課教師學習專業倫理維度要求大學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建立公平正義平等的師生關系。思政課教師的學習專業倫理不同于教師倫理所強調的學高身正的道德倫理和專業倫理,其具體指向教師對于學生思政課學習關注的倫理正當性。教師思政課教得好是建立在學生思政課學得好的基礎之上的,一名僅沉浸于自身教學而不關注學生學習的思政課教師并不能稱作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從另一方面來看,思政課教師的學習專業倫理還要求其能夠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僅僅是關注對思政課學習有興趣的學生,還要關注其他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果,努力使每一名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思政課學習。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五個維度之間是邏輯統一、缺一不可的關系。大學思政課教師必須同時具備上述五個專業屬性才可成為具有“全專業屬性”的大學思政課教師。具體而言,具有“全專業屬性”的大學思政課教師需要具備政治定力,能夠基于學習科學和跨學科知識開展專業的教學活動,成為學生的學習典范。只有這樣,大學思政課教師才可稱為專業化的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者,才具備資格當好大學生新時代的引路人。

三、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培養路徑

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打破了傳統“教”與“學”的二元論思維,將大學思政課教師納入了“政治、倫理、教授、學習、跨學科”的專業融合體系之中。為此,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的培養需要從個人、組織兩個維度著手,最終落實于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一)強化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思政育人典范。大學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加強對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2]大學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宣講者和傳播者,自身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堅持“四個自信”。大學思政課教師自身明道、信道就不會輕易被不良社會思潮所蠱惑,就能從政治上看清大是大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學思政課教師既要引導學生批判地分析各種社會文化理論與思潮,也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下對思想活躍、價值觀多樣化的大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引導,[13]教會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樹立思政育人典范,強化思政教師用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學識來吸引學生,也是加強思政教師全專業屬性的重要途徑。新時代的大學思政課少不了傳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生倫理。一位畢業十年的校友返校時仍能記得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佘雙好教授上課時對其心靈的慰藉,不忘對思政課和佘老師的感謝。[14]一位中學政治老師會在觀看復旦大學陳果的網紅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視頻時發出“老師把課講得那么美,做她的學生真幸福”的由衷感嘆。[15]這些都源于大學思政課教師潛心于大學思政課程教學的研究以及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了思政課程之美、之力,從內心深處愛上思政課程。(二)加強大學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組織建設,打造思政研究共同體。大學思政課教師是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主力軍,而大學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機構則是這支主力軍的指揮部。截至2018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兼職教師總數為77054人,其中專職教師51178人。[16]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思政教育中堅力量和管理組織,如何發揮好其在意識形態戰線上的戰斗堡壘作用,成為大學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議題。大學思政課教師的教學需要有效的引領與指導,這就需要通過建立專業的大學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機構來以發展促教學。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等二級機構偏重于對大學思政課教師的管理,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又大多聚焦于微觀的教學方式、方法,對于大學思政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關注不足。因此,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應向“思政課教師發展中心”的方向發展,將教研、科研、培訓進行一體化建設,對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行精準定位,有效提升每一位思政教師的全專業屬性。由于大學思政課涉及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因此大學思政教學組織應該主動聯系哲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以及與大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輔導員組成思政研究共同體,建立共同備課、跨學科專家指導、共建網絡案例資源數據庫、共同申報跨學科科研課題等協同教研機制,增強大學思政課教師的問題意識,將教學問題課題化、科研課題體系化,多學科專家共建大學思政課程學科邏輯體系與知識體系,通過思政研究共同體形成科學、完備、創新的大學思政課程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大學思政課的教學質量與育人水平。(三)基于學生學習開發多樣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大學思政課教師全專業屬性建設的落腳點必須回歸于大學思政課堂,基于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規律,緊密圍繞大學思政課課堂教學來開展。在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學生學習是教師教學的根本指向,大學思政課教師必須基于大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規律開展教學。例如,據相關調查顯示當前主流媒體的話語系統大多是文件式、教條式的,而大學生們更愿意接受的是一種輕松的、直白的、一針見血的語言。[17]因此,大學思政課教師就需要基于大學生所關心的思政重大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精心設計思政教學“問題鏈”,通過項目式教學、情境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切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模式開展針對性教學,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思政學習興趣與學習參與度。教學是大學思政課教師的核心工作,卡內基教學促進委員會主席歐內斯特•博耶將傳播知識的學術稱為“教學學術”,[18]而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知識的主力軍,大學思政課教師應當將思政課教學作為一門學術來研究,以學術研究的方式研究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大學思政課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淺層的感性認識層面,而需要通過規范研究、實證研究、行動研究等學術研究方法來進行精準定位,對于具有不同學習特征的大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進而引導學生端正思政課學習的態度,有效提升自身思政課學習品質。

作者:朱旭東 付 鈺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