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村鎮建筑設計探討
時間:2022-09-10 10:18:31
導語:少數民族村鎮建筑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黔東南州是一個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地區,苗、侗、漢文化既有融合,也保持著自身個體差異,其民族思想、文化的差異,反映在民居的建筑結構與布局之中。
2黔東南少數民族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2.1傳統傳承不夠。絕大多數傳統民居融入了建筑文化的地區性和多樣性。現代建筑的崛起忽略了黔東南建筑在地域環境中的豐富性和地域特色,使得一些建筑失去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建筑風貌樣式也出現了偏差。同時因為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民族性的建筑減少。2.2建筑文化意識不明確。黔東南州為苗族自治州,擁有豐富的民族建筑,然而在建筑設計上卻比較單調,同時在研究建筑文化上也是存在定位不明確。因此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抽象、提煉以及升華到現代建筑設計中也是需要長遠地區考慮,這一過程需要綜合地域、人文、地形、地貌等因素。2.3營造技術需要提升。黔東南地區民族建筑多為雙層木結構,而且在大雜居、小聚居的環境條件中建筑形式也是呈多元化變化,各個工匠修建的房子也是各有千秋,同時融合各自的經驗、審美到建筑形式上。使得建筑形態出現多元化特征。但是計量方法采取原始丈量方式,計量方法不夠精準,同時使用原始的建房子的工具,時間消耗很長,技術的落后帶來了時間消耗的問題。2.4建筑開發欠缺科學的管理。黔東南民族村鎮建筑在保護與發展中沒有能立足保護優先原則,因此在開發旅游過程中部分民族建筑遭到了破壞或者風貌變化,同時在管理方面,政府大多只是理論上的保護與掛牌管理,缺乏相應的措施,同時建筑在防火以及防水等方面也未能完全有效的改善,在加上保護的主角多由政府來承擔,缺乏公眾的參與,對民族建筑的保護難以開展下去。
3黔東南少數民族村鎮民族建設計實行的對策
3.1傳承建筑文脈,弘揚民族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上,應該融合黔東南的地域文化,在此基礎上傳承建筑文脈,弘揚民族文化。因此需要對黔東南民族建筑進行實地調研、測量分析建筑周邊環境,以此來從中提煉民族建筑元素即吸收原有文化的精髓,保持民族特色,以實現黔東南建筑文化傳承與發展。在民族特征文化特質的建筑設計,運用現代建筑材料黔東南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3.2改善建筑外貌,加強功能建造。在黔東南少數民族以及鄉鎮居民的現代化住房設計中,在保持傳統民居建筑外形、文化符號、空間心理的基礎上,加大梁柱截面及開間進深尺度,滿足房屋戶型布局方面的靈活性;以營造技法、防火隔音、保溫隔熱和標準化生產為核心,從結構上解決傳統民居采光通風、隔音、保溫、樓板振動等問題;對建筑屋面、外墻、門窗、裝飾構件、地面等全面改。以低成本、節能、安全、民族化為原則,提高建筑的功能性與舒適度,形成具有可實施性和推廣性的黔東南傳統木結構建筑模式,使得傳統民居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3.3運用新興科技,改善新興能源。無論是結構還是內壁材料,在建造或者改造建筑修繕建筑的時候,采用膠合木替換傳統的木質材料,使用耐水防潮地板替換傳統的木板,使用可以隔音的木板材料,利用高窗的煙囪實現房間的空氣對流。可以利用廢棄的材料做燃料,同時利用沼氣代替平常使用的木質燃料,改善房間的用火條件以及方便度。利用太陽能構建發電系統,為房子提供更好的照明,利用農村廢棄物的暖通技術,改善村鎮民眾的生活條件。3.4加強村鎮建筑宏觀調控。任何少數民族建筑都一直處于成長、成熟、衰退、更新的動態變化過程,在這樣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中,有所失必然會有所得。而當今社會整體環境的變遷、人與自然的矛盾、貧困落后的現況等,都是迫使黔東南少數民族建筑步上衰敗之路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黔東南建筑原有的特殊價值也在逐漸褪去。因此改變現況、保持傳統迫在眉睫,慶幸的是當今的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從傳統而來的現代并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對傳統的繼承、超越和揚棄,研究傳統建筑的目的,不僅只是為了過去而過去,是為了現在而尊重過去。
4結束語
黔東南建筑設計,將以低成本、舒適性、節能化、地方民族化為原則,以對民族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前提,提高黔東南傳統結構建筑的技術和水平,使改良后的木結構建筑成為貴州地區最具民族特點、最易居、最經濟的建筑形式。只有我們重視少數民族建筑,不破壞建筑結構,同時加以完善,對新型的資源加以利用,才能實現黔東南少數民族村鎮民族建筑可持續性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朱琦,徐晶.民族民居建筑設計中民族文化的原點效應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37(1):75-78.
[2]李建偉.民族建筑設計中的民族關懷研究——基于后工業景觀設計視角[J].貴州民族研究,2015,36(06):66-69.
[3]陳秀云.少數民族舊建筑的保護、改造與利用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4,35(12):57-60.
[4]谷莉.少數民族建筑聚落空間的社會復合結構探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4,35(10):53-56.
[5]單琳琳.民族根生性視域下的日本當代建筑創作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6]劉向華.雙重轉換—網絡社會的中國建筑與城市[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4.
[7]吳艷.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區性與民族性的關聯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2.
[8]趙冶.廣西壯族傳統聚落及民居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9]熊偉.廣西傳統鄉土建筑文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10]閻波.中國建筑師與地域建筑創作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11]王景慧.中國民族建筑研究與保護[J].中國勘察設計,2008(3):11-15.
[12]楊慶.試論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93-97.
作者:張琴 單位:銅仁學院
- 上一篇:媒體監督與審判獨立研究
- 下一篇:晚自習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