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13 17:5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少數民族文化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少數民族文化特征

篇1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遺產旅游;營銷;特征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08101

1引言

少數民族多居住在我國邊疆和西部地區,總體而言,民族地區呈現出經濟欠發達、區位邊緣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具體表現為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較好,文化遺產豐富。在經濟上謀發展與文化上保護多樣化這對矛盾的作用下,文化遺產旅游作為一種中立或尚且稱得上雙贏的方式應運而生。然在實際操作層面卻不盡如人意,如因旅游運作不當而致使民族文化遺產遭毀壞或變異,當地居民在旅游發展中受益有限等現象。民族地區居民未蒙其利,反深受其害,旅游發展并沒有為民族地區帶來實質利益,反而造成民族文化的變質,甚至有人將文化的變質視為旅游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此背景下,如何營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成為民族旅游發展的關鍵。

一提起營銷,總讓人聯想到銷售的最大化,那么,市場營銷和文化遺產管理能夠和諧共存嗎?將市場營銷視角運用于文化遺產管理,總會令遺產的忠實保護者嗤之以鼻。認為營銷等同于銷售最大化,意味著無限制的擴展消費基礎從而導致遺產的核心價值進行錯誤的表呈。同樣,很多人還將營銷與廣告和促銷相混淆,認為有損文化遺產作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形象。實際上,銷售和促銷所代表的是市場營銷過程的最后環節,它們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是實現更廣泛的管理目標的途徑。

當我們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市場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發現,都是沒有采用市場營銷管理視角的直接后果,而不是因為采用了這種方式而產生的結果。由于沒有清晰地界定核心產品、目標市場、經濟的和非經濟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行動計劃,所以混淆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傳達給公眾,其結果就是,可能把“錯的”人群帶著對“錯的”體驗的期望吸引到了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地,進而迫使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管理者以一種不恰當的方式來展現他們的產品,以滿足這些人群的消費需求。這當中采用營銷手段對目標市場進行過濾就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2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營銷特征分析

因文化旅游的一些特別特征,也給作為管理工具的市場營銷提出了挑戰,同時也說明了在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規劃程序中充分考慮市場營銷問題的重要性。其獨有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凸顯民族文化內在價值

在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的整體目標中,內在的文化價值往往與使用價值有著同等或更強的作用。如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覺意識、培養對本民族歷史的自豪感,甚至進行宗教沉思等,可能成為比增加游客人數或經濟收益更為重要的目標。而通過營銷手段無限制地吸引游客人數往往能阻礙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營銷要著重針對目標明確型文化旅游者,使其獲得深刻的文化體驗,凸顯民族文化內在價值。

2.2使利益相關者受益為目標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眾多,主要有遺產管理者、旅游經營商、旅游者、當地居民等群體。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兩個利益群體為旅游者和當地少數民族民眾,要想讓這兩個群體共享少數民族文化遺產資產,就需要對外部市場(旅游者)和內部市場(當地少數民族民眾)都有所了解。因此要對有旅游使用價值的文化遺產進行價值評估,確認雙重價值的優先次序,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獲得社區對民族文化遺產資本旅游化運作的支持,同時又確保旅游利用不會犧牲當地使用者的需求。這時運用信息傳遞過濾方法對營銷受眾目標群體進行調控,從而使位于第二位的使用者的行動,無論是旅游者還是當地居民,都不應該沖擊首要使用者的需求。

2.3將“旅游”與“遺產”視為一個有機整體

很多文化遺產管理者沒有認識到遺產及其設施是旅游吸引物,而在管理方法的運用上沒有兼顧文化遺產本身的旅游使用價值。致使遺產的展示及解說系統無法為更多的旅游者服務(尤其是大眾旅游者),進而導致旅游者的體驗膚淺(民族文化差異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使產品的質量下降。由此可見,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營銷應建立在“旅游”與“遺產”作一個有機整體的基礎上才能使游客的感知目標與體驗效果拉近。

3結語

在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旅游領域市場營銷不僅僅是銷售,而有其獨特的特征,它是構成整體管理計劃組成部分的一種管理途徑。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能用來實現一系列廣泛的管理目標的戰術工具,特別是在凸顯民族文化內在價值、使利益相關者受益等方面發揮了控制平衡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尹立軍,葉全良.民族旅游地經濟獲利與文化保護的互惠研究——基于認真旅游者的角色探討[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1,(4).

篇2

關鍵詞:新媒體 少數民族文化傳播 有力保障 必經之路

當代傳播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真正對舊有傳播形式形成了巨大挑戰的是新興數字媒體。借助新媒體,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走向了數字化。

(一)新媒體的概念和特性

1.新媒體的界定

清華大學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通常是指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之上出現和影響的媒體形態。“在今天網絡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本文所指的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它們依托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等新技術向廣大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媒體主要包括門戶網站、虛擬社區、網上即時通訊群組、博客、手機電視、數字電視、移動電視、IPTV、樓宇視屏等。

2.新媒體的傳播特性

新媒體的“新”,其實就是它與傳統媒體的區別。這些區別,除了采用新技術所帶來的“海量性”、“時效性”、“多媒體”、“超文本”、“全球化”、“移動性”等顯而易見的特征外,還有新媒體傳播主體多元化、傳播內容和形式多樣化、傳播行為的主動性、交互性、異步性以及新媒體新的傳播效力等傳播學意義上的特性。

(二)少數民族文化傳播

1.少數民族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出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具有分布立體性、環境適應性、形態多樣性、傳承神秘性、認同全族性等特征。

2.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

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有:古代的國家使節互訪、互市貿易、戰爭掠奪;近現代主要以印刷、電子媒介作為中介傳播,同時各民族的節會活動也是傳播的一個重要介質。少數民族文化具有政府宣傳性、民族性和多樣性、地域性和群眾性等傳播特性。

(三)新媒體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內在聯系

1.新媒體是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有力保障。

民族文化傳承是一種縱向傳播,因此其傳承需要媒介。新媒體一出世就擁有許多傳播上的優勢。媒介技術的進步勢必標志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進步。“采用數字采集、數字存儲、數字處理、數字展示、數字傳播等數字化技術,將文化遺產轉換、再現、復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數字形態,并以新的視角加以解讀、保存和傳播”,即是“文化遺產數字化”。

現有文物保護手段大多采用傳統方式,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由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加工、處理、存儲、提煉、展示和傳播的能力嚴重不足,少數民族文化文物往往局限于少數專家學者,造成了保護與利用的脫節。這遠遠不能適應文物大規模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化保護方式可以使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同時也為該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提供無限潛能。

采用數字化搶救、保存少數民族文化有大量優點。一是“原汁原味”。圖、文、聲音、動作并茂,真實記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其效果是傳統記錄方式不可比擬的。二是可以迅速復制、實現資源共享。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新媒體是傳播和發展民族文化的必經之路

新勝舊是事物發展客觀規律,同樣是文化發展之道。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和發展之道在于數字化,這是由少數民族文化屬性和新媒體傳播特性所決定的。

(1) 新媒體實現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高時效性

傳統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方式或多或少會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而基于數字技術的新媒體傳播在極大地壓縮了文化傳播的物理時空后,憑借互聯網幾乎可以瞬間將數字化后的少數民族文化信息傳達到各用戶,實現文化傳播的零距離。借助新媒體,世人不用親探少數民族聚居地也能隨時隨地感受其文化的獨特魅力。

