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8 11:14:38

導語:數學教學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德育教育論文

【摘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新課程改革指出:數學教育應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進步,保障并支撐學生全面、和諧、積極的發展。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現行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課題。文章結合教學經驗,從挖掘教材、激勵引導、學習習慣三個方面,淺談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數學;德育教育;滲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基礎上,發散學生思維,健全學生人格。引導學生以積極、自信、開朗的良好心態面對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初中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處處可循,而數學教學中穿插融入的故事、觀點、思想等,無一不是圣人賢達探索總結出的智慧結晶,意蘊深厚,發人深思。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意義重大。1.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同時還是溝通師生、群體,促進課堂互動的橋梁。

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不僅能幫助教師游刃有余的開展教學活動;還能在平凡中發現不凡之處,從而“借題發揮”,結合教學主題,潤物無聲的滲透德育教育。比如說,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相關知識點時,筆者利用教材中提到的“雞兔同籠”為題,以趣味性、故事性的講述方法展開教學。具體為:一個籠子里關有雞、兔各若干只。由于籠子的中間部分是封閉的,所以只能看到雞、兔的頭和腿。通過計數之后發現,雞、兔的頭一共10個,而雞、兔的腿一共28條。請問,雞、兔各有幾只?學生們在看完題目之后,興致昂揚,躍躍欲試。有的學生掏出紙筆開始計算,有的學生托腮凝思。類似這樣的數學問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一反學生日常接觸的數字符號,因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待學生運算結束后,筆者適時的給予表揚,并因勢利導的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計算這個問題。那么,古人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古人很有智慧,他們利用“抬腳法”,很巧妙的就計算出“雞兔同籠”的數目。我們現代人應怎樣向古人學習?”教導學生嘗試知識牽引、轉化,關注生活,提高責任感。2.激勵引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聰明有余而學習的柔韌性不足,熱情洋溢但缺乏成熟穩定的心智。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有限,因而對事物的觀點、看法往往單一而片面。比如說,喜歡某個教師,“愛屋及烏”式的喜歡這門學科;反之,則存有抵制、排斥的情緒。現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大量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信息涌入,也容易導致涉世未深的中學生迷失自我。為此,初中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應勇于肩負起“育人”的偉大使命。

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增加數學課外知識。以數學史上的名人軼事、趣味見聞,豐富課堂教學,發揮榜樣的示范效應。比如說,教學“勾股定理”時,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勾股定理又稱之為商高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在我國,商朝時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特例。一個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稱為勾;較長的直角邊,稱為股;而三角形的斜邊,稱為玄。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利用演繹法證明還要早近半個世紀。”以這類數學小故事,激勵引導學生學習,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3.學習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塑造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的求學品質。為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在教學“概率統計”相關知識點時,筆者按照“組間相似、組內相異”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以問卷抽樣調查的形式,統計本校八年級學生課余最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

每一個小組中,有一名組長負責記錄工作,其余組員則對應各個班級開展調查(調查工作在課余及課間休息時進行,因而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上課。)一周之后,各小組將問卷結果匯總,并加以分析、討論,最后整理成“調查數據”。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與他人交際、溝通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4.結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數學教師,應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平等的對待學生,關愛學生,認真負責的開展教學工作。課余多與學生交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良好狀態,為德育教育的滲透做好鋪墊。

作者:孟令明 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張玉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