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質量評估剖析

時間:2022-09-14 08:28:00

導語:無形資產質量評估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形資產質量評估剖析

【摘要】無形資產作為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形資產的質量特征既有資產質量特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文章基于無形資產的存在性、收益性和風險性三個基本質量特征,試從三個不同的維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對無形資產的質量進行評價。

【關鍵詞】無形資產;存在性;收益性;風險性;質量評價

縱觀無形資產領域的研究不難發現,迄今為止對無形資產的定義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但是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無形資產正在替代有形資產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主要驅動要素,這一事實已經無需爭論。無形資產的數量與質量決定著企業的短期經營和長期發展,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傳統的無形資產會計研究主要集中在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報告和信息披露,重點關注的是無形資產的數量,而對無形資產質量的研究卻很少見。

一、文獻綜述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對資產質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銀行資產質量與信貸風險、規模經濟;企業資產質量與生產效率等之間關系的研究。Harris和Raviv(1990)應用債務緩和模型(簡稱HR模型)研究了公司質量決定其資本結構,并最終影響企業價值。BernstEin(1996)對銀行資產質量與規模經濟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貸款質量對銀行成本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資產質量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在資產質量理論方面國內學者對資產質量的概念和特征作了一定的分析。如干勝道、王生兵認為,資產質量是企業資產盈利性、變現性和周轉能力的綜合體現。張新民認為,資產質量是特定資產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滿足企業對其預期期望的質量,具體表現為變現質量、單獨增值質量、被利用質量、與其他資產組合增值的質量等方面。同時指出,對資產質量的分析要強調資產的相對有用性。企業所處時期不同、環境不同,資產的質量就不同。在實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K值(k=|調整后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檢驗和企業盈利能力、企業成長性或企業價值同資產質量的關系方面(宋獻中、高志文,2001;李嘉明、李松敏,2005等)。

可見,近年來,國內外的學者開始研究資產質量問題,但專門針對無形資產的質量研究幾乎沒有。本文在借鑒前人無形資產研究以及資產質量研究的成果的基礎上,試圖找到企業無形資產質量評價的思路和方法。

二、無形資產的概念和種類

關于無形資產的概念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不一一列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巴魯·列弗教授(2003)的觀點,他認為無形資產是一種對未來收益沒有實物形態或非財務性的要求權,比如:專利、商標或一種特殊的可以節約成本的組織機構(互聯網基礎上的供應鏈),并指出,“無形資產、知識資本和智力資本這幾個詞是可以相互替換的。一般,會計學的文獻中使用無形資產的概念,經濟學家使用知識資本的概念,管理學和法律學書中使用智力資本的概念。盡管在不同領域中對無形資產的稱呼不盡相同,但是這些概念所指的本質涵義是相同的,都是對未來收益的非實物形態的要求權。巴魯·列弗教授定義的無形資產可謂是廣義無形資產,也是企業確實存在的無形資產,但由于會計確認及計量方法的局限性導致廣義無形資產中的很多無形資產種類沒有納入會計核算系統。比如《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的定義為:“無形資產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蔽覈镀髽I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和土地使用權。我國會計準則的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定義都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討論,都強調了可辨認性和可控制性這兩個約束條件,也就是將所有不可辨認、不可控制的無形資產都排除在外了。顯然廣義上的無形資產比會計中的無形資產的概念外延大得多。筆者先把研究范圍集中在會計意義上的無形資產的質量評價,或稱狹義無形資產。在后續的研究中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

三、無形資產的基本質量特征

無形資產的質量特征既具有資產質量特征的某些共性,也有其特有的質量特征。

(一)無形資產首要質量特征——存在性

由于無形資產是看不見摸不著,不具有實物形態的資產,這種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經濟資源是否存在是決定其資產質量的首要特征,如果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資產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應該有價值。我們在關注無形資產的存在性質量特征時主要考察會計報表上列示的無形資產價值是否真實、是否充分,有無賬外無形資產的可能性。