(2)新媒體實現著少數民族文化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遷移。

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具有強烈民族性和地域性,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少數民族文化大范圍傳遞和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小眾的少數民族文化借助新媒體實現了向全國甚至全球的遷移,它把自己的風采展現在世人面前并影響著世人,相應地,新媒體也將其它文化的精彩帶入少數民族地區,將當地人從過去封閉的文化觀念帶入一個開放性的文化視野中。

(3)新媒體實現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向個人性和多元性的轉變。

新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特點出現了新變化。各民族除了政府主導的官方宣傳外,還出現了民間人士自發利用網絡進行的本民族文化宣傳。他們主要以旅游網站和網絡社區為平臺,有的人還開設了自己的民族網站,他們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不可忽視的民間力量。“云南出現了以專門傳播當地少數民族為己任的職業傳播人”,他們自己出資開設網站,義務傳播本民族或民族地區的文化。

新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方式變得多元化。即時通訊、網絡社區、博客、播客、數字電視、數字音樂、數字游戲等新興事物接二連三地出現在大眾面前,它們把大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聯系到了一起。通過新媒體這個平臺,少數民族文化能即時地以圖文并茂、聲像合一、寓傳于樂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傳播和交流,同時得到發展。

3.新媒體傳播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面臨的困境

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是相互的,外來強勢文化傳入給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帶來了不小壓力。與傳統媒體相比,借助新媒體的文化傳播活動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沖擊更為明顯,少數民族語言藝術、禮儀習俗、價值觀念等都在逐漸弱化甚至消失,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及其歌謠舞蹈等逐漸衰落。少數民族旅游區中,雖然隨處可見展現本民族文化的建筑、用具、服飾和風俗活動等,但這些東西大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呈現,而是基于商業利益的刻意夸示甚至扭曲,內在的民族本色已經所剩無幾。這些現象表明,少數民族共同心理認同正在消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正在消失且呈加速度態勢。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就有消亡的危險。只有積極回應,借助新媒體的優勢積極進行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才能繼續存在和發展。

如今,新興數字媒體成了時代的弄潮兒。而文化的表達、傳播必須有工具和載體,因此文化的進步也就通過表達、傳播其的工具和載體的進步而表現出來。新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社會擴張力和推動力,這為傳承與傳播少數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既不能忽視在新媒體傳播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所面臨的困境,也不能否認新媒體在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播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新媒體不僅是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有力保障,還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和發展的必經之路。(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2.

篇3

一、少數民族文化以其鮮明的特性構成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就構建了文化的多樣性,各民族不論人數的多寡,都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的總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數民族文化以共自身的民族性、多樣性、時代性構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群體的文化,其鮮明的民族性是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群體共有而與其它民族群體相區別的民族文化特征。這種民族文化特征作為一種傳統,也代代影響這個民族群體,體現在一個民族文化的各個層面上,包含著有形的物質文化,但更多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而且資源豐富,呈現出一種神秘、古老、奇特的文化魅力。

我們從一個民族群體的發展中可以看到,有的風俗習慣甚至歷經許多世紀而原封不動地延續下來,有的民族后代甚至遷徙到新的地方,雖與其它民族雜處群居,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存下來。

以貴州省為例,經過千百年的多次遷徙和演化,目前有17個少數民族的1400萬人世居在這片土地上,各個民族又在其中形成若干個分支。由于地處偏遠,山水相隔,與外界及相互間交往較少,這些少數民族以及各個分支都長期按照各自不同的自然環境在生產、生活傳承和發展著自己的歷史,形成了人類學上極為獨特的“文化千島”現象。傳統節日舞蹈、歌唱、戲曲、服飾以及傳說、故事、風俗習慣、娛樂競技等,加上眾多的獨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風雨橋、鼓樓、吊腳樓等,豐富多彩,以及特有的內涵,從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著各民族的發展歷史、文化心理、倫理道德和審美意識。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多樣性,它的最主要價值是體現了民族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我們充分尊重民族差異和民族特點,特別是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和信仰,也理所當然地尊重各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生活中要充分考慮到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風俗信仰等因素,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族制宜,講求實效。

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時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還在于它的時代性。民族性和時代性是一個統一體。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中的延續,它既具有歷史性,是經過長時間形成并傳承下來的,又因其生命力而具有時代性,在現實生活中被繼承,同時它又在深層次上普遍影響著民族成員,具有大眾性,因此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辨證統一的關系。社會的發展實踐,同樣需要文化的創新,需要民族文化與時展同步。民族文化是建設現代文化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民族文化的時代性和大眾性,是建設現代民族文化的堅實基礎。民族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也在不斷的創新重構,但作為其中最精辟部分的文化遺產,則需要保護、傳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必須堅持傳承、保護、弘揚與改革、創新、發展的有機統一和緊密結合。歷史表明,一個民族,只有開放才有希望。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各民族都要注重并且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為民族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進民族文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綜上所述,我認為發展繁榮中華文化,就必須注重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二、少數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活力源泉,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個民族,必須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尊重一個民族,必須尊重這個民族的文化;發展一個民族,必須發展這個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促進少數民族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加強民族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增加中華文化的活力,促進中華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和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是貫徹“雙百”方針和“兩為”方向、發展社會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國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鮮明的個性,又相互吸納和融合,最終形成了凝聚力、熔鑄力、生命力極強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將提供科學文化和智力的支持。各民族文化對充實和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形成一個奮發向上,安寧祥和的社會文化氛圍,實現社會協調發展,保障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順利進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托,是整個民族的精神財富;各民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又都保留著獨立的個性,同時又相互交融,推動著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各民族文化的發展繁榮和交流,增強了各民族的團結,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56個民族統一的國家,團結就是力量,團就是生命,團結就是勝利。

歷史至今,中原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向周邊輻射傳遞,各少數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斷傳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眾長,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賦予其統一性和多樣性和鮮明特征。不以血緣論夷夏,成為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重要現象。文化的相互傳播和認同,成為各民族親近與交融的強大精神紐帶。這些作用不是哪一種單一的文化可以替代的。

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僅能推動人民文化生活的進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質,鑄就時代風尚,打造國家“軟實力”。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這當然包括發展和繁榮少數民族文化,否則談不上整體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三、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事業不斷取得長足發展,同時社會發展也要求加快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使之更好地與各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與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現實需求相適應。發展和繁榮少數民族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滿足少數民族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歸宿。要制訂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規劃,加大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大力培養民族文化藝術人才和

管理人才,積極扶持民族文化事業,努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對少數民族文化傳統的精典要全力保護,要扶持到位,要加大投入,給足政策支持,不斷開創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發展民族文化,人才培養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對培養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強指導,提供服務,為文化人才成長創造條件。方法要靈活,形式要多樣,做到因地制宜,富有特色。人才的培養可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與節慶和民間文化活動相結合。對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突出文化人才,需進行跟蹤培養宣傳推介,促進他們的成材和發展。

要注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值得保護的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要保護其原形態。民族文化遺產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認同感聯系在一起的民族傳統文化,與一個民族自身的發展民族特色的堅持有著重要關系。

