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2-03 05:24:00
導語: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兩種經濟模式及其差異
(一)青島模式
青島模式是培育大企業、造就大品牌的區域性模式。青島是我國擁有名牌產品與名牌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它擁有十個中國馳名商標,三十一個中國名牌產品,也是最早擁有國際品牌的城市,其中海爾是中國本土唯一入選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一百個品牌之一;并于2004年躋身世界五百強;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品牌和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評比中,青島入選數量在國內名列前茅,被公認為全國擁有名牌最多的城市。同時青島還有一個獨特的“企業家扎堆”現象,在2004年全國優秀企業家評選活動中,青島同時有三位企業家入選。一個沿海中等城市,短短十幾年內,同時擁有如此眾多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家,引起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并把這種大企業云集、名牌集聚、企業家薈萃的經濟發展模式稱為“青島模式”。
(二)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中國最具民營化特色的區域性模式,在溫州“人人講經商,家家有企業”,形成了“以戶、村為基本生產單位,以民營企業為支撐,以小商品市場為交易中心,以農民能人為創業帶頭人”的經濟發展格局,其顯著特點是經濟發展起步于家庭經濟,民營經濟是其主要的經濟形式,這種經濟格局在改革開放之初,促進了溫州縣域經濟的飛速發展,并同時影響、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說創造了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神話,被經濟學界稱為“溫州模式”。
(三)兩種模式的差異
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是兩種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其不同之處下面予以淺析:
1、從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看
青島的名牌企業幾乎都是國有企業或者國家控股企業,在青島實施名牌戰略的過程中,從國有或集體小企業壯大發展而來,如:海爾、海信、雙星等十大集團,目前這些大企業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整個青島工業經濟的50%以上,體現了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勢與活力。而在溫州幾乎沒有大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大力發展的是民營經濟,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經濟活力十足,民營經濟的經濟總量占溫州經濟總量的98%左右,除了電信、銀行、電力等國家壟斷領域,民營企業幾乎無不涉足。溫州的民營經濟具有顯著的家庭經營的特點,在這些民營經濟中,不僅個體經濟、獨資業主制私營經濟而且股份合作企業以及公司制企業,也都保留著家庭、家族的色彩。
2、從企業的發展戰略看
青島的大企業以品牌產品為基礎,致力于實現國際化經營,向世界品牌目標邁進。如2001年第二期美國《家電》雜志對全球前10位家電制造商進行了排名,海爾集團名列第九強,位列日本日立公司之前。溫州經濟是集群經濟,所謂集群經濟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生聯系密切的企業在空間上積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現象。在溫州,往往一個村或鄰近的幾個村,形成某一類或某一種產品的產銷基地,一個鎮或幾個鎮形成一類或一種產品的產銷基地,從而體現了溫州集群經濟的優勢。
3、從企業決策層看
青島擁有高素質的企業家群體,他們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在市場競爭中是理性的決策人,他們在同一個城市中共生共榮,相互借鑒,良性競爭,合作共贏,“君子和而不同”,構成青島企業家群體的獨特現象。而溫州自古就有重商傳統,全體溫州人都崇尚經商,人人都是“小老板”,人人都是自己企業的決策者。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是差異較大的兩種經濟模式,但他們在同樣的改革開放的環境下,具有同樣的外部環境,產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導致兩種區域經濟模式不同的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區域文化的差異。
二、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形成的區域文化根源
(一)青島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
1、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青島地處山東膠東半島,孔子的故鄉曲阜距離青島僅幾百里地,因此青島的傳統儒家文化比較濃,青島人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中較多的滲透著傳統儒家的精髓:
(1)“義”與“信”。義利關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孔子把“義”看作人立身做事的根本,堅持謀求物質利益必須建立在合乎道義的基礎之上,他主張“見利思義”,亞圣孟子也主張“以義制利,以義勝利”。儒家另一個極力倡導的品德即是誠信,孔子曰:“民無信不立”,“信近于義”,“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曾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在這種思想的教化、熏陶之下,青島人格外具有道德感,“求利不貪財”,他們認為企業固然是求利的,但求利的行為首先要放到為社會、為大眾服務的價值取向上,講求信譽,推崇“德是根本,財是末端”,并在企業的經濟行為中體現出來,正因為如此,青島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聲譽,打響了品牌,一步步地發展壯大。
