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與市場規制
時間:2022-03-18 04:21:00
導語:信息不對稱與市場規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逆向選擇模型
喬治·阿克勞夫(GeorgeAkerlof)在1970年發表了名為《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的論文,被公認為是信息經濟學中最重要的開創性文獻。在美國俚語中,“檸檬”俗稱“次品”,這篇研究次品市場的論文因為淺顯先后被三、四雜志退稿。然而,喬治·阿克勞夫(GeorgeAkerlof)在這篇論文中提出的逆向選擇理論揭示了看似簡單實際上又非常深刻的經濟學道理。
逆向選擇問題來自買者和賣者有關車的質量信息不對稱。在舊車市場,賣者知道車的真實質量,而買者不知道。這樣賣者就會以次充好,買者也不傻,盡管他們不能了解舊車的真實質量,只知道車的平均質量,愿平均質量出中等價格,這樣一來,那些高于中等價的上等舊車就可能會退出市場。接下來的演繹是,由于上等車退出市場,買者會繼續降低估價,次上等車會退出市場;演繹的最后結果是:市場上成了破爛車的展覽館,極端的情況一輛車都不成交。現實的情況是,社會成交量小于實際均衡量。這個過程稱為逆向選擇。
為更加清楚地說明逆向選擇模型。我們可以考慮最簡單的情況,假定賣者出售的舊車有兩種可能類型:θ=6000(高質量)和θ=2000(低質量),每一種車的概率分別是1/2;買賣雙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對車的評價等于車的質量。顯然,如果買者知道車的質量,均衡價格P=6000(高質量)或P=2000(低質量)。買者不能知道車的真實質量,如果兩類車都進入市場,車的平均質量E[θ]=4000,由于買者不敢保證出高價就能買到高質量θ=6000的車,所以愿意出的最高價格P=4000,希望能夠買到θ=6000的車。但在此價格下,高質量車的賣者將退出市場,只有低量車θ=2000的賣者愿意出售。買者知道高質量的車推出以后,市場上剩下的一定是低質量的賣者。唯一的均衡價格是P=2000,只有低質量的車成交,高質量的車退出市場。如果市場上是θ=6000到θ=2000的連續分布,盡管推理稍微復雜一些,但同樣證明這一理論。
這個例子盡管簡單,但給出了逆向選擇的基本含義:第一,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的運行可能是無效率的,因為在上述模型中,有買主愿出高價購買好車,市場——“看不見的手”并沒有實現將好車從賣主手里轉移到需要的買主手中。市場調節下供給和需求是總能在一定價位上滿足買賣雙方的意愿的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失靈了。第二,這種“市場失靈”具有“逆向選擇”的特征,即市場上只剩下次品,也就是形成了人們通常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傳統市場的競爭機制導出的結論是——“良幣驅逐劣幣”或“優剩劣汰”;可是,信息不對稱導出的是相反的結論——“劣幣驅逐良幣”或“劣剩優汰”。逆向選擇理論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分析問題的角度,可以說給人們提供了逆向思維的路徑,會加深市場復雜性的認識,由此能改變很多被認為“常識”的結論,使市場有效性理念又一次遭受重創。
由于信息不對稱在市場中是最普遍存在的最基本事實,因而喬治·阿克勞夫(GeorgeAkerlof)的舊車市場模型具有普遍經濟學分析價值。他講的故事雖然是舊車市場,可以延伸到煙、酒等所有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等等。也能解釋為什么假冒偽劣產品充斥這些市場,是因為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隱藏了信息。逆向選擇的理論也說明如果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遏止假冒產品,會使假冒偽劣泛濫,形成“劣幣驅良幣”的后果,甚至市場癱瘓。
二、信號傳遞模型
對信號傳遞模型做出突出貢獻的是另一位2001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他對信號傳遞模型的研究起源于在哈佛大學讀博士期間,他研究的結論集中體現在他的博士論文《勞動市場信號》中。在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的模型里,勞動力市場上存在著有關雇傭能力的不對稱,雇員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如果雇主沒有辦法區別高生產率與低生產率的人,在競爭均衡時,不論是高能力的人還是低能力的人得到的是平均工資。于是高生產能力的工人得到報酬少于他們的邊際產品,低生產能力的人得到的報酬高于他們的邊際產品。這時,高能力的人希望找到一種辦法,主動向雇傭方發出信號,使他們同低能力的人分離開來,使自己的工資與勞動效率相稱。教育程度向雇主傳遞有關雇員能力的信息,原因是,接受教育的成本與能力成反比例,不同能力的人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或者說教育傳遞信號具有把雇員能力分離開的功能。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的模型研究了用教育投資的程度作為一種可信的傳遞信息的工具。在他的模型里,教育本身并不提高一個人的能力,它純粹是為了向雇主“示意”或“發出信號”表明自己是能力高的人。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確定了一個條件,在此條件下,能力低的人不愿意模仿能力高的人,即做出同樣程度的教育投資以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這一條件就是,做同樣程度的教育投資對能力低的人來說邊際成本更高。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證明:在這種情況下,雖有信息不對稱,市場交易中具備信息的應聘者可通過教育投資程度來示意自己的能力,而雇主根據這一示意信號便可區別開不同能力的人。在他的模型里,假定教育對生產率沒有影響,但是,廠商以教育為基礎發放工資仍然有利可圖,因為它能吸引更高能力的人。
