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古代文學教學思索

時間:2022-04-18 04:46:00

導語:信息時代古代文學教學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時代古代文學教學思索

2007年9月中教育與職業中國古代文學從遠古的神話傳說時代一路走來,已走過幾千年的歷程,為我們中華民族積累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悠久的歷史、綿延不絕的傳統是任何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學所無法比擬的。

從孔子興辦私學,為門徒講授《詩經》等古代文學作品開始,中國古代的優秀典籍就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并發展成一個專門的學科。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先輩們積累并總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體現了這一學科最鮮明的中國特色。

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提出“學思并重”“傳習結合”的教育理論,提出“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知新”的精辟見解,還指出教學中應遵循“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的教育原則。中國古代文學在以后的歲月中,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始終遵循著這一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對于這些行之有效且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教學方式方法,我們要很好地繼承。但我們又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現代社會政治、經濟的急遽發展,時代環境、社會環境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不僅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著各種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沖擊,而且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也在發生著變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古代文學,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歷程后,如何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去熏陶、感染讀者,使讀者從中受到知識的啟迪、思想美和藝術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愛國激情、藝術才情、美善感情,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教師學者化

古代文學教師應是“學者型”教師所謂“學者型”教師,是指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參與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成就和科學研究成果的教育專家。一個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教師,首先應該成為他所從事專業領域的學者。教師學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應該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體現。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無論是文學家們純心靈、真性情的抒發,還是擔負著“載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國文學史,就是一部生動、真實的中國文化發展史。作為“學者型”教師,應該全面把握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程,并對不同時期文學發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響文學走向的文化動因和文學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師不深刻領會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大分化、大瓦解所導致的“士”階層的蓬勃興起,就很難使學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時代會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學現象;如果教師授課時不聯系魏晉士風的變化、魏晉玄學的發展和佛教的傳入,就很難使學生理解“竹林七賢”的怪誕、正始文學隱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詩的風行;如果教師不結合宋代“理學”進行講授,學生就難以理解中國文學的風度氣韻何以在很短的時間里會由唐代的雄渾、壯闊而轉向了宋代的內省、自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中國古代文學深刻的文化內涵,把握文學與科學、宗教、哲學、藝術的關系,才能使學生在研讀文學史、涵詠文學作品的同時,去探尋古人與今人心靈相通的東西,從古代優秀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古代文學不式堆,而是有著鮮活生命的。比如在講到《史記·貨殖列傳》的時候,筆者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司馬遷的經濟觀點,之后又結合現實,將20世紀改革開放前后的經濟政策做對比,使學生認識到正確的經濟政策對國家、民族發展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把他們對司馬遷的經濟觀和對現有經濟政策的認識與感受談出來。這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必須以自己學者的風范去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學習古代文學不只是讀幾首詩、背幾篇文章那么簡單,古代文學中別有洞天。

“學者型”教師還應該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備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應該只沉浸在舊紙堆中去考據、索引,而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著眼點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學中那些與現實人生聯系密切或能給人帶來審美愉悅,能陶冶情操、培養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濃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時傳授給學生,把當今科研領域的新觀點、新理念、新動態及時介紹給學生。這樣使教學始終與現實接軌、與時代同步。

(二)教師應該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所謂先進的教學理念,包括: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作為“學者型”教師應認識到自己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發展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與指導者。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引導他們去嘗試學術研究,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課外搞一個有教師參與的學術論壇,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論壇這個平臺表述出來。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從而形成知識的良性循環。

新的學生觀認為,學生不但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學生整體發展時,注意張揚個性。近年來,隨著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視角的變化,出現了很多新觀點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不能一味因循傳統,要具有創新意識。同時,新的師生觀也要求教師重新審視傳統的師生關系,即所謂的“師道尊嚴”。教師應該是知識的權威,但不應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講授知識或以挑剔、審視的眼光去面對學生,而應該是在釋疑解惑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學術交流和溝通,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氛圍。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教學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潛力的開發。

(三)教師應該是美、善的傳播者和塑造者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風尚和美學精神,具有豐厚的人生意蘊和體驗。研讀古代文學作品對人的審美意識的培養、道德情操的樹立、心靈世界的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通過生動的形象、深刻的理趣、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藝術手段來表現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審美情感,使讀者在閱讀后產生或輕松、或愉悅、或超脫、或悲哀、或感嘆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和真正的審美享受。

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美的啟迪和塑造,就像魯迅先生說的“發揚真美,以娛人情”①,要將美育融于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為了實現“明君”“賢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為謀”“辭萬鐘”的優厚待遇,“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志節品格;杜甫那“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等都使同學受到極大的精神震撼,同時也受到心靈的洗滌和凈化。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雄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靜;“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飄渺朦朧,使學生在對賞心悅目的自然美景的鑒賞中感受到一種生活的美,從而生發出對自然人生的無比熱愛之情。

二、教學手段現代化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古代文學課堂,在本學科領域進行多媒體教學實踐,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風格的,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的多媒體課件,從而使古老的教學內容借助現代化的手段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樣就會提高教學水平,增加教學信息量,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古代文學教學的需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達到如下教學效果:

(一)使復雜的事件圖表化如《秦晉之戰》,講述的是秦、晉、鄭三方的軍事、外交沖突和糾葛。其中重要的情節有“蹇叔哭師“”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鄭皇武子辭杞子“”先軫論戰”“秦師敗“”文嬴請三帥”等,事件復雜、關系錯綜、頭緒紛繁,敘述起來,須費很多口舌,可學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運用電腦課件,將其繪成圖表,則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瑣的敘述。

(二)將相關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紹古代作家、引證材料、相互比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書,如果運用電腦課件直接提供給學生,再輔之以簡單的闡釋,即可節約教學時間。

(三)使熟悉的內容新穎化筆者在講授中學課本中就已出現的《陌上桑》時,主要針對其側面描寫的手法。這本來也不是什么新鮮的創意,但筆者借助多媒體的手段,為課文配上深情的朗誦,同時為突出側面描寫的妙處,將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李延年的《佳人歌》、《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與《悲慘世界》中冉阿讓走出采石場時的畫面用課件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畫面去體悟側面描寫的妙處,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此詩有全新的審美感受。

(四)使靜態教學動態化、婉曲的內容直觀化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而且能喚醒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思維,成為學習的主人。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了生機。如在古代詩詞教學中,有些詩歌意象比較朦朧含蓄,甚至難以言傳。運用電腦課件轉化為畫面,即可化朦朧為清晰,化含蓄為直觀,還可以啟發想象,減少課堂語言,如《春江花月夜》《蜀道難》等。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一門傳統的學科,要想永葆青春,就要給學生以“誘惑”,這既要求教師具有高深的學養,又要求教師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唯有如此,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新形勢、新思維、新理念,才能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代代相傳,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