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4-03-28 17:41: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

篇1

關鍵詞:傳統工藝;文化傳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圖分類號:J523.2 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復制性和再生性,決定了它是一筆具有絕對優勢的文化經濟資源。在面臨對民族文化開發與保護并重,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挑戰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把傳統的民族服飾文化作為經濟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充實到扎染業中,使扎染成為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民族文化成為扎染的內在精華,實現了保護開發民族文化與發展民族經濟二者的有機結合。白族服飾文化成為扎染業的一大賣點,扎染成為彰顯白族服飾文化的一個亮點。

一、社區情況及研究對象

1 社區的基本情況

城地處蒼山洱海之間,位于大理市喜洲鎮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關39公里。穿村而過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國道,新建的大(理)麗(江)公路位于村莊東面,沿兩條公路往北可抵達洱海、劍川、鶴慶、麗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稱村、或稱鄉、或稱鎮、或稱為辦事處,名稱各異,但其性質上一直保持著自然村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個重要農村集鎮,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據當地的人口的統計顯示:2008年周城村總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總人口的98.26%。此外,與周邊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關村1383人,由此可見周城村確實是擁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歷史上也曾經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主要種植水稻、小麥、蠶豆,偶爾也種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經濟作物,如油菜、藍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來地少人多,耕作技術落后,水利灌溉極差,旱、澇、洪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以上諸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畝產量非常低,農業收入少。解放后,實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廣泛地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進行農業生產,糧食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個社區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難以解決,糧食產量的提高仍然趕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減少。從20世紀初到1984年,由于國家和集體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積日益減少。面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周城村民只得對傳統的生存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村民已經認識到單一的產業模式很難再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于是,鄉鎮企業、工商業、旅游業等行業開始出現并蒸蒸日上,它們在整體經濟中所占比重逐漸超過了農業。1983年和1978年相比,總收入中農業的比重從51.8%下降為23.3%,而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的比重則從48.7%增加到76.7%;1984年,農業、工業等的總收入為32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0萬元,僅占總收入的21.5%。至此,農業經濟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經濟,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逐漸被現代經濟所取代,周城逐漸發展成為了“以工為主,以農為輔,多種經營,共同發展”的社會經濟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業的發展概況

追溯周城扎染的歷史,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公元4世紀就已經有了扎染工藝,大理地區的扎染工藝歷史也長達千年,周城地區的扎染則最先開始于明末清初時期,代代相傳,至今已經有約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周城村歷史上就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種的土地有限,所以當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織”的雙向勞作方式來維持生活,扎染業就是周城歷史上村民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一項重要的傳統產業。從歷史上看,周城的扎染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解放前,扎染業就是周城地區的主要行業之一,由于當時生產方式的落后,那時的扎染生產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進行,并逐漸成為當地農戶維持生計、養家糊口的傳統產業。德信和、得義和、復鎮祥、裕金和、復玉和都是當時扎染行業中的一些著名商號,這些扎染商號的創立都凝結著創業者的艱辛。其中較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個叫YMS的村民創辦的扎染作坊,YMS家數代從事扎染行業,他們家的扎染生產規模以及所生產的扎染商品的數量和質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剛開始,他們沒有固定的銷售商鋪,只能采取沿街叫賣的方式。YMS從喜洲按一定標準買回布匹進行加工,自己設計圖案,染成后將成品銷往附近的劍川、蘭坪等縣。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個染缸輪流浸染,染成后用馬馱到異地銷售,馱運的過程也十分辛苦,到劍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麗江則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數天。為盡量節約路上的時間,YMS有時候會選擇抄小路走,但是卻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沒的土匪。總的說來,扎染生產雖然歷史悠久,起步較早,但早期的扎染卻是贏利不多,像YMS家這樣,在扎染上投入本錢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營業額約為八九百塊,實際上一星期的純收入是七八十塊甚至最少時才二三十塊,遇上白布價格上漲的時節,甚至還會有虧本的可能。雖然扎染生產回報不樂觀,但它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存活了下來。

第二個階段:1962―1984年,周城實行化以來,扎染作為周城境內擁有悠久歷史、表現民族風格的傳統民族工藝受到鄉鎮企業的重視,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廠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廠”正式成立,由此開始了周城扎染生產的工廠化時期。扎染廠成立之初條件相對較差,設備簡陋,全廠僅有五個染缸,主要生產扎花布、平板布和兩面布等,生產的產品也大多經由云南省外貿局遠銷香港、日本以及美國等地。1987年以后,隨著生產的發展,工廠效益的提高,機械設備得到不斷完善和改進,民族扎染廠內部的生產運作機制也相應建立和完善。扎染廠采取統一下料、統一印樣、分戶扎花、統一浸染、分戶拆線、統一漂洗、統一銷售的方式組織生產,整個扎染生產過程牽連著工廠和各家各戶的村民,這種生產方式曾經被記者形象的稱為“沒有圍墻的工廠”。扎染廠在對白族傳統藝術的發掘、整理以及改進方面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廠自建廠以來,陸續獲得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認,尤其值得強調的有兩件事:1996年周城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扎染藝術之鄉”;1998年周城扎染廠被國家民委等五部委列為“九五”期間全國少數民族產品定點生產企業。

第三個階段:雖然扎染廠的出現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扎染生產的進步,但是,發源于落后生產力狀況下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并未像當初的馬幫文化一樣消失殆盡,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扎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并且生機盎然,形成了這個時期扎染作坊式生產與工廠化生產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從實際表現來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經能與周城扎染廠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競爭市場,并憑借其自身靈活開放的組織結構優勢取代周城扎染廠成為云南省外貿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會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負責人,他簡要地向我解釋了云南省外貿局與周城扎染廠以及私營作坊之間的關系。“1992年,云南省外貿局到周城來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來他們這些經營私營作坊的村民也想通過這次機會把自家的扎染商品賣出去一些好賺筆錢,但是,當時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體企業的排擠而沒能接到任何訂單,所有的訂單都被周城扎染廠壟斷了?!薄艾F在的情況不同了,巍山縣那邊得到省外貿局的訂單忙不過來時會將部分訂單交由他們周城的私營作坊完成,通過這種相互提攜的方式,他們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國外的訂單,現在他們家的作坊生產出來的扎染桌布已經出口到泰國、巴西、日本等地。”

從理論上來講,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從傳統走到現代,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嚴峻考驗并最終成為當地的主要致富產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也是民族經濟的一個自我累積、自我適應的過程。一方面,扎染手工業作為一種典型的民族經濟,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濟模式。因為民族經濟是一種分散的、最為民族地區群眾深刻自主性發展的社會行為,所以它的發展并不能靠龐大的、完整的經濟發展方略就能解決,而是要靠民族經濟的實踐者們通過長期不斷的實踐累積而最終發展成為一種平穩發展的經濟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經濟是最直接面對市場的經濟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場微量的經濟因素進行自我調控,面對不可測量的經濟現實進行靈活的生產經營,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進國際市場,也可能長時間只能在本鄉本土流通和運轉。由此可見,扎染生產呈曲線型發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屬性來決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躍式發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實現的。也正是因為扎染生產經受住了各個時代的艱難考驗,自身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做了太多的自我調試以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傳播和當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產仍然繼續著家庭作坊這種古老的經營方式,而且周城農戶經營扎染業的具體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其中,絕大部分農戶只是將扎染業作為農業生產之余的副業行為,屬于家庭副業范疇。由于要兼顧農業生產,農忙時候往往無瑕顧及扎染生產而暫時性停產,所以,扎染生產在這些兼業農戶家庭中也呈現出季節性的特點。而在這部分兼業扎染的農戶當中,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一種農戶家庭是既生產扎染又銷售扎染;另一種農戶家庭則只經營銷售環節,扎染成品也直接從當地其它扎染生產作坊現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鋪來銷售扎染商品。這些只管銷售的農戶還可以根據自家的特殊情況,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經營項目以增加家庭的經濟收入。比如在周城隨處可見的家庭旅館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獨特的建筑風格這一民族文化亮點作為經濟賣點的。店鋪后方的自家廚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來經營家庭式餐館,白族民居的天井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飯廳,客人在品嘗地方風味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歡,有些游客還特地慕名前去這樣的家庭式餐館就餐,而對于餐館老板而言,在家里開餐館,不但節約額外租用店鋪的成本,還能就近使用家庭內部的勞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二、扎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處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設計之獨特,更顯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紋飾圖案的古樸象征意義及背后所蘊藏著的厚重的白族歷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塊塊在藍白相間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樂地飛翔、歌唱的色調諧調、意蘊雋永的扎染布,以此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也蘊含著他們對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藍、白為主的色調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藍、白二色為主調和基礎,兩種顏色之間過渡自然。這種過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時掌握針法的松緊以使圖案相間處有緩沖地帶,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經過漂洗后略有脫色,色彩的對比淡化,反差趨于緩和,藍白相間中透出一種朦朧、柔和的美感。藍、白兩種顏色在色系上均屬冷色調,給人的感覺是寧靜、平和、淡泊,這與白族人民傳統以來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開放、寬容的心態是一致的。白族是一個尚白的民族,認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為自己的族稱,以白色為服飾的基調。而青色(包括藍色)則有希望、純樸、真摯等意。青白結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實際體現了白族人民內心的平和及對淡泊寧靜的追求。有人曾經這樣說周城的村民和他們的扎染:“若不是一個淡泊和寧靜的民族,若不是一個勤勞和智慧的民族,是決不會有閑心和耐心來做這樣一件極需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的。而現在的周城人民,正是憑著這種細心和耐心,加上勤勞和勇于創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p>

