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人本經濟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1 04:26: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的人本經濟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科學發展觀與人本經濟學中的人本發展觀是一致的。從人本經濟學層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本經濟”,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保證人民基本權利的實現;走依靠人力資源發展經濟的模式;樹立人本政績觀和建立人本考核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和觀念,由管制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走循環經濟之路。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人本經濟學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以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新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豐富了發展內涵、創新了發展觀念、開拓了發展思路,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
科學發展觀與人本經濟學中的人本發展觀是一致的。人本發展觀克服了傳統發展觀下見物不見人的發展,強調把人的發展看作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標。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前提,是實現人的發展的手段,社會的制度建設給人的發展創造了環境。社會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都是為了豐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體性,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本身的發展。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要求以人為中心,解放人、發展人、實現人,把人的發展看作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標。從時態上看,人的發展不僅指當代人的發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續發展;從內容上看,不僅僅滿足人的物質生活需要,還要滿足人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人的體力和智力上的各種潛能得到充分體現。從人本經濟學層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本經濟”,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證人民基本權利的實現
“所謂基本人權,也稱普遍人權,是指人類中的與‘人作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屬性相伴隨并不因其社會身份、地位、民族、財產和實際能力(如水平、才智、見識等)等不同而應該享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權利。”目前,我們在人權問題上達成的共識主要體現為《世界人權宣言》等國際人權憲章中所指的公民所享有的六類基本權利:(1)專屬公民人格權利方面的基本人權;(2)受司法權力保護的基本人權;(3)專屬人身權利的基本人權;(4)涉及政治權利的基本人權;(5)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方面權利的基本人權;(6)獲得社會保障的基本人權。只有基本的人權得到了保障,才有資格談其他權利。要保證人民基本人權的實現,必須實現社會的高度法治化,建立人本、人道、寬容、民主的“綠色文明”。
應保證社會成員能享用基本的公共產品。公共產品是指在消費中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以滿足所有社會成員的需要為目的的產品。其屬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產品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產品供給結構的公平性、產品供給過程的公開性、產品供給取向的公正性。公共產品供給實際上是政府對公共資源的配置過程,是市場經濟對政府特別是財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基本要求。政府應該公平、均衡地向城鄉和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提供公共產品,應該按照社會公眾的集體意愿提供公共產品,彌補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實現社會總福利和人均總福利的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均衡。否則。將扭曲公共產品的供給結構,并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突出的問題是農村人口享用的基本公共產品偏少。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盡快消除體制和制度障礙,給予農村居民以同等國民待遇,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和農業的財政投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讓擁有屬于自己資產的人得到保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項成功改革的舉措,無不以尊重和保護產權為前提,在產權制度改革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現有產權制度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產權歸屬方面有不少弊端,嚴重束縛了產權制度應有功能的發揮。那么,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明確產權主體,把“虛化”了的產權主體做“實”,全面解決各類產權的歸屬問題即科學地界定產權;其次,淡化所有制,強化所有權,確立分級所有,健全有關制度,采取相應措施。迄今,農民長期土地使用權的保障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好。現行的制度,只承認農民對土地的債權關系,而不承認農民對土地的物權關系,這樣就不能徹底解決農民對土地的產權關系,換句話說農民還不是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因此,改革不但要使人們獲得財產,而且獲得的財產要得到制度的保護。
保護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健全各種利益主體的表達機制。1948年的《世界人權宣言》規定:人人享有通過任何媒介尋求、接受和傳遞信息的自由。知情權的內容不僅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黨的大政方針,還應當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關系到公民權利和利益、公民個人想了解或者應當讓公民個人了解的其他信息。知情權是民主政治發展到現代階段所產生的一項重要的公民權利,是公民實現和維護自身其他權利和利益的重要條件。有知情權才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包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等。所以,必須保護廣大人民的知情權。隨著我國社會分層的變化,利益日漸多元化,但人民利益表達制度存在渠道單一、流于形式、難以操作和不平衡發展等缺陷。因此,必須建構法治化的利益表達制度體系,拓寬并建立通暢的人民利益表達渠道,著力培育利益表達的專門團體,扶助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嚴格規范國家社會管理階層和私營企業主階層的利益表達。如果既沒有弱勢群體表達利益的機制,也沒有一個良性的談判與協商對話機制,人民的要求就無法順利表達,容易誘發各種極端行為。
二、走依靠人力資源發展經濟的模式
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始終把實現充分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使廣大勞動群眾都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并心情舒暢地為自身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努力工作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因此,應把解決就業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