影響無形資產真實性的主要是虛構無形資產。虛構無形資產從何而來?無形資產的三種來源以及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和公開市場價格的特性,都為虛構無形資產大開方便之門。股東投入時虛構資產。很多企業的實收資本構成中,存在比例很高的無形資產作價出資。出于增加出資額的目的,部分股東投入時通過高估無形資產,甚至將根本不存在的或與公司經營無關的無形資產作價出資,導致股東投入時就產生無形資產的出資不實。1.外購時虛構資產。通過外購來虛構無形資產,往往是出于利潤舞弊的原因,將虛構的利潤固化在無形資產,比其他有形資產更具有隱蔽性。比如,將費用支出包裝成購買無形資產,將虛構的收入轉移至購買的無形資產等。2.內部開發支出虛構資產。新準則允許將公司內部開發支出資本化,為部分企業“制造”業績大開方便之門。部分企業虛構開發項目,有意混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任意放大資本化的支出范圍,通過資本化來虛構無形資產,可以輕松達到提升當期利潤的目的。

無形資產的存在性特征首先要求報表上揭示的無形資產是客觀真實的,不是虛構的。在此基礎上還應關注無形資產價值披露的充分性。按照目前的《企業會計準則》,我們在報表上看到的“無形資產”和“研發支出”披露的應該是由股東投入、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以及已經成功的開發支出。與自創無形資產關系密切的研究支出和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全部計入了期間費用。這樣的會計處理很可能會導致賬外無形資產的形成,因為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并不能影響自創無形資產的成功與否。長期以來,重視研究與開發的企業就存在多項已開發成功的自創無形資產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出來的問題。因此對無形資產進行質量分析時,應當考慮賬內無形資產的真實性、充分性以及賬外無形資產存在的可能性。

(二)無形資產根本質量特征——收益性

無形資產收益性強調資產在持有和使用過程中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根據會計準則中有關資產的定義可知,企業擁有或控制資產的本質目的就是要獲得經濟利益的流入,這種經濟利益的流入既可以表現為企業利潤的增加,也可以表現為現金流量的增加。資產的收益能力越強,資產質量就越高。優質的資產是良好收益的必要條件,而良好收益是高質量資產的外在表現。因此收益性是資產質量特征的共性表現,也是無形資產的根本質量特征。資產的收益性不僅包括資產的收益能力,還包括資產的收益方式。資產的收益能力可以用統一的貨幣形式計量,但每種資產獲取收益的方式可以互不相同。無形資產的收益實現方式和有形資產不同。對于一項專有技術企業可以利用它的先進性和有用性為企業帶來超額價值,但必須和企業的有形資產一起來創造價值,也就是說無形資產本身無法直接為企業創造財富,必須依附于直接或間接的物質載體才能表現出其內在的價值。無形資產在企業整體資產的運用中起到膠合劑和催化劑的作用,它和其他資產組合在一起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帶來

經濟利益的流入。

(三)無形資產不可忽視的質量特征——風險性

無形資產的風險性就是指它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時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和收益是伴隨而生的,在考察資產收益性的同時還要考察其風險性。雖然有形資產在創造價值期間也可能有不確定性,但是這種變化的發生頻率、變化幅度和把握的難易程度都與無形資產的不確定性有非常大的差異。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相比,風險性更大。在評價其質量的時候,不能忽視這一重要的質量特征。對于無形資產所具有的不確定性,預測難度大,受主觀判斷和未來收益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較大。如無形資產與其相配套的資產有一定的要求,加上企業處于復雜多變的環境當中,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無形資產所面臨的環境更是錯綜復雜、變化萬千。所以對無形資產不確定性預測水平的要求高,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無形資產未來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到無形資產的質量,使得收益的實現帶有極大風險。因此,在評價無形資產質量時,要對其風險性進行評價。