2 蝴蝶紋飾

盡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圖案十分豐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藝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會發覺在眾多的扎染圖案中周城人似乎對蝶蝴圖案傾注了更多的熱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鐘情于蝴蝶花紋圖案,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內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從傳統到現代》一書中對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題作了幾種解釋,一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為蝴蝶是美麗的化身,三為蝴蝶是忠貞愛情的象征,四為花與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擺子無數,因而往往成為多子和母親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興旺。白族地區的孩童至今仍恪守著“不能打蝴蝶,否則母親的會疼”的古規。結合白族自古以來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劍川石寶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繞桑林會,也都是這種生命意識的體現。與此相關聯,凡是多子、生命力強的動植物也都成為人們崇拜或喜愛的對象,蝴蝶的多產正適合了人們延續生命的意識和心態,故蝴蝶成為周城白族扎染圖案中一個常常出現、恒久不變的紋飾,寄托了人們對生育的一種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漢族民間廣為流傳著梅、葛染神的傳說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來在北本主廟中有梅、葛的塑像,與杜朝選本主供在一起。可見,扎染已從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領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從日常用品升華為精神信仰,構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發展扎染業與保護、傳承白族服飾文化并駕齊驅

扎染之于白族傳統服飾的關系就是生產方式與生產對象的關系,扎染工藝是一種生產的方式技術,而白族傳統服飾就是這種生產技術的載體。在周城漫長的歷史文化中,扎染與當地白族人家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在傳統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門簾、窗簾、桌布、挎包以及各類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隨處可見。但扎染的社會功能最顯著的表現還是其在當地婦女傳統民族服飾上的裝飾性運用,這種裝飾作用首先體現在頭飾上。在周城,中老年婦女的頭飾大多用扎染頭巾作為裝飾,這是該地中老年婦女最具特色的服飾特點之一。作為頭飾的扎染布料多是純棉布,有的還是手織土布,有的則是毛巾布。規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藍色或湛青色,花紋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樣的居多。作為頭飾的扎染頭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婦女服飾的一個鮮明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飾上的一種體現和象征。過去這種頭飾裝扮只在周城婦女中流行,所以看到這樣的頭飾就可以斷定是周城的白族婦女,現在由于周城白族與大理地區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經濟交流,這種服飾文化也隨之在其他白族社區中擴展開來,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婦女也采用了與周城婦女同樣的頭飾裝扮。其次,扎染工藝還被運用到了白族服飾中衣袖部位的裝飾。周城中老年婦女傳統民族服裝的衣袖上往往都會鑲有一道扎染布,花紋也多是蝴蝶圖案之類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裝飾和點綴之用。再者,白族服飾中的圍腰的腰帶也多是用扎染布縫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機器繡上各種圖案和紋樣做點綴,白族圍腰帶的裝飾豐富多彩,有繡花、挑花、貼花、梭花、納花、色布貼花等。如今周城村內有的人家專門加工這種腰帶,周城出售白族服飾的店鋪內也都有銷售這種款式的腰帶。用扎染布縫制的腰帶既結實,紋樣又有層次且素雅大方,不僅深受中老年婦女的喜愛,也吸引了一批年輕的女性使用,以至于這種用扎染布縫制并機繡有各種紋樣的圍腰帶成為了周城白族婦女圍腰帶的一種固定式樣。在現在的周城村,興起了一類專門從事機械繡花的服裝加工店鋪,據當地人介紹, “這種店鋪也是近幾年才取代手工繡花而逐漸增多的”。店鋪以加工民族服裝上的裝飾圖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掛布袋上的花樣刺繡、帽箍上的繡花等為主。一臺繡花機長約4、5米,兩邊均有操作臺,開動機器時可以兩邊同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店鋪的機械化生產適應了扎染服裝批發的數量多、時間緊的實際需求,所以能夠大勢流行開來。

周城地處交通要道,通達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資源優勢,旅游業起步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多年。但是,為什么周城村絕大部分的白族婦女仍能保持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呢?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婦女的服飾變遷幾乎都是朝著傳統服飾逐漸消失的方向發展的,民族的傳統服飾也被偏見地認為是經濟文化落后的表現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審美觀的摒棄,傳統的服飾審美意識逐漸被現代的審美意識代替。尤其是像周城這樣經濟相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貿易的客觀需要,與漢族地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文化和價值觀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會深受漢族文化和價值取向的沖擊。按理說,周城地區的白族婦女是最有可能摒棄白族服飾而選穿漢族服裝的,而現實的事實是,在周城村境內的婦女,在穿著服飾的取向上表現為傳統服飾和現代服飾的結合。具體表現在:周城中老年婦女仍然保持民族傳統服飾,一些年輕女孩則選擇漢族的現代服飾。很有趣的一個結合便是:在周城從事扎染作坊的成員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婦女,年輕女性一般不會選擇這項職業。由此可見,扎染業的發展與當地白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系,換而言之,扎染業既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它又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著自己的努力。相比較其他的白族社區,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扎染業的發展在周城白族傳統服飾傳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關至大理之間的太和村,也是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樣擁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如今該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與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飾取向,太和村的婦女平時基本不穿白族傳統服飾,甚至是中老年婦女也選擇漢族的服飾,只有在火把節這樣白族隆重的傳統節日中才看得到穿著白族服飾的婦女。不僅僅是太和村,下關到蝴蝶泉沿線的村落都很少見到像周城村這樣密集地穿著傳統白族服飾的景象。

周城婦女利用扎染業保護白族傳統服飾文化,具體表現在:

篇2

一、繼承和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

少數民族文化既是本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傳統和現代的有機統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該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價值取向,是維持民族延續,促進國家發展不竭的精神力量。加強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使藝術教學真正達到“心靈共振”的效果;提高學生對自然的壯觀和生命之美的感受能力;啟發學生對藝術敏銳感知能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長時間積累、孕育出的了文化體系,同樣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積淀和結晶。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有利于促進平面設計教學全面發展,體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有利于教學中吸收和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各民族傳統的藝術形式與平面設計相碰撞擦出當代設計元素的火花,弱化對外國平面設計的模仿,形成一種屬于中國的平面設計風格,越來越得到平面設計從業者的高度重視。羅綺所創作的《黃梅》,以我國傳統的水墨手段給藝術以新的體現,在營造中華傳統“高潔”的基礎上,用簡潔與樸素的視覺表現形式,將“傲骨、高尚、堅毅、堅強、堅忍不拔”的寓意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是現代平面設計視覺藝術和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完美體現。民族和國家要想取得發展、文化要想取得傳承,就應該立足世界,敢于吸收、勇于融合,只有這樣,民族和國家才能真正成為自己民族文化的主宰者。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平面設計教學一定會在繼承我國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找到發展的基礎,利用少數民族文化具有的獨特風格和意義擴大創作的空間,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技工學校平面設計教學的現狀

“平面設計”這一名詞是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傳入中國,平面設計課程的設立不過20年的時間,平面設計教學從內容、方法和設計思路來看存在這過于單調、簡單模仿和學用分離的現象。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做過各方面的努力,許多努力過于追求現代元素忽視中國因素的繼承致使教學效果不佳。面對社會發展、市場需求和教學的要求,平面設計應該從民族的、傳統的文化中吸取營養,促進教學和設計的多元化。

1 教學過程中的簡單模仿

許多教師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簡單模仿國際成型作品,這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薄弱,學生所設計出的作品枯燥無味、缺乏時代感、欠缺設計靈性。

2 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意元素

學生的思維原本是廣泛并且活躍,他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經常會創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但是一些教師“言必稱希臘”,將平面設計教學局限于對西方藝術的臨摹,縮小了學生設計的基礎、取材的范圍。

3 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

我國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安排側重結果和技術,忽略了設計的思維過程,有的教師甚至把其他種類教學方式“移植”到了平面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關注學生參閱成型作品和在此基礎上的行藝術創作,忽略藝術作品在創作時的思維體系、設計內涵和設計寓意,長此以往欠缺了對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

4 教學過程中輕視民族傳統文化

平面設計教師沒有正確理解和認識我國傳統文化,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有輕視和否定的認識。教學中突出的是現代特色和世俗風格,缺失科學地把握少數民族文化精髓的能力。