在產業類型上,“必須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在合理發展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基礎上,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包括第三產業,以增加就業量。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力爭不斷縮短與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繼續積極發展面向市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進一步擴大就業。具體說來,應該是在勞動力資源相對不足而資本較豐富的地區選擇技術密集型發展模式;在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本相對不足的地區選擇勞動密集型發展模式,重點是發展那些投資少、見效快、吸納勞動力多的輕型工業和第三產業。對于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必須強調發展技術密集型和高新科技產業,以便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而對于大量存在的不同性質的中小企業,則應該根據其自身實力,選擇相應的發展模式。
在企業規模上,要注重發展中小企業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能夠以較少的投資成本創造較多的就業崗位,能夠憑借較強的動態平衡起到就業穩定器的作用。因此,要注重發展多類型的中小企業,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總體要求,重點扶持科技型、勞動密集型、生產加工型和社區服務型中小企業。要發展中小企業,不單是企業自身的責任,更涉及到國家社會的各個方面:要建立功能完備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給予中小企業寬松的稅收政策,加強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解決其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人才機制上,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建設一個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包括事業環境、工作和生活環境、政策和制度環境等。環境建設對于人才脫穎而出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應營造一種舒心的、和諧的良好氛圍,增強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和造就人的人事環境;創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來實現人才與事業的共同發展;提供優厚的經濟待遇和必需的物質保證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來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要培養、吸引和用好各類人才,特別注重培養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國際水準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家隊伍和科技人才隊伍。
在人才流動體系上,鼓勵各類人才在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部門、不同所有制之間的合理有序流動,消除各種體制障礙;建立起有利于人力資源高效配置的企業分配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參與分配制度以及激勵約束機制等。當前的關鍵在于強化人才個體對人才資本的所有權,讓人才真正成為人才市場的主體,通過市場交換,將人才的使用權交換給單位、社會,從而實現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人才使用社會化。為此,要加大宣傳力度,承認人才個體對人才產權的最終支配權、處分權,除非國防戰備、搶險救災等國家緊急情況的需要,一般應尊重和維護人才本人的自主擇業權和人才資本的自由交換權。要強化合同契約意識,明確人才、單位、社會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個人通過市場將人才使用權交換給單位,單位按契約支配人才的使用權,將人才管理與使用納入社會化、契約化管理軌道上去。要研究制定人才產權管理條例及人才產權保護法,建立人才產權仲裁機構,合理劃分、鑒定人才產權的構成與權屬,科學、公正、合理地處理人才產權糾紛;盡快制定、出臺人才產權保護法,切實保護人才個人的終極產權。
重視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國民的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努力把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要加快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建設。除繼續大力發展正規教育外,還要在全社會形成多種模式的現代化職業培訓體系,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盡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調控、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覺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和終身學習體系,突出單位和個人的主體地位,使人才的培養由政府推動走向市場機制推動,由行政推動走向人本驅動。
三、樹立人本政績觀和建立人本考核體系
在我們的經濟工作中,領導干部未能處理好發展經濟和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關系的事件時有發生,有些人甚至為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置人民的生命與健康于不顧。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的不完善直接相關。
當前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指標設計過于偏重經濟發展的內容。長期以來,我們評價一個地方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和成績以及評價一個地區的發展,主要是看其經濟發展的狀況,而且是看幾個主要的經濟指標的增長。在這種評價標準的影響下,不少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視經濟建設,而忽視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只重視短期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二是考核內容比較隨意。一些地方對下級官員的政績考核缺乏科學依據,往往是上級領導一張口,就把某項工作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各級干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著領導人的注意力在轉。三是包含項目過于繁雜。現行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雖然顯得很全面,但并不科學,也與政府職能轉變的大趨勢不相適應。
一般說來,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人們更關心收入、財富、經濟的增長;追求經濟和物質水平的提高被放在首位。但經濟發展不是最終目的,人的發展特別是人的物質、精神、價值的總體滿足程度和全面發展水平,才是社會發展與否的根本標志。這就要求政府官員的政績觀需要實現由“物本”向“人本”的轉變。必須放棄“以GDP論英雄”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以人為本,注重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衡量“政績”和“業績”,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的具體指標,不僅要看GDP水平高低,而且還要看大多數群眾的反應。應該說,對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實際影響,才是衡量各級領導政績的真實尺度。只有這樣,“以人為本”才能真正在行動上落實。與人本政績觀相適應,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必須作出調整。首先,要樹立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把群眾意見作為考評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評內容,從單純地追求速度,變為綜合考核增長速度、就業水平、教育投入、環境質量等方面。最后,還要探索采用科學的考評方法與手段。一是在指標體系的設置上,全面反映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不能片面地用經濟指標考核干部。二是在經濟指標的設置上,既重視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又重視反映社會發展的指標。三是在評價標準上,既要看數字,又不能惟數字,堅決防止“干部出數字”、“數字出干部”。
四、轉變政府職能和觀念。由管制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
現階段,政府的轉型絕不僅僅是其經濟職能轉變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政府同社會各利益群體之間關系的問題,涉及到執政黨工作方式轉變的問題,涉及到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問題。要將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政府必須切實轉變職能,樹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
