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日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對比
時間:2022-02-27 03:10:48
導語:淺談中日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藝術在傳入日本后結合自身地域氣候、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日本自己獨特的、與中國截然不同的風格與標志。文章以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和中國古典園林史、日本傳統庭園史等理論為基礎,利用對比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研究,力圖通過淺析中日古典園林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探究兩者間形成差異性的原因。
【關鍵詞】中日園林;造園藝術;本土化;差異性
1引言
中日古典園林皆是世界東方造園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戰國時期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已十分頻繁。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國的造園技術傳入日本,極大地影響了日本古典園林的發展。雖然在某種層面上來說中日兩國的造園藝術是一脈相承的,具有諸多相似性,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傳入日本后結合自身地域氣候、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與標志性。
2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
園林,是特定歷史時期內的社會整體經濟技術實力的象征,也是當時社會制度、宗教意識、人文環境的反映。因此,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筑形式,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并受到科學技術文化發展影響的,最終形成有一定規律性又相對獨立的體系。2.1中國古典園林的哲學思想。先秦時期,社會動蕩,學術自由,百家爭鳴,此時涌現出的儒家和道家對當時直至現代中國人民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在造園方面,儒道兩家對待自然的主張基本一致,共同成為中國古典造園哲學的基礎。道家“道法自然”的美學立場強調了人對自然的追求和人的個體精神的展現,提倡園林建造的重點是要融于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道法自然,即不留痕跡的在自然中融入個體的意識而不是單純地仿造自然。而儒家也提倡園林應在有限的空間中利用原本的自然條件并模仿自然,使自然美與人工美和諧統一。另外,它“天人合一,以人為本”“以物比德”的思想則不僅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還主張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體會自然的美。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來自于大自然的美都是對人的反映,是因為其與人本身在本質上的相似性而產生的共鳴。因此,儒道兩家對于園林中自然的態度是基本一致的。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出于統治的需要,將儒家思想的地位提高并作為正統思想,儒家思想逐漸成為造園的主導思想。受儒家“入世”思想的指導,唐、宋時期之后,中國古典園林中生活功能所占比重逐漸增大,園林日趨世俗化,至此,中日園林發展慢慢走向不同的道路。2.2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軌跡。從封建時期開始,中國古人進入農耕文明,當基本溫飽、世代繁衍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開始有了對精神的追求,尤其是統治階級。因此,中國古典園林最初的形態是商周時期的苑囿,是供帝王狩獵兼作游玩的場所。到了秦漢時期,被稱為“宮苑”的皇家園林基本形成。南北朝時期,文人開始參與造園。詩詞、畫作被當作造園主題并將文學思想帶入到審美意識形態中;發展至宋朝,寫意的審美意識也漸漸成為造園的主導思想。到了明清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迅猛,造園活動空前活躍,園林數量陡增,中國古典園林達到空前絕后的巔峰時期,此時也造就了許多私家園林的經典之作。2.3中國古典園林的類型。中國古典園林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分為不同類型,若以使用人群可分為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兩大類,其中皇家園林主要分布在北方。私家園林又可按地域大致劃分為江南私家園林、嶺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私家園林。若依照園林特色可分為一池三山、自然山水園、寫意山水園、聚景園、文人園等多種園林類型。