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的信號傳遞模型也具有普遍的經濟學意義。例如,上市公司的過度分紅行為。在很多國家,政府對紅利征稅的稅率比資本增值的稅率要高,通常政府對紅利征收兩次稅:一次對公司,一次對個人,而對資本增值只對個人征收一次稅。(在我國目前,證券市場對紅利雙重征稅,對資本增殖不征稅。)如果沒有信息問題,利潤再投資比分紅更符合股東利益,但很多公司仍然熱衷于分紅。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公司的管理層當然比股民更清楚地知道公司的真實業績。在這種情況下,業績好的公司就采取多發紅利的辦法來向股民發出信號,以區別于業績不好的公司,后者發不出紅利。證券市場對分紅這一信號的回應是股價上升,從而補償了股民因為分紅交納較高的稅而蒙受的損失。
信號(同一般水平分離)的要求是“不對稱信息”帶來的反應。如廠商不惜重金到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做廣告,不僅僅是為了達到它的宣傳廣度,同時也顯示自己的實力,同那些沒有實力的廠家區分開。這樣的事例浸透商業活動的每個角落。
三、分離均衡模型
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研究的是擁有信息的一方主動信息,從同類中分離出來,這樣才有利可圖。那么,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不具備信息的一方建立如何的機制來篩選有信息的一方,從而實現市場效率呢?這是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研究的重點。
如果說喬治·阿克勞夫(GeorgeAkerlof)研究的是產品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邁克·斯賓塞(MichaelSpence)研究的是勞動力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那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進一步把信息不對稱引入保險市場和信貸市場的研究,并且在諸多領域都有建樹。
在保險市場上存在道德風險(事后的信息不對稱)。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保險公司難以確切的知道投保人的真實情況和行為。保戶在與保險公司簽訂合約存在著隱藏行為,則導致道德風險,一旦人們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保險合約,他們往往會不再像以往那樣仔細看管家中的財產了,當出門的時候,他可能不再像沒有保險以前那樣仔細地檢查煤氣是否關好,因為現在屋子著火了,他將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作為極端的例子,有人甚至自己故意造成火災來騙取保費。在這里,因為保險公司無法觀察到人們在投保后防災行為而產生“隱蔽行為”。保險公司面臨著人們松懈責任甚至可能采取“不道德”行為而引致的損失,嚴重的情況會使保險公司關門。
保險市場逆向選擇(事先信息不對稱)來自保險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風險程度,從而使保險水平不能達到對稱信息情況下的最優水平。當保險金處于一般均衡價格時,低風險類型的消費者群預期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小于他不參加保險時的效用,這類消費者會退出保險市場,只有高風險類型的消費者預期投保的潛在收益大于潛在成本會愿意投保。低風險消費者退出后,如果保險金和賠償金不變,會由于賠償概率的上升而使保險公司可能虧損。這種條件下,為了不出現虧損,保險公司將不得不提高保險金。這樣,那些次低風險的顧客群認為支付這筆費用不值得,從而不再投保,高風險類型消費者不會在意保費的提高而踴躍進入保險大軍。這樣一來,高風險者就會把低風險消費者“驅逐”出保險市場。看來,靠提高保費的辦法,對保險公司是不管用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的重要觀點出現了:我們不能用通過提高保費的辦法來使保險市場的逆向選擇現象和道德風險消失。相反,提高保費,會加劇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來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險人可以通過提供不同類型的合同,將不同風險的投保人區分開,讓買保險者在高自賠率加低保險費和低自賠率加高保險費兩種投保方式之間選擇,以防止被保人的欺詐行為。即不是使保險處于混同均衡,而是出現分離均衡。