轉貼于

三、平面設計教學融入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建議

1 正確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

當前的平面設計理念不僅是對現代設計觀念與設計思維的融合,同時也是對少數民族文化內涵的豐富,也只有這樣得理念才能創作符合時代特征作品。平面設計的過程也是一種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共鳴。平面設計教學要以民族文化的發展為己任,把平面設計著眼點放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上。平面設計教學離不開設計觀念的更新和再造,也離不開少數民族文化的供養。用國際化和現代化的手段表達,將現代平面設計思想融入當,使少數民族文化的文化精髓統一于平面設計過程中,會使平面設計更加具有文化特性,在少數民族文化得以煥發新的生機基礎上,讓平面設計教學更加具有自身的內涵和意義。

2 創新融入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學模式與理論體系

平面設計教學應把重點放在完善平面設計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知識架構上,切實改變當前單純的課堂設計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真正的走向市場,善于發現社會對平面設計的需求,逐步減少枯燥單調的教學理論的灌輸,使學生能夠在與社會的交流中對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有一個正確認識。創新作品設計的思路與設計流程,使學生帶著興趣進行學習的同時,也開闊了眼界,鼓勵學生將充滿創意的思維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使他們具備平面設計的應用能力與策劃實施的能力。

3 深刻領悟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國的傳統文化深刻體現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整體造型呈現的氣勢以及“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表現手法,都是平面設計中需要借鑒和吸收的。有著千年歷史的少數民族文化圖案,至今仍呈現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深刻影響著現代平面設計。進行平面設計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內涵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從歷史、地理、民族等不同方面獨立地分析少數民族文化圖案的創作思路和過程。

4 提高教師在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的素養

篇3

關鍵詞: 黑龍江省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發展對策

一、促進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體育發展的意義

1.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綜合多種民族傳統體育概念認為:民族傳統體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個或多個民族獨有的,在人民大眾中廣泛傳承的、具有修身養性、健身技擊、休閑養生、競技表演、觀賞游藝、趣味驚險、民俗音樂歌舞交融特色的體育活動形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有深遠長久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延續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體育文化形態有其傳承的意義和重要性。

2.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意義之一:能加快建設和諧社會的步伐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傳統體育項目。我國把民族團結作為民族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目的地,堅持各民族團結與共同繁榮的方針和發展方向。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經濟及各項事業的繁榮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團結和和諧的建設有重要作用。所以鞏固并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多民族關系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黑龍江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它是黑龍江省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文化現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先決條件,需要先進文化的支持。

3.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意義之二:促進交流,增進友誼

體育的功能就有相互溝通交流的作用,并且活躍氣氛,增進友誼,讓多種體育活動充實閑暇的時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黑龍江省的各少數民族生存環境比較偏僻、封閉,與外界接觸少,在大多數情況下處于自然純樸的生態環境中。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在生產勞動之外渴求對外的交流,如物質的交換、思想觀念的溝通。通過對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體育的調查和考察向世人呈現偏遠地區的民族文化生活狀態,加深外界對邊區民族文化的印象,認識民族地區人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熱情好客的民族特點和堅韌勇敢的民族品格,民族體育活動的多種發展對促進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體育交流和人民之間的友誼傳承有重要的意義。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特征功能

1.“民族性、區域性、時代性、全球性”

民族傳統體育的功能表現為“民族性、區域性、時代性、全球性”。我國的少數民族體育特征普遍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統一性和連續性、兼容性和開放性、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中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是各民族文化的融會,應大量吸收外來文化。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各民族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是現代體育運動之源,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各民族對此有深厚的情感,對維系和加強民族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們世代相傳的體育活動,滲透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學藝術,反映出具特色的經濟生活和風俗習慣。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被挖掘、整理、推廣到普及,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演變過程。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一種文化遺產,人們越來越注重它的文化價值、健身價值、娛樂價值和競技價值。

2.“競技性”特征

“競技性”特征,在我國原始社會就出現體育競技的萌芽,競賽活動歷來就是報答神靈賜福的宗教慶典的重要內容。關于“科學性”特征,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要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形成和發展的,其落后性是由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決定的。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封建性比較集中地反映在它所長期宣傳和規范的等級制度、權力意識、奴性心理上。

3.“地域性”特征

黑龍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為我國北方地區要塞,對于鞏固全國的穩定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意義,此地區傳統體育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關系,促進東北地區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進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對策

1.促進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使其規范化、社會化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對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進行研究,挖掘整理,去偽存精,對其中的優秀成分進行提煉、整理、改進,使之向規范化方向發展,使之符合時代的潮流。我國枝繁葉茂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很少為世人所了解,特別是大城市的人群和遠離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全民健身綱要》的頒布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其絢麗多姿、設施簡易、方便易行的特點,是全社會的共識,在全社會普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使其走出以往封閉的社會圈子,使其為全民健身服務。

2.發展濃郁的民族風格與特色

它以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古樸的風格及獨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強化人們對多樣的少數民族體育及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賞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進一步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人們更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繼承民族傳統文化,使人們了解我國少數民族體育傳統性的存在意義,更好地把握民族體育的未來發展方向,對我國少數民族體育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

3.發展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體育的經濟化

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體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就其自身發展來說,必然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在民族傳統文化廣闊背景上展現的民俗與少數民族體育,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自然地理環境在各少數民族體育傳統性形成的初始階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體現出少數民族體育對地理環境的適應性和選擇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同文化類型的經濟發展在不同程度上,鞏固各少數民族體育的傳統性,為少數民族體育傳統性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我國多樣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勞動造就了多彩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同時特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及其傳統型的源泉和土壤。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對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促進經濟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珊珊.我國少數民族體育的傳統性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王海峰,高俊.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模式與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7.

篇4

關鍵詞:廣西;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創新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有著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同時也具有諸多極具地方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活動。比如,珍珠球、竹杠舞、毽球等等,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趣味性強,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還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值得傳承與推廣?;诖?,本文將簡要討論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的意義,分析高校傳承與創新的優勢和困境,并進一步提出幾點策略,希望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所啟發。

1、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的意義

1.1、有助于更好的塑造學生

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則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換言之,體育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和價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同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但有助于學生強身健體,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價值觀念。換言之,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價值,充分的加以利用能更好的規范學生的行為品德,陶冶學生的情操修養,鍛煉學生的精神意志,從而引導學生成長為高水平、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舉例來說,廣西民族大學在教學實踐中引入了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三人板鞋運動,該項目屬于團體運動,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學生在參與這項運動過程中能有效鍛煉自己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由此可見,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助于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素質和品格,從而實現樹德立人的教學效果。

1.2、有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學校逐漸提高對校園文化的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也成為了高校教學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完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傳承與創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能為校園文化注入豐富的內涵,采取有效措施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我國知名學府清華大學就十分重視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并逐漸培育出別具一格的校園體育文化。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注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掘和建設,將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打造成校園特色文化,挖掘出許多價值的文化要素,并通過組織少數民族體育競賽、宣傳推廣等方式,推動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并且促進了校園知名度的提升。

1.3、有助于優秀文化的傳承

現代社會處于快速發展進程中,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文化也是日新月異的發展。在世界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外國的體育項目逐漸受到國人的青睞和喜愛,外國體育文化也滲透進來,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是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甚至部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消逝在歷史的浪潮中。在此背景下,培育和發展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迫在眉睫。高校作為人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應當承擔起傳承和創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任,從而保障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長久發展。

2、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與創新的優勢

2.1、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結合廣西地區實際情況來看,傳承和創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一些廣西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或多或少有融入一些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并且部門地區中考也將少數民族體育納入考核的重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這些基礎教育中有所滲透,并且廣西地區學生從小便對一些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有所接觸,從小便耳濡目染,而且廣西地區在特定的傳統節日時會組織和開展一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比賽和活動,許多市、縣、鄉鎮的居民會也參與其中,使得許多青少年對少數民族體育并不陌生,甚至較為了解。由此可知,在廣西地區少數民族體育有著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些群眾基礎對高校傳承和創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2.2、場地器材優勢

結合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特點來看,較之其他體育運動項目而言,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比較低。因此,在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時,通常場地器材因素造成的限制比較小,時空限制也較小。例如,珍珠球、搶花炮、跳竹竿、板鞋競速等體育運動項目。這些運動項目通常對場地要求很低,隨便在哪個空閑地方便可展開,并且這些運動所需要的器材大多價格低廉。因此,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場地器材要求較低,對高校而言很容易實現。

2.3、教師資源優勢

廣西地區高校體育教師大多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的教學水平,其中也有許多少數民族的體育教師,這些教師對少數民族體育有著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即便是部分教師缺乏少數民族體育教學的經驗,但只要通過科學的訓練和指導,肯定可以在教學實踐中較好的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教學,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3、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與創新的困境