3日本古典園林的發展
雖然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歷程對日本古典園林的產生、發展及風格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但日本古典園林原始雛形是上古時代祭祀的神池。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在祭池中筑島象征了早期日本人民對自然的崇拜。此時中國的社會經濟水平不高,對日本園林的影響較小。到了飛鳥時代,日本脫離了原先的奴隸制進入封建社會,此時中國文化開始向日本大量輸出。直至奈良時代,中國社會經濟繁榮昌盛處于鼎盛時期,中國的佛教、道教文化也隨之傳入日本,對日本園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出現了中國式池苑。平安時代延續著奈良時代的發展,受我國唐朝文化影響頗深,宗教文化的極大發展,甚至對日本宮廷文化和生活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日本在全盤吸收唐朝文化的同時開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遣唐使制度的廢止,正式宣布日本開始著力發展本土文化,完成漢文化向和風文化的過渡,也標志著日本古典園林進入了從對中國古典園林完全模仿到借鑒創新的階段。日本武士政權的誕生,傳統貴族文化的沒落,使僧侶代替原先的貴族成為社會文化階層的代表。巫山禪僧開始參與園林的建造,園林佛教禪宗化,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也在此時大量傳入日本,由此日本古典園林出現了全新的審美導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文化。枯山水正是在這一時期誕生并作為獨有的園林風格在本土流傳開來。并且,隨著中國茶文化的傳入,日本又新創立了自己樸素淡雅、富有禪理的茶道,產生了新的小型園林——茶庭。隨后,日本古典園林在江戶時期得到跨越式發展,園林數量增加且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國家政治經濟中心,遍及全國。除枯山水等本土風格得到繼續發展外,大名園林和庶民園林也逐漸形成并發展成為日本園林的主要形式。
4中日園林差異化的原因
4.1自然環境。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會直接影響到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雖然中國和日本國土相近,但兩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截然不同,造就了兩國相似不相同的文化。同時兩國文化上的差別也導致了中日園林的差異化。中國國土面積大,河網密布,擁有豐富多彩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因此古典園林往往和當地自然環境結合,形成以山水為主體的、具有地域性的古典園林格局。如我國北方山多水少,氣候干旱,除皇家園林挖土成湖外,私家園林、宗教園林或郊邑風景區多以山景為主,園中植物多選擇松柏,花草則主要以盆景的形式出現,總體風格大氣豪放;南方則水資源豐富,江河湖泊眾多,氣候溫暖濕潤,園中常設有水景且所占面積較大,園中植物多樣,四季不同,為保證采光和通風,建筑一般較為通透。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個以北海道等四個大島及六千多個小島共同組成的群島國家,四面環海,山地、湖泊眾多,具有明顯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又因日本國土面積較小,地質災害多,園林往往面積較小,規模不大,園中植物也多為天然植被或微型盆景。因此,日本古典園林常以海島型和小中見大的造園手法而聞名。4.2人文環境。4.2.1造園者。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多為文人根據詩畫和園主個人志趣建造,因此常把私家園林建在城市之中,園外市井生活的繁榮便利和園內山水的優美在滿足園主生活需要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看似隔絕和隱居的、能反映寄情山水和超脫心理的、環境優美的居住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塑造出的園林是一種假性的隱居地,是對園主心理活動的一種表達,它充分地滿足了園主渴望實現理想抱負的心情,又為園主失意不得志時提供了解脫反省的理由和場所。中日兩國的園林建造雖都受佛教的影響,但中國自先秦時期就有儒、道家思想并以儒學為尊,直至東漢時期佛教才傳入,而當佛教傳入日本時,日本尚未形成系統的思想體系,因此佛教思想對中國的哲學和造園思想體系影響較小,對日本的影響較大。且日本古典園林多由僧侶設計建造并使用,園林中充斥著超脫和物我兩忘的思想。因此,雖然早期中日兩國都有“舍宅為寺”,但中國古典園林始終充斥著文人氣息,而日本園林始終彌漫著禪意。