要多方位、多角度的開展少數民族文化活動。注重調研、總結,讓民族的文化融入現代文化之中。讓少數民族文化轉化為人們易學易懂、喜聞樂見的內容,通過廣泛傳播,內化為人們的精神動力和內在素質。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少數民族文化工作。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依法每五年舉辦一次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就是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發展和繁榮少數民族文化,關鍵在于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方針。備級領導要把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化,納入財政預算,促進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要守住各民族人民的精社家園,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血脈。使各民族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發揚光大。

篇4

文化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和想像力,借助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它主要具備以下特征: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征。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于普通的產品和服務。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征。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優勢分析

2.1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蘊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各個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國特有的歷史傳統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以悠久年代的遺存,表現出濃厚的文化積淀和鮮明的個性特征,以至被稱作“活化石”,它產生于本土,來源于本土,不斷地發展演變,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能帶著某種強烈的民族情結展現在世人面前。如世居草原的藏、蒙古等民族的賽馬、馬術、射箭,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式摔跤,南方地區的龍舟等,處處可見民族性的烙印。

2.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的起勢良好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產業進行開發始于20世紀80年代,且多與當地民族風格和節日風情結合在一起。如云南在確立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目標后,將極具產業化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結合起來綜合開發,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云南旅游事業和體育事業的雙贏也有力促進了云南省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程。陜西、四川、青海等省近幾年也在快速起步,大力發展地方體育產業經濟,并使其與旅游經濟相結合,互動發展。這些良好的態勢為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創意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西部地區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具有以下有利條件:一是地域遼闊,光熱條件好,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儲量大;二是市場潛力大,勞動力成本低,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三是中國人口數量多,對體育產品具消費欲望的潛在消費者在中國人口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為獲得“健康”、“活力”是人類永恒的追求,觀賞參與體育,實現心理與情感的滿足則日益成為當代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四是長期建設形成的老工業基地、國防工業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集中了一批專門文化創意人才,初步有了創意產業發展和協作配套的條件。

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開發的途徑

3.1突出各少數民族的特色重點體育項目,打造民族特色的文化創意品牌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如藏族的鍋莊舞、賽馬,苗族的高蹺、黎族的斗牛舞等體育活動。目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很多,資源非常豐厚,但許多項目顯露出粗糙、簡單、不規范等缺點在低水平上徘徊,難以普及以及市場化,因此,我們應從其文化創意產業化的路徑出發,選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中一些優秀的、有特色的重點項目,加以整理,利用現代的設計理念與技術工藝,使其更加規范能夠符合現代體育產業的理念和精神,打造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意品牌。

3.2利用網絡媒體宣傳,形成以民族體育節日為形式的文化集聚區少數民族節日過程中體育文化產業不僅可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可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節慶活動是形象表現的載體,也是樹立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舉辦成功的體育節慶活動將大大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的知名度和人們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參與度。在發展過程中,只要符合人們喜愛,有發展潛力的節日、體育項目,我們就要做大做強,把發展民族節日體育和發展本民族的經濟有機結合起來,著眼于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使民族經濟與民族傳統節日體育互相促進發展,如目前比較有影響的如潑水節、風箏節、龍舟節等等。因此,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的宣傳,最終形成以民族特色為劃分的各種少數民族體育節日為形式的文化集聚區。

3.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意產業依托于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創意元素的新奇度、體驗性,并在雙方相互滲透的基礎上,促進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與科技、生態等多個領域的產業要素在產業鏈的高端有機整合,形成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所以,發展以民族文化旅游為主要形式的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是民族地區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民族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傳導途徑。因此,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鏈條,提升民族文化旅游產品附加值是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基礎。如云南、廣西等開發的《東巴樂舞》、《香格里拉》及《印象•劉三姐》等表演,發掘了本地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及民族舞蹈項目,是民族地區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意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典范。

篇5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特點;保護對策

前言

廣西少數民族的民居是其生活的重要場所,也具有一定的社會生產功能。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不僅是一種建筑物,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加強民居的保護,就是對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面對社會文明的快速進步,現代化氣息越來濃重,這對少數民族民居的保護非常不利,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保存與弘揚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因此,在這樣的社會現狀之下,加強廣西少數民族居民保護是有巨大的社會現實意義的。

1.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特征分析

受到歷史文化與經濟政治條件的影響,廣西少數民族的民居呈村屯狀分析。加之地理條件與氣候條件的影響,廣西少數民族的民居大多以田為基礎而存在,因田設村,以地立寨是民居存在的重要特征。廣西少數民族的民居分布于山頂、山腰等不同的區域,規模大小不同,風格迥異。下面,我們就來對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特征進行簡要的分析:

1.1地形運用合理,建筑形式多樣

山與河是廣西少數民族民居分布的主要依據,這樣居民的生活會更加便利,也有利于農業生產的開展。廣西地區耕地少山嶺多,一些居民為了騰出平地進行農業活動,往往將民居設在山嶺上,呈階梯狀分布。廣西北部的居民為了應對多雨且潮濕的天氣,會建設吊腳樓,上面為人居住所用,下面用來進行牲畜的飼養。而東北部的居民則會建筑硬山擱檁式的民居,當一些外族人遷入到廣西之后,為了應對炎熱且多雨的氣候,會將民居的大門建筑為向內收縮的形狀,留下一個人們出入的緩沖區域,方便雨天在檐廊下休息。另外,出于同樣的目的,民居的大門之下還會有一道相對較矮的門,這是為了杜絕家禽闖入室內的情況發生,也是為了杜絕雨水飄入室內。

1.2建筑風格因生活風俗而不同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風俗習慣等等,這些思想因素會在民族的建筑風格中得以體現,對于建筑的布置與空間具體形式都會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拿侗族來舉例說明,在侗族的公共活動場所當中,鼓樓是其中心建筑,因為他們喜歡在室外進行活動,從而使得戲臺與風雨橋等成為了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就具有商業功能的建筑來說,騎樓是具有商業集市功能的建筑物。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西少數民族的建筑物將各種功能集于一身,形成了結構簡單但功能齊全的建筑物。

2.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的對策分析

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加強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的保護工作力度已經成為文化保護機構的重要工作內容。下面,我們就來對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的對策進行簡要的闡述:

2.1加強政府部門的重視

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與文明,許多地方都在進行現代化建筑的建設,使得一些具有少數民族地方特色的民居面臨拆遷的危險。因此,加強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工作,必須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根據當地的民居分布情況制定出民居保護對策,使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的民居得到保留,從而使廣西少數民族的文化得以傳承。政府更加加強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的宣傳工作,聯合媒體與當地的文化傳播機構,對民居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士意識到民居保護的必要性,從而實現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呼吁少數民族保護原生態建筑

原汁原味的建筑體現更多的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因此,相關部門要呼吁人們進行民族原生態建筑物的保護。但這并不是要人們不去接觸日新月異的建筑風格,也不是要人們杜絕與外界的交流,只是將更多的原始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當中,使得民居仍然可以具有廣西少數民族的風格。從建筑的形式來講,原生態的建筑要更加符合廣西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信仰。從建筑的內容來講,原生態的民居與其它建筑物更能給當地人們帶來生活與生產上的便利。因此,加強少數民族原生態建筑的保護已經成為必然手段。

