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探討

時間:2022-05-13 09:00:36

導語: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探討

摘要:應用型高校本科會計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關系:會計教學與價值觀教育的關系、會計教學與研究的關系;會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會計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關系。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學;價值觀教育;能力培養

會計學科作為我國工商管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取得長足的發展。新時期應用型高校如何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值得每位會計教師深思。筆者多年來任教于應用型高校,先后為財務管理及審計專業本科生講授專業基礎課《基礎會計》及專業核心課《中級財務會計》等課程。結合多年的會計教學實踐,筆者就會計教學中需要處理好的幾種關系談些個人初步的看法。

一、要處理好會計教學與價值觀教育之間的關系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有三個主要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的會計課程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難度較大、教師教學工作量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時安排比較緊、學生的會計基礎不牢固,是當前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學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使得會計教師在課堂上只能注重以系統的會計知識講授為主,從會計課程的設置到教材編寫,從教學大綱審定到過程性考核及考試,基本上體現的是以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為導向,在課時緊、教學任務重的情況下,會計教師難以注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工作。當前我國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片面強調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作為“完整的社會人”的教育(高志賢,等,2018)。同時由于社會環境、家庭學校教育及大學生自身成長的多元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現象。針對這種現象,當前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學中急需重視并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將價值觀教育實質性地融入會計課堂教學中。筆者在多年的會計教學中一直非常注重把正確的價值觀與早年會計從業經歷體悟滲透到會計知識的講授之中,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筆者在講授“基礎會計”課程中的會計職業道德這部分內容時,結合上市公司銀廣夏財務造假事件講解,使會計專業學生明了作為會計人員財務造假虛增利潤、嚴重損害投資人利益、偷稅漏稅、侵吞國家財產非法獲利,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課程講授中要引導教育學生在將來的會計工作中以誠信為本、堅持準則,有助于會計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使學生們在學習會計理論的同時也得到了有益的人生啟示。會計專業學生走上會計崗位后,其工作態度的優劣、責任心的強弱及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會計政策的選擇,從而具有“經濟后果”,既可能造成一部分利益相關方的經濟利益受損,也可能給單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會計教學與價值觀教育的關系,既要講授會計專業知識,又要將價值觀教育有機融入會計教學工作中。

二、要處理好會計教學與研究之間的關系

應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會計教師普遍存在重教學、輕研究的觀念。如果會計教師只是教學水平較高,但研究能力不強,則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敬;反之,如果教師只是會計研究水平較高,會計教學水平不高,則難以成為一個廣受學生歡迎的好的會計教師。因此,筆者認為,應用型高校的會計教師只有做到會計教學與研究的有機結合,才可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長期的高校會計教學工作中,筆者一直注重處理好會計教學與研究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即以會計教學帶研究,以會計研究促教學,及時將最新的會計研究成果應用到會計教學中,使會計專業學生開闊了視野,所學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里提及的“會計研究”有兩方面含義:第一種含義就是日常工作中的科研。筆者多年來在我國會計前沿研究領域“利益相關者會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獨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主持完成該領域的山東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及市廳級項目4項,承擔省部級及市廳級課題10多項;在《財會通訊》《財會月刊》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利益相關者會計”領域的原創性學術論文10余篇;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市級優秀科研成果獎6項,被評為濰坊市社會科學研究優秀人才、山東省高校教師教學競賽評審委員會專家、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專家、山東省政府采購會計類評審專家。正是由于筆者多年來在“利益相關者會計”研究領域持之以恒的研究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研究基礎,從而為筆者的會計教學活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沃土和鮮活素材。比如,筆者在會計課堂上為財務管理及審計專業本科生講授專業核心課《中級財務會計》企業財務報表編制內容時,會將本人主持完成的省級課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視角下利益相關者增值表的構建與推行研究”的研究成果有機地融入教學中,促使學生思考“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現代會計作為“國際商業通用語言”,其財務報表的編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改革;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從事會計研究的必要性,因為“會計要改革,理論要先行”,改革與創新是會計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孫崢等,2019)。第二種含義是針對會計教學內容設置、教學規律體現及能力提升的研究。在當前階段,相較于第一種的科學研究,這種對教學本身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趙春明,2017)。為此,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多年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先后主持完成了1項省級教改項目和多項校級教改項目;在高校學報發表會計師資隊伍建設、會計教學方面的教育論文5篇;主持完成的教學成果“雙核三方”實踐教學模式在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筆者把會計教學方法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會計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包括提問啟發、圖示啟發、比較啟發、案例啟發等具體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要處理好會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開設的《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會計學課程具有課時緊、知識點多、教學難度大的特點,這就容易導致會計教師為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對會計理論教學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而難以顧及對會計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筆者對所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及教學改革情況進行了廣泛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部分教師認為會計課程課時安排緊,開展會計案例教學會占用很多課時,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還有部分會計教師認為會計專業部分學生對會計知識點的理解尚且不深入,在這種情況下如不采取系統講授方式,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是難以盡如人意。會計教師存在的這兩種看法,問題的實質在于如何認識并處理好會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徐經長,2018)。筆者認為,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學的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兩者并不沖突,二者在本質上是辯證統一關系。如果會計專業學生沒有會計知識作為基礎,那么能力的培養則無從談起,但掌握了會計知識并不意味著有了能力,因為我們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終極目標是要讓他們在將來的會計工作崗位中解決面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為了畢業后通過會計職稱考試及CPA、CMA、MAT等各類會計考試。因此,作為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師應做到傳授會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為會計專業是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專業。因此,該專業下設置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等課程應從以往注重會計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為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具體來說,會計教學中可通過小組PPT展示、微會計案例導入、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討論、教師進行點評,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要處理好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