4.2.2理景方法。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常以詩文典故命名或題詞,配以松、竹、梅、菊、蘭等象征高潔、超脫、淡薄名利等高貴品質的植物來表達主人的人格志趣,并因園中面積較大,兼具居住和游玩的功能,常根據詩畫場景意境設計多條園中游線達到移步換景、一園聚百景的效果。日本古典園林通常面積較小,少見過于復雜的理景方式,多采用樸素純粹的構圖方式,以小見大是日本園林中最常見的造園手法。并且僧侶既是園林的建造者也是使用者,日本園林常以寺、院、神社等命名,或私家園林則多以園主姓氏命名。4.2.3情感追求。園林的最終建成效果與造園者的成長背景、閱歷經驗、思維方式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我國古代,儒家提倡積極入世的精神,道家提倡對自身人格修養的提升,體現在園林里,展現的是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精神。園林不僅是居住場所,更是、可玩、可看、可游的、隨四季變化的、動態的享樂之地。而日本的哲學思想中,美與哀是相關的,他們追求的是對殘花、殘月、落葉的淡淡的哀愁與寧靜的美的統一,是情感感官與文化內涵的共鳴和統一。日本園林面積較小,難以做到中國古典園林的多游線多主題的園林景觀,因此多展現的是靜態的、單株的、極致枯淡的情感氛圍。
5中日造園手法差異的具體體現
中日古典園林都屬于自然山水園,但兩者造園理念不盡相同,中國古典園林偏重以人為本,日本古典園林偏重自然,因此,正如陳從周先生所言中國園林是在“人工中見自然”,日本園林則是“自然中見人工”。5.1理水。中國古典園林注重親水,因此對真水的處理十分成熟。無水不成園,尤其南方的私家園林皆以水景為園林中心,并根據需要用廊、橋、堤、島加以劃分出不同大小、主題、意境的水面空間。中國園林理水根據小聚大分,不同手法處理出聚散、開合、曲直、收放等不同的水面,寫意地象征著自然界中的溪、河、湖、瀑,起到了豐富空間層次的效果。并常將水源設置于平臺下,增加景深,給人無盡之感,刻意營造人們探尋水源的好奇心。日本園林有真水和枯水兩種處理方式,用理性、抽象的手法表現海景,溪瀑。特別是枯水以砂面耙成水紋曲線象征波浪萬重,又沿石根把砂面耙成環狀的水形,象征水流湍急的態勢,甚至利用不同石組的配列而構成“枯攏”,以象征無水之瀑布,是真正寫意的無水之水。日本古典園林中,觀賞式的水面空間很小,以聚為主,一般只重視源頭的交代并以溪瀑的形式出現。另外,日本園林水岸處理一般以土坡直接入水,岸石也只以自然石塊單層砌筑,沒有中國園林的多層疊砌做法。5.2置石。中國雖地大物博,喜好玲瓏剔透的奇珍異石,但在園林選石上主要以湖石為主,少量黃石和英石,并以瘦、透、漏、皺為審美標準,常以石的擬態為主題意向,即用玩賞的心態既欣賞石的紋理質地、造型姿態又賦予其精神內涵。日本則將石視為神明信仰并用“注連繩”圍住加以供奉,其欣賞的是石的原生狀態。中國園林的石體通常較為高大,豎置,與園林的寬廣開闊呼應,力圖展現石頭的俊秀挺拔,表達了園主曠達豪邁的性格。而日本園林的石體通常較為低矮,臥置,半埋于土中,石上生有苔蘚,力圖展現石頭的天然美,增加了園林的橫向張力,更表達了園主謙虛恭敬的心態。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石頭作為園林的附加點綴,根據布局的需要形成多種多樣的置石方式,主要有孤置、對置、群置、散置等。在日本古典園林中,相比于石頭與園間的藝術表達,更強調通過石頭的組合放置展現出神秘的、強大的內在生命力,因此多采用點置、散置的置石方式。5.3花木。中國古典園林中,花木不僅是園林氛圍的烘托者,更是反映了園主的文化內涵和性格志趣。因此,中國園林常選用象征高尚氣節和美好祝愿的松、柏、梅、蘭、竹、菊、蓮、牡丹、桂花等植物,且追求樹枝樹干的姿態美、多種多樣的色彩美和清幽淡雅的氣味美。花木的配置形式多種多樣,主要以作為園中主題或邊際點綴的孤植、呼應園中軸線彰顯莊嚴氣勢的對植、展示花木特性的叢植和創造高低錯落富有層次感的群植為主。日本的園林植物種類雖不及中國多樣,但受到中國的影響,對植物品類的喜好大致相同,如梅蘭竹菊等。又因收到禪宗思想的影響和追求空寂冥想的需要,大量使用苔蘚類植被和常綠植物,少有花卉。在日本古典園林中,同一園中的植物品種并不多,多以某一兩種植物為主,再輔以一兩種植物用于點景,層次清楚而簡潔。
參考文獻
[1]任肖甜.人文自然對中日古典園林造園理念的影響[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2]羅丹荔.中日園林造園藝術比較[D].重慶:重慶大學,2005.
[3]孫銀寶.中日古典園林石景藝術比較研究[D].長沙:湖南工業大學,2012.
[4]劉婉華.文心與禪心——中日古典園林審美意境之比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9-23.
[5]趙書彬,龍方.中國園林與日本園林的比較分析[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1(4):64-66.
作者:吳桂寧 姚蘊芳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 上一篇:酥油花藝術數字化建設構想
- 下一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藝術化設計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