分離均衡已經成為微觀經濟學中一個廣泛運用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信貸配給理論是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又一經典理論。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與安德魯·魏斯(AndrewWeiss)于1981年合作的劃時代論文《不完全信息市場上的信貸配給》,創造性地分析了信貸市場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指出企業存在的騙貸行為與信息不對稱有關。他們認為銀行降低壞帳損失的最優策略是對貸款進行配給而不是提高貸款利率。這些創見因現實世界信貸配給十分普遍而使研究更進一步接近更為現實的信貸市場理論,并對公司融資、市場理論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古典經濟學中,供大于求,利率就會下降;供不應求,利率就會上升。如果供求總平衡的話,均衡利率會很容易確定下來,長期來看供求平衡。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他發現在借貸市場上供求不相等是一個長期的現象,實際利率比均衡利率要低。貸款人的投資是有風險的,而且不同的貸款人的風險偏好不同。那些對未來投資回報率預期較高的人,愿意接受較高的利率,如果銀行想通過提高利率來提高效益,就會把那部分預期有穩定回報的低風險投資者拒之門外,貸款給高風險者,銀行的風險就會增大。如此循環下去,最終結果是貸款質量下降,不但不能提高銀行的利潤,反而會隱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解釋為,銀行靠提高利率的辦法無效,而采取信貸配給是有效的方式。在所有申請貸款的人中,只有部分人能夠得到滿足,哪怕有部分人想提高利率來獲得更高的貸款,銀行也不會同意。銀行是通過有選擇性地給申請人貸款的辦法來降低風險。用他的理論可以解釋為什么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民間信貸市場上利率奇高無比,原因是“劣幣驅逐良幣”,即風險大的借款人驅除了風險小的借款人,只有把利率調到高位,才能抵消高風險成本。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的分離均衡與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Spence)的信號傳遞不同之處在于: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Spence)研究的是擁有不同信息的人如何通過信號傳遞,來把自己與同類分離出來。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是說明不擁有信息的人如何設計一個菜單,來進行信息甄別,使具有不同信息的人不隱瞞信息和行為,或者說設計一個分離不同信息的人的機制,進而提高市場效率。
四、市場規制
喬治·阿克勞夫(GeorgeAkerlof)、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Spence)、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的結論再一次降低了我們對市場有效性假定的信心。
原始的市場失靈是以壟斷的存在、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因素相聯系;新的市場失效是以不完全信息為基礎。這兩種市場失靈存在著區別:原始的市場失靈在很大程度上容易確定的,如外部性帶來的負效應的大小和范圍是容易測度的。其范圍也容易控制,政府進行市場規制相對容易。由于現實中的所有市場都是不完備的,信息總是不完全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對于所有市場來說是各有特點,因此,市場失靈是普遍存在的,增大了政府規制的難度。
市場本身有一定的克服信息不對稱功能。對此,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詹姆斯·赫克曼(JamesHeckman)教授比喻為:信息市場不完善好似一頭又高又壯的水牛身上長了一個肉贅,我們不能因此而否認其整體的強健。但是僅靠水牛的強壯就能驅除自身的肉贅嗎?顯然不能,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市場失靈,政府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連極端的自由學派經濟學家也不否認。比如,在保險市場上人們購買保險是因為他們想抗拒風險,但如果所有投保人都因為投保而掉以輕心,那么被保險事件將會頻繁發生,保險金的數額也將增加。假設投保事物毀于火災,而造成火災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在床上吸煙。原則上,保險公司可以在保險契約上要求不要在床上吸煙,但不能被強制執行。保險公司可以在每個保戶臥室都安裝上電視監視器,但這會被認為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對于類似的規范,政府可以通過對香煙征稅的方式減少人們在床上吸煙。通過征稅如果使“道德風險”減少而獲得的福利抵消或大于由征稅帶來的負效應,政府能夠通過征收稅收而減少或禁止香煙生產,其他任何私人或私人集團不能作到這一點。而任何保險公司都不能通過強制性的向香煙生產企業征稅的辦法來實現減少因吸煙造成火災的損失。
