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建筑經濟效益思考
時間:2022-03-01 10:18:00
導語:加強建筑經濟效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效益就是在經濟活動中,以盡量少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價值。因為衡量經濟效益,不僅要看產品的價值—它所消耗的勞動,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價值。只有產品符合社會需要,才能使它的勞動消耗獲得承認,才能使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得以實現,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經濟效益。建筑經濟效益就是要為社會提供勞動消耗低和使用價值高的建筑物。也就是在建筑物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安裝的全過程,不斷降低勞動消耗和持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一定的質量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滿足建筑物質量要求的最佳數量指標,就是我們用以衡量勞動消耗和使用功能的標準。沒有標準,就失去了衡量和促進建筑經濟效益的依據。作為一個工程師、建筑師和經濟師,憑著他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應該考慮如何在建筑工程上實現最佳經濟效益。這就離不了建筑定額、標準、規范、規程,等等,通過理論和實踐體現建筑經濟效益的總結性的標準文件。
1、建筑物的商品性質和使用價值建筑物是房屋的構筑物的總稱。它直接建造在使用地點的土地上,起到住人和載物的作用。它概括了房屋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范疇,是建筑業的產品。建筑物作為商品,有如下一些特點:
1.1群體性。往往由一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組成,發揮總體的作用,來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需要。因此,在同一地點,要由不同專業、不同工種、不同工藝交叉生產。不象一般商品,采用比較單一工藝,不受干擾地進行生產。
1.2固定性。每一建筑物都要固定在一定地點的土地上,分散進行生產。不象一般商品能夠集中生產,自由運輸。
1.3單件性。每一建筑物都要與周圍環境結合。由于環境、地基承載力的變化,只能單獨設計生產,不象一般商品,同一類型,成批生產。
1.4協作性。每一建筑物從設計到施工,需要很多性質完全不同的工種,協作配合,才能進行生產。不象一般商品,只需要單一或少數工種配合就可以生產。
1.5復合性。很多建筑物都是現場建造和工廠預制相結合的復合體。預制程度愈高,建筑工業化的水平也愈高。不象一般商品,都是在工廠生產組裝而成。
1.6預約性。建筑物不象一般商品,可以拿到市場交換,只能在現場根據要求進行生產。因此,選擇生產廠家,通過投標、競爭、訂約、成交,就成為建筑業物質交換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就是事先要對這項產品的工期、造價和質量提出要求,并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必要的監督。因此,我們在預約和組織生產建筑物時,必須針對上述建筑所特有的商品性質,采取相應的措施,組織生產和監督檢查,才能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筑物的使用價值,是商品所必備的屬性,它表現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對建筑物的各種需求。作為建筑物的使用價值,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適用性。任何建筑物首先要滿足它的使用要求。例如住宅,要滿足居住的要求;影劇院要滿足文娛的要求;各類工廠要滿足生產的要求;輸水管線要滿足供排水的要求;水電站要滿足發電的要求;碼頭要滿足船舶停靠裝卸貨物的要求。凡此種種,不同的使用功能,都要求制定一系列專門的建筑標準;(2)可靠性。任何建筑物都必須堅實可靠,足以承擔它所負載的人和物的重量、風雪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這就要求根據不同性質的工程結構,制定一系列結構標準;(3)耐久性。任何建筑物都要考慮滿足它的使用年限和防止水、火和腐蝕性物質的侵襲。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構造上制訂一系列的標準;(4)美觀性。任何建筑物都要根據它的特點和所處的環境,為人類提供賞心悅目、豐富多彩的造型和景觀,這就要求對建筑物的型體、裝飾、園林綠化等方面制訂一系列的標準;(5)經濟性。建筑物作為商品,當滿足了適用、可靠、耐久,美觀等各種要求以后,能否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它的經濟性。只有做到物美價廉,才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所以也要制訂一系列定額、標準作為衡量、控制造價的指標。
