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的應用
時間:2022-02-11 10:16:49
導語: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70例住院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操作前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加強護患溝通。比較兩組患兒的配合及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與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采用溝通技巧可提高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率。
關鍵詞:兒科;溝通技巧;護理
由于患兒治療依從性較差,常常不能較好地配合臨床護理操作。而溝通是執行護理操作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溝通有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1],提高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度。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對本院收治的兒科住院患兒進行宣教中運用溝通技巧,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兒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種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根據不同的病種采取常規治療方法,在每日上午09:30~11:00期間為患兒進行靜脈穿刺及輸液的操作,向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時間控制在10~15min。對照組在操作前進行常規宣教,即向患兒及家屬講解操作的目的、操作要點及患兒與家屬的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溝通技巧,加強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包括以下方面。
1.2.1語言溝通
在和患兒初次交談時,先進行自我介紹,然后向患兒家屬介紹醫院制度與住院環境。每次為患兒進行操作前,均和患兒家屬溝通好,告訴他們我要干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注意說話技巧,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溝通,做到確切、清晰、簡潔,符合患兒心理特點與年齡特點[2]。例如,避免提及“扎針”“穿刺”“消毒”等粗暴專業的詞匯,取而代之的可以是“連接一個小管子”“擦一擦你的小手”等保護性、兒童易于接受的詞語。由于患兒的年齡不同,護理人員可采取樹立榜樣、鼓勵結合批評、表揚的方式與患兒交流。例如,向患兒講解“你看,旁邊床的小朋友多勇敢,剛才阿姨給他輸液時就沒有哭。讓阿姨看看你是不是也很棒,來,主動把手伸到阿姨這里”等。交流時注意選擇患兒感興趣、有密切關聯的話題切入。如患兒正在玩玩具,可以與患兒借此溝通,玩的什么玩具呀,這么好玩呀,你給阿姨玩會吧。以此與患兒拉近距離,消除其恐懼感,以利于溝通治療。一般來說,與患兒最佳溝通時間為他們有興趣與他人交流時,護理人員應當運用符合不同年齡患兒的語調與音色,調整自身情緒狀態,情緒不佳時避免與患兒交談,以免傷害患兒心理。可在患兒哭鬧時暫停治療,待情緒穩定后再做治療。
1.2.2非語言溝通
操作者在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時,除儀表端莊外,還可適時撫摸一下患兒的額頭、肩部或握一握小手,使其產生親切感。此外,在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時護理人員面帶微笑。在患兒面對護理操作時流露出焦慮恐懼的情緒時,護理人員則及時以關懷與同情的目光注視患兒,從而使患兒及其家屬在心理上產生對護理人員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目光中傳遞給患兒及家屬勇氣,有利于患兒接受治療。必要時也可停下來,認真聽取患兒及家屬的傾訴,以滿足患兒的心理需要。
1.3評價指標
評價兩組患兒住院期間,患兒對護理操作的配合率及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分別通過數量統計及滿意率調查表書面形式進行統計分析。配合率的評價為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患兒能夠參與到操作中,對操作者提出的要求能夠有意識地去完成為配合。患兒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處于哭鬧、拒絕、反抗狀態者為不配合。在完成護理操作后,向患兒家屬詢問對此次操作是否滿意,“是”為滿意,“否”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護理操作中,觀察組患兒的配合率高于對照組,家長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在護理操作前的健康宣教過程中,適當地運用溝通技巧可以提高患兒在護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屬對護理操作的滿意率。充分的語言溝通有利于患兒及家屬對操作充分的了解,更好地配合、參與護理操作治療。此外,肢體語言的巧妙運用,亦可在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中無形地提高溝通效果。撫觸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一種能增加舒適感的實用護理技術,是肢體語言溝通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適當的撫觸可使患兒感受到關懷與溫暖,增強信任感與安全感[3]。撫觸不僅可以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拉近患兒與護理人員的距離,增進護患的感情交流。面部表情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過程中最容易被對方捕捉到的重要信息,對患兒的心理和身體康復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護理人員在面對患兒時,必須控制好表情,消除患兒的恐懼感和陌生感,縮短護患間的距離,增加對護士的信任感[4]和安全感。為深入溝通創造溫馨和諧的氛圍,而且可以為進一步開展護理工作鋪下基石。罹患疾病,對患兒和家屬的壓力都比較大,與家屬溝通時注意眼神的交流也可極好的提高溝通效果。聽是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傾聽痛苦是一種幫助患兒及家屬宣泄和情緒轉移的方法。認真聽取患兒的訴說,深度的共情和傾聽是治療病痛最佳良藥,因此,無言的傾聽、共情亦是不可少的溝通技巧。綜上所述,在醫療護理工作中,溝通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護患間的相互作用與良好溝通是密切護患關系的前提與基礎,不僅有利于維護患兒正常權益,而且能夠促進臨床工作順利開展[5]。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護患溝通技巧加強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患兒在護理操作中的配合率及家屬的滿意率明顯提高。從而降低了護理操作難度,使操作得以更順利的進行,治療效率得以提高。
作者:韓艷麗 單位:天津市兒童醫院
參考文獻:
〔1〕王翠花.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1(20):123-124.
〔2〕李穎紅,梁錦娣.兒科護理工作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3,37(7):628-629.
〔3〕何文杰,鄧范艷,王江.在兒科護理操作中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8):2795-2796.
〔4〕張春日.非語言性溝通應用于兒科患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1):174-175.
〔5〕郭建偉,王亞君.淺談兒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預防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1,29(11):117
- 上一篇:危險因素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 下一篇:兒科護理流程改進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