3.1、政府、高校的重視不足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政府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而言,政府同樣負有重要的職責。一方面是政策規范的指導,另一方面是必要的經費支持與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高校少數民族胡餐廳體育文化傳承與創新保駕護航。近幾年來看,廣西政府有關部門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關注日益提升,然而重視程度遠遠不足?,F今,政府部門在維護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上所做的貢獻有限,參與和投入的精力和金錢均有待提升。這也間接導致部分高校在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缺乏經費保障。比如,開展一些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沙龍活動、學術研究活動,必然需要經費的支持才得以進行,然而政策制度的欠缺以及經費的不足等問題,制約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發展與創新。除此之外,許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也存在局限,他們簡單的認為少數民族體育的娛樂性比較強,教學價值有限,即便是這些運動具有一定的學生基礎,但他們無法保證引入校園和課堂后能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不確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鍛煉價值。這些都是由于缺乏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認識,思想觀念上的錯誤判斷以及不重視所導致。

3.2、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和現代體育缺乏融合

結合廣西少數民族體育特點來看,健身性和娛樂性比較強,沒有較為科學系統的理論體系作為框架。而大學體育教學對教學內容的體系性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實踐中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現代體育缺乏融合,其傳承與創新也面臨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這些都給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創新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3.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資源稀少

隨著國家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重視的提升,廣西地區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被優化后融入了高校體育教學中,逐漸轉變為體育課程資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高校體育課堂的結合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廣西民族大學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了三人板鞋運動,廣西柳州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了高腳競速運動。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逐漸轉化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資源,不但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所幫助,還較好地傳承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然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廣西大約有四百多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被高校所利用的資源卻屈指可數,因此,高校的少數民族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到位。除此之外,廣西高校對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材的開發有待完善。結合現實情況來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比例有限,即便是部分學校融入了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但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標準教材和系統授課方案,大多數教師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授課的情況隨機安排,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缺乏規范性和深度,導致學生不能切實有效的掌握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體育文化的推廣和傳承效果一般,創新更是無從談起。

3.4、現代競技體育的挑戰

在現代社會背景下,外國體育文化滲透到人們生活中,一定程度上沖擊到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地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作為較為小眾的文化,其發展空間更是受到較大的影響。結合現實情況來看,目前廣西高校體育文化中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空間有限,高校學生的興趣大多集中在現代競技體育上,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興趣比較低。而高校也沒有提高重視,缺乏積極的引導和教育。高校很少會將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納入社團活動范疇,組織的運動會上也很少出現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身影?,F代競技體育占據著高校體育的重心,這也導致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受到壓制。

4、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與創新的策略

4.1、思想上提升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視

思想上的關注與重視是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廣西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和革新,摒棄以往不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習慣和作風。尤其是在外來體育文化和新興體育文化的沖擊與挑戰下,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維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教育。積極從各個層面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入到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教學中的占比,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建設與完善納入教學的重點,積極營造和諧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氛圍和環境,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喜愛和認可,從而為學生學習和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4.2、加強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政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高校教育方針有著重要的影響。政府作為政策的者,對高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具有指導和導向作用,如果合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那么對廣西高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大有裨益。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與作用,積極制定和出臺有利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傳承、創新與發展的政策和方針,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高校也應當積極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落實相關政策和規定,自覺承擔起傳承與創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任。首先,政府與高校應當積極構建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體系,確保教育、培訓、比賽等形式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其次,要能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為高校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4.3、結合高校課程資源,充分發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結合廣西地區實際情況來看,該地區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活動,因此為高校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基礎。但是高校體育教學時間有限,需要教學的內容也很多,將所有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要求高校應當結合自身的情況和需求,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挖掘和篩選,綜合考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一方面要以學生為本,保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要貼合實際情況,符合體育教學目標,滿足高校辦學發展需求等。所以,廣西高校需要從實際出發,多做考察和思考。為了更好的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既要有目的的發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要科學的將其融入校本課程,在保留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特色和內涵的基礎上,確保課程的有效實施和進行,從而真正實現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創新。在此基礎上,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的發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內涵,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引導和講解,從而讓學生在參與少數民族體育活動過程中,真正領悟和體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與內涵,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熱愛與興趣,自覺承擔起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歷史重任。

4.4、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培育,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正所謂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專業的少數民族體育人才是實現高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育與傳承的重要基礎。文化的教育與傳承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推動和實施。因此,高校應當注重專業人才的培育和引進,以專業的人才作為支撐更好的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目標。結合實踐情況來看,廣西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一些有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專業,也逐漸意識到專業人才儲備的必要性。比如,廣西民族大學就專門設立了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將一些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納入教學與考核的范疇。其他高校也應當積極的借鑒和學習,并充分結合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情況,引進和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引導學生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學習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部分高校還可以設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方向的碩士點,重點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深入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與學習,從而為傳承與創新提供動力。教師隊伍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效果。所以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與分享。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招聘具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專業背景的教師,提高人才引入力度,完善師資培訓體系,合理安排教師參與培訓和學習,完善教師隊伍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學水平,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和文化傳承與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4.5、營造良好的校園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氛圍

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條件。因此,為了更好的推動廣西高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首要環節是注重文化氛圍的構建和文化環境的打造。高校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應當有方向、有目標的采取措施打造良好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環境,通過開設少數民族體育社團、組織少數民族體育活動、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宣傳等形式,營造出和諧濃郁的校園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好的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特點和文化內涵,從而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5、結語

正如前文所言,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具有較好的鍛煉價值和文化價值,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應當承擔起傳承與創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任,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從而更好的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言多.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變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1).

[2]何茂,高會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6(05).

[3]王獻升.當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困境[J].當代體育科技,2017(14).

[4]蔣雪娟.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院校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廣西教育,2016(01).

[5]郭傳燕.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生態發展探析[J].體育科技,2016(05).

[6]唐明.基于社會資本理論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01).

篇5

關鍵詞:協同創新;少數民族;知識產權;路徑

中圖分類號:D9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6959(2015)12-0022-04

作者簡介:高敏(1965-),女,云南人,重慶郵電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專利法

協同創新全面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主體的核心作用,同時與相關部門、非營利性組織、金融機構等主體開展協同效能,實現技術創新、技術創造,出現系統性疊加非線性效用。注重協同創新,幾大主體間組成戰略聯盟,構建多方聯合系統工程,也能科學利用資源,提升發展的水平。少數民族地區蘊含著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資源,但是由于歷史、社會、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發展滯后等多個方面因素的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出現了侵權,比如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是使用傳統手工紡織、刺繡、染色并配有古老的銀飾工藝品傳統民族服飾,展現了苗族的悠久的服飾文化,但是一些不法企業采用化纖、棉、人造絲等代替傳統苗族服飾布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苗族服飾來講,這明顯是侵權,不利于苗族服飾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1]因此,在協同創新背景下,做好少數民族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一、協同創新下亟需做好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知識產權是奠定協同創新的基礎,是評價協同創新實效性的科學指標。全面認清當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落實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少數民族地區保護、使用及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對進一步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能全面激發協同創新各大主體積極性。協同創新的各大主體在法律的保障下,從智力成果的發明中獲取利益,并在知識產權實際交易中,獲得經濟效益,將知識產權進行長期投資,便于更好計劃今后的經濟活動。[2]比如,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李劍重視回族剪紙的產業化發展,研發出“剪紙賀卡”、“剪紙掛歷”、“絲綢剪紙”等一系列產品,采取“企業+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已呈現出產業化發展趨勢,建立了設計、營銷的團隊,逐步與市場進行對接,每年能獲得幾十萬元的經濟利潤。這與寧夏自治區相關部門頒布《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是分不開的,作為地方性法規,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強調協同創新下,延伸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范圍,推動少數民族知識產權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因此,協同創新下做好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全方位保護工作,意義重大。

二、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現實困境

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以少數民族群眾創造性所建立的呈現出民族特點的“知識產權”,展現出明顯的傳承性與群體性,正因如此,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存在以下困難:

(一)難界定權利主體

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呈現出明顯的群體性、地域性,和知識產權法上界定的直接保護產品或作品,一般認定為民族的整體創作,這導致難以確定權利主體。在少數民族創造的個人性、集體性上的差異明顯,這同知識產權法中規定的創建于創造者、個體或發明者為知識產權權利主體保護的起點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知識產權作為權利是支持并鼓勵具有創造性的成果,但是少數民族文化知識源自積累與傳承,是在經過長期的演繹之后才能一直流傳到現代,成為特有的文化類型。但是只是針對文化的形式來講,每次的積累或者傳承都能使傳統出現新變,都不能稱之為是新的發明創造。[3]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都難以成為完全獨立擁有者,也就不能成為權利主體。比如,靖州苗族歌鼟、花瑤手工挑花、侗鄉織錦等,這些都是某一民族文化藝術的表征,難以確定苗族歌鼟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

(二)難獲現代知識產權立法保護

一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歷經長期積累形成的,這也表明少數民族文化從實踐層面來講,有可能劃歸到“公有領域”知識范疇內,不能給予少數民族知識產權作品保護的具體要求,但開展專利法方面的保護也并不是最有利、科學的保護模式。這主要因為全面考慮到專利權需要對技術方案加以公開,但是比如苗族醫藥,其智力成果缺少技術文字方面的介紹,并且在傳承方式上也存在保密性,不能直接進行對外公開。同時,在專利保護設定上,有期限要求,和少數民族文化知識在傳承方面的歷史延續性相左。[3]

