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支撐知識共享論文

時間:2022-06-28 09:25:00

導語:文化支撐知識共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支撐知識共享論文

【論文摘要】以企業知識共享的過程為框架,剖析了知識共享過程中各個階段可能遇到的文化障礙,并且以某物流公司為例,介紹了他們在遇到這些障礙時的對策,希望為物流企業克服知識共享中可能遇到的文化障礙提供參考。

【論文關鍵詞】物流企業知識管理文化

1引言

知識共享是指知識在個人或團體或組織間的各維流動,在組織中,它不僅包含員工之間的交流,員工對組織的知識轉移,還包括組織對員工的知識轉移。通過知識的共享不僅能促進知識的擴散,還能激發組織知識的創造。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環節,為了行為方便,本文中知識共享與知識管理等同使用。

2企業文化對知識共享的影響

KPMG的一項知識管理報告發現,知識管理實施的困難排在第一位的是“知識管理不是企業日常管理工作”,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缺乏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知識共享包含顯性知識的共享和隱性知識的共享,顯性知識的共享主要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知識傳遞,而隱性知識的共享主要是指員工之間的知識分享。個體的經驗、知識和智慧都是相對有限的,而一個組織團體的知識則是相對無限的,個體的知識只有通過交流傳遞才能得以發展成團隊或者組織的知識,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才能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提高企業知識資本。但是,實踐證明,很多企業具備了知識共享的硬件環境,知識共享的信息平臺,如BBS、博客等,但卻沒有發揮應有功效。員工不愿意主動向組織或者其他員工提供自己的知識,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喜歡參與組織內的知識交流嘲。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員工將知識視為自己的競爭優勢資源,害怕自己共享但對方不共享而使自己失去知識優勢進而失去工作,二是因為大家習慣于各自為政,不愿交流,或者是組織各部門為維護本部門利益而禁止部門間知識交流。不管是員工的利己想法還是組織對知識共享的漠不關心都與企業文化相關。在一個互相猜忌,互不信任的企業文化里,沒有人會愿意貢獻自己的知識;在一個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文化里,員工就不會有合作的意愿,沒有任務合作,知識在不同個體中得不到轉移;在一個對知識交流漠不關心的企業文化里,員工也不愿意花時間去做組織不關心的事情;在一個冷漠的企業文化里,知識交流就更不可能實現。這些企業文化都會阻礙知識共享,進而阻礙知識管理的實施。

相反,如果企業文化鼓勵員工互相交流,分享知識,相互提高,并輔予獎勵制度,那么知識共享將彌漫整個組織,如果組織員工所信奉的價值觀是合作提高,那么員工會偏好與他人合作,而在合作中,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會潛移默化的在不同個體或團隊間轉移。如果企業文化視員工與組織的關系平等,鼓勵員工向組織提供新觀點、新思想,并將自己獲取的新知識傳遞給組織員工,那么員工也樂意為組織出謀劃策,體現自己的智慧。如果企業文化把組織營造的像個大家庭,那么在大家庭里知識自私的心態不復存在,同樣也會自動假設對方非知識自私,大家就會毫無顧慮的分享各自的知識,如果組織不提倡創新,員工何來動力去利用知識創新,又怎么有意識去通過交流知識而創新。IBM公司建立了知識共享的文化,員工將貢獻自己的想法當成了一種習慣,每個員工都樂于共享自己的知識。公司非常尊重知識工作者的專業執著和熱情投入,尊重個人尊嚴和價值,鼓勵員工各施所長,為員工提供一個公平有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主管和經理經常與員工坦誠交流,面對面鼓勵他們交流知識,變革創新,并對他們的發展負責。

3知識共享的過程

知識共享的過程可以看做一個價值鏈,主要包括知識獲取、知識存儲、知識組織、知識傳遞、知識利用和知識創造六個不斷循環進行的環節,如圖1所示。

(1)知識獲取:這是知識價值鏈的源頭。組織首先需要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渠道多元化,包括內部和外部,外部主要有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及其他各種知識資源等;內部則是以員工為主。組織在日常中要注意收集員工的一些新觀點,整理備案,具備將這些知識吸收的技能。為更廣泛收集員工身上的知識,應該鼓勵員工自由陳述觀點,而不是限制員工發表意見。對于好的觀點與建議要公示給大家,一是可以從精神上鼓勵提建議者,二是可以激發其它員工提建議。同時,對于研發性質的組織或者部門,可通過設計實驗或者一些產品原型獲得知識。

