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師德觀帶給當前師德建設啟發

時間:2022-02-10 04:00:00

導語:陶行知師德觀帶給當前師德建設啟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陶行知師德觀帶給當前師德建設啟發

行知是20世紀我國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杰出的愛國者,卓越的共產主義戰士,是中國進步知識分子的典范。陶行知十分重視師德修養,對師德建設有著許多精辟、深刻的論述。在構建和諧校園的今天,學習陶行知師德觀以及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人格典范,具有重要的現代價值與借鑒意義。

1.陶行知師德觀的主要內涵

1.1“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忠誠教育事業,勇于為教育事業獻身,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內容,也是職業感情、職業行為的基礎和職業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這種獻身精神稱為“教育的命脈”。他說:“教育者應當知道教育是無名無利且沒有尊榮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機會,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之可言?!薄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實踐。

陶行知的獻身精神首先源于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負。他所生活的年代,人們生活困苦不堪,廣大民眾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為此少年時代的陶行知就立下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大志,留學歸國后更是堅定地立下使全國民眾都受到教育的宏愿,他把教育事業看成是關系到國家民族興衰強弱的大事,認為“教育是人民解放、民族解放、人類解放的武器”,“教育是大有可為的事,而且不是一時的,是永久益于世的”。陶行知正是身體力行,懷著“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為中國教育探獲出路”,“為整個民族的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壯志,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投入于中國的教育事業上。

其次,陶行知的獻身精神源于他高度的責任心。他認準教育事業是可以救國救民,實現理想社會的大事,他先后拒絕高師校長、教育廳長職務,放棄大學教授的優厚待遇,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平民教育運動,創辦了曉莊師范、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社會大學等,為人民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充分體現了他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1.2“人民第一”,“愛滿天下”的愛心精神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是“愛滿天下”。他把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切之愛化為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將自己的赤子之心奉獻給人民。針對當時中國少數統治者壟斷教育,人們無權利無機會接受教育的不合理現實,陶行知提出教育的途徑應是廣開門路,面向廣大勞苦大眾,讓全社會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正因如此,他一生最大愿望就是“知識化成甘霖,使大地處處受到潤澤;知識化成太陽,使所有民眾都得到照耀”。

作為一位教育學家,陶行知不僅愛國愛民,而且對兒童充滿了慈父般的愛。他認為兒童是人類的精華,未來世界是屬于他們的,人類歷史也將由他們繼續創造和發展。所以教師熱愛學生就要如同園丁愛護花木一樣,依其特性,適當地給予肥料、水分、陽光,清除害蟲,使其健康成長。他常說:“在我的世界,小孩和青年最大?!倍谛袆由弦泊_實做到了這一點,在曉莊,在育才,在社會大學,處處顯示出這種“愛滿天下”的可貴精神。

1.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們去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學校工作時,他要求教師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實際上也是他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陶行知所倡導的“真人”主要應具備下列條件:第一,追求真理,講真話,為真理而獻身;第二,做來自于人民而又服務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騎在人民頭上的官僚或精神貴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責任心、有信仰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開辟、試驗和創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健康衛生、勞動美育和諧發展的人。陶行知還強調“真人”的塑造離不開社會實踐和生活,也有賴于真教師的培養。他從生活教育理論出發對真正的好教師提出了獨特見解,認為合格的教師應該具有虛心、寬容、與學生共甘苦、與民眾學習、跟小孩學習等方面的素質和情操。師生之間應建立起一種同甘共苦的關系,這種關系不僅體現在生活上,而且要貫徹到學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別是教學上。真正的好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生學,并依據學的方法去教,使學生樂意學,而且要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4“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敢探未發現的新理”的創新精神

陶行知在他的《創造宣言》、《育才創造年計劃大綱》、《創造的兒子》等教育論著中提出“創造教育”的思想。在他看來,“做的最高境界是創造”,“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這是生活教育全部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梢哉f,創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實踐的根本特色。陶行知既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也反對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在批判舊教育的同時,他明確指出:“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辈l出了“敲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的呼吁。

如何解放兒童的創造力呢?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和學問。培養創造力的途徑是進行手腦并用的教育。為此,他強調實踐是創造的源泉,認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培養成創造的精神和能力。在著名的《三代》詩中,他寫道:“實踐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毙蜗笳f明了實踐、知識與創造三者的相互關系,即一切創造離不開實踐和知識。由于他身體力行,所以他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都富于創造性,絕大多數人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他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首先要有創造精神,要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發明的新理,即是創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辟精神。創造時,目光要深,開辟時,目光要遠?!倍?,做先生的最大快樂,就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學習崇拜的學生,說準確點,就是先生在創造學生的同時也為學生所創造。這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思想,正是陶行知作為一位人民教育家的廣闊胸懷和深遠目光的體現,也是他熱愛學生、為國育才的崇高思想境界的體現。

1.5“共學,共事,共修養”的和諧精神

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師德的一個重要內容。陶行知對當時社會上“文人相輕”的舊傳統和嫉妒型的人際關系深惡痛絕。陶行知強調教師之間要和睦相處,同心協力。在他看來,一個學校的教師之間只有團結協作,“共學、共事、共修養”,才能培養出真善美的真人。他又十分重視師生之間的共班合作,要求做到“謙遜豁達,協作合群”。他說:“教師對學生,學生對教師,教師對教師,學生對學生,精神都要融合,都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校之中,人與人的隔閡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如此,才能形成師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風、共守校規的和諧氣氛,而師生間“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則是一種真正的教育。