(三)存在失傳風險

一般來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在傳播方式上主要還是采取口傳心授的方式,這一時代傳承的模式受到信息傳播方式等多個方面的干擾,存在失傳的風險。比如瑤族瑤繡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瑤繡所需要的圖案是世代瑤族群眾口耳相傳,才得以保存下來的,瑤繡見證了瑤族文明史,但是與瑤族刺繡相關的織錦、布匹染制等工藝也在失傳,這樣圍繞瑤繡技藝的失傳,勢必會對瑤繡形成致命的打擊。還應看到,少數民族群體是整個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得不承受社會發展的洗禮,尤其是對年青一代的少數民族青少年來講,在與現代科技文化接觸越廣,其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認知就會下降,這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傳承與知識產權的保護來講都是不利的。

三、協同創新對提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效能建設

(一)協同創新中制約各主體知識產權效能建設的瓶頸

1.企業新成果推廣的束縛

考慮到在協同創新下的人員都是源自不同單位,在利益的實際需要上難免會存在一些差距,企業更看重的是少數民族傳統知識所獲得經濟效益,為了能保持高額經濟效益,并不愿意同行企業加入到協同創新體制下,這樣研究出最新的少數民族傳統知識方面的新成果也難以進行有效推廣。[4]

2.高校及科研機構知識產權的認定與轉化

高校在開展科研過程中,更關注的是基礎研究,通過科研探索最新的前瞻性的東西,在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要與考核體系相銜接,側重科研成果鑒定、學術論文的發表,但是并不關注專利的申請,以及產業化發展,這對協同創新來講是不利的。同時,對廣大科研機構來講,一些科研機構已經實現了改制,實行企業運作模式,在經過改制后的企業要開展科學研究,同時,也無形中和企業形成競爭關系,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不利于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方面的科研成果實現對接,這樣也不利于協同創新??蒲袡C構在申請專利時,往往考慮到市場前景的問題,但是當其發現在獲得市場的認可后,再去申請專利,這樣就存在一定滯后性,導致專利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處于劣勢狀態。[5]

(二)協同創新下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效能提升思路

1.建立針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

首先,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劃入民法體系內,在新頒布《民法典》中需要設定明確的法律規定。進一步明確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內涵、權利自身的特點、權利主體的界定以及權利與義務、知識產權保護的時限等,同時,還要在《刑法》上對故意侵犯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做出明確的處罰規定。其次,依托當前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特點,建立與之相吻合的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尤其是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體系,進一步明確關涉到的法律關系,做出明確的規定。一是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創建保護法基礎上,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權利主體進行界定;針對公權力主體在法律知識產權保護的范疇內,所擁有的職責與權利;保證少數民族參與針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產生影響的重大決策;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在受到侵害時,能根據實際,選取科學的救濟舉措;由于公共利益實際需要等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產權產生重大影響,需要給予必要的救助措施。二是對涉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產權開展分類保護。對文化藝術方面的作品參照著作權法制定特別法進行保護,而針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客體,也就是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需要限定其使用范圍,但是不能涵蓋儀式、習俗、信仰與技藝(口頭傳承的文學作品除外),同時,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中醫藥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也要將其診治方法、做法、藥物種類等都納入到知識產權保護的范疇內,結合現已頒布的知識產權法,對現有的取得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的中藥品種、商業機密等開展保護。[6]三是針對不同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制定地方性法規的過程中,需要從當地的具體條件出發,并充分考慮當地的人口分布、地理特點、民俗風情等,制定科學立法目標,明確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知識產權受法律課保護,進而能直接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事業的發展。

2.相關部門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中發揮引導效能

一是組織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學者、專家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開展全面調研,并掌握知識的存量,將具有重要價值的進行搶救性保護,尤其是對口頭傳承的,要采用音頻、視頻的方式保存下來,成為有形文化。二是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傳承人給予必要的物質、精神上的支持,鼓勵其更好進行傳承。三是做好開發性保護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科學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心,在發展中實現保護,在保護中獲得發展。少數民族傳統知識含有豐富的經濟秀奧義,相關部門需要采取支持、鼓勵與引導,將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實行開發性保護,采用商業運作模式,更好推動民間的自覺保護,建立民俗園。在進行開發前,相關部門要對開發性保護方案請專家進行全面論證,確保其完整性,全面認清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要義,在開展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做到整體推進,并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四是對侵權行為實施救濟權。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相關部門應做好侵權行為的救濟工作,通過法律手段,不僅要求實現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比如《烏蘇里船歌》作為展示東北赫哲族生活的民歌,但在2001年出現著作權糾紛案,經法院宣判當地的民族地區相關部門對該作品有權利主體地位。

3.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構建協同創新的動力機制與知識共享機制

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開展協同創新中,企業發揮構建內生性動力機制,在開展協同創新中,掌握少數民族傳統知識轉移的技術特點,并掌握轉移規律,能從技術運用的立場,展示技術方面的需求。企業同時也要與科研院所、高校一起進行科研攻關,全面掌握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成果,深度了解哪些成果能向產業化發展,并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7]經過協同創新后,企業在掌握先進技術成果后,既要申請專利,還要從發展的長遠考慮,在國外也要申請專利,占領制高點,科學規避在知識產權方面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高校和相關的科研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管理,積極鼓勵具有高水平的原始性創新,全面支持基礎性研究、應用型基礎性研究,這是著力推進協同創新的力量。在高校、科研機構中能產生諸多科研成果,這就構建了知識產權的空間,并且存在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高校與科研機構所掌握的科研成果,在企業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呈現出較好的經濟效益,這才是完整的創新過程。高校與科研機構,需要從長遠發展的視角來考慮,充分利用好知識產權方面的制度、利益分配機制,發揮不同主體的優勢,通過協同創新,科學轉化技術成果,讓各個不同主體在開展協同創新的過程中,能獲得益處。

其次,高校、企業與科研機構應構建協同創新中的知識產權共享機制。協同創新中的科研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相關產業,所以,如果對不同主體的成果分開計算其經濟效益,這樣就顯得不對等,特別是一些公益性的科研成果,雖然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但是其需要經過較長的周期,并且高校與科研機構也不能從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8]相關部門與企業需要全面認清楚知識創造的多元化路徑,全面認清科研成果的經濟效益,將科研人員個體貢獻和利益分配、資源配置等相銜接。在協同創新中,高校也要全面發揮相關參與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發展初期,因為彼此之間的協同創新有一個磨合期,各方對短期利益較為關注,這時候注意采用物質激勵方式,[9]更容易被各方所接受,伴隨信任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以及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可以采取入股的方式,創新效益分配模式,讓各參與主體能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效益。[10]

總之,協同創新下做好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能全面推動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范圍的延伸,推動少數民族知識產權工作不斷向前發展。但是也應看到,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存在難界定權利主體、難獲現代知識產權立法保護和存在失傳風險的現實困境,所以,協同創新對提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的效能建設,既要協同創新中制約各主體知識產權效能建設的瓶頸,也要在協同創新下要提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效能,不僅建立針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同時,相關部門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中發揮引導效能,最后,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構建協同創新的動力機制與知識共享機制,最終全面提升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工作保護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武軍,翟艷紅.協同創新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2):132~133.

[2]嚴永和.現行專利法對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保護———論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知識在先技術化[J].貴州民族研究,2006,(6):6~11.

[3]蔣慧.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完善[J].社會科學家,2014,(12):105~109.

[4]鄭穎捷,王瑞龍.論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法保護[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49~53.

[5]吾守爾.論全球化時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保護[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98~105.

[6]李玉璧,周永梅.協同創新戰略中的知識產權共享及利益分配研究[J].開發研究,2013,(4):144~148.

[7]李易.論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J].法制與經濟,2014,(18):48~50.

[8]趙慶.云南省普洱市傳統知識知識產權保護調研報告[D].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9]夏勁鋼.論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產權保護與制度構建[J].貴州民族研究,2013,(4):1~4.

