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貨幣成果付出差值論文
時間:2022-05-18 05:02:00
導語:信息系統貨幣成果付出差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特點;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研究;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風險研究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是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及開發的目的所在、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涉及經濟管理與經濟運行的各個層次、各個環節、間接性和相關性、信息系統通常是逐步建設、成熟和完善的、信息系統的某些經濟效益是有形的、信息系統是由人—機共同構成的復雜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的財務效益、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效益、影響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風險因素、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風險管理、編制系統效益風險管理計劃、系統效益風險應對計劃編制、系統效益風險監控等,具體請詳見。
一、引言
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是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及開發的目的所在。客觀準確地分析企業經濟效益將促進企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概括地說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是信息系統帶來的貨幣成果同為此所付出的資源費用的比值(或差值)。
二、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特點
1、廣泛性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涉及經濟管理與經濟運行的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從操作層、結構化的中層管理到高層的戰略管理;從最具體的事務處理到深層次的管理思想、觀念和方法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帶來的經濟效益產生于整個經濟系統內的各個層次。
2、間接性和相關性信息系統對經濟管理與經濟運行活動的支持,通常要通過中間媒介,如優化決策、合理的生產計劃、提高管理效率、加快資金周轉等來實現信息系統的效益;或通過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來體現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因此,與一般工程項目帶來的趨勢經濟效益相比,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往往是間接地產生的。
正是由于信息系統對經濟活動的作用離不開其他因素的支持和配合,而先進的信息系統的引進和應用往往伴隨著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因此信息系統與其他因素的經濟效益是密切的,很難從組織整體的經濟效益中準確地區分出信息系統帶來的那部分效益。
3、遞進性信息系統通常是逐步建設、成熟和完善的,它在組織中對數據處理、結構化管理、直至戰略管理的支持一般是逐步推進的,投入運行后還有一定的維護和糾錯、完善的過程,組織內的人員對一個新的信息系統也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因此,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一般要經過一般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形成一個遞進的過程。所以,在分析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時,要考慮其近期經濟效益、中期經濟效益和遠期經濟效益,并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
4、無形性信息系統的某些經濟效益是有形的,如新的信息系統以自動化手段代替人工處理信息,從而帶來的人工費用的節省等,然而,信息系統的許多經濟效益是難以用貨幣價值來衡量的,如通過運用信息系統,提高了組織的靈活性、反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等。這些效益對一個組織來講是很重要的,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
5、不確定性信息系統是由人—機共同構成的復雜系統,它的建設、管理和維護等一系列活動都與人的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不僅取決于其技術性能,也與使用系統的組織中人員的素質、管理水平密切相關,這些因素導致了信息系統效益的不確定性。
三、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研究
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是指管理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產出,它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統整體效益的狀況,是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參考。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主要包括:
(1)管理信息系統的財務效益管理信息系統的財務效益,是指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后,管理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能夠以貨幣度量的產出。其主要來源有:①管理信息系統投入后,由于企業生產的產品產量的增加而帶來的效益;②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后,新的業務開展所帶來的效益;③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后,可使整個企業的生產科學化、合理化,降低了整個企業的產品成本而帶來的效益。
(2)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效益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效益,是指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后,由于管理技術和手段的不斷提高和推陳出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組織的協調、科學,而帶來的效益。這部分產出沒有一定的實物形態可以參照,往往難以用貨幣直接加以度量。它的主要來源有:①管理手段的不斷提高,所帶來的效益;②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改進,帶來的效益;③生產組織的科學化、協調化,帶來的效益;④決策的科學化,帶來的效益。
四、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風險研究
1、影響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風險因素
