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

時間:2022-11-04 03:22:29

導語:簡述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通過發表的《收益遞增和經濟地理》開始了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新經濟地理學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間要素。在分析經濟活動集聚、擴散的動力時,制度因素和運輸成本得到重視①。本文采用新經濟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去探討集聚和擴散的來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義,研究將更具科學性并能提供更為現實的理論依據,幫助我們得出更現實的結論。

二、新經濟地理學下的集聚擴散機制

(一)分散力源于市場擁擠效應、城市擁擠效應和知識溢出

經濟空間內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經濟活動將會集中在一點,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大部分要素和市場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動性就會產生運輸和貿易成本,擁擠效應和外部性會產生分散力。第一,krugman②的核心邊緣理論模型認為產業擴散的推動力是市場擁擠和農業人口的非流動性。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就業市場供大于求,會降低名義工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心城市的勞動力會向名義工資高的地區流入,產業在空間分布上趨于分散。第二,klmienko③認為,產業集聚到一定程度會給集聚區帶來以下負效應:地價居高、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產業會向新的地區轉移,形成產業擴散。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等城市擁擠效應會增加企業的成本,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企業會轉移到低成本的地區。第三,知識溢出、技術溢出也是分散力的來源。知識和技術在一定的區域內共享,降低其他企業的研發成本。為避免競爭,一些科研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就會遷出聚集區,向企業少的區域擴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擴散力量的“拉鋸戰”改變城市空間形態———二力博弈

能夠引起產業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經濟地理學和空間經濟學的重視,而這種產業集聚能夠引起經濟活動和要素空間分布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造成產業集聚程度的不同。離心力促使廠商在地理上擴散。集聚和分散力量此消彼長,相互作用和制衡,使得經濟格局改變。集聚與擴散之間的此消彼長以及究竟是哪種力量居于主導,主要是看產業集聚的成本和收益的權衡。產業集聚的成本表現為集聚不經濟,收益表現為集聚經濟,二者共同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合理規模。呂力(2005)在其博士論文中借助新經濟地理學模型解釋了城市的合理規模如何通過產業集聚和擴散來影響,在產業集聚和擴散中找到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就是產業集聚和人口擴張到一定規模產生了產業擴散。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提出了一個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力量,一個是中心外圍模型所強調的向心力,另一個是城市模型所強調的離心力。根據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對比來考察產業是集聚還是擴散,再根據集聚和擴散的強度來考察城市空間結構的變化。

三、新經濟地理學視角下的城市形成、變動機制

(一)空間集聚是導致城市形成的基本因素

新經濟地理學的CP模型,以D-S壟斷競爭模型為基礎,認為城市形成的原因是集聚和分散力量的平衡。克魯格曼認為,空間聚集作為一種向心力,是報酬遞增的外在表現,而報酬遞增本質上是一個區域和地方現象,空間集聚能夠使產業和經濟活動和要素在空間集中,產生集聚效應并且產生吸引力。因此我們根據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可以認為空間聚集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以及推動區域發展變化的基本因素。其中,影響城市形成最主要的“向心力”是規模經濟,阻礙城市形成最主要的“離心力”是運輸成本。

(二)城市經濟空間的圈層特征

城市經濟空間變動,首先是核心區域吸引周邊經濟要素在此集聚,然后由核心區向邊緣區擴散,核心區首位城市明顯、邊緣區逐漸被中心輻射,核心和邊緣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由核心依次向外推移形成腹地帶的圈層結構,它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邊緣理論。Stewart提出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空間向心力,大體上與牛頓引力模型類似,這種特別的引力模型的向心力大小與城市間的人口規模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④。Isard等人通過自己的研究不斷修正了引力模型⑤。目前國內學者分析城市之間、城市群之間的空間相關程度和中心城市的擴散能力主要運用引力模型、修正引力模型、城市流強度模型和威爾遜模型等方法。眾多學者還運用城鎮規模體系的不平衡指數、Moran指數來反映我國城市群的等級結構,用空間分形維數來描述空間演化發展的分形特征。

(三)城市等級體系的核心———邊緣模式

核心邊緣理論認為,核心區和邊緣區都是社會地域組織的次系統,區別在于核心區能產生和吸引大量的變革與創新;而邊緣區則是依托于核心區,與核心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包括核心區與邊緣區,核心區主要是由核心城市或首位城市組成,在核心城市周圍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城市,核心城市通過其輻射和擴散作用影響周邊地區,進而與周邊地區共同形成等級分明的城市群或城市體系。有學者論述了產業集聚對城市群空間組織的影響,他們認為產業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發展變化,通過核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形成核心、次核心和周邊城市等級明顯的空間層級結構⑥。許政等人(2010)發現,大港口對于經濟增長有重要影響。研究發現,中國的城巿經濟增長與城市到大港口的距離呈倒"S"關系。許政等人的觀點與新經濟地理學的“中心一外圍”模式是一致的。新經濟地理也認為城市經濟增長與離區域性大城市的距離呈正比,即距離區域性中心城市越近,那么對經濟增長越有利。Krugman還建立了“多中心城市結構的空間自組織模型”,并認為城市結構的形成是以自組織過程,是由廠商之間向心力和離心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四、研究述評

通過學習新經濟地理學及相關文獻,來研究集聚擴散驅動下的城市空間形態的演變得出以下結論:城市的形成源于集聚經濟;城市規模和結構的變化是靠集聚力和分散力的持續博弈運動推動;產業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發展,同時擴散將帶動周邊城市形成次級核心和城市等級的層級結構。新經濟地理學從新的視角和方法去研究并解釋經濟活動的集聚和擴散,另外還認為是向心力與離心力共同作用決定了的城市形成,以及二者的博弈權衡影響了城市等級體系。特別是將空間因素納入到一般均衡分析中,是新經濟地理學的一個創新點,核心邊緣理論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研究空間經濟的主要分析工具,為研究城市空間相互作用和擴散提供了理論基礎。對于我們討論集聚擴散與城市群空間組織有很大幫助。但仍有以下缺憾是我們以后努力的方向。第一,新經濟地理學建立的模型中,關于集聚形成機制的解釋過于簡單。在利用新經濟地理學的時候,還應該考慮政府政策等因素。第二,從單個城市來看,新經濟地理學在解釋城市形成上有較大的說服力,但是新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側重點還是放在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上。第三,新經濟地理學的實證研究落后于理論上的進展。

本文作者:張燕崔大樹工作單位:浙江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