(2)知識存儲:知識獲取后,需要及時存儲起來。企業需要建立數據庫和知識庫或信息技術軟件來存儲獲得的大量信息、數據及知識。除了利用數據庫存儲知識外,可以將一些制度性的知識編制成文件,將操作或流程性的知識編制成手冊。這樣,不但利用紙質介質存儲了知識,同時再發放給員工,知識就存儲到員工手里了。另外,員工的離職總會帶走很多附于其身的知識,企業如果平時就注意積累這些員工在工作中所獲得的知識,保存下來,就能盡量減少員工離職所造成的知識流失,也能給繼任者提供大量工作信息,減少崗前培訓。對于企業自己開發的知識還可以通過專利或者版權形式來固化存儲,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3)知識組織:外界信息千變萬化,知識更新換代愈來愈快,所以知識存儲后,企業應定期進行數據庫、知識庫的更新。由于從不同渠道獲得的新知識是離散的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所以,組織需及時整理和完善這些獲取的新知識。對于員工所提出的新觀點或者建議,組織應該及時向其反映處理結果,這樣,一是一種對員工的尊重,二是一種強化新知識的行為。如果知識的組織維護很好,組織就有能力將這些知識轉變為商業計劃,并能有效提高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而這些都需要企業具備知識選擇、過濾、加工和提煉的技能,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去粗取精。

(4)知識傳遞:知識存儲在不同的介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員工個體的心智里,促進知識傳遞,實現知識共享,是組織知識創新的基礎。組織需要為員工構建知識傳遞的渠道,建立內部局域網和萬維網方便員工搜尋所需的信息和知識;建立資料室、信息中心或者論壇來方便員工查找和學習知識,有利于員工內部知識交流;組織是經濟環境中的一員,要善于在大環境里傳遞知識,及時向員工、客戶和相關機構信息,定期召開座談會、講座、會議或培訓來達到知識傳遞的互動;以團隊為核心的組織,要為不同團隊搭建溝通渠道,將績效好的團隊的經驗傳遞給績效不好的團隊,互相學習,提高組織績效。

(5)知識利用:知識只有利用了才會發揮其巨大的效用。組織應該支持員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并對自己的知識開發利用。對組織所獲得的、更有利于工作的新知識,如果員工沒有采納到工作中去就是極大的失敗,組織應保證員工將新方法新知識應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同時,組織自身也需善于利用組織的知識資源去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發揮知識的解決問題效用。對于非專利和版權知識,組織應對一些關鍵陛知識進行保護,防治非法利用,損害組織利益。

(6)知識創造:知識創造是組織發展的動力基礎,組織獲取新知識的渠道可無限擴展,只要有利于組織就應學習采納。由于知識的專業性質,如果讓不同專業知識碰撞就有可能產生創新,所以,組織要鼓勵不同專業、不同部門的人進行交流和交換意見。為鼓勵員工活躍創新思維,可以對提供新觀點和新知識的員工進行獎勵。由于創新大多是漸進式的,需要以原有知識為基礎,這種知識創新也最可靠和相對簡單,即使是突破性創新也要以某種現有知識為基點,這種知識創新往往會成為企業在新一輪競爭中的絕對優勢。所以,除了通過新知識和專業知識交流來進行知識創造外,還可以通過整合一些經驗和現有知識內容,獲得知識創造的來源。另外,組織對解決一些問題時所采取的新方法和解決新問題的思路也應該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組織的知識創造。

4基于知識共享過程的文化障礙分析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所共有的價值觀、共同想法、決策方式及共同的行為模式之總和。企業文化價值可以從參與性、一致性、使命和適應性等四個維度加以評價和衡量H,如圖2所示。

(1)參與性: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可由員工的工作態度來反映,員工工作積極是對組織的信任與支持。要讓員工充分參與到組織的建設中,則必須給予員工決策權力,而戰略制定無疑是最能反映一個組織的授權程度。讓員工參與戰略制定,不但能使員工承擔責任,還能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團隊導向則是提高組織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將組織劃分成部門或者團隊,根據部門和團隊的績效確定工資或者薪金,倡導團結一致的工作精神,發揚團隊內的合作精神,將大大發揮團隊工作大于個體之和的工作優勢,將組織內的員工能力擰成一股股強勁的繩。除此之外,要讓員工長久參與到組織建設中還需要重視員工的能力發展,讓員工覺得組織真的把自己當成組織生存與發展的一分子I5]。在知識經濟時代,組織尤其要將員工的知識能力看作組織的競爭優勢資源,要重視加強對員工的能力培訓,加大對員工在職教育的投資力度,幫助員工學習,增進和提高員工的知識、經驗和技能,這樣,必定會帶來組織效能的提高。