2.3推動廣西少數民族民居保護區域的建設

無論什么樣的保護形式與保護力度,原始性的廣西少數民族民居都會受到現代化文明的影響。在社會文明進步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特色民居在消失。因此,當地政府可以選擇最具有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的民居區域進行重點保護,規定這一區域中的民居不可進行拆除與重建,也不能融入其它民族的文化,以此來確保單純具有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被中保留下來。進行廣西少數民族居民保護區域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政府部門首先要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其次,加大這此項建設工程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投入,為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保留與弘揚做出努力。

結語

綜上所述,每一個地方的民居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廣西少數民族的民居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載,加強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的保護工作,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本文以此為目的,對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的特點與保護對策進行了闡述,希望以此加強當地政府部門對于特色民居保護的重視,采取有效的對策實現廣西少數民族民居的保護,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鄭培;連璐;馮慧.淺析具有陜西特色的居住建筑[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10)

[2]蔣巍.淺談關中傳統民居的現代適應性轉型[J].新西部.2010(05)

[3]吳育忠.貴州喀斯特地區民居建筑風格研究――以銅仁地區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05)

篇6

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旅游紀念品的設計現狀

中國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成果與旅游業發展速度不相匹配,據統計中國旅游紀念品占旅游經濟配額不到20%,作為新興旅游目的地的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區域的旅游紀念品更缺乏系統科學的開發,由于處于西部交通閉塞、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旅游項目倉促上馬,經營者不重視旅游紀念品設計,產品雷同,簡單地把在城市仿古街隨處可見的檀香扇子、真絲圍巾、首飾工藝品等物品當做紀念品進行兜售,張冠李戴、牽強拼湊,旅游紀念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與本土文化環境脫節。此外,由于缺乏相關機構科學的引導,當地一些民間小作坊應景式的生產手工繡片、民族首飾等物品,這些紀念品品種單一,做工粗糙,僅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游客從中無法感受到濃郁而獨特的民族風格,這自然難以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3]。

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定位

以西南少數民族文化景觀為目的地的生態旅游,不同于傳統的以風景名勝為目的地的大眾旅游活動。它強調以欣賞和體驗為內容,參與者從中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因此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紀念品設計定位應落實在少數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態特色、綠色生態性等3個方面。

1文化特征

西南少數民族人文特征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原因,文化特征是民族地區在形成過程中人類留下的歷史痕跡,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4]。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表征,如同樣處于西南地區,壯族與彝族、苗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刺繡作品上都有所表現。廣西壯族刺繡做工精細,大面積的繁繡,以密集的繡法為基調,布局整體和諧,細膩嚴謹;四川彝族刺繡以挑花、貼花、鎖花的手法為主,色彩搭配上采用茶花紅、綠、黃等顏色,作品色彩強烈,粗獷并有較強的立體感;而貴州苗繡則以五色彩線織成,圖形主要由規則的若干基本幾何圖形組成,常用對比強的手法進行色塊的分割與組合,風格熱烈而奔放。因此設計時要針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使紀念品與當地民族風格切合,這樣才能讓旅游消費者從紀念品中體會設計者所要傳達的民族文化,從而使旅游者在文化差異化體驗中獲得精神享受。

2原生態特色

原生態民族文化是生態旅游發展的根本,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之所以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不但在于它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還在于它與現代工業化不同的原生態文化。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是當地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人們傳統自發形成的生活、生產方式,最古樸的文化藝術。日本民間藝術家鹽野米松曾對原生態的手工藝這樣評價過:“當沒有了手工業以后,人們才發現,原來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的磨合與溝通之后制作出來的物品,使用起來是那么適合自己的身體,這體溫讓使用它的人感覺到溫暖。”把具有原生態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技藝或手工的飾品、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切入到少數民族文化景觀紀念品開發中,既是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又能讓消費者從中感受到與城市生活不同的原生態文化,旅游者從質樸的手工制品中獲得情感的需求,他們買到的不但是旅游紀念品,更是撫平浮躁心靈的藉慰品。

3綠色生態性

日益惡化的生活環境,讓都市的人們常被工業污染、化學合成劑包圍著,生態旅游讓他們獲得返璞歸真的心靈享受,無論是天然綠色飲品、山貨、藥材,還是運用天然植物作染料的布匹、動物牛骨制作的飾品、葫蘆做的生活工具等,這些農耕文化下的西南少數民族生產和生活方式包涵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旅游紀念品可以從內容、材質到包裝上注入綠色產品的元素,使之兼具審美性、紀念性和實用性的功能,從而滿足旅客親近自然的心理愿望。

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紀念品的設計策略

第一,挖掘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紀念品的品種。有生命力的少數民族文化往往是長期沉淀積累的成果,它已滲透到生產、生活、宗教當中,在吃穿用住行方方面面都體現出本民族豐富獨特的文化。除了繡球、蠟染布、首飾這些司空見慣的紀念品之外,設計師還可以從當地的器物、食品等方面去尋找可用的素材,并通過現代傳播方式去展現民族文化,擴寬紀念品種類,增加系列化產品,讓旅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設計師可通過對當地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的鑒別,尋找那些造型及材質獨特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瑤族常用的打油茶工具——竹制漏勺、小木棰,侗族婦女的刺繡頭巾等這些“活”的原生態物品,都可成為紀念品的素材。設計師把這些包涵有本民族文化的手工物品,經過適當的加工和包裝,就可使之成為當地的紀念品。如水族傳統的米斗工具,是傳統農耕生活的縮影,設計時在保留其木質的材料特征和獨特的造型特點的基礎上,體量的大小上略作調整,就可制作成一個既具有陳列價值又具有收納實用價值的民族記念品。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食品是旅游紀念品的一大資源。在生態旅游中,游客常常有意攜帶當地綠色的土特產品自用或送人,但由于生態旅游在中國起步較晚,在民族地區旅游紀念品市場鮮見成熟的生態食品。其實谷物、干菜、茶葉、草藥等這些民族地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在經過合理的開發與包裝設計,便可以成為獨特而有實用價值的紀念品,能給游客帶來味覺、視覺上的享受。此外,西南少數民族優秀燦爛的文化可通過紙質印刷品和CD傳播給游人,收集整理好當地民族的歷史、聚落村寨的風土人情及自然景觀影像資料、民族山歌,把它們制作成明信片、宣傳冊、CD光盤,讓游客不僅保留和延續對游覽目的地的記憶,更是通過這些紀念品了解所游覽目的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紀念品還可通過主題性的形式制作成系列化的產品,形成統一的視覺形象,既豐富又整體,且識別性強。如紀念品的造型基本相似,工藝技術相同,但款式上可有大中小的區別,檔次上有高中低的差異,使紀念品的形式更為多樣,以滿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第二,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擴展紀念品的設計空間。把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起來,考慮現代人審美及實用需求,設計制作出不但具有紀念性、審美性還兼具功能性的紀念品,在保留傳統民族工藝文化韻味的基礎上創造新的生活美學,這是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旅游區紀念品開發的一大方向。設計可以從“符號移植”、“工藝技術移植”、“現代功能移植”3個角度去思考紀念品中的民族性與現代性結合的問題。“符號移植”:即從民族服飾中提煉出包涵有當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紋樣組合、色彩搭配,并局部運用在現代飾品、現代服裝、現代床上用品的設計中,使產品在具有現代功能形式的同時又能喚起旅游消費者對當地民族風情的美好記憶。“工藝技術移植”:即總結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技術,并適當運用于現代設計中。學者邱春林指出把傳統手工藝的核心技術運用于現代產品生產中,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重要方式[5]。如把白族扎、蠟染技術的“核心技藝”歸納為手工扎花技術和純植物染料方式,在現代成衣、床單等設計中,款式和圖案、色彩、布料材質可以具有現代審美特質,但在局部或整體的制作工藝上采用白族傳統的手工扎花技術和純植物染料方式,使產品兼具民族意韻和現代形式。“現代功能移植”:即在以當地民族傳統物品款式為主,添加功能性設計。如壯族的壯錦跨包、錢包,開口處添加拉鏈、包里適當添加夾層,加強其實用性,使之更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