篇6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方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對文化進行傳承,而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場所是學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展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哪些?我們該如何評價?是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本文試以凱里學院開展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方式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解答。

一、加強科研投入,切實保護傳承基礎

通過對某一事物進行科學研究,可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的內在屬性和發展規律。高校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活動的投入主要有這幾方面作用:通過科研活動可對少數民族語言、風俗、藝術表現、建筑等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該民族的的歷史、文化等特征,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了解該民族的精神內核。這樣,一方面可最大限度的通過相關民族研究活動的結果,留存其民族原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將對少數民族的研究結果與主流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對比后,我們可尋找雙方不同的特點,從大的研究層面對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等進行分析。而加強科研投入,可利用經濟力量的導向作用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通過學校的科研支持,研究人員的研究方向更為側重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上去。而這些課題都是研究人員考慮到學校自身的特點,再結合地區民族文化而提出的,是有針對性、有目標的科研任務,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播、保護、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一個有效的系統的組織機構可為事物發展運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持。而建立相關研究部門或基地,一方面可保證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課題能夠進行下去;另一方面能將科研人員進行有效地組織,避免了資源和時間的浪費,以爭取在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中取得更大的進步與更多的成果。爭取建立起完善的科研體制,從而有效率地進行同時同步的傳承工作和教學活動。凱里學院正是看到了一個好的組織機構對科學研究產生的巨大影響力,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研究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加強了原生態民族文化科研平臺建設。該校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申報并獲準成立了省級人文社科基地“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吸引了一大批校內外科研人員,有效地推動了基地建設和原生態民族文化理論研究;二是設立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原生態民族歌舞中心管理機構,使得該校的少數民族文化研究體系趨于多樣和完整[2]。僅在2011年度,這兩個中心的專職及兼職研究員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少數民族文化科研成果就有100余篇[3]??傊?,通過建立相關研究機構可為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力量保證。而從研究的角度出發,對少數民族實物進行留存可為日漸消失的文化提供實物依據,宣傳展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于喚起廣大民眾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和傳承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助于人們了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文化內涵和精髓。當前我國少數民族在傳承和發展當地民族文化上具有低層次性和迫切性,宣傳展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能促進民族文化在民眾生活中的應用,可以注重對鄉風民俗的培養,讓民眾在生活中產生運用本民族優良文化的習慣。其次,宣傳展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推動了民族文化的發展,有利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并能夠促進本民族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2007年,凱里學院在原來“苗侗文藝館”的基礎上完成擴建“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館”,其目的是把該校多年來收集整理的民族民間文化加以保護、研究,使之成為有別于其他同級院校的一張精美的名片和對外宣傳的舞臺。在這一基礎上,校方多次劃撥專項資金供博物館去民間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實物展品,包括清水江文書及其他苗侗生產生活實物。建立“博物館”是較好的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活態保護的方式,因為最能繼承保護文化原有價值的大多是最傳統的傳播方式,隨著“博物館”的建立,能讓“人際傳播”這種最接近其原始狀態的繼承保護方式,通過“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館”得以實現。博物館能使用多樣的方式方法保存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態、民俗狀態等,這不僅對其保存有相當重要的價值,而且也可以滿足科研者們的需要[4]。該校的這一舉措,一方面使得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通過參觀等方式豐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識,另一方面還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保護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實物,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更多可供查看的物質實物。

二、合理設置課程,轉變學習模式

“課程”與“文化”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課程是文化的精華表現,是文化傳承的必要手段,文化是課程的重要載體,是理解和認識的總結。一方面沒有“文化”就不可能產生“課程”;另一方面,如果缺少“課程”作為手段,那么“文化”傳承在學校教育中就無從體現。而課程的設置方式可影響教育接受體———學生的感受和后續學習效果。在民族地區高校設置少數民族文化課程體系時的思考方向是要讓民族文化知識進入課堂,在各學科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知識[5];要從提升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出發;要從如何讓外民族的學生對所學習的少數民族文化由沒興趣向好奇、由好奇向最后認同這個民族的角度出發;最重要的是課程設置要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正是從這點出發,凱里學院從2004年9月起就啟動實施了民族文化特色課程體系建設。近幾年來,特別是升格為本科院校以后,該校進一步明確了“辦特色之校、育特質之才”的辦學思路,著力打造以原生態民族文化教學科研體系為核心的辦學特色,有效地推動了“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目前該校的民族文化教學課程體系設置形式如下圖:圖1凱里學院民族文化教學課程設置形式圖同時在教學課程改革方面,近年來,在教育部的號召下,凱里學院民族文化教學課程開始嘗試進行改革,不但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而且采用互動交流教學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初步的成績。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教學研究也正在開展,凱里學院曾多次組織教師召開民族文化教學課程教學研討會,并積極聽取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課程建設的意見。通過構建“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特色課程體系”,該校的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在課程中引進少數民族文化,可激發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興趣,從而主動接受少數民族文化,進而達到了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的目的。

三、通過校園活動調動學習興趣

與相對單調的課堂學習相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而校園活動可采用的多種手段,也可以對少數民族的多種文化形式進行多方位的展現。這樣一些直觀的展現形式能夠使得學生主動投入少數民族文化活動中,進而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傳承[6]。在凱里學院,標志性的幾項少數民族校園活動分別為:每年一度開展的以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為元素、與現代健美操動作相結合改編成的反排木鼓健身操比賽,已經舉辦到多屆的凱里學院少數民族原創歌曲大賽,少數民族知識競賽,苗侗風情藝術作品展等。這些著眼點不同、展現形式不同的校園活動,積極鼓勵并倡導學生參加。而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動,則使學生在參加活動或者是觀看活動的過程中對地區的民族文化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從而不自覺地了解和傳承了少數民族文化。當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校園人文環境和學生生活時,本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將與其他地區的民族文化產生文化的碰撞交流,并不斷地在交流互動中進行開拓與創新,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得到發揚光大的同時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少數民族文化在繼承中得到發展和進步。

四、“引進來,走出去”,構筑傳承網絡

文化的傳承并不只體現在學校教育中,在高校進行文化傳承教育時,如何充分利用外界資源,同時對社會進行反饋,也是高校進行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教育需要關注的問題。除了與政府社會進行合作,獲取政策及經濟方面的支持外,凱里學院還聘用當地一些土生土長的民間歌師、繡娘、手工藝人等作為兼職教師,通過開設培訓班、開展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活動等方式,將地區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另一方面除了“引進來”,還需“走出去”。學校的文化傳承教育不應局限于在校學生,我們應該看到學校之外還有很多教育接受者,只有將社會文化傳承的范圍擴大到學校以外,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本質意義。凱里學院從“服務地方”的立足點出發,每個學期都會與當地教育局合作開辦針對鄉鎮一級中小學校長的管理培訓班。這個“校長班”所設置的培訓課程中就包含有關于州情、當地民族文化的內容。通過對鄉鎮中小學管理者進行民族文化培訓,可以讓這些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管理者明白當今社會并不是主流文化才是“唯一”的文化。引導他們認識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進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主動地開展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如在課程設置中,結合當地情況適當開設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藝術、少數民族體育等課程[7]。通過以上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地區高??梢酝ㄟ^由外在到內核、由基礎到提高、由形式到精神的傳承教育形式所構建的全方位的傳承教育網絡,使少數民族文化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實現傳播和傳承,真正實現多元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

參考文獻:

[1].中華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扶蓉.湖南少數民族民俗旅游深度開發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3]凱里學院.2011年科研成果匯編(內部資料)[G].凱里:凱里學院,2012.

[4]謝琛.貴州侗族大歌的當代傳播方式研究[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07.

[5]黃家錦.學校教育視野中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8.

[6]張雪梅.民族地區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與實踐———以凱里學院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9).

篇7

【關鍵詞】傳統生態觀 認知 教育與傳承 途徑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1-0014-03

云南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對生態環境的依賴、對生態規律的總結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樸素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和觀念。這種樸素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又進一步融入到現實生產生活中,沉淀為本民族特有的一種生存態度和生活方式。

一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認知地圖

認知地圖是環境意象構成要素、要素間的距離和方向信息最為完全的表現形式,綜合反映了人類對環境的認知和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是行為地理學的核心研究內容之一。從地理學的角度,有專家研究發現基于地圖的地理空間認知過程,經歷了地圖的地理空間知覺過程、表象過程、記憶過程和思維過程。而傳統生態觀是建立在少數民族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思辨基礎上的,因而屬于地理空間的認知。

圖1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認知地圖

圖1表明:云南各少數民族大部分是在山地和森林中成長起來的民族,樹木、森林及其他植物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生產、生活甚至意識形態,因而人們在地理環境的圖形認知中選擇了大山、森林和動植物等圖例,這也是早期的各少數民族部落圖騰象征符號的雛形。由于“山”具有高大雄偉和難以揭示的神秘性,山里隱藏著數不盡的森林和動植物資源,而這些資源是人們所依附的生存需要,于是少數民族對大自然產生了無限的敬畏和崇拜。人們在宗教禮儀和道德約束中學習了“人與自然是兄弟”的辯證關系,總結出本民族的傳統生態觀,同時也通過村規民約和傳統習俗將其延續下來。

二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的主要內容

在生態環境普遍遭受嚴重破壞的今天,云南民族地區卻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生態,云南各少數民族幾乎都有一套與現代環保理念有關的習俗、禁忌和習慣法。

1.對山林的崇拜和敬畏

云南各少數民族把自然和樹林當做一種神秘力量而無限崇敬,并視之為神圣之地。因而云南許多民族地區都有神林、圣山和神山。例如每個傣族村寨都有“壟社曼”(寨神林),“壟林”是勐神、寨神居住的地方。壟林內的一切動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嚴禁砍伐、采集、狩獵、開墾。為了祈求寨神、勐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人們

每年還要供奉豬牛羊,定期舉行祭祀活動。因此,少數民族對山林的崇拜,是民族地區形成一個個環境優美的自然生態群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保護森林愛護自然的文化習俗

