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合理布局原則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9 10:35:00
導語:國有經濟合理布局原則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經濟調整的基本出發點,是通過國有資本的流動和重組,使國有資產向重點行業集中,向大企業及企業集團集中,以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在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即從國有經濟的整體出發,搞好搞活國有經濟。
對國有經濟實施戰略性調整與改組的目標,就是要收縮戰線、集中精力、保證重點,從整體上搞好搞活國有經濟,而不是要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活每一個國有企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國有經濟調整與改組途徑的選擇。政策措施的制定與實施,都要體現整體性原則。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立足存量資產的調整,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國有經濟必需進入的領域,依托新的體制和機制,以更大力度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有經濟不必進入的領域,堅決地退出來。加大改革力度,推動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促進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主導性原則,即有利于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不是不要國有經濟,而是要去其枝葉,壯其主干;不是削減國有資本的絕對量,而是把有限的國有資本集中到那些急需發展的領域,集中到那些關系到國家戰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業,以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產業的控制和發展;對競爭性產業中非國有經濟力量的控制和引導;對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物質環境所產生的帶動作用。此外,國有經濟還承擔著一些體現制度特征和國家利益的特定功能,這包括:保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實施;在那些關系國家競爭力的高風險領域進行投資,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促進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應有利于上述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發揮和特定功能的實現。
三、規模化原則,即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的規模水平。
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實力,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體現和象征。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就是要在放開放活國有小企業的同時,收縮戰線,扶持重點,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有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改善國家對國有經濟的管理,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而在實施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過程中,要堅持規模化原則,要有利于國有經濟規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動性原則,即有利于促進國有經濟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
資本的生命在于運動。但是,由于國有經濟存量資產在歸屬方面的部門化、地區化和管理方面的實物化,致使國有資產難變現、難流動、難重組。國有經濟不能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調整,國有資產存量難以通過流動和重組得到優化,這既影響國有經濟的效益,也影響國有經濟功能的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于其資產能否順利地流動。因此,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必須遵循流動性原則,要有利于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國有資產的價值化管理,促進國有資產存量能夠隨市場態勢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不斷流動和重組。
五、創新原則,即有利于建立一個促進國有經濟調整的新機制。
國有經濟布局不合理,是多方面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對其進行調整,不能僅著眼于改變現有的不合理狀態,而應在這一過程中,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建立一個促進國有經濟不斷調整和優化的新機制。通過新機制的建立,推動企業的優勝劣汰,使優勢企業能夠迅速擴張,劣勢企業能夠及時被兼并和破產;通過新機制的建立,使國有經濟能夠及時進入必需進入的領域,及時退出不必進入的領域。因此,對存量國有資產的調整,必須遵循創新的原則,著眼于新機制的建立,使增量國有資產的進入,不是對不合理的存量布局進一步強化,而是一開始就依托新的機制,具有自我調整和優化功能。
六、有序性原則,即有利于保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包括對國有經濟行業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涉及到數萬億元國有資產的重組、上千萬勞動力的下崗與再就業以及稅收和信貸關系的調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調整過程中,必然要牽涉到國家、地方、部門、企業及職工之間的利益。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是調整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如果缺乏統籌考慮和周密安排,則不僅會影響調整與改組的成效,而且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既要積極推進,又必須按照漸進、有序、穩定的原則進行。
- 上一篇:在醫院八一聯歡晚會上的致辭
- 下一篇:公司八一座談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