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構想下的金融合作論文

時間:2022-08-23 03:54:01

導語:戰略構想下的金融合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戰略構想下的金融合作論文

一、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的內容及意義

(一)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提出

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四國陸地總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8億,占世界總人口的40%,2012年生產總值達10萬億美元。四國物產豐富,資源能源富集,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中印緬孟次區域包括緬甸、中國西南地區、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在內,陸地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億。次區域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核心區和亞洲各次區域的重要樞紐,入有中、印、緬、孟廣袤腹地,出有加爾各答、吉大港、仰光等著名港口,是中國、南亞、東南亞地區三大市場融匯地,聯動全球1/3以上人口的大市場,同時也是中國開拓印度洋出海大通道的必經之地,通道價值、地緣區位和戰略意義極其重要。中印緬孟次區域經濟合作的設想最早由云南省的學者于1998年提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關學者的策劃下,1999年昆明市舉辦了首屆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國際研討會,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一屆,一直以來以非正式官方交流為主。從空間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和經濟發展理論的綜合視角,中印作為兩個大國和大市場,盡管共有邊境線較長,但出于地理特征和政治安全等因素,需要選擇恰當區域開辟狹長的安全緩沖區和經濟交往區,并依托本國的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優勢,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貿易金融投資、產業園區建設、商貿旅游文化等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及周邊緬甸、孟加拉等國家的經貿往來。該區域具有明顯的“跨境經濟走廊”特征,涉及中印緬孟四國,因此該區域稱之為中印緬孟經濟走廊。近年來,中印緬孟四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相互貿易、投資等不斷增加,為地區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5月,總理訪印期間與印度總理辛格達成一致同意在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倡議建設印緬孟經濟走廊,推動中印兩個大市場緊密連接。這也標志著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筆者認為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重點應包含以下內容:1.以交通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基本條件;2.互補性產業結構和巨大的相互貿易需求,是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的動力所在;3.分布在交通沿線的產業園區各具優勢,人才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集聚明顯;4.包括貿易、投資、金融、旅游在內的互聯互通便利;5.以經濟走廊為依托增強中印兩個世界最大人口國家的經濟金融合作;6.提升對緬甸、孟加拉的投資水平,充分利用兩國的資源、能源優勢。

(二)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經濟增長動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經歷了一輪較快增長后,但自2011年以來開始下滑,突出表現為對外貿易拉動量能不足。2012年,中印貿易額由2011年的739億美元回落至664.7億美元,同比減少10.1%,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明顯減弱。因此,兩國都迫切需要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擴大出口市場,遏制出口貿易下滑態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诖吮尘埃袊谖鞑看箝_發戰略的基礎上面臨加快西向和西南向開發開放的歷史重任和現實需求;同時,印度也面臨東北部和北部開發開放的戰略要求;緬甸、孟加拉也需要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和世界市場中有所作為??梢姡ㄔO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符合四國的共同利益,次區域的進一步開發開放有望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對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也將注入新的活力。第二,有利于深化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方政治互信。長期以來,緬甸和孟加拉與中國的關系較為穩定,經濟交往十分密切,民間往來十分頻繁,但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變化,中國有必要加快在該區域的經濟布局,以此進一步鞏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地緣政治關系。中印兩國關系近年來也不斷改善,但領土邊界問題始終懸而未決,制約了兩國在更多經濟領域的深度合作。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建設,將有助于四國擴大經濟合作范疇,以此為根基不斷增強各國的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梢?,從深化經濟務實合作入手,鞏固全方位合作關系,對中國進入南亞進而連接西亞和非洲等環印度洋地區意義重大,對中國出??趹鹇浴⒛茉磻鹇?、資源戰略等一系列政治經濟利益影響深遠。第三,有利于資源技術互通,增進各方國民福利。中印緬孟次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是世界上最為貧困的區域之一。但是也要看到,四國在資源、技術、資本、人力等方面各具優勢,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互補性,發展潛力巨大。經濟走廊建設將推動各方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建設和貿易投資往來,對促進次區域農業、工業、服務業協調發展,增加投資和貿易機會,減少投資和貿易壁壘,帶動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進而增強物質文化交流,增進人民相互了解和提升福利水平??梢姡ㄔO好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將促進中印兩個人口大國和最具潛力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時帶動緬甸和孟加拉國的發展,對開發亞洲欠發達地區、消除貧困、加快次區域融入全球化具有積極影響。