傣族認為:“有樹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边@種樸素的生態觀,鑄就了傣族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心理和文化特征,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辯證關系明確地表達了出來,使其能夠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始終與自然和諧相處,西雙版納這片熱帶雨林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而哈尼族則從樹木與水源的緊密關系去認識,認為“缺了樹林就斷了水源”,因而嚴格“封蓄”他們的水源林,并當做神一樣去敬仰和維護。

3.世代傳承的傳統生態道德觀念

納西族民間善待自然的傳統習慣已升華為一種道德觀念。在納西人的觀念中,保持水源河流清潔、愛護山林是每個人都必須履行的社會公德。在東巴經中就有不得在水源地殺生;不得隨意丟棄死禽、死畜于野外;不得在生活用水區洗滌污物;不得在水源頭洗衣服;不得隨意挖土取石;不得毀林開荒;立夏過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禁止砍樹和狩獵。在納西族民間也產生了一整套保護自然生態的習慣法,把保護資源環境的傳統變成一種道德文化世代相傳,以此制約人們對待自然界的行為。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意識客觀上保護了生態環境,保護了物種。

三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教育與傳承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研究意義

云南各少數民族自然生態保護心理的形成,主要源于對自然本能的敬畏,從而形成一整套民族生態倫理觀和相關道德規范。把這些傳統民族生態文化從原始宗教中剝離出來看,它屬于一種生態文明,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的教育與傳承研究將揭示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形成和傳承機制,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和科學文化整合教育,在民族地區本土化建設、建設和諧新農村中發揮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保護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

云南各少數民族在其傳統文化的深層都形成了一系列與本民族生存發展相關的資源保護舉措,例如:德昂族、布朗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苗族、彝族、壯族等民族歷史上都有“祭龍樹”的祭林拜樹習俗,納西族東巴教義中對自

* 本文為云南省教育廳課題《新農村建設中的少數民族傳統生態觀教育與傳承研究——以麗江納西族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編號:2010C061)

然界“欠債”和“還債”的觀念等。這些民俗初看可能有其宗教神秘主義的色彩,但其中也不乏科學的因素,它不僅保證了各民族生存發展的需要,而且還恰當地處理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較好地保護了民族地區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維持了生態系統的平衡。

2.是少數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篇8

【關鍵詞】桂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小學體育課堂

河池地區有壯、漢、瑤、仫佬、毛南、侗、苗和水族等8個世居民族,有5個民族自治縣,11個民族鄉,總人口約為400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320萬人,占總人口的83.67%,地處山區,經濟基礎薄弱,體育教學投入相對不足。

一、河池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河池地區共有中小學1700多所,體育場地器材配備達標校數為500多所,教學場地器材嚴重不足且分布不平衡。雖然河池市近幾年不斷地加大對中小學教育經費的投入,但是對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經費投入較少,嚴重制約著體育教育的發展。調查表明,河池地區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以傳統競技項目為主的學校占52.7%,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學校占12.5%,有34.8%的學校體育課教學是以游戲和自由活動為主,主要原因是學校無專職體育教師或場地器材不足,有的農村小學未開設體育課程。由于長期受競技體育思想的影響,一直是以競技體育項目或是自由活動為主,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河池地區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資源,但是從調查統計來看,35.3%的教師未能選用任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雖然有64.7%的體育教師都不同程度的選用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但大多集中在以板鞋競技、投繡球的個別項目上,并且以游戲課的形式為主或課間休息時間,可以說是調劑為主,未能深度開發,總體來說是引入的項目太少,地方特色不明顯,未能顯示出少數民族地區體育課程應有的特色優勢。

二、河池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小學課堂的必要性

縮小差距,促進河池地區體育教育發展的需要。河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方面投入相對不足,如果能充分開發和利用本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我們可以根據體育教學內容“一標多項”的特定,選擇不同的內容來實現體育課的目標,從而解決體育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困難。

另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發和利用,不但可以超越狹義的單純的體育內容,讓體育富有趣味,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健康的目標,使其在鍛煉中感悟快樂,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開闊教師的知識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從而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智慧,提高教師的能力,推動河池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進行體育項目資源開發能夠促進河池地區體育教育的發展。長期以來,河池地區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都是從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到具體的教學過程,所指定和進行的都是一味的現代競技體育內容,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廣大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中體育就是田徑、武術、體操、足、籃、排等,在河池地區很難完成教學內容,使體育課教學基本處于迷惘狀態,即使有一部分學校能進行正常的教學,但是競技體育學習難度大、內容枯燥無味,影響了學校體育的發展和學生體能的提高。若在河池地區中小學開展適合本地區實際的民間民族體育項目,把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深挖和拓展進行教學,即可克服體育場地器材不足的困難,也可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能繼承和發揚河池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三、河池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小學課堂的可行性

1、“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為本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資源開發提供了保障。新的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領域和水平做了具體要求,并明確指出因地制宜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對完成課程目標所需的內容、結構、方法???使各地區、學校及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和課程教材的選擇有了更大的自。因此,河池地區各中小學可結合學校的實際和體育教學的特點、優勢,充分挖掘地域的、民族的體育項目資源,從中選出深受學生喜愛的、具有健身性和文化性、切實可行的課程內容,創造性地實現課程目標。

2、河池地區有豐富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其特有的體育傳統(見表),這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來源于民族生產,淳樸自然,貼近生活,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如果我們再不去繼承和傳播本民族傳統的體育,大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將會流失。如果在本地中小學大量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一方面繼承和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彌補部分學校場地和器材的不足,對改變學校體育的落后狀況意義深遠,而且對開發、保護、利用和繼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3、桂西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中小學的優勢分析。大部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基本技術、規則和場地設備要求比較簡單,容易開展,在河池地區中小學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場地器材都有限的困難面前,本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因其自身特點,可以在本地蓬勃發展,可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民族傳統體育在這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喜聞樂見,十分熟悉,由于有群眾基礎為保障,易于在本地區中小學順利開展。

篇9

[關鍵詞] 少數民族 文化權利 保護

在中華民族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55個少數民族,每一個少數民族都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了自己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但是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少數民族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越來越來越意識到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重要性。本文試圖從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界定出發,進一步探討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并提出如何全方位保護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權利。

一、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界定

少數民族享有自己文化的權利,是少數民族權利的內容之一,簡稱少數民族文化權。它指多民族國家或國際社會通過國內立法或國際約法形式確認和保障少數民族權利主體,按照自己的民族文化方式生活、學習、工作的權利。該定義有其特定的內涵和豐富的外延,從內涵上講,有三點:(1)權利的主體是擁有、認同該文化的少數民族全體,即少數民族文化權利是一項集體權利:(2)權利的對象是少數民族文化;(3)該權利是由法律規定的?!胺蓹嗬怯煞伤姓J的意志或法律所授予的權利”沒有法律的承認和強制力做后盾,權利就不成為權利,政府和個人可以肆意破壞,使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受到極大的侵害,造成民族強制同化。為了更好地對少數民族文化權利進行保護,便于執法操作,需要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外延,主要有以下幾點:(1)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權;(2)少數民族教育權;(3)少數民族古籍文化整理、搶救、傳承權;(4)少數民族文學藝術權利;(5)少數民族權;(6)少數民族飲食和服飾權利;(7)少數民族節日權利;(8)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協作權;(9)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權;(10)其他權利。

二、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現狀分析

1.市場經濟地發展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形成強烈沖擊

由于工業化、信息化的推進,物質和文化產品的豐富和物流的發達,交通的改善和人口流動的增加,外來文化的影響劇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猛烈沖擊,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一些民族的語言、服裝、民居文化面臨嚴重危機。如赫哲語,目前能用本族語交際的只有十幾個60歲以上的老人;云南基諾族傳統竹樓有可能在10年內被內地漢族的磚木結構平房和鋼筋水泥結構樓房所取代。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或忙于耕作、生意,對傳統民族節日漸顯冷漠,導致傳統民族節慶活動逐漸冷清。一些民族文化瑰寶因民族文化老人的即將絕跡,如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正在失傳。優秀的民族藝術形式都由于人文生態環境的變化而面臨嚴重的生存和發展的考驗。許多民族工藝后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2.少數民族文化遭受人為破壞

由于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保護措施不得力,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為了牟利而濫用和破壞民族文化。如隨意改變、歪曲甚至捏造所謂“民族文化”,將少數民族的建筑、服飾、音樂、舞蹈等改變得面目全非;由于管理維護不善,民族文物自然毀損嚴重,被盜掘、盜賣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少散在民間的民族文化文本、字畫、法器、雕刻、珍貴服飾、樂器等流失海外。

3.少數民族在現代文化教育方面處于落后狀態

我國少數民族絕大多數居于自然環境惡劣,經濟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區。在市場經濟和人才競爭的環境下,民族地區人才流失嚴重。至2002年底,西部有372個縣未實現“兩基”(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這372個縣市中,少數民族聚居縣占83%。實現“雙語”教學,是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入學率和綜合素質,使之更好地接受現代教育的需要。但民族地區的“雙語教學”問題很多。據《新疆部分民族中小學漢語教學質量調查報告》稱,民族中小學畢業生各種技能達到要求者只占5%左右。的小學已基本實現了用藏語授課,但初中以上藏語教學基本上是空白。這種不連貫、不配套的藏語教學體系的后果是,藏語授課的小學生畢業后只能升入漢語授課的初中,造成學生的學習困難。

