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 特色為本
時間:2022-03-21 12:59:00
導語:縣域經濟 特色為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最基本的區域經濟單元,包括縣、鄉(鎮)、村經濟,具有多層性、綜合性和基石性等特點。由于我國各地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發展縣域經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模式。但總體上看,筆者認為,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尤其應當引起充分重視。
在空間上,發展縣域經濟要突出發展縣城經濟。因為縣城集聚了縣域內各種資源和行業優勢,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和重點。過去大搞“一大二公”,實施平衡發展戰略,致使經濟發展重點不突出,縣城帶動乏力。為此,要吸取教訓,在發展縣域經濟時,要重點發展壯大縣城經濟,并以此帶動縣域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在產業上,發展縣域經濟要突出發展工業經濟。在縣域這個范圍內,產業結構的層次低,特別是在廣大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滯后,“農業弱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問題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業經濟欠發達,缺乏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因此,發展縣域經濟就是要發展工業經濟。
在所有制上,發展縣域經濟要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多數縣屬國有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境,主體地位日益萎縮,給縣域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就業、財政和穩定的壓力。因此,要發展縣域經濟,填補縣域公有制經濟全面退縮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國有經濟的體制外,大力實施“民營強縣”的戰略。
在資源利用上,發展縣域經濟要突出發展特色經濟。在現代經濟的全面競爭中,縣域經濟要想在更大范圍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利用自己的資源,創造自己的特色優勢。
縱觀各地經濟發展的軌跡,凡是縣域經濟發達的地區,均是該地區特色經濟能量充分釋放的結果。那么,如何尋求自身特色能量釋放的最佳途徑呢?
一是要研究挖掘自身特色優勢。一個縣域均有自己的特色優勢。有的有區位優勢,如地處交通要道和樞紐,或沿海、沿邊;有的有自然資源優勢,如域內蘊藏大量礦藏資源,或豐富的水能資源;有的有社會資源優勢,這主要是指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域內已集聚的智力資源,或成為政治、經濟、金融中心;有的則以上優勢兼而有之。經濟發展的現實告訴我們,即使再貧困的地區,也會存在某種資源優勢,或自然資源方面的,或社會文化資源方面的。只有充分認識并開發好這種資源,構筑起本地區的特色產業,才能擺脫資金等因素的制約,闖出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所以,作為縣域經濟的決策者,一定要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吃透縣情,理出發展思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闖出一條適合本縣域的發展之路;要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努力發掘自己的發展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創造出本地經濟的特色。
二是要發揮優勢打造特色產業。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會生產是各個國家或地區只生產自己在生產上處于相對優勢、成本比較低的產品,并用這種產品去同其他國家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這樣各個國家或地區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處。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已經得到各地經濟發展實踐的印證。我們過去的縣域經濟,包括現在仍有一些地方,由于忽視特色,不注重比較優勢成本,一味追求全面發展,形成“小而全”的局面,其結果是各地產業結構雷同,沒有產品特色,嚴重影響了產品的競爭力,進而失去了許多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機遇。因此,我們在發展縣域經濟時,一定要按照比較經濟利益的原則,研究制定縣域特色產業發展規劃,主動參與縣域外的經濟分工與協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劣中選優,切忌毫無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如縣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則可以突出旅游產業特色;縣域礦產資源豐富,則可以突出以礦業開采、加工為主的礦業經濟特色;縣域內水能資源儲量豐富的,則可突出以水力發電為主產業特色。總而言之,只有堅持特色,才能使縣域經濟具競爭力,才能在國內、國際市場對接中找到自己最佳位置。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要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經濟的競爭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礙縣域特色經濟與農村專業市場向高層次發展的原因之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縣域經濟要搞出特色,無論是第一產業還是第二、第三產業,或者是傳統優質產業,如果離開了科技和信息的運用,都是不可能的。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所以,縣域經濟必須加大科技含量投入,引進科技人才,增強特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這里最關鍵的是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特色經濟的知名度。要利用科技加大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利用現代信息網加大廣告宣傳,塑造名牌產品;利用名牌戰略的龍頭功能、優化功能,促進特色企業的發展。
四是要依法行政服務于特色經濟發展。縣域作為“農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行政區域。歷史上的自然經濟的基礎,傳統的計劃經濟慣性,如果單純依靠市場自發力量在這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形成特色經濟的話,則時間長、代價高。因此,發揮縣域政府的作用對形成特色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政府必須依法行政,不能再像計劃經濟條件下那樣,行政命令一切,一切行政命令,而應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經濟運行規律的要求,主要彌補市場失靈。縣域政府的作用應放在定戰略、創環境、上產業三個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縣域發展戰略必須要對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國內外市場及相關因素有詳細的了解,要跳出縣域,與整個經濟發展全局結合起來進行特色產業定位。過去只從本地資源出發來定位的情況,現在看來是不夠的。另外,在多方競爭的情況下,要抓住重點強項,發揮優勢。創環境就是要求政府站在宏觀的層面上,運用多種手段,通過引導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造就一個有利于縣域特色經濟與農村專業市場可持續發展的輿論、政策法規、人文、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