市場需要政府規制已經沒有爭議,但政府規制的幅度在理論界存在分歧。一種理論認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另一種理論認為政府要管得寬一些。政府規制的幅度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它包括定義產權、保護產權、執行合同。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政府所扮演的第三方——“守夜人”的作用。這一點已經沒有爭議。第二類它包括某些法律和規制。比如反壟斷和一些與人體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規制。雖然比較極端的自由學派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在這些領域的干預,但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對這些領域適當的規制的正面收益大于干預帶來的成本。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這類規制措施呈現加強的趨勢。第三類包括政府的價格管制如對房租、工資、股價、匯率等價格的管制;對貿易的限制;有傾斜的產業政策等。這類規制從短期來看,對于維護整個市場的穩定有積極意義。但是,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干預對經濟發展有長期的正面作用,其負面作用比如造成價格扭曲、尋租、腐敗常常十分明顯,而且過度規制可以引發對政府的信任危機。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第一、二類的內容政府可以加強規制。對于第三類,有限的規制呈現放松趨勢。
盡管對資本市場的規制程度在理論界存在爭論,但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對金融市場及與其有關的機構的法律和規制都相當充分。這主要因為資本市場比較特殊,至少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投資者投入資金與取得回報之間有相當的時間差,這就給企業和金融機構從事不利于投資者的活動提供了很大的機會,即所謂道德風險問題。二是存款者或股民人數多而且分散,搜集信息的成本大,都想免費搭便車,他們很難集體進行監督,結果利益容易被侵犯。三是金融市場尤其證券市場定價受投資者的預期因素的影響存在多個均衡價格,因此,市場價格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與實體經濟無關而獨立行走。這幾條足以造成潛在金融風險,而金融風暴又很容易演變為經濟危機。
為了化解金融風險,政府的規制要求上市公司對其財務信息、重大投資項目等信息進行真實披露;對股東權益特別是少數股東的保護;對商業銀行審慎規制包括債務風險管理和法定資本金充足率;要求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的透明化操作并限制其投資范圍;要求在證券市場中交易符合嚴格的程序;對信息披露和交易過程的造假、欺詐行為嚴厲打擊;對中介機構加以規范等等。就我國情況而言,資本市場的規制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規制不夠,體現法規不完善和不配套。二是監管力度不夠。金融規制不夠是明顯的,比如,我們的證券公司都是國有的,很多受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控制,業務操作極不透明,結果少數公司操縱股市的行為不易被及時發現和處理。對于證券市場的大量虛假信息的制造者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對造假者威懾力不夠。總之,對于資本市場,強化管制應是當務之急。
信息不對稱增加了市場的風險,增強了非價格機制(人格化交易)在配置資源中的作用。這一理論昭示:資本配置不是在市場拍賣——誰出價高,誰就獲得資本。出價只是將來償還一定數量的一種承諾,而這種承諾可以不履行,即承諾不可信,或者說存在信譽風險。資本配置,重要的不僅僅是知道使用者如何“承諾”,而且還要了解實際上使用者能否償還,即承諾是否可信。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配置資本中,信譽——難以測度的價格成了比有形價格更為重要的因素,承諾可信成了價格以外的最重要的影響資本配置的因素。
信息不對稱理論給我們的基本啟示是:承諾可信是降低交易費用、提高市場效率之根本。而承諾可信機制的建立僅靠政府規制是遠遠不夠的,更遠非經濟學家就能找到的治愈缺乏誠信的靈丹妙藥。
*收稿日期:2001-05-10
【參考文獻】
[1]GeorgeAkerlof.1970,"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
[2]MichaelSpence,1972,"MarketSignaling:TheInformationStructureofJobMarkets
andRelatedPhenomena",Ph.D.thesis,HarvardUniversityPress.
[3]Stilitz.JandA.Weiss,1981,"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
[4]哈爾·瓦里安.微觀經濟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
[5]錢穎一.市場與法治,經濟社會體制比較[J].2000,3.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