二、中國推進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

跨境區域金融合作需要核心國家的主導和推動。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中,中國和印度是主導力量,中國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加以推進。SWOT分析法以系統分析方法為基礎,全面分析主體所具備的內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和面臨的外部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并按照矩陣形式排列,加以綜合考量,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對中國推進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的SWOT分析結果見表1。

(一)優勢

1.經濟實力和市場需求優勢。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水平、對外貿易總量、外匯儲備總量、市場容量等方面積累了明顯的優勢;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建設、工業制造業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同時存在對IT產品服務、資源、能源、農產品等的巨大需求;西南地區也逐步成為開放前沿,并通過國內發達的交通網絡,連接中國西北、中原地區和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因此,基于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將連接到全國的大市場和大工廠。2.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優勢??臻g可達度是跨境經濟合作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條件可以有效提升空間可達度。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中國西南地區交通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態勢明顯,產業園區建設不斷加強,客觀上為中國西向開放提供了基礎設施、交通、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條件,為推進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中國在金磚聯盟、中國東盟自貿區等多邊框架也積極支持次區域基礎設施建設。3.沿邊開放和金改試驗優勢。中國西南地區在大力發展邊貿、執行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基礎上,經過多年來的大膽試驗,沿邊開發開放不斷取得新進展,呈現新格局。2011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昆明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7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云南瑞麗、廣西東興、內蒙古滿洲里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2013年11月21日,人民銀行等11個部委辦聯合印發《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這些沿邊開放和金改試驗政策優勢正逐步轉化為推進中印緬孟次區域經濟金融合作的勢能。4.民間交往和文化交流優勢。中印緬孟經濟、文化、思想交流源遠流長,佛教、音樂、舞蹈、天文歷算、文學語言、建筑和制糖等傳入中國;同樣,中國的造紙、蠶絲、瓷器、茶葉、音樂傳入各國。近年來,在云南省政府和有關學者推動下,1999年首屆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論壇召開并簽署“昆明倡議”,該論壇一直延續至今;2013年6月,由中國國家商務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邀請南亞各國商務部門聯合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期間舉辦了旨在增進中國和南亞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系列活動;2013年12月在云南瑞麗市姐告邊境貿易區舉辦的中國緬甸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已經成功舉辦13屆。這些活動有效促進了四國在貿易投資、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二)劣勢

1.缺乏國家層面的長期支持和推動。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雖然在總理訪問印度期間倡議發起,但仍缺乏實質性進展和政策性支持。由于金融合作的復雜性高于經濟走廊建設,就西南地方省份而言,金融頂層制度供給缺乏自主權,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跨境金融機構合作和人才培養有待突破,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有待進一步放開?,F有政策和基礎難以滿足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的高要求,反而將制約經濟走廊建設。2.產業梯度和互補性不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產業競爭力以全球價值鏈和國際分工為基礎。中印緬孟次區域盡管在產業結構和貿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但產業相似度仍高于互補性。以中印為例,印度對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其原因是印度缺乏在中國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而中國的機械、電訊、化學產品在印度市場優勢明顯,出于考慮保護本土產業的目的,印度設置了重重貿易壁壘。推進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和金融合作,需要四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互補性。3.支持本國企業參與對外貿易投資的力度不夠。中印緬孟次區域經濟金融合作能否取得實效需要落實在微觀主體。目前,中國仍缺乏對本國企業參與對外貿易和赴印度、緬甸、孟加拉投資的全方位政策措施保障,投資壁壘、出口企業融資、對外投資企業最惠國待遇、對外投資匯率變動避險、政治風險避險等關鍵問題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機會