按照現代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應由“人治政府”轉向“法治政府”、由“無限政府”轉向“有限政府”、由“權力政府”轉向“責任政府”。“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有限政府”是與無限政府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所謂有限政府,是指權力、職能、規模和行為方式都受到憲法和法律的明文限制,并接受社會監督和制約的政府。與全能政府不同,有限政府嚴格界定自己權力的范圍,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盡量避免干涉私人事務,充分尊重人的自由、權利,以人為本,盡量避免直接干預經濟行為,充分尊重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責任政府”要求政府在公共行政時,應秉持責任理念,承擔社會責任,彌補市場的缺陷,調節市場自身難以克服的經濟波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公共產品、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調節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問題,通過稅收、濟貧、社會保險向失業者提供培訓等方式緩解社會財富的不公平狀態,保護市場競爭中的弱者,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在全國逐步做實個人賬戶,真正實現“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模式的轉換;同時,研究制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探索完善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研究制訂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逐步探索建立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使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享有社會保障;依法強化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做到應收盡收,積極調整各屆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做大做強社會保障基金,同時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形成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
重視普及科學文化。作為科普文化主要內容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普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是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大力普及科學文化,對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愚昧迷信和反科學、偽科學的行為,占領群眾思想陣地以及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技素質,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廣泛、堅實的社會基礎。
重視合理分配。在分配上,一味片面地追求規則公平、起點公平或結果公平都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現實的。依據科學發展觀,公平合理的分配應該把規則公平、起點的相對公平與結果的差距適度結合起來。在初次分配上,側重于起點的相對公平和規則的公平。在再次分配上,強調結果的公平與新一輪競爭的起點相對公平。分配的公平合理主要體現在經濟主體獲取經濟利益機會賦予的公平,獲得經濟利益多少與作出的貢獻相稱上的公平,以及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追求客觀分配結果的相對公平。這樣就能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人民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
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走循環經濟之路
馬克思曾把經濟發展分為外延式和內涵式,也就是對應于我們經常說的粗放型和集約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瑟·劉易斯把經濟機會分為外生的經濟機會和內生的經濟機會。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為了利用外生的經濟機會而搞外延式的增長是符合比較優勢原理的,盡管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在很大程度就是所謂的“拿資源換增長”。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這些外生的機會就會逐漸失去可持續利用的空間,再走外延之路就不符合比較優勢了。許多學者已經認識到,現階段中國經濟面臨著資源約束和環境約束,這些局限條件已經成了轉型理論所說的“有效約束”,對經濟發展的束縛作用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學會走內涵式經濟發展的道路,從注重生產要素的投入到注重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才是決定長期經濟發展的關鍵。
科技的新發展將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把滿足廣大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作為科技事業的出發點,努力使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分享到科技進步的福祉和新的發展機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資源環境的制約、保證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要求決定了我國必須要走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因此,要大力加強原始性創新,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大力加強集成創新,使各種相關技術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或者產業;在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促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就是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出,提高科技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水平,在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未來發展的迫切需求,《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到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點和基本部署。一是把發展能源、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下決心解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二是抓住未來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和新材料技術迅猛發展的難得機遇,把掌握裝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術作為未來高技術產業迎頭趕上的重點,大幅度增加對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為保障食物安全、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撐。四是以重大成套裝備和高技術裝備、新一代綠色制造流程和裝備、制造業信息化為重點,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技術,全面提高重大裝備和產品制造的自主創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努力發展航天技術和海洋技術。
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則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與傳統經濟模式相比,循環經濟要求按照生態規律組織整個生產、消費和廢物處理過程,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從技術上說,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產生于三個方面:一是資源消耗增長過快;二是資源利用效率過低,我國同樣單位產值的消耗是日本的8倍、美國的4倍以及印度的2.5倍;三是資源再生化率不高,我國水資源循環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50%以上。毫無疑問,發展循環經濟是解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正如同志指出的:“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中,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逐步使生態步入良性循環。”
- 上一篇:教育局創建安全文明校園工作意見
- 下一篇: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意見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