2、建筑標準是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基礎建筑物的使用價值,就在于以符合適用、可靠、耐久、美觀等各項要求和符合當前經濟上最優條件所制訂的各項建筑標準,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因此,制訂建筑業的各類建筑標準,就成為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基礎。而這些建筑標準的制訂,都是通過科研和生產實踐,肯定合理的指標,通過鑒定,以建筑標準的形式,在不同的實施范圍,用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地區標準和企業標準的形式頒發。建筑標準依其作用的不同,又可分為名詞術語、圖例符號、模數、氣象參數等類基礎標準;滿足安全、衛生、環保要求以及工期、造價、勞動材料定額等控制標準;試驗檢側、設計計算、施工操作、檢查驗收鑒定、安裝技術等方法標準;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建筑機具、模具等產品標準。為了國內外競爭的需要各類建筑品的生產工廠,還可以編制比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要求更高的內控標準、超前標準以及等效采用國際標準等等。建筑企業保證建筑物設計施工質量,除了要依據上述各類技術標準外,還要制訂包括計劃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機具管理、勞動管理、財務管理等管理標準。上述這些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不僅是勘察、設計、施工企業據以生產的標準,也是國家據以進行質量監督檢查的標準。結合當前建筑業改革的形勢,政府部門為了提高建筑經濟效益,對建筑業有關標準的修訂、頒發、管理,已是刻不容緩。而這些標準的編修頒發工作不是一勞永逸,它要隨著生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充實、更新。、所以每個標準、規范等技術文件,都要落實到編制管理單位長期管理,才能為不斷提高建筑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3、建筑標準化是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手段建筑標準化就是人們在建筑活動中,為了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應遵循的規則,作為指導人們進行建筑實踐的依據。建筑物是一個復合產品,它是由多種多樣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建筑設備在現場組建而成,往往涉及到幾十幾百個生產單位。為了組織建筑產品的社會化生產、商品化供應,必須運用模數化、定型化、體系化、綜合化等方式,在嚴密分工和廣泛協作的基礎上,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因此,建筑標準化工作對提高建筑經濟效益起到不可缺少的紐帶作用。
3.1模數化。建筑模數是一種選定的建筑標準尺度單位,作為建筑物、建筑成材、建筑構配件、建筑設備等尺寸間相互協調的基礎。我國《建筑統一模數制(CB12—73)》規定以100毫米作為模數的基礎,稱為基本模數;基本模數的倍數,稱為擴大模數;基本模數的分數,稱為分模數。建筑設計上一切尺寸小至縫隙的留置,大至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層高,均須按規定的分模數、基本模數或擴大模數數列和幅度采用。協調建筑物構造尺寸與建筑成材、建筑構配件和建筑設備相配合,對減少尺寸類型、簡化品種,擴大構件制品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起到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
3.2定型化。定型化是對大量重復修建使用的各種類型房屋、構筑物、建筑、配件、建筑設備以及施工機具、模具等,結合地區具體條件,經過科學試驗和實踐檢驗,通過鑒定編制成系列化的標準圖或通用圖,編制好定型產品目錄,供設計、生產、施工選用,借以提高設計效率、確保設計質量,發展專業化生產和商品化供應,促進建筑工業化水平,獲得建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搞好定型設計,必須與有關生產、施工單位密切配合,協調解決每一個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好工業化生產與多樣化的矛盾,滿足不同類型建筑產品靈活多樣組合的需要。
3.3體系化21世紀以來,我國標準化工作,又進一步向體系化方向發展。體系化就是把建筑物組建的全過程,從使用功能、平立面組合、藝術造型、結構布置、材料選擇、構配件生產、施工工藝、施工機具、施工組織、技術經濟效益等各個環節,進行通盤考慮,綜合研究,配套解決,選擇經濟效益最佳方案,形成從設計、生產到施工的成套技術文件,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施工。這對組成專業化建筑體系公司,全面承擔規劃、設計、生產、施工任務,經濟效益尤為顯著。目前國內在房屋建筑中已推廣的建筑體系有預制框架體系、預制排架體系、升板體系、滑模體系、大板體系、大模板體系、預應力板柱體系、隧道模體系、盒子體系等。