1.全球金融危機為次區域金融合作提供了重大機遇。從國際經濟金融的發展實踐看,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合作,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穩定,有利于抵御外部金融風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日本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歐盟陷入債務危機,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人民幣始終保持升值態勢。吸取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中印緬孟次區域各國對于加快地區金融貨幣合作、推動地區金融一體化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識。這些變化增強了中印緬孟次區域國家對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的信賴,為中國西向金融開放和人民幣次區域國際化注入了強心劑。2.印度、緬甸、孟加拉迫切需要新開放政策拉動經濟增長。近年來,中印緬孟次區域國家經濟增速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緬甸和孟加拉而言,如何有效利用中印兩國的大市場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捷徑;對于印度而言,擴大對中國的出口和開發開放印度東北部廣大地區也將為印度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可見,四國都有擴大對外開發開放的迫切需求,為中國推進跨境金融合作提供了機會。3.中印兩國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的貿易投資金融合作機遇。2013年3月,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五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金磚國家貿易投資合作框架》,建立總額1000億美元的緊急儲備機制,旨在加強多邊金融合作與協調。2013年9月,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G20峰會上,金磚五國領導人經過非正式磋商宣布已就建立金磚國家發展銀行達成初步共識。由中印兩個大國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的貿易投資金融合作,將有利于緬甸和孟加拉參與到次區域的金融合作中來。另外,中國—東盟自貿區業已建成,中緬金融合作也已具備良好基礎。

(四)威脅

1.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仍未從根本上改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仍然掌控著全球金融話語權,華爾街的金融資本足以擾動全球實體經濟,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地位未根本動搖,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仍缺少話語權。WTO和主要國際貿易多邊框架仍然由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主導,中國和印度在內的WTO成員國有被邊緣化的趨勢。2.區域內政治、領土、民族、宗教等關系復雜。國家戰略定位是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中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一旦某國戰略改變勢必影響經濟走廊建設和金融合作。中印緬孟次區域內雙邊關系中,中印關系具有決定性作用,同時其他雙邊和多邊關系也不容忽視。由于該區域內復雜的政治、領土、民族、宗教關系問題,稍有不慎可能影響到各國戰略定位,威脅次區域經濟合作。3.區域外美國、日本等國家的介入。中印緬孟次區域是難得的投資熱土,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廉,日本等國的資本和技術競相進入次區域。從政治上來看,美國、日本、歐洲在對華政策上一貫喜歡打“印度牌”,近期也將緬甸和孟加拉牽涉進來。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中印緬孟次區域已經成為主要世界大國的角力場,對中國開展貿易、投資活動帶來潛在的政治風險。

三、中國推進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的戰略構想及實現路徑

金融合作是金融國際化背景下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的核心和高級階段。從長期來看,各方應致力于消除區域內高額的貿易成本和貿易壁壘,建成自由貿易區,加速貿易自由化進程;致力于消除區域內投資障礙,實現區域內國民待遇,促進投資便利化;致力于全球價值鏈分工下的生產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增強產業和貿易互補性,提升產業協同化水平;致力于區域內貨幣合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一)貿易自由化

當前,WTO談判進展緩慢,功能逐步弱化;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TTIP)和多邊服務業協議(PSA)等多邊框架也大有取代WTO之勢。為避免被邊緣化,中國一方面應積極主動開展談判爭取早日加入,另一方面應積極構建自己主導或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多邊框架,中國—東盟自貿區、金磚國家聯盟等是中國構建多邊框架的重點合作區域。中印緬孟次區域內印度是金磚國家,緬甸是東盟成員國,具備成立多邊框架的基礎。因此,加快建成中印緬孟自由貿易區(FTA)是推進貿易自由化的長期戰略目標。在中印緬孟自由貿易區的實現路徑上,應從以下方面著手:短期:一是中印緬加強在WTO多哈回合、中印加強在金磚國家聯盟、中緬加強在中國—東盟自貿區等多邊及雙邊場合涉及貿易問題的協調。二是開展區域貿易安排(RTA)談判,加快建立有效的區域內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三是加強各國標準、認證、檢驗、檢疫以及各國貿易救濟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四是擴大邊境地區開放,擴大邊境貿易。長期:一是結合RTA進展,適時組織開展中印緬孟自由貿易區談判。二是逐步消除貿易壁壘,推進沒有海關監管、查禁、關稅干預下的貨物自由進口、制造和再出口。三是整合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聯合打造“中印制造”的最強音。