(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曰:“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痹谶@種傳統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青島的企業家具有強烈的政治抱負、事業心以及社會責任感,把企業的發展看作是自身的職責以及自身社會價值的體現和政治抱負的實現。比如海爾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即是這種思想的生動體現。
2、近代西洋文化的影響。由于歷史的原因,19世紀末青島淪為德國的殖民地,德國為了達到對青島長期統治的目的,耗費巨大精力與財力,不惜巨資建設青島港口、鐵路、城市建筑,從客觀上發展了青島的基礎設施、基礎工業,為貿易往來、海洋作業等行業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設施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觀念及其技術條件也隨之而入,現代法人制度也隨之進入青島。正因為歷史的傳統,青島的大企業在外部條件適宜時,紛紛進行了改制,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引進西方現代管理制度,運用現代人才管理理念,吸納人才,提升科研開發能力,并建設了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凝聚力與競爭力。
3、政府制度文化因素。青島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植名牌企業,為企業的發展和品牌的誕生消除制度上的障礙,較少對企業進行干預,形成“大企業,小政府”的政企關系,把自己的主要職責定位于營造最寬松的環境,放手讓企業按照自身特點和內部規律,在市場競爭中自由的發展,但在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上又給予大力支持并采取有力措施,特別是在企業的一些重大項目上,政府根據需要實行重點幫助和扶持,如促成了青啤與美國AB公司、海爾與日本三洋、海信與日本位所等的合作,從而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同時政府積極保護、推廣、宣傳名牌企業,為培育品牌產品提供技術和管理保證。政府的支持和企業家的適時決策相輔相成,共同搭建了國有企業的成功之路。另外,青島市委、市政府還注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堅持把黨管干部原則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破除求全責備,論資排輩,簡單套用黨政干部標準選用企業干部的觀念,用發展的眼光選人用人,大膽啟用年輕干部,如張瑞敏、汪海、周厚健、魯群生等一批企業家在35歲左右就被任命擔起了重任,這就造就了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企業家隊伍,為青島大企業的發展培育了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二)溫州經濟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
地處偏僻的沿海邊遠地區的溫州,之所以能夠創造出具有巨大影響力和魅力的經濟奇跡的深層次原因就是溫州的區域文化的獨特魅力。
1、地理資源因素的作用。溫州的地理環境十分獨特,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多為高山,兩條大江橫貫其中,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災害性氣候,三面高山一方面擋住了北方冷空氣的侵襲,另一方面海上暖濕的東南風在這里受阻上升形成雨水,雖然雨水充沛,但同時也加重了臺風的危害,據統計,臺風每年侵襲溫州兩次,其中一次危害較大,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溫州的這種地理環境使得溫州能用于農業種植的土地很少,人均不足0.4畝,靠種田難以維持生存。正是這樣的地理資源環境造就了溫州人吃苦耐勞,敢闖敢干的冒險精神。
2、傳統的重商主義文化的影響。溫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溫州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南宋時期,溫州出現了“永嘉事功”學派,又稱功利學派,該學派最早提出了“事功”思想,用功利來衡量義利,主張利與義的一致性,反對傳統儒家的“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說法,提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無用之虛語爾”。堅持“以利和義,不以義抑利”,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政策,主張“通商惠工,以國家治理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即發展工業與商品經濟,并指出雇傭關系與私有制的合理性。永嘉學派的這種價值觀在不斷的演進過程中,有力地塑造和強化了溫州的民間心理與文化模式,并內化成了溫州人心中的重商觀念、功利主義價值取向和拼搏精神以及經商理財、富人為本的經濟思想。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在制度變遷中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一旦一種獨特的有力發展軌跡建立以后,就能引起一系列的外在外在性、組織學習或效仿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們在選擇一種行為模式或發展路徑之后,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總會按原來的路徑發展下去,而且依賴初始制度選擇會強化現存制度的刺激和慣性,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在改革開放之后的政策環境下,溫州傳統的經濟活動路徑制度無疑顯示出了強大的經濟驅動力,指導著溫州人的經濟行為,激發了溫州人的商業潛能,促進了本區域經濟的發展,漸漸形成了溫州模式。