3.4綜合化。是目前我國在制定各類產品標準工作上的新發展。綜合標準化是指在制定或修訂某項產品的質量性能指標、技術條件和參數的過程,通過綜合分析和平衡,對所涉及的有關標準,同時進行制定或修訂,使各種標準能協調、統一、配套形成體系,以保證標準的順利實施和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采用國際先進標準時,在某項標準指標提高以后,其他各項相關標準也必須及時調整,才能適應新發展的需要。例如當前在鋼門窗綜合標準化的工作中,除了修訂鋼門窗本身的規格質量標準外,還要確定建筑物門窗洞口的基本尺寸,也要考慮建材生產平板玻璃的規格尺寸,經過協調以后,玻璃的出材率從過去的50%~70%上升到85%以上。而冶金部主管的窗框鋼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也要進行協調,才能保證鋼門窗的質量。同時輕工部主管的門窗五金配件,也要與鋼門窗的規格尺寸,配套制定。只有通過跨行業的協調,才能形成鋼門窗綜合標準化體系,從而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4、加強質量管理和監督是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保證為了達到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目的,制定各項建筑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其次就是這些標準的貫徹實施和監督檢查。建筑企業包括勘探、設計、施工和產品生產各單位。為了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質量保證體系;而各級政府建筑主管部門為了保證建筑物的社會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質量監督體系,實行第三方認證制度。建立建筑質量保證體系,就是在建筑物規劃、設計、施工、維修的全過程,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它改變了過去對工程質量事后檢查的消極方式,而代之以生產過程中的積極控制。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就在于它的全面性、預防性、科學性和推進性。全面性就是以生產的全過程、全企業和全員的管理為內容,把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聯系在一起的控制方法;它的預防性就是以預測、預控、預防為主,把影響質量波動的因素控制起來,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它的科學性就是一切用數據說話,把生產活動中反映出來的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從中找出規律,以便進行產品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它的推進性就是在企業中建立各種質量控制小組(QC小組),不斷通過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循環階段,推進企業的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持續地提高和不斷改善。目前全面質量管理這門管理科學,已在我國一些建筑設計、生產和施工單位中推行,取得良好的效益。建立建筑質量監督體系,就是對建筑物的規劃設計、現場施工過程和各類建筑構配件、設備的生產,制定質量檢查、驗收、鑒定、評比制度;建立相應的審查、監督、檢測機構,根據建筑標準,代表政府對建筑物和建筑構配件、設備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實行第三方認證制度。為了強化政府部門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由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標準局聯合頒發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條例》,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建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網,設置監督站和檢測中心,代表政府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從而把過去以施工單位自檢為主,轉向以政府監督為主的軌道,開創了我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新局面。同時,為了加強對設計、施工單位的資格審查,先后頒發了《城鄉建筑工程設計單位注冊登記審查管理力法》和健筑企業營業管理條例》。這二個文件的頒發,對提高設計、施工質量,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對建筑構配件和建筑設備的生產質量監督和鑒定、評比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地開展。
5、結束語總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的建筑業的改革工作,作為建筑行業的主管部門,必須重視建筑標準對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決定性作用。把建筑標準的修訂編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組織并發動全國有關專業力量,按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專用標準,分清先后、緩急,逐步充實完善。與此同時,還應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建筑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建筑質量監督體系。用頒發資格證書的辦法,對設計、施工企業的資格進行審查;用頒發建筑許可證的辦法,對設計文件進行審查;用頒發鑒定合格證的辦法,對建筑制品進行監督、鑒定、評比;用頒發驗收合格證的辦法,對建筑物的工程質量進行檢查、驗收、評定。同時,還應在建筑企業中大力宣傳、推廣全面質量管理科學管理方法,培訓管理人員,普遍建立建筑質量保證體系,提高設計、施工和制品生產企業的競爭能力。
- 上一篇:市場經濟與公益化思索
- 下一篇:加強提高掌管市場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