(1)系統效益的技術風險系統效益的技術風險是指由信息系統在開發、使用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對系統經濟效益所帶來的風險。包括使用的技術或開發工具不成熟或未經授權,或者項目所依賴的技術過于復雜,實施者未能恰當理解及系統運行過程中未能及時有效地維護而造成損失等情況。
(2)系統效益的資金風險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時,系統效益的資金風險主要表現在:①資金來源風險。由于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時,所需資金量較大,如何籌集到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所需的資金,是管理信息系統效益風險的重要表現。目前,企業建設信息系統的資金來源主要有政府撥款、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②企業經營資金風險。企業將一筆較大資金用于信息系統建設,無疑將加大企業經營中的資金缺口,對于企業經營,將形成一定的壓力。同時,也將使企業用于其它設備的改造、更新投資的資金減少,增大了企業生產經營的風險。
(3)系統效益的管理風險系統效益的管理風險是指由項目管理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對系統經濟效益帶來的風險。包括對項目管理原則、組織形式的確定;能否協調各方干系人的行動;對信息系統開發、實施、運行過程中的質量、成本、進度等因素是否進行有效控制,并使之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等。
(4)系統效益的業務風險系統效益的業務風險是指信息系統業務描述對系統效益所帶來的風險。包括信息系統實施者對企業涉及的業務流程沒能有效掌握,造成無法將企業管理中的業務正確處理,或者企業本身的業務水平遠沒有達到可以應用于信息系統的地步等情況。
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也給企業的業務處理帶來的巨大的風險,其表現主要有:①業務操作風險。②業務重組風險。③企業員工業務素質風險。
2、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信息系統管理者在整個項目生命期內對信息系統效益風險進行識別、評估、評價以及使用多種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對其實行有效控制的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大致包含以下步驟:
(1)編制系統效益風險管理計劃系統效益風險管理計劃是開展信息系統經濟效益風險管理活動的依據,其內容決定了如何開始和實施信息系統項目經濟效益風險管理,在整個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在信息系統項目實施中,系統效益風險管理應該由專門的小組或人員負責,制定效益風險管理的政策、標準、時間安排、與信息系統實施進度的關系等內容,并將這些信息明確地寫入效益風險管理計劃。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效益風險管理計劃可能需要及時做出調整、修改,使之更加合理、完整、切實可行。
(2)系統效益風險識別這是實行系統效益風險管理計劃的第一步,目的是查明信息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效益的不確定性因素、各風險的來源以及風險之間的關系。識別系統效益風險的手段包括從歷史或其他相似信息系統實施中尋找線索;對照風險的分類,找出該信息系統所具有的效益風險;在信息系統實施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估計,對可能阻礙實施進度或超出預算的因素進行分析,確定風險。
(3)系統效益風險分析在系統效益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系統效益風險存在及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將會給信息系統造成的損失范圍與程度進行估計和衡量。經分析后確定各系統效益風險的重要性,對其排序,從而使信息系統實施人員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于為數不多的主要風險上,使信息系統效益的整體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風險分析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風險分析是評估己識別風險出現的概率和影響后果的嚴重性,根據對信息系統實施的影響程度進行排序。一般采用定性術語進行綜合描述,分為極高、較高、一般、較低、極低五檔;或者使用二維或三維圖形方式表示。
定量風險分析是量化分析每一風險的概率及其對信息系統目標造成的后果。基本內容為運用概率統計方法對風險的發生及其后果加以估計,得出比較準確的概率水平,為風險管理奠定可靠的數學基礎。常使用的方法有訪談、蒙特卡羅模擬技術、敏感性分析、決策樹分析等。
(4)系統效益風險應對計劃編制系統效益風險應對計劃就是針對已識別的效益風險制訂行動策略、確定執行方案,使信息系統實施能夠按照預定的計劃執行。編制內容包括為已識別的每項效益風險制訂應對措施,分派給相應的人員或組織負責;為風險選擇最佳應對方案,即所需成本最低、應對措施最有效、對信息系統目標的破壞程度最小。
一旦發生已識別的風險,風險應對計劃將是信息系統實施者的行動指南,使出現的效益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消失或者減少。因此,效益風險應對計劃編制的全面、合理、有效性將直接決定效益風險管理的成敗。
(5)系統效益風險解決系統效益風險解決是當效益風險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時按照預編的效益風險計劃,采取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使信息系統總體風險降到最低的活動。通常采用應對風險的策略有規避風險、轉移風險、緩解風險和接受風險四種。
規避風險是通過變更項目計劃從而消除風險或消除產生風險的條件,以達到保護項目目標免受風險影響。例如在信息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對于識別出的部分技術風險,可以通過規避風險來消除。
轉移風險是設法將風險的結果連同應對風險的權利轉移給第三方。也就是說轉移風險只是將管理風險的責任轉移給另一方,并不能消除風險。對于信息系統實施中的財產風險,轉移風險責任是最有效的應對辦法。
緩解風險是針對風險事件的兩個方面,即發生概率和產生后果采取一定措施,將風險的負面后果降低到可以承受的限度。緩解風險的手段包括進行更多的試驗、反復論證、建立備份系統等。例如信息系統實施中對系統的反復測試就是緩解風險的方法。
接受風險是指當風險的影響在可承受范圍內,或者項目團隊沒能找到其他合適方法而采取直接應對風險的策略。接受風險分為積極接受和消極接受兩種,積極接受包括制訂應急計劃,以備風險發生之用;消極接受不采取任何行動,當信息系統實施過程中該風險發生時再去應對,這種方法只適用于風險發生概率較小,或者即使發生對信息系統造成的損失也不大的情況。
(6)系統效益風險監控系統效益風險監控是在信息系統實施中對效益風險發生情況的控制和對效益風險管理過程的監督。這一活動包括幾方面的內容;①跟蹤已識別的效益風險、監視殘余效益風險和不斷識別新的效益風險;②保證效益風險管理計劃和效益風險應對計劃的執行;③評估這些計劃對降低風險的有效性;④對突發的風險或使用消極接受策略的風險采取適當的權變措施。
在信息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效益風險管理是保障信息系統開發、實施、運行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效益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或減少項目受潛在問題的影響,充當信息系統的“保護傘”。
- 上一篇:供銷社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匯報
- 下一篇:行政單位國資產使用效率研討論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