西南少數民族聚落文化景觀旅游紀念品的營銷策略

在生態旅游中,西南少數民族人文特色和原生態性不但可以通過紀念品的形式展現給游客,還可以通過紀念品制作的生產過程讓游客更直觀、親切的感受其民族文化特色。在現代社會中,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方式生產出來的現代工業品,其產品構思、制作、生產、消費環節是被分割開來的,因此難以讓消費者從中感受到產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而少數民族地區的手工藝人在制作手工紀念品時,貫穿在他們復雜的技術中的感性動作到最后完成的成品效果,這一全過程生動地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生活智慧,游客會從中感受到手工紀念品包含的人性化、情感化和個性化等因素[6],因此,將手工制作的整個創作過程進行現場的展示,在拉開了原生態文化和現代工業文化的距離同時,卻拉近了旅游者與生態旅游購物的距離。

篇7

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改造自然過程中創造的為社會群體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文化是課程的源泉,離開了文化,課程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課程是人類文化精華的匯集,是人類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課程的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課程內容來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國、各民族創造出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為各民族教育的課程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將其視為“精華”的文化選入課程中,作為其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2.民族文化個性決定了課程的文化屬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課程內容。柳州師專校本課程“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鑒賞與研究”的開發是以傳承桂中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區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課程內容開發主要來源。桂中地區不僅擁有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四絕”——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而且還有具有深厚歷史內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紅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這些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為“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鑒賞與研究”課程建設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鑒賞與研究”以凸顯課程的“民族性”與“地域性”為出發點,以傳承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為目標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煉的桂中地區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創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樣態為主要授課內容。課程主要分為“桂中少數民族山歌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建筑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飲食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宗教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婚俗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葬俗文化藝術”“桂中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等八個專題講座,每一個專題都對不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形態、歷史流變、文化生態、內涵價值等進行細致考察分析,厘清它們的內在差異,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價值與意義之所在。

二、課程是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

人類文明的延續是人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結果。自教育產生——特別是課程出現以后,課程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擔負著傳遞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種人類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課程在傳遞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對各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行篩選、提煉、加工、改造,使之凝煉為具有一定系統性、科學性的課程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是一種對文化進行選擇、傳遞、創造與反思的文化活動,課程傳承民族文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對浩如煙海的民族文化進行選擇與創新的過程。就課程設計而言,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內容決定于基本的文化價值傾向,就課程實施而言,課程對文化的傳遞,是創新文化的過程。為了保障和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傳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實際需求,2001年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鼓勵地方和學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發適合地方和學校實際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其中“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為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以學校教師為主體進行的適合學校具體特點和條件的課程開發策略。”柳州師專校本課程“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鑒賞與研究”作為傳承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載體,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煉桂中地區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來賓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瑤山文化,以及壯族的歌謠、瑤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飾、侗族的鼓樓等藝術形式;另一方面要通過課程教學形式實現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由“自在文化”向“自覺文化”的轉化,即將收集、挖掘、整理、提煉的各種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進行“課程化”改造,按照課程開發與設計的內在邏輯,使“自在”的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成為一種“自覺”的課程文化,并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達到傳承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目的。同時,作為傳承民族文化載體的課程,也擔負著培養學生對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認同意識、增強學生傳承桂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的神圣職責。

三、課程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品性

篇8

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創造的傳統文化的總稱,具有鮮明特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少數民族文化面臨著文化生態解體、傳統文化日益消亡、發展步履維艱等沖擊和挑戰。但是,從文化長遠發展來看,跨文化交流趨勢不可避免,它為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的提升、借力發展、開放性增強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跨文化交流也將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影響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人口數相差懸殊,從十幾億人至幾十人不等。各民族由于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些絢麗多彩的優秀民族文化是人類的共同精神遺產。從古至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之間的交往交流從未停止過,特別是近代以來,伴隨著現代化在全世界的推進,人類社會的全球化進程勢不可擋,具有不同文化特質的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普遍與頻繁,少數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一、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特點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個民族所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學界普遍認為,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為此,少數民族文化的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來理解:廣義是指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這樣的民族文化當然會被本民族成員廣泛認同;狹義的內涵則指精神文化方面,內容包羅萬象,比如民族的哲學、史學、文學、教育、語言文字、法律、藝術、醫學、天文歷算、道德、自然科學、宗教、習俗等。從上述定義可見,少數民族文化內容廣博繁雜。徐萬邦、祁慶富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通論》一書中,將少數民族文化分為六類:一為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包括服飾文化、飲食文化、住所和建筑、交通工具;二為婚姻家庭和人生禮儀文化,包括戀愛和婚姻、親族稱謂與姓名、人生禮儀、喪葬文化;三是民族傳承文化,包括文學藝術、音樂和舞蹈、戲劇和曲藝、美術、體育游戲;四是科技和工藝;五是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原始宗教、巫術、道教和民族間宗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吉祥崇尚、禁忌;六是節日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漢文化具有共同性,如地域性、傳承性、互融性、相對穩定性與變遷性,等等。同時,少數民族文化也具備不同于漢文化的鮮明特征,主要表現在:

(一)形態多樣性

一個民族的生態環境、地緣分布,直接反映著民族文化的特征,制約著民族文化的形成,顯示著民族適應自然的能力[1]。生存的需要是文化產生的基礎,因此,在類似的地域特點之上,可能出現相似的文化。比如黑龍江流域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雖然遠隔千里,但其文化上有許多地方相似,他們的語言大概60%~70%是相同的。我國的民族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從總體上看,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國的山地、高原、邊疆等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不同民族生活的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造就了各民族之間的生產生活方式千差萬別,而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各民族文化賴以形成與發展的根基所在。為此,徐亦亭指出:“中國古代四個文化區域,即:中原華夏農業文化區域、東南百越稻作文化區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區域,以及西部和北方游牧文化區域。中國歷史上,這四個文化區域之間的文化漂移,及其相互的影響和補充,反映了中國古代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到目前,伴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推進,雖然各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根源于地域差別的傳統文化仍然是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基因所在。可以說,少數民族文化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甚至同一民族內部文化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民族內部成員間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異隨處可見,甚至在心理素質、價值觀上的差異也十分明顯。