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若沒有系統性的、科學性的理論作支撐,那么他們對于世界的認識只能是感性的認識或者是零散的理性認識。而要使他們獲得系統性的理論從而形成理性認識,則理論教學必然是會計教師首要的教學形式,實踐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課堂理論教學的既定目標。實踐教學在準備階段的設計均是圍繞課堂理論教學的目標及內容進行的(李小妮,等,2020),且所有實踐教學的設計應與理論教學同步,否則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應用型高校本科會計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的基礎。目前應用型高校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存在脫節現象:一是各自獨立開展教學,一般是會計教師分別講授理論與實訓教材,通常做法是教師先把會計理論教材講完,在最后兩周開始進行手工實訓,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臨近期末進行手工實訓時,前面章節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有些記憶模糊,加之還要準備各科考試,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二是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不能密切結合,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在傳統的會計理論教學中,會計教師往往側重于對會計理論的講授,而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會計報表的講授課時安排較少,且“紙上談兵”,到會計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對自制原始憑證的填制、對記賬憑證的填制容易出錯,對不同類型的記賬憑證應該登記哪種格式的賬簿不明了,對企業財務報表(尤其是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不清楚。目前應用型高校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教學方式難以使學生建立基本概念邏輯及專業思維方式,不能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加大了學生學習后續會計課程的難度。我們知道,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關系非常密切,兩者相輔相成。會計理論來源于會計實踐,又能動地指導實踐。由此,我們認為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二者是交融的本源關系。與此相對應,應用型高校的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應是交融的關系。那么,如何促進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需要對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邏輯重構,合理安排授課順序,使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秦紅霞,2015)。以《基礎會計》為例,按照邏輯順序,將《基礎會計》的教學內容分成四個模塊:第一個模塊講解會計的含義與目標。會計目標主要是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利益相關者提供會計信息。第二個模塊講解會計信息的來源。第三個模塊講解會計信息的加工。第四個模塊講述會計信息的提供。會計教學中通過上述四個模塊把《基礎會計》的內容按照邏輯順序排列,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同步進行實訓操作,使會計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既加深了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孫錚,劉鳳委.改革與創新是會計未來發展的主旋律[J].會計研究,2019(01).

[2]趙春明.大學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四種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7(12).

[3]高志賢,莫虹,林春波.應用型高等院校通識教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05).

[4]徐經長.新時代我國大學會計學教學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8(05).

[5]李小妮,李申申.高校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之辨析[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4).

[6]秦紅霞.構建《基礎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探討[J].商業會計,2015(05).

作者:張智霞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