(2)一致性:組織員工如果人心渙散,像盤散沙,則必定什么事都干不好,組織遲早要面臨失敗。組織如果能夠上下一心,則眾志成城,再困難的問題,都能借助集體的力量去解決,可以說,組織的問題是座大山的話,一致性就是組織面對困難的支點,而員工的知識則是杠桿目。要達到一致性,首先,組織必須具備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組織成員必須有強烈的組織歸屬感,才能在危急時與組織站在同一條戰線之上,而組織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員工能夠加強員工的組織歸屬感。當組織面臨資源緊張等問題時,達成一致意見,則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組織資源的作用,而不會發生資源爭奪現象,渙散組織的“軍心”。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更是關系到組織的發展和生死存亡,特別是能夠最大限度留住組織的優秀員工。同時,各部門間的任務要協調一致,默契的配合完成組織的任務,跨部門合作交流時能夠在愉快輕松的氛圍里進行,遇到問題都能在組織內找到相應的協助者,都將強化組織成員的凝聚力,這就是企業文化的一致性。

(3)使命:這是關乎組織未來發展的首要問題,只有在員工也認同組織的未來理想狀態并為此努力時,組織的使命才可能達成。使命的完成還需要目標的支撐,組織必須要有長期的目標和方向,并按照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才能形成對使命的有力支撐。為使員工充分參與到組織使命建設中,組織需要制定一套明確的戰略方案指導員工的工作,讓員工工作能夠有的放矢,避免員工的工作無所可依。此外,組織具備有戰略眼光的領導者對于組織的發展也相當重要,領導者的知識素質能夠讓組織迅速步人正軌,避免步入彎道。

(4)適應性:在激烈競爭的經濟一體化環境中,適應性對組織至關重要。首先,組織要建立學習型組織,鼓勵員工學習,為員工提供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讓員工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在學習中感知外界環境變化,培養員工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接受力度,提高員工對外界環境的敏銳洞察力。因此,當環境變化而需要發生變革時,員工能夠為組織提供意見,支持合理變革而不會成為變革的強大阻力,并且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組織的調整,減小組織的震蕩。顧客至上是買方市場環境中組織所要持有的首要經營理念,因為顧客是產品的用戶,他們的喜好關系到產品的暢與滯,從而影響組織的收入。現在顧客喜好越來越多元化,需求愈來愈變化神速,所以組織的員工應時刻關注客戶需求變化,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市場策略、營銷策略,甚至是改變整體戰略。

在企業知識共享的不同階段,如果企業文化不能提供很好的支撐,就會對知識共享活動帶來嚴重阻礙。在知識共享的六個階段中,企業文化的四個維度發揮的阻礙作用和作用方式均有所不同,可以歸納見表1。

5某物流公司知識共享中克服文化障礙的案例

某物流公司為專業從事生鮮冷凍食品運輸的企業,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要求在內部開展行之有效的知識共享活動。為此,企業投人大量資金建立知識共享渠道,從發達的內部局域網,到舒適的工作討論室,硬件條件可謂非常先進。但是,這些大量的投入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原有局面,員工仍然對參與知識管理活動的熱情不高。該公司經過分析,認識到文化障礙是知識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在。為此,公司采取了下列措施:

(1)高層領導帶頭。高層領導的主要改變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的很多規章制度、管理通告等都通過網絡,并為每個高層領導開通了個人網絡空間,適時更新有關信息,例如高層領導關心的一些問題、對某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等,通過這種活動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高層領導大量接觸基層員工,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且認真對待每一位員工的建議,及時給與回復,從而極大鼓舞了員工表達自己觀點的熱情。

(2)強化對員工的培訓。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產生抵觸的主要原因是對陌生事物的不熟悉和由之產生的排斥。該公司為員工提供了大量有關培訓,包括計算機和網絡使用、如何提出更為有效的提案、如何參與或主持小組討論等,培養員工參與知識管理活動所需的技能,提高他們從事知識管理活動的能力。

(3)提出了明確系統的知識管理計劃。根據企業戰略的要求,制定了明確系統的知識管理計劃,并與員工進行充分溝通,保證員工對企業知識管理活動的目的、要求和進展情況有充分認識和了解。

(4)明確企業推進知識管理對員工的要求。通過將知識管理活動的任務細分到每個部門和每個崗位,讓每個崗位都能把握自己崗位的知識管理要求。此外,這種自上而下的設計方式,也避免了部門之間以及崗位之間的沖突。

通過以上主要措施,該公司員工對知識管理的必要性有了充分認識,也從中體會到了知識管理活動對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改進企業經營業績的作用,為后續的知識管理活動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