(二)民族認同性

各個民族的文化均是在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少數民族文化是由各個少數民族社會所有成員共同創造的,為此,民族文化具有“與生俱來”的性質,民族成員會把民族文化界定為個人的私有的東西,并視為民族的標志。始祖、血緣是民族成員最為重視的,它是民族認同的核心依據,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認同的極為關鍵的“佐證”,譬如語言、藝術、音樂、服飾、飲食等,都可以作為屬于同一民族的標志和依據。民族文化在民族成員的心目中是無比崇高的,在某種程度上,文化就等于自身,為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有的民族成員可以為其而獻身。一般而言,民族文化與民族認同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合二為一的,兩者不可能出現分離。民族成員認為,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尊重本民族,對民族成員個體影響很大。很多民族沖突事件,就是因為文化認同差異或歧視引發的。民族傳統文化對成員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可以約束其行為,更重要的是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文化是民族認同和精神的靈魂,價值觀和審美標準受到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傳統、封閉的社會,少數民族成員必須遵從來自于傳統文化的規范、習慣和禁忌。

(三)相對弱勢性

從當今世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構成現狀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人口數量、經濟發展程度、教育水平等差別,這些差別,導致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權利是不同的。對于文化而言,人口數量較多的民族必然在一國的共同文化的塑造、本民族文化傳承中具有絕對的天然優勢。以中國為例,我國有13億多人口,漢族人口占90%以上;55個少數民族人口為1.2億人,漢族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同時,從發展程度上看,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方面居于領先地位,而55個少數民族相對落后,處于弱勢地位,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盡管維吾爾族、蒙古族、壯族、藏族、回族建立了自治區,許多少數民族建立了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方,但這些民族文化也只能在本行政區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于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而言,他們的文化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此,其文化生態更為脆弱,在眾多強勢文化的影響下,要保持并發展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任務更為艱巨。

(四)宗教影響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多宗教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個民族信仰或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對于大部分人口信仰宗教的民族而言,宗教對文化的影響非常強烈,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我國西北民族地區為例,該地區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經成為多民族、多宗教的交匯地區。從宗教角度對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為以藏傳佛教為核心的藏傳佛教文化圈和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伊斯蘭文化圈。由此可見,宗教已經影響到少數民族成員的行為規范,成為民族精神文化體系的重要支柱。

二、強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沖擊

近代以來,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人類的交通、通訊等手段日益飛速發展。這些領域的劃時代變革,一方面使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員跨地區流動變得越來越便捷;另一方面,隨著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現代社會已面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體現在:

(一)少數民族文化生態面臨解體危機

文化生態學的觀點認為,“人類是一定環境中總生命網的一部分,與物種群的生成體構成一個生物層的亞社會層,它通常被稱作群落。在這個總生命網中引進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層上建立起一個文化層。兩個層次之間交互作用、交互影響,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共生關系。這種共生關系不僅影響人類一般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文化的產生和形成,并發展為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3]從上述論述可知,文化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等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外在環境的差異性是當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客觀基礎。在我國,少數民族大都世居于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地貌環境復雜地區,這些自然環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少數民族文化生態的特殊性,但是,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族地區所具有的自然資源豐厚的先天優勢,越來越被市場經濟所“青睞”。資源越來越多地被過度開發利用,造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根基的坍塌境地。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日益消亡

從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來看,各少數民族的經濟形態均建立起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達到了人類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種在生產力極端低的情況下形成的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精神,是今天人類所缺少的。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他們也創造了與眾不同的精神文明。獨具特色的文化是一個民族之所以為此民族而非他民族的重要標志,但在現代化的沖擊下,少數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加快。從語言文字上看,據統計,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7000~8000種語言,目前已有超過2000種絕跡,而剩下的語言中,95%以上的語言被不到4%的人口使用,60%蘊含著人類智慧、情感、歷史發展線索的數千種語言正在急速走向衰敗。目前,世界每15天就有一種語言消逝[4]。從生活方式上看,少數民族越來越主體民族化。根據相關學者對桂西南的扶綏縣進行調研,目前,壯族越來越被漢族所“同化”,經濟發展越好的地區,壯族與漢族之間的區別越小。表現在傳統服飾上,即壯服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沒有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襯衫、中山裝,壯族所特有的春社節、三月三歌圩節等代表性的風俗節日越來越被人們所淡忘。

(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步履維艱

以東北亞人口少民族為例,作為漁獵民族,他們世代相傳的口頭文學、說唱、音樂、舞蹈以及獨具特色的巖畫、服飾藝術、木雕、骨雕等工藝品,還有獨一無二的樺樹皮器皿等無不令人驚嘆。可是,在“外在”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的沖擊下,伴隨著民族文化活載體的老人的漸漸逝去,年輕人已經與傳統的漁獵生活方式逐漸脫軌,他們大多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一無所知。這些民族文化難逃消亡的厄運。目前,黑龍江省少量能使用滿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民族語言的均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從事民間藝術和技藝的傳承人平均年齡也在70歲以上。20世紀80年代,郭崇林教授見到了滿族薩滿神話的傳承人———87歲的傅英紅,老人家曾不無憂慮地說:“你們要是不記下來(薩滿神話),我可就都帶走了!”[5]

三、跨文化交流對重新構建少數民族文化的積極意義

文化是生存需要的產物,而生存的需要與生存的條件———地域和環境相關,為此,在外在的文化生存根基不可避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一個民族的文化只能在適應的基礎上求發展。盡管跨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但是,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吸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其他民族文化的過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要想永遠保持世界范圍內的相應地位,必須擯棄狹隘的視野,采取開放包容的心態,博采眾長,只有這樣,一個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斷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為本民族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力量。跨文化交流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的提升

文化影響力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向外傳播過程中能夠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認同的廣度與深度,以及該文化在改變人們思想和行為時所能達到的程度。文化影響力的強弱取決于文化傳統積淀、文化自身特質、文化創新的活力等內在的自身要素,同時,更依賴于文化的對外傳播,“文化更多地依賴于傳播,沒有傳播,它將隨著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沒有傳播就沒有繼承,也沒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構”[6]。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原生態特質,能夠給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感,但是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客觀條件制約,不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通過跨文化交流,無疑拓寬了少數民族文化對外傳播路徑,使更多的人了解少數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借力發展

目前,從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來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處于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態,經濟與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經濟發展為文化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沒有一定的物質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自身經濟條件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難以對提升文化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在少數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中,外界在對文化的欣賞過程中,會逐漸引發對這個民族文化的弱小命運的關注,進而會有更多遠見者、社會組織及政府,通過資金投入、政策幫扶、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方式,關心、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三)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開放性的增強

一個民族想要獲得發展的機遇,其文化一定要處于有限的開放狀態。把任何改變文化狀態的現象都視為洪水猛獸,唯恐沖垮保護民族神圣性的大堤的思想與做法,無疑對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都永浩研究員認為,在中國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元素來自西方,譬如英語、西服、西餐等等,這些東西不知不覺地成了我們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其并沒有排斥感。世界上的民族文化表面看起來豐富多彩,然而事實是,文化元素是有限的,各個民族只是把這些有限的文化元素根據自己的需要編織起來而已。美國人類學家鮑亞士說過:“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團的經驗。”[7]為此,通過廣泛的跨文化交流,少數民族文化就能夠從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養分,為己所用,也能夠使少數民族群眾在與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深刻認識到本民族文化傳承中的缺點與不足,通過揚棄式的文化建構,使民族文化日臻美善。