三、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價值和意義

1.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當前,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向縱深發展的進程中,要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把一切積極因素充分調動和凝聚起來,至關重要。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始終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2.有利于少數民族自身發展,增強少數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結果,喪失共同文化的民族就不成其為民族。在開放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地球村’的語言正在逐漸成為現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各個地區的人們,再也不能互相回避,或者奉行閉關自守的孤立主義政策,整個世界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聯系在一起了”。作為民族特征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可以與民族發生分離,只有在共同文化特點基礎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才是持久穩定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根源于共同文化的穩定,民族與文化是始終不可分離的。每個民族成員很容易在其民族文化的旗幟下交流和凝聚,完全跨越時空。從民族心理上講,每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都有一種自覺的自豪感,特別是長期積淀下來的文化精華。英國的拉德克利夫?布朗曾以安達曼人德信仰儀式為例,說明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促進社會的團結與凝聚力。少數民族由于是弱勢群體,少數民族文化屬于亞文化,弱勢文化,面對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包圍,少數民族對于自己的文化更是懷有特殊的情感。只有給予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以特別的保護,才有利于保有共同的少數民族文化,有助于少數民族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增強少數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3.有助于少數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中華民族文化不等同于主體民族(漢族)文化,也不等同于統治民族(如歷史上的蒙古族、滿族)文化。中華民族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最終產物,其繁榮和發展需要各個民族輸入新鮮的血液。漢族文化是主流文化,在同等的條件下,其繁榮和發展不會受到制度、歷史、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或者說阻礙因素較少,其權利無須特別的保護。相反,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極易受到多種客觀和人為因素的阻礙。少數民族文化的權利也因此極易受到侵害。只有給予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以特別的保護,才能使少數民族文化在實質上與漢族文化平等地繁榮和發展,從而有助于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繁榮和發展。

四、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幾點意見

1.正確認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嬗變與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關系

一方面我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嬗變,應理解和寬容。另一方面我們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必要的保護也體現了少數民族的文化權利要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記錄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實現民族認同和社會認同,豐富世界文化寶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們的寬容和理解不是強迫少數民族繼續居住在用竹木搭建的房子里,也不能要求少數民族青年拒絕外出打工,不去接觸現代都市文明。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只能在順應現代化要求的前提下才有現實意義,違背歷史與社會的發展規律,去阻止文化的變遷,只會導致自由的喪失和文化的僵化。在社會的進步過程中,一部分與時展要求不相宜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變異是正常的,但由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不可再生性,我們對其保護可以保留其價值減少其損失。

2.完善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法律制度

對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法律保護,應建立起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協調一致的法律制度,立法、執法要盡量明確、具體。國家的立法要有對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特別規定,甚至制定詳細的司法解釋或行政法規。地方立法在國家立法的大原則下,結合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富有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便于執法,克服目前一些無法可依的局面。以下幾個方面是立法中應明確規定的:(1)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外延,采取列舉加概括的立法例;(2)執法主體要明確,避免在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保護中互相推諉責任;(3)要明確規定法律責任,一旦發生侵權,可更有效地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在立法中,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1)要結合國家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立法,特別是針對具體少數民族文化的詳細規定;(2)要讓少數民族盡量有效參與立法。少數民族更了解當地的民族文化,其參與立法,可以減少立法和執法成本,更利于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

3.加強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意識的宣傳

要在全國范圍內宣傳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尤其少數民族地區的干部和群眾,在全國各族人民中樹立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觀念。使人人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內容,做到自己不侵犯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同時對侵犯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行為作斗爭。

4.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

執法者的素質不高是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的重要原因之一。作為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執法者,既要有少數民族文化知識,有少數民族文化重要性的意識,又要熟悉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等與少數民族文化相關的知識。執法者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少數民族文化權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護,如云南陽宗海水體出現富營養化問題,當地政府不重視占有相當一部分原因。

五、結束語

在多元文化格局的情況下,文化的影響和沖突是必然的。少數民族文化只有在和其他文化相互影響中,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部分,才能發展自己。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文化權利正在得到不斷改善和加強。但是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僅有黨和政府以及學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從制度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加強與國際社會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方面的合作與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參考文獻:

[1][奧]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2](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3]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4]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

[5]林耀華:民族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6]張 鈞:文化權法律保護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中的文化權保護[J].思想戰線,2005,(4)

篇10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民族發展;作用;價值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234-01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民族特征和存在方式,因而與現代體育相比具有獨特的價值。由于各種傳統體育項目對場地、器材條件要求較低,技術難度較小,運動強度不大,運動量可隨意調控,且具有高度的趣味性、歡娛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因此,不同的項目在其發展歷程中,都表現出促進本民族的團結和統一,延續本民族文化,促進本民族的身心健康,促進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且在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盼現實生活中,還具有促進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及旅游業的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重要意義。

1.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能促進各民族間的團結和統一

大家都知道,少數民族大多主要定居和繁衍生息在丘陵山地和河谷地帶的農耕民族。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為主體經濟的時期,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特定背景決定了本民族內部的個體之間,在生產和經濟活動中,相互依賴度不高、彼此的聯系并不密切。因而,在這一歷史時期的發展中,那些使本民族的個體聚集一起進行的共同活動,都具有維護民族認同和維護民族團結和統一的重要作用。在這一歷史時期,作為本民族的這種活動,擴大了自己的社會交往面,促進了個體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個體和整個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參與者都能自然而然地從文化層面上發現和確認自己的民族身份,順利地實現了民族認同。以至使這些獨具民族特色的活動成了本民族的重要文化標志之一,成為在更為廣闊的時空下實現民族認同的依據之一。

2.延續了自己獨特的本民族文化

這些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絕非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扭扭跳跳、搖搖擺擺的身體活動,而是一種與精神、信仰、道德、審美觀念,價值取向高度相關,與語言、民俗、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文化個性密切聯系,以認識、理論、方法、技巧為基礎的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的一種身體活動方式。在這種身體活動中,多種文化共同發生著重要作用,真實地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個性。雖然有的項目身體活動似乎相似,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民族差異,這種民族差異實質就是文化差異。如朝鮮族的秋千與布依族的磨秋、漢族的擺秋、布依族的竹刷舞和苗族的板凳舞等。所以無論是理論分析或是實踐考察都能充分證明,這些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一種以身體活動為載體的,有著多種文化內涵和文化訴求的綜合性的民族文化活動。

3.促進了本民族自身的身心健康

各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是加強本民族內不同個體之間的人際交往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場合,是個人實現社會化的重要方式。就是在這些活動中,使個體充分體驗和享受到人與人、人與群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關愛、友好交往的人文快樂。在這種身體活動方式中,參與者或是通過在具有競爭對抗性的項目的比賽中獲勝而體會到了個人價值的存在,體會到了個人人格精神的再現,實現了個性的覺醒和張揚,增強了自我肯定,堅定了做人的信心,或是在表演性項目和民俗體育項目中通過身心的調節而得到心靈的慰藉,撫平了心靈創傷,消減了各種心理壓力,或是在身。體活動中通過體能的充分釋放而獲得了生物學意義上的充分滿足和享受,調節了機體功能,強化了生命活動的儲備。總之,通過這種身體活動方式,使參與者獲得了身心和精神的享受與健康,獲得了人際交往、融入群體、融入整個民族、融入社會的充分滿足,促進了人的更為健全的發展。

4.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隨著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逐步進入小康水平,于是全省旅游業獲得迅速發展的必要基礎和前提。尤其是長假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更是強有力的促進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于是旅游業逐步成為了全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旅游活動中,有這么一個重要規律:那就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反差,它們能刺激旅游者的旅游興趣和有效地引發旅游沖動,使旅游者獲得滿足。正是這一規律,使得不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不同的旅游者說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旅游價值,使得具有不同特征,不同民族性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成了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人文景觀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最具有吸引力和價值的重要資源之一。它不僅如其它民俗活動,其它文化行為一樣,能夠較為全面地向游客展示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 文化,滿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它所具有的娛樂性、趣味性、可觀賞性、可參與性和健身性,又會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產生融入和參與的欲望,使游客在親身體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又能在心理感受上真正地樂在其中,并深刻地理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從而大大提升其旅游的效果,創出更具有品牌效應的眾多旅游景點。如在貴卅省貞豐縣三岔河景點舉行的中國•貞豐"六月六"布依族風情節、苗族的"二月二"走親節、興仁的"八月八"火把節、安龍的荷花節等。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它能有效地促進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維護了本民族內部及其它民族融合的團結和統一。其廣泛的適應性和有效性能推動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發展,能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和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能為構建文明而和諧的社會做出貢獻。參考文獻:

[1]馮勝鋼,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3(3):16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