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

時間:2022-12-11 08:21:02

導語: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

1生態城市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聯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應是面向未來,具有精心的組織、系統的規劃、科學的指導和優良裝備的城市,并且是一個已為可持續發展制定了相應發展計劃的城市,它包括了:城市管理的精心到位、城市對資源的節約高效使用、城市發展的全球性戰略眼光、城市的生態系統規劃和建設。進入21世紀,伴隨可持續的發展思想在全球各個國家廣泛傳播,學者的研究已從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概念研究深入到實踐研究,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正是得益于生態文明理念的廣泛傳播。據《2013-2017年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表明,從1996年開始,全國各地城市推出各具特色的一系列生態城市的建設方案,對直接推動我國生態城市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80%以上的地級以上城市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與發展目標。生態城市(英文:ECO-City),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的偉大創新之處是深刻反思、揚棄了傳統的以工業文明為核心的城市化運動,是人類自覺尋求克服“城市病”、并引導人類從灰色文明走向綠色文明的思想和行動指導,體現了工業化、城市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與協調。其本質上遵循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規律和要求,標志著城市由傳統的唯經濟增長模式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有機融合的多元發展模式的轉變。它體現了城市發展理念中傳統的人本主義向理性的人本主義的轉變,反映出城市發展在認識與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發展不再是僅僅簡單地追求物質形態上的發展,更是關注到精神和文化上的進步,即更加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生態城市的建設,其特點和目標是基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標準的生態城市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性:高效性、區域性、整體性、持續性、和諧性和結構合理、關系協調。

2廈門市構建生態體育城市的基本路徑

國家級生態城市要求廈門市的80%的區必須達到國家生態區建設指標并獲得命名,區下轄80%的鎮必須達到國家生態鎮建設指標并獲得命名,轄區80%的行政村必須通過市級以上生態村命名。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島外的海滄、集美、同安、翔安四個涉農區已全部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區考核驗收,島外轄區的14個涉農鎮已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鎮的命名,另廈門轄區156個村(社區)中已有146個獲得省級生態村命名。生態文明為生態體育建設提供了指導和依據。生態體育是廈門市建設生態城市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體育與生態城市的建設密切相關,是一個新的發展理念,促使深刻的體育發展變革,它涉及自然環境的生態建設、體育發展觀念、生活方式等多層面的變革。生態環境與體育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體育活動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時時刻刻受到生態環境影響與制約,體育活動也無時不刻在的改變著城市生活中自然環境的面貌,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體育活動與環境協調發展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永恒主題。調查表明,廈門市為實施構建生態體育城市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建立健全政策法規保障

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建立,離不開政府持久和堅定的支持。廈門市始終堅持“生態立市,文明興市,保護優先,科學發展”的理念。

2.2生態與體育發展空間規劃的融合

城市建設發展目標是以最少的空間開發區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城市規劃對城市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調控。規劃生態體育運動的場地設施,應該加強城市、街道、社區中的體育區域合理布局,不僅能讓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位居民充分享有綠色戶外運動空間,且能進一步每一位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務的基礎保障。最終實現與城市的人口分布、功能規劃布局和生態環境條件互相協調發展,確保體育場地設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調查顯示,從2011—2014年市區兩級財政投入到全民健身經費共達6.24億元,年均投入超過了1.5億元。現有各類體育設施5501個,體育場地總面積741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2平方米(數據來源: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位列福建省第一位,已初步構建了市、區、街道(鎮)、社區(村)四級以上的大型體育設施規劃。目前已著手組織各界有關專家對《廈門市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進行修編,將為構建廈門市提出的市民“十五分鐘健身圈”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調查中了解到,廈門市在規劃城市體育生活圈、布置體育資源時,充分考慮到城市文化的特點、背景及其對體育項目開展的影響,著重發展一些符合或突出本地地域城市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設施。目前,已形成較具特色和影響力的項目有:廈門國際馬拉松、國際沙灘排球、沙灘足球、國際帆船、國際自行車等賽事。廈門是典型的山、水、城空間相融合的城市,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與廈門島是輔城與主城的關系。水面、山體和綠地既是四個輔城內的有效分割,也是有效串聯,對城市生態系統網絡的構建提供了天然的幫助,同時對特色鮮明的組團城市建構創造了有利條件。2011年4月,廈門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案之一提出“開設綠道—打造廈門城市建設的一條新道”。同期,就開展了廈門市綠道與慢行系統總體規劃建設,建設以結合新城、小城鎮建設及溪流整治重點全面展開。2012年初,國家住建部正式下文把廈門市列為全國第二批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項目示范城市。廈門市以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依托廈門島山體、環島、灣區等資源,已逐步形成高品質、完善的綠道與慢行系統,最具代表性的是廈門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2.3宣傳全民健身生態保護意識和組織活動

調查了解到,廈門市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到素質教育,正式出版了《廈門市中小學環境教育知識讀本》,定期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環保活動,全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廈門市市委、市政府把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納入全民教育體系,全市各中小學每年堅持開展不同形式、不同載體、不同主題的環保宣傳活動,弘揚生態文化,增強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理念,使創建生態市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實現城市生態體育的發展,必須在社會中廣泛宣傳和普及生態意識,倡導城市發展的生態價值和提升城市發展的健康發展理念,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得到進一步優化。廈門市為實現城市生態體育的發展,在宣傳方式上,通過宣傳冊、電視、電臺、報紙和互聯網等進行宣傳普及;在宣傳形式上,通過日常教育、學校與社區教育等形式進行宣傳,使生態教育、全民教育與終身體育融為一體;在宣傳手段上,通過富有特色的生態體育節、生態教育行動計劃與生態體育示范工程等活動來進一步普及生態體育意識。調查得知,截止到2015年7月,市、區兩級的體育職能部門通過積極培育和扶持各類群眾體育組織,強化體育指導員的培養,使得全市90%的社區(村)已建有社區文化體育協會,這些協會廣泛開展適合社區特點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群眾廣泛參與的文藝表演、知識競賽、體育健身、科普宣傳等文體活動,讓社區能充分發揮城市與社區生態建設發展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場地的作用。