1.6“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做到老”的好學精神

陶行知經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針對當時教育界的通?。ń處煂⒆约簭那八鶎W的知識照搬販賣給學生)明確指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币驗楹玫膶W生往往在學問和修養上愿意和教師進行賽跑,后生可畏,它迫使教師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松,而是要不斷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的前頭,這也是師道可敬之處。同時勤奮好學的教師也能給學生以表率模范作用。他諄諄告誡教師:“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學好,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碧招兄€強調教師不但要勤奮好學,而且要拜人民為師,要向學生、兒童學習,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詩:“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教人民進步者,拜人民為師?!边@就給教師指明了學習的途徑與方向。

1.7“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自律精神

陶行知一貫主張“教師應當以身作則”,“教人者,必須教己”,“要人敬的必先自敬”。他要求教師要能自律,要“各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身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員躬親共守?!辈⑦M而要求:“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應當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要嚴于律己,身體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碧招兄@種“以身作則”、“自化化人”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直觀性、模仿性原則。陶行知從教的一生,就是“以身作則”、“自化化人”的一生,因而其一生不愧為“萬世師表”的楷模??傊?,“萬世師表”的陶行知,以自己大量的精深理論與身體力行的榜樣,體現了其鮮明的師德觀。這樣崇高的師德觀,正是他崇高的人生觀、道德觀的集中表現。陶行知的師德觀,具有明顯的前瞻性和實效性,對新時期加強師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與借鑒意義。

2.陶行知師德觀引領新時期師德建設

2.1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的自覺性

陶行知的教育實踐活動表明:如果教師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地位,能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以及加強師德修養對完成工作的意義作用,則能增加責任感和事業心,從而將加強師德修養變成自己內心需要的自覺性,并通過實踐培植起堅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達到一定的境界。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師德情感,堅定師德信念,鍛煉師德意志,養成良好的師德行為習慣。(1)教師要熱愛祖國,對祖國要有強烈的愛和深厚的情,對祖國的命運與前途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教師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3)教師要有高尚的情感,“愛滿天下”,對學生要有博大無私、深沉久遠的愛;(4)教師要有良好的文化修養,豐富的學識內涵;(5)教師要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示范楷模。只有這種良好的形象,才能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2.2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知識,鑄就教書育人的真功夫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增長的速度十分驚人,“十年寒窗,終身受用”的觀念將被完全摒棄,教師要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和精深的教育專業知識。(1)勤于學習。21世紀要求人人都要學會學習,而“聞道在先”的教師尤其應具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勤學習,會自學,從而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是適應現代社會文化科學知識激增的需要。(2)善于反思。教師的反思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一環,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終將決定一個人本質意義上的素質層次。教師要把學習理論和自身實踐反思結合起來,把學習的理論內化為個人的思想,在“學習———實踐———反思”不斷循環反復的過程中,使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得以不斷提高,教育智慧隨之不斷增長。(3)勇于創造。21世紀的教師要具有創造性思維,懂得創造方法,善于捕捉創造機遇,勇于投入創造實踐。因此,成為“百科全書”的教師是鑄就教書育人的真功夫。

2.3不斷進行實踐體驗,在開拓創新中前行

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離不開教育教學的實踐。

(1)教師要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鍛煉自己的道德意志,在教育實踐中自覺地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自己的行為,把師德規范與本職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外在的形象與內在的道德和諧統一起來,形成高尚的人格。(2)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求進步,主動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實現“知行合一”,格守高尚的師德。(3)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際和公益活動,在社會的大課堂中與活動的氛圍里,培養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從而達到“耐得住艱苦,抗得住誘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節”,成為一個“第一流的教育家”。

2.4不斷加強制度創新,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升華

師德的培養,要依賴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問》中,就提出“人格防”,要我們教師“建筑人格長城”。而要做到“人格防”,還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約束。只有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建立制度與規范,才能養成良好的師德。(1)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獎優罰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師德要求,直接納入到制度規范中,對不道德行為進行約束和懲戒,形成一種外在的剛性約束。(2)對師德好的教師,要給予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面對一些師德差的教師,則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對其批評曝光,以至嚴肅處理,繩之以法。(3)還要把遵守師德同遵守其他領域的道德結合起來,同遵紀守法結合起來,使教師既是師德模范,又是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真正達到陶行知所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修養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從而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升華。

2.5不斷提高心理素質,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是指表現在教師身上那些經常的、穩定的、本質的心理特征。教師應該具有較高的心理成熟度、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較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首先,要注意保持樂觀的心境,保持積極振奮的精神狀態,不斷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其次,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始終要將思考的快樂和收獲的喜悅送給學生;再次,要有寬容的心理,要能夠容忍學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過錯,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心理學知識和進行心理鍛煉,必須做到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認識自己;做到胸懷寬廣,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意志堅強;做到不畏激烈競爭,不怕艱難險阻,不向困難低頭,不被挫折壓倒,從而達到心理素質和心理知識的統一,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2.6不斷樹立師德楷模,明確前進的方向

要發揮師德方面的榜樣示范作用,讓教師在師德方面,“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在這方面,陶行知先生為我們做出了示范。陶先生在進行師德教育時,經?!耙允窞殍b”,靈活運用歷史上在道德方面的光輝榜樣,古為今用,取之精華,來教育和影響教師。除了以史為鑒、樹古人為師德榜樣外,還應樹立現實生活中師德的榜樣。要通過各級的推薦、評選,發現一批師德標兵,并通過各種形式,在教師中大力宣傳表彰,讓崇高的師德,猶如人類進步的火炬,光輝四方,傳給后人,并給人以啟迪,供人效法,引人求索。

因此,在今天,陶行知先生仍然是我們的萬世師表,陶行知師德觀仍然是我們加強師德建設的理論寶庫。只要我們堅持與時俱進,就一定能展示偉人思想永恒而又常新的理論視野,就一定能造就一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21世紀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