(二)投資便利化

中國和印度作為該區域的兩個核心大國,投資潛力同樣巨大。一方面,對外直接投資可以滿足各國企業在擴大國際市場、提升技術水平、獲取資源和規避貿易壁壘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國在產業結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方面具有互補優勢,直接投資有利于各國競爭優勢的發揮。在推進中印緬孟投資便利化的路徑選擇上,應從以下方面著手:宏觀層面:一是完善商業信息交流機制,加強相關貿易、投資政策的信息交流。二是互派貿易和投資促進團體訪問,為強化各國經貿部長級會議、貿易和投資促進機構緊密聯系提供支持。三是了解各國法律法規,提高貿易投資環境的透明度,共創良好的投資環境。四是擴大在展覽會、博覽會等貿易和投資促進平臺方面的合作,增加企業交流合作的機會。五是加強在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微觀層面:一是允許符合共同標準的金融機構在區域內各國互設分支機構,鼓勵國內金融機構到次區域國家發行海外債券。二是推進次區域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三是采取全面保障措施,鼓勵成立對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探索發展并購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產品創新,逐步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并提供相應的中介服務,支持國內企業和國內資本到孟印緬投資。四是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方式,拓展外匯儲備委托貸款平臺和商業銀行轉貸款渠道,為用匯主體提供融資支持。五是推動開發性金融在次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園區建設中的投資參與。

(三)產業協同化

產業協同效應是指原料、人才、技術、設備、信息等基本生產要素和供應、生產、銷售、研發、服務等核心生產環節密切配合、結構合理、分工科學,產生規模經濟效應。產業協同效應有集聚協同和分工協同兩種類型。本輪全球經濟進入下行周期以來,中印緬孟次區域內貿易爭端不斷加劇,特別是印度面臨經濟下滑壓力,對國內制造業多加保護,因此對中國礦產、機電等多個領域掀起貿易救濟浪潮或嚴苛征稅。這主要歸因于各國產業結構上的相似性。當前,全球需求結構變化引致生產領域的深刻變化,中印緬孟次區域面臨在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價值鏈分工的競爭,強化次區域合作有助于在適度競爭環境中提升各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推進中印緬孟產業協同化的路徑選擇上,應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促進區域內資源有效整合與合理配置。中印緬孟次區域在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方面各有優劣勢,需要各國加快要素市場建設和自由流動,最大限度實現資源、技術、人才、資金共享,提升資源優化配置效率?;A設施是區域經濟交流的基本條件,加快次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區域內自然資源的跨區域流動,深化貿易合作,促成產業分工與協同。另一方面,要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和互補發展。中印緬孟次區域必須強化錯位競爭及互補合作,沿經濟走廊建設互補性強、市場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產業園區;協調產業發展政策,提高各國產業互補性;推進產業以經濟走廊的園區為核心集聚,形成產業集群,吸引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向各自優勢產業聚集。

(四)人民幣國際化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加快建設必將穩步提升區域內各國間貿易份額,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良好契機和堅實基礎。目前,人民幣匯率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尚未完成,資本項目開放僅僅處于探索階段,金融自由化程度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極其緊迫且任務艱巨。對比英鎊、美元、歐元的國際化經驗,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選擇合適的周邊區域進行先行試驗。本文認為,中印緬孟次區域金融合作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可以有效探索人民幣國際化。在區域選擇路徑上,中印緬孟次區域人民幣國際化應該遵循“緬甸+孟加拉”→“緬甸+孟加拉+印度”由小到大的路徑。在貨幣職能路徑上,中印緬孟次區域人民幣國際化應該遵循“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由低到高的路徑。在推進關鍵步驟上,首先,區域內簽訂貨幣互換協議,開展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推進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穩步擴大人民幣結算規模;其次,擴大人民幣在次區域作為結算貨幣、資本貨幣、記賬貨幣載體的職能,并成為這些國家主要的官方儲備貨幣之一;第三,聯合印度開展更廣范圍內的貨幣合作,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使人民幣成為次區域的主要官方儲備貨幣和錨貨幣。

作者:霍強李霞黃雅琪單位: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