3拓寬城市生態體育空間,加強生態體育城市的建設

3.1依托賽事,生態體育城市的起步

廈門從2003年起連續12年舉辦國際馬拉松賽事,該賽事連續五年獲得“國際田聯路跑金牌賽事”的稱號。廈門的賽道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賽道之一,沿海的環島路依山傍海,風光優美,景點星羅棋布,道路平坦寬闊。廈門市歷年的“國際馬拉松”賽事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元素聚焦賽事,不斷注入新理念,確定以旅游,生態為基點的宣傳元素,吸引了國內外知名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的參與。同時進行的市長論壇、國際路跑大會的年會、賽事的攝影大賽、拉拉隊大賽、化妝馬拉松、花車巡游等一系列的配套活動,讓全體市民都能參與其中,提升了市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該賽事從2003年的1.2萬人的參賽運動員發展到2014年的7.7萬人(數據來源:廈門市體育局),廈門市民的全民健身的參與度持續升溫,在環島路上時時看到市民們健步走和跑步,騎行的身影,美麗的賽道是對生態的保護和體育的完美融合,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美景,還有鍛煉時愉快的心情。毫無疑問,馬拉松賽掀起了新一輪“環境革命”,最終受益者是老百姓,因為市民將擁有更優美的生活環境,但馬拉松賽帶來更重要的效應在于營造一個良好的城市發展環境,因為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辦,使得廈門多了一張城市名片,這張名片需要通過不懈改善各種軟硬環境去呵護――這種巨大的壓力,將成為推動城市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調查表明,廈門國際馬拉松的賽道有著獨特的設計理念,該賽道的設計是與城市道路的有機融合,使得體育賽事向城市空間擴展,向城市生活場所延伸,以此形成以自然環境和廣闊城市空間為體育競賽舞臺背景的“景觀賽事”。賽事在吸引更多市民參與賽事活動的同時,也展示了廈門的城市形象和生態體育文化。

3.2公共自行車系統—構筑全民生態體育理念

調查顯示,2014年7月25日,廈門市島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投入使用;截止到2015年7月,島內的思明區和湖里區的公共自行車系統一期工程共建有355個站點,7000輛自行車投用,通過對舊系統的升級改造,讓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線路和站點不斷向社區延伸,為市民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可以預見,未來的廈門市島內將形成與公交、地鐵有效銜接的公共自行車系統。與此同時,2013年7月中旬,廈門市島外的海滄區政府率先投建公共自行車系統,并在2013年9月1日,第一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公共自行車系統已覆蓋全區的海滄、新陽和東孚三大片區,累計建成綠道總長163公里,建成公共自行車道163公里、設立站點130個、配備自行車3200輛、辦卡3.6萬張,有18%的生活區市民辦理了公共自行車易通卡,鎖柱的使用率高達每天6次,部分站點最高超過每天30次,累計騎行總量約344萬人次,日均騎行約6056人次。調查中了解到,海滄區政府計劃在2016年5月建成150個站點,公共自行車增加至6000輛,重點打造富有特色的景點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一日游游玩線路,該線路不僅可以讓游客和市民利用公共自行車系統出行,還可享受到城市景觀和鄉村田園風光。生態環境是公共自行車運營源源不竭的生命力,海滄區利用獨特的海灣,規劃與建設了首條公共自行車系統,使海滄灣公園、市民公園和鄉村景點得到有效地串聯,吸引了廣大市民和騎行愛好者走進海滄。在對海滄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訪談中了解到,海滄區公共自行車系統的運營將組織社會力量來探索其運營模式,從單純的騎行自行車,提升到與運動休閑、旅游和便民服務等相關業務聯動起來,借此帶動旅游觀光自行車服務業、戶外運動休閑、自行車戶外用品、海滄湖游船和廣告等相關配套服務產業。調查表明,廈門市所倡導“公共交通為主導+步行與自行車共銜接”的綠色低碳出行模式,是廈門市列為緩解“行路難”問題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程,作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戰略部署的實踐與行動項目,廈門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已經進入建設發展階段。它不僅為廈門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時,也提供一種健康休閑的運動方式。

4結語

體育活動是和自然環境緊密相聯的,自然環境無時不刻為一個城市的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各類所需資源。隨著市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不斷提高和生態意識的逐漸增強,一般性的體育鍛煉已不在能滿足市民的需求,而是發展為對體育活動的人文與自然環境即體育鍛煉的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對于平衡“人的全面發展—體育—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促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形成健康、和諧的關系提供了較好的切入口,并促進城市現代體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當今社會中,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廈門市在今后的生態體育城市的構建發展過程中,應繼續加強城市社區生態體育活動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的建設,完善制定城市與社區生態建設發展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規劃,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地形地貌來合理布局體育活動區域,拓寬方便市民使用的戶外休閑體育健身空間,為生態體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堅實的基礎。

作者:邱冠寰 單位:廈門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