四、跨文化交流對少數民族現展的積極作用

文化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文化是整個社會的精神基礎,文化結構是否完整,關系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其重要性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人文質量。”[8]通過跨文化交流,少數民族文化獲得了持續健康的發展,必將對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文化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社會政治、經濟及其地域因素的反映,對民族社會的政治、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和反作用。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通過該社會“文化人”的文化活動得到繼承和發展,并通過該社會“文化人”的各種實踐活動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社會的經濟和政治[9]。作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道德規范、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優秀價值觀,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現代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教育與價值引領作用;通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群眾自身的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等素質技能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進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本。

(二)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經濟資源與產業支撐

對于現代經濟發展而言,文化是資源、是資本,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的靈魂和軟實力,也是推進創新的凝聚力和激勵力。文化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作為一種充滿活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經濟資源,是一種“軟實力”,逐漸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各個國家均充分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將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到戰略高度。我國55個少數民族文化以其樸實神秘、熱情奔放、博大精深、和諧和睦等特點,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從尊重少數民族文化的原始味道的角度,對優秀民族文化進行民俗文化旅游業、演藝娛樂業、影視劇制作業、工藝美術業等商業性開發與運營,一定能對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

作者:馬冬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參考文獻:

[1]管彥波.中國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點[J].民族論壇,1996,(3):22.

[2]徐亦亭.中國古代文化區域和民族關系[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2,(5):28.

[3]張犇著.設計文化視野下的設計批評研究[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4:76.

[4]汪嘉波.誰來拯救瀕危語言[N].光明日報,2011-02-26(05).

[5]左岫仙.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產業開發的現狀與反思[J].滿語研究,2012,(1):80.

[6]張政法.主體的影響力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主體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121.

[7]李麗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慮與探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34.

篇9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旅游;嫩江流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59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13)03-0133-03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少數民族旅游資源開發與文化傳承研究”(批準號:2011W-Z04)

【作者簡介】范曉峰,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省西部地區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和少數民族文化。(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一、嫩江流域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解析

(一)物質文化

1.生產經濟。嫩江流域地理條件復雜,有山林、草原、河流和平原,生活在這里的少數民族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條件,從事著農、牧、獵、漁、采集等多種產業。獵業是該地區少數民族所從事的古老產業,被稱作“漁獵民族”的鄂溫克族,直到20世紀末仍然從事著狩獵生產,在我國,鄂溫克族是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漁業是該地區少數民族傳統的多種經營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達斡爾族的先民們居住在黑龍江、嫩江諾敏河等江河沿岸,在這些江河中生活著幾十種魚,達斡爾族在夏季和冬季均有漁業活動,根據不同的水域和魚的不同習性,有十幾種不同的捕魚方法,比較典型的有罩抓魚、放“洞”捕魚、點火把插魚、穿冰叉魚等。采食野菜、野果也是該地區各少數民族共有的民族生產生活內容,柳蒿芽、蕨菜、野韭菜、山丁子、藍莓、各種菌類等既是他們佐餐的美味,更是款待貴賓的佳肴,采集業也成為該地區少數民族極具特色的生產方式。這些漸行漸遠的古老生產方式與喧囂忙碌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們接近自然,是理想的舒緩人們緊張與壓力的旅游資源。

2.服飾習俗。獨特的民族服飾,漂亮稀少的服裝配飾,成為眾多旅游者旅游產品收藏的首選對象,這些服飾習俗也就成為該地區旅游業不可缺少的旅游資源之一。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服飾和他們所居住區域及從事的生產方式有一定的關系。由于該地區的少數民族長期從事獵業生產,歷史上他們主要用袍皮、鹿皮等野獸皮毛制作服裝,既可以抵御嚴寒,又可以起到偽裝的作用。通古斯鄂溫克人的服裝特別是女子的服裝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一種上身較窄、下身較寬的袍子,走起路來下身顯得很豐滿,頭戴的帽子呈倒圓錐形,頂端綴有紅纓穗,顏色特別鮮明奪目,他們的衣服都用銅或銀等金屬做扣子,無論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皮靴。蒙古族服裝強調色彩對比和服飾效果,以寬袍闊帶著稱,其色彩明亮濃郁,充分顯示出蒙古人熱情、彪悍、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摔跤手用來記功的護頸項圈,用來象征男性威武的蒙古刀都是該民族服飾的典型特征。

3.居住習俗。參觀見所未見的、原始的居所,是許多游客的目的地,能夠在這樣的居所中體驗民族生活的習俗更是他們旅行的樂趣所在。生活在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為了適應當地季節變換的不同氣候,他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許多功能和樣式各異的住所。“仙人柱”,漢語稱“撮羅子”,是定居前鄂溫克獵民住的圓錐形帳篷。以若干根樺木桿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干草、蘆葦或樺樹皮,冬、春季圍蓋獸皮。大小因人口和季節而異,夏大而冬小。柱中央為燃篝火處,用以做飯取暖。三面以蘆葦、獸皮等席地為床。“撮羅子”也是達斡爾族外出狩獵時的一種流動帳篷。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4.交通習俗。嫩江流域少數民族所生活的區域被山地、河流、草原、森林環繞,夏季草木繁盛、綠草茵茵,冬季被冰雪覆蓋。在這種條件下,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制作和使用各種交通工具,形成了具有我國北方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的交通民俗。達斡爾族的大轱轆車、木筏子、狗拉爬犁,鄂溫克族的滑雪板、樺皮船、勒勒車等都極具吸引力。少數民族的交通工具,是他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它不僅可以為旅游者提供交通的便利,也可以使他們體驗一種有別于汽車、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的傳統交通習俗。

5.飲食習俗。飲食文化是旅游活動的一個要素,是旅游體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甚至是許多旅游者旅游的直接目的。嫩江流域少數民族的飲食主要以肉制品和乳制品為主。手把肉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吃法,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均有吃手把肉的習俗,手把肉也是款待貴賓的重要食品。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對乳制品有特別的鐘愛,奶茶、酸奶、奶油、奶酒、奶糕、奶酪等不僅是他們生活的必須食品,而且也成為該地區主打的旅游商品。

(二)精神文化

1.節慶與體育。作為民族旅游資源的節日喜慶,因為它們是一個民族特點與形式的集中表現、展示,還因為它們的可參與性,所以常常令游客興奮不已。少數民族的體育競技常常與節慶同時舉行,不僅參加人數眾多,而且使節日氣氛頗為熱鬧。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那達慕是蒙古語譯音,意為“娛樂”或“游戲”,起源于祭敖包。每年七八月間,草原上的蒙古族、漢族、達斡爾族等民族的人民身著節日盛裝,騎馬乘車從四面八方云集到活動地點,參加和觀看賽馬、摔跤、射箭、馬術等體育競賽。蒙古族牧民還常常選擇這個吉日舉行婚禮。如今那達慕大會已經成為蒙古族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民間藝術。民間傳統藝術記載了該民族的歷史發展,是這個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濃縮。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在歷史的發展中積淀了豐富的民間藝術成果,它們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吸引著無數旅游者前來品茗。