四、評價無形資產質量的三個維度及方法

(一)單項或分類無形資產質量評價

為什么要對單項無形資產或每一類的無形資產單獨進行質量評價呢?筆者認為基于上述無形資產的基本質量特征,即便是會計意義上的幾種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在存在性、收益性、和風險性這三方面的表現也是有明顯差異的。如內部研發的非專利技術很容易被虛構或披露不充分。有實證研究表明(郭敏,2008),在會計上已確認無形資產的幾種無形資產中,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等技術類無形資產對主營業務利潤表現出正的影響,而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使用權類無形資產表現出負的影響。這一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收益性是有差異的。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風險產生的原因不同,風險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有的是因為市場競爭、新技術的發展更新產生的風險,有的是因為替代品的出現產生的風險,還有的是因為法律規定的不完善以及宏觀政策的變動產生的風險。因此在評價企業無形資產質量時首先要注意單項資產或者分類資產在上述三個基本質量特征中表現出來的差異,逐項、逐類進行評價。

在進行單項或分類無形資產質量評價時可以采用會計上的計量方法,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來考察它的存在性。用實證研究的方法來考察每一類無形資產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核心利潤的價值相關性。用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來評估每一類無形資產的風險大小。目前在這些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進展和成果。

(二)無形資產整體質量評價

在實踐中經常會看到,兩家企業有形資產的規模相差無幾,但創造出的價值增值卻差別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利潤,當然這里面可能會包括還沒有被會計確認的無形資產。因此有必要關注企業無形資產整體對企業的價值貢獻,來評價無形資產整體的質量。

采用CIV(CalculatedIntangibleValue)法來對無形資產的整體質量進行評價。該方法是由美國伊利諾斯州的NCI研究所提出的一種計量企業無形資產的方法。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企業無形資產是企業運用其有形資產獲取超額收益的來源,可以通過對企業超額收益的資本化來計算無形資產的價值。該方法以企業所在行業的有形資產收益率為基礎,將企業收益中超出行業平均有形資產收益的那部分視為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潤。該方法的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企業過去三年平均稅前收益。

第二步:計算企業連續三年年末有形資產平均值。

第三步:用企業平均稅前收益除以平均有形資產得到有形資產回報率(ROA)。

第四步:計算同時期同行業的平均ROA。

第五步:用行業平均ROA乘以企業平均有形資產,再從稅前收益中減去該乘積,得到的結果就是該企業資產比同行業其他企業多出來的超額回報值。

第六步:計算三年平均實際所得稅率并乘以超額回報,再從超額回報原值中減去這一乘積得到稅后超額回報值——即無形資產所產生的價值。

第七步:計算第六步結果的凈現值。即用其除以合適的貼現率,這樣就得到了無形資產創造的超額價值,而這個價值從未出現在資產負債表里。

CIV法是一種測算企業運用其無形資產創造超額價值能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借鑒這種方法來評價無形資產整體質量的高低,創造超額價值越大的企業,其無形資產的整體質量較高。如果超額價值較小甚至是負數則其無形資產的質量較低。

(三)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組合的資產組的質量評價

前面在論述無形資產的收益性質量特征時曾經指出無形資產必須和其他有形資產組合在一起為企業創造價值??梢园哑髽I的資產總體看成是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組合在一起的資產組,評價這一資產組質量的高低。

對于由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組成的企業資產組的質量評價,可以借用托賓Q值的大小來判斷。托賓Q值的大小常被用來反映上市公司的業績以及成長性。托賓Q值越大,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好,成長潛力就越大。托賓Q值等于上市公司資本的市場價值與總資產重置成本之間的比值,資本的市場價值包括公司股票市值和債務資本市場價值,債務資本市場價值不容易取得時也可以用賬面價值取代??傎Y產的重置成本是指今天要用多少錢才能買下所有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即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的重置成本總和。其計算公式為:

當托賓Q值大于1時,說明企業的無形資產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市場價值高于其重置成本,托賓Q值越大,說明其資產組的市場價值越高,資產組的質量也就越高。

五、結論與不足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無形資產對企業的價值貢獻越來越大。無形資產的數量與質量共同決定著其創造超額收益能力的大小。無形資產的存在性、收益性和風險性三個基本質量特征既有資產質量特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本文基于無形資產的基本質量特征,試從三個不同的維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對無形資產的質量進行評價。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尚未對廣義無形資產范圍內的無形資產種類進行全面研究,對無形資產的風險性評價有待進一步深入和量化。上述評價方法能否有效地評價無形資產的質量,還需要實證研究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