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的有形和無形
時間:2022-11-28 04:05:00
導語:政績的有形和無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國已建成污水處理廠800多座,但完全沒有投入運作的“曬太陽工程”占1/3;半停半開、需要時做做樣子,不需要時就歇著的“半拉子工程”又占1/3。
之所以有這么多“曬太陽工程”、“半拉子工程”,一個主要原因是,各地污水處理廠建好了,但截污管網沒有鋪,或者只是象征性鋪了一部分。因此,很多城市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骯臟的污水肆無忌憚地瀉往江河湖海,一邊是污水處理廠“嗷嗷待哺”、收集不到污水。
為何有些地區熱衷建污水處理廠卻不愿建截污管網?答案是“不正確的政績觀作怪”。有的地方管理者認為,建污水處理廠是“地面工程”,看得見摸得著,是“政績”;鋪截污管網是“地下工程”,涉及征地拆遷,工程量大、投入多、周期長,短時期內見不到成效,難以顯示“政績”。如此一來,“曬太陽工程”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怪了。
領導干部都希望自己有政績,但如何創造政績?則大有講究。有人把政績等同GDP,為了GDP不顧一切,不惜犧牲環境、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以至于“數字游戲”、“注水數據”接連不斷;有人熱衷于搞“形象工程”、“標志性建筑”,認為這就是政績,結果是“最大的廣場”、“最高的噴泉”、“最豪華的會展中心”遍地開花。如今,只談GDP這一招已不靈,“形象工程”受到批評,一些人又開始打著“綠色GDP”、“循環經濟”等幌子,進行種種有名無實的“形象工程”。
“政績”是什么?政績就是為人民謀福利、對社會做貢獻。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我們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干部必須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群眾關心的難點當作我們工作的重點。“政績”,常常是有形的,有時也是無形的。實實在在地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讓老百姓切實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是政績;著眼于科學、長遠發展,其經濟、社會效益或許一時難以看見,但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利于推動社會整體進步,也是政績。總之,一切以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依歸,就是科學、全面的政績觀。
如何樹立和落實全面的政績觀?番禺的實踐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既要考慮當前的利益,也要考慮長遠利益;既要重視局部效益,也要重視整體發展;既要算清經濟賬,也算好社會責任賬。番禺區委一位領導說得好:“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基礎性工作,雖然不可能在短期內見效,但為了全區未來發展、人民整體利益,這些工作一天也不能耽擱。”
無論是有形的政績,還是無形的政績,最重要的是踏實干事,而不是自我炫耀。“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為官一任,政績如何,老百姓心里清清楚楚。“曬太陽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能勞民傷財,決不是我們共產黨人所要追求的政績。相反,只要是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為了群眾利益而兢兢業業地干事業,就是最好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