3、溫州濃郁的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文化,是指文化在家庭的呈現形態,包括文化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廣義地理解,家庭文化包括特定時期社會家庭所體現出的生產方式、物質消費方式、精神消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價值追求等。狹義地講,家庭文化主要是指特定時期社會家庭所體現的精神生活方式,包括思想觀念、價值追求、文化在特定家庭的存在方式、家庭成員的文化行為方式等。溫州經濟起步于家庭經濟,家庭內的成員彼此了解,這有利于家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依據各自的特長而合作分工,既降低了管理的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底蘊、文化氛圍、價值觀、經營觀、創造精神乃至勞動者的文化素質等培育出了不同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三、正視優劣,取長補短,促進區域間文化經濟互動發展
一個區域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先進的文化因素和落后的文化因素,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講,先進的文化因素是指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文化,反之則屬于落后的文化因素,區域文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因此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模式必然具有優劣勢。
(一)青島模式的優劣勢
就青島模式而言,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擁有實力極強的大企業。這些大企業的生產領域大多是高新產業,企業開發能力強,產品走出國門遠銷海外,具有融取外資、賺取外匯的能力,在市場競爭乃至國際競爭中具有抗御風險的能力;擁有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企業家,能在企業的經營中做出理性的決策,等等。但就整個青島經濟而言,其劣勢是民營企業不發達,市場經濟活力不足,人們受傳統儒家的“重本抑末”、“官本位”思想意識的影響,不愿脫離集體,安于現狀,市場意識差,因此青島的打工者多,老板少,市場培育不成熟,市場經濟不發達。正如鐘朋榮所說:“青島經濟這片森林主要是由幾棵大樹支撐著,……”這從青島整個區域經濟發展來看,顯然是不健康的。
(二)溫州模式的優劣勢
溫州模式的優勢在于溫州經濟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人們的經濟活動遵循著市場交換的規則,市場機制全面調節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溫州的民營企業非常發達,溫州有近10萬家民營中小企業,除了郵政、電信、電力、銀行等部門之外,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由這些中小企業來進行,溫州人人爭當老板,市場經濟動力十足。但是由于這些民營企業大多是家族式企業,而家族文化具有封閉性、落后性以及不規范性的特點,對優秀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引進具有排他性,因此管理相對簡單,未能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因而企業普遍較小,很難做大作強,因此溫州的民營企業有一個奇怪的3000萬現象,即一個企業資產達到3000萬時必然分家;其次產業結構落后,這些家族企業大都以勞動力密集型的輕工業等傳統經濟為主,高新技術類產業幾乎無人涉足,在國內市場競爭中都很難站穩腳跟,更毋庸說參與國際競爭,這必然導致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再次,溫州的民營企業大都重視利潤的實現,而對企業文化重視不足,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在很大程度上對管理者的思維和決策施加影響,一個沒有自己企業文化的企業其經營往往是隨波逐流,員工缺乏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識,企業難以健康持續發展。
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青島模式的優勢正是溫州模式的劣勢所在,溫州模式的優勢正是青島模式的劣勢之處,要想打破兩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瓶頸,實現經濟模式上的新突破,關鍵在于破除本區域的區域文化定勢,進行區域間文化經濟的交流與合作。
這兩個區域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據報道,青島模式握手溫州模式,各取所長,各取所需,青島模式看重的是溫州的民資發達,民營企業競爭機制靈活,借鑒其經驗,以壯大自己的民營經濟實力。而溫州看重的是青島在外資的引進、大企業的規模、品牌的數量等方面的優勢,借其經驗努力培育自己的大企業大集團。唯有如此,這兩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才能克服發展中的“癥結”,獲取新的活力,擺脫“日暮窮途”、“終結者”的命運,實現區域經濟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共贏。
參考文獻:
[1]戴美艷.品牌的青島現象[J]維普資訊
[2]楊玉平.“青島現象”地域因素之我見[J].山東: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5.(12)
[3]鐘朋榮.青島模式VS溫州模式誰是中國經濟未來的選擇?[J].發展論壇2005.(9)
[4]周京.溫州文化底蘊與集群經濟發展[J]溫州:溫州論壇2005.(2)
[5]高彥彥,楊德才.區域經濟增長的文化分析[J]溫州大學學報,2006.(2)
[6]浙江商人網2005年3月16日
摘要: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是兩種比較典型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該兩種經濟模式形成差異的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區域文化的差異,不同的區域文化培育了不同的經濟模式。青島模式與溫州模式在經濟發展中具有各自的優劣勢,要打破兩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瓶頸,關鍵在于打破區域文化定勢,進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從而促進區域經濟互動發展。
關鍵字:區域文化;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青島模式;溫州模式;區域文化交流與合作
- 上一篇:科研工作發展論文
- 下一篇:跨國公司在華研發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