歌舞藝術。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均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在音樂與舞蹈中盡情展露。達斡爾族的扎恩達勒、哈庫麥勒、烏欽調,鄂溫克族的斡日切舞、努日給勒舞等,既表現了熱鬧的勞動場景,也展現了少數民族細膩的情感世界。其中達斡爾族烏春、扎恩達勒,已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造型藝術。達斡爾族的木雕和骨雕、鄂溫克族的馴鹿巖畫、蒙古族的皮革造型藝術等均展現了本民族人民的聰明與智慧。壁掛,是柯爾克孜族家庭的一種必備的裝飾,也是一種必備的裝飾。形狀多為長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寬約1.2米至3米,長約1.2米到2.5米之間。壁掛多用紫紅色或大紅色的平絨做底面,黑色平絨做邊,在下沿的邊芯相接處,吊墜有金黃色絲穗。除壁掛中心的整體圖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寬闊黑絨邊上,則是婦女們用雙手以刺繡、貼繡、扎繡和鑲墜等方法,構制出一層層結構嚴謹、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優美的圖案。

3.信仰與禮節。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與旅游禁忌,少數民族的信仰與禮節是民族精神文化中極為特殊的方面。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大多數都信仰薩滿教。作為一種原始的宗教崇拜,與薩滿教有關的禁忌、禮節與祭祀是被該地區少數民族在生產生活中時刻謹遵的。天神、山神、火神、保護牲畜的神……信仰崇拜的神有幾十個之多。每家供奉哪種神是不能隨意更改的,一旦選擇了供奉哪種神就要保留下來一直供奉。與之相適應的祭祀活動也極為隆重。如達斡爾族薩滿舞就是在祈求根除災難、祭神治病、祈禱豐收是所跳的舞蹈,還有祭敖包、求雨等祭祀活動。除了與祭祀等民間信仰有關的禮節外,該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禮節與禁忌也非常豐富,如誕生禮、婚禮、葬禮、食物禁忌、生產禁忌、生產禁忌等也都很具特色。

二、嫩江流域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與文化傳承的雙向互動

(一)以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作為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民族文化旅游,就是以非主體民族的文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旅游資源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主要是指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旅游,首要前提就是要拓展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空間。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繁花似錦,物質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豐富,這些都是寶貴的旅游資源。但是經過長期歷史發展而保留下來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卻因諸多原因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民族文化古樸的韻味,原汁原味的文化越來越稀缺,作為可被選擇能夠實際利用的文化旅游資源就更加有限。文化旅游是要旅游者體驗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文化,這種文化應該像圖騰崇拜一樣,是透過民族生產生活可被窺探到的、內涵深遠無處不在的。如果民族文化更多地被現代文明所代替,民族風格更多地被時代潮流所掩蓋,這樣的一種民族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性與吸引力。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在與自然搏斗促生存、與現代融合促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民族文化,也使民族文化式微。少數民族文化的日漸消逝,不僅使少數民族文化旅游失去了基本的前提,還將最終影響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因此,要以少數民族文化搶救與傳承作為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1.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目前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幾十種。對這些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成果,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加大研究和宣傳力度。民族悠久的歷史是最具吸引力的方面,通過研究民族歷史,探索民族文化的發展規律,對該民族在歷史上的興衰更替,是非成敗,用文化的符號加以記錄;要整合民族文化片段,將散落在民間的民歌、小調、說唱、傳說、舞蹈等民間藝術奇葩搜集整理,感受民族精神的真諦,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要發展民族語言和文字,將綿延至今的民族文化,以最古老而又最可靠的方式保留下來;尋找和培養民間藝人,以少數民族特有的方式,促進民族民間技藝的傳承。

2.保護少數民族社區。少數民族社區是一個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城鎮、村寨或街區,是一個民族的人們長期共同生活、形成各種內部聯系的空間條件。少數民族社區,集中體現了該民族的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物質、文化生活等民族要素。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達斡爾族聚居的哈拉新村、鄂溫克族自治旗等少數民族社區內至今還保留著少數民族傳統的民族語言和生活習慣,保護這些少數民族社區,就是對完整的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少數民族社區也可以作為少數民族旅游的重要資源加以開發。

(二)以發展文化旅游業作為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

篇10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文化;法律保護

一、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原因

(一)“民族融合”所引起的文化缺失

我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比起少數民族,漢族人民生活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更快,人民生活的水平更高。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共同富裕目標的不斷向前推進,不同民族間的交往空前擴大,各民族間的交往增多,使得少數民族原有封閉的生活狀態被打破,同時這種交流也使得民族地區能夠了解外界的不同文化、訊息和事物,強烈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對這些新鮮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去了解和追求,這對于本地文化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使得人民對于本土文化的關注度極度下降,受眾群迅速減少。當為了發展經濟而促使少數民族和其他地區的人們交流增多時,必然會催生民族文化的融合,在這種情況下本民族文化必然會發生改變或是漸漸消失。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會促使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等隨著這樣的發展而發生變動,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在的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特征非常明顯,民族文化的色彩逐漸被淡化,這在青少年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都知道,文化是體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他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環境、思想觀念等發生改變的時候,原本體現在自身生活中的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環境,這就必然會使得其原有的文化跟著發生改變或消失。

(二)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缺乏足夠的重視

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認清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現在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青少年對于自己本地區的文化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關注,對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夠的興趣,沒有學習本民族文化的想法和意愿,這使得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巨大的考驗。比如說,現如今許多的民族傳統的禮儀、習慣在生活中被逐漸淡化、一些民族手工藝和技藝很少有人關注。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法律上的適用

(一)我國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對于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律法規較少,主要體現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5年加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以及散見于其他的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從此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用于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法規。

(二)法律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我國法律對于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現狀來看,我國現在還沒有一部專門的針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法律,雖然眾多法律都有涉及,但都只是有所提及而已。而且這些法律的相關規定可執行性不強,阻礙了民族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現在急需制定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律即涵蓋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各個事項的相關法律規范。

現有對于民族文化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不管是國家的還是地方的大多都只是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對其進行細化,缺乏實施細則,不具有可操作性,這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比如說,就憲法而言,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對于如何具體落實這一規定法律并沒有提出具體有效的措施,這就使得執行起來的難度性加大。還有對于如果因為民族文化方面的問題產生的糾紛,法官很難引用具體的法律條文作出判決,因為對于具體的法律責任并沒有作出規定,這也加大了法官裁量案件的難度。

三、完善相關法律,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

(一)國家要制定和完善保護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規

國家應該根據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現狀和地區實際狀況,制定出一部全面的、能夠有效的保護民族文化的法律,這部法律要盡量的涵蓋到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原則性的規定出要對哪些方面作出保護,而且還要有具體的措施的和法律責任的規定,完善的法律規定才能有利于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要根據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對現有的相關法律規定適時的進行修改和完善。

(二)少數民族地區立法機關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去制定出符合地區實際的地方條例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地區間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符合地區實際的條例,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政府要加強對相關法律的宣傳和監督

一部法律出臺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建立一定的社會秩序,使社會能夠持續穩定的得到發展。當法律被頒布實施后,政府應該完善監督機制,加強監督,以便于在現實的工作中能夠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依法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要加強在民族地區普法宣傳的力度,使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能夠了解到相關法律的規定,認識到破壞民族傳統文化的行為的危害后果和所要受到的懲處,這樣有利于民眾更加積極地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保護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龍.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