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德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18 11:51:00
導語:社會公德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公德是衡量一個國家全民素質水準的重要標志,抓緊對青少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既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
據國家教委、中央教科所與端士蘭德研究院國際教育發展研究所在全國范圍進行《青少年道德行為規范教育》的抽樣調查表明:當前青少年學生道德面貌主流是好的,對道德的態度、認識、行為和價值選擇,80%以上學生是積極進取的;道德情感是健康的,主流方面保留了社會為本位的中國傳統的價值觀,體現了多年來學校德育工作較扎實的功底和東方傳統的倫理道德價值。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學生中的道德行為,存在著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狀況,主要表現在:
1.社會“公德心”淡保在公共場合下,青少年學生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敬老愛幼、隨地吐痰、亂扔果皮雜物、損壞公物等行為比比皆是。調查顯示,“當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見到老人上車時”,急于讓座的人占31.2%,想讓座又不好意思的占57.3%,11.6%的學生見到老人上車后態度是視而不見或指望別人讓座。
2.道德思維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許多中小學生對一些道德觀念、道德概念的認知與判斷存在有許多困惑與矛盾。大款、大亨、大腕被當作崇拜的偶像,金錢、別墅、寵物被看成輝煌人生的象征。部分學生認為“當前社會道德標準混亂,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已很難講清楚”,有的則認為“在改革開放條件下,法制不健全,老實人總是吃虧”。綜合來看,青少年學生在道德觀念上取向雜糅,正確與謬誤常常交叉并存。
3.集體主義觀念淡漠。自私、懶惰、缺乏社會責任感已成為相當數量青少年的通病,他們崇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調查顯示,“在學校、班集體生活中,對參加集體勞動、值日勞動和公益勞動時,不是自己值日或沒有安排給自己任務時”,能主動參加打掃的占37.4%,很少參加打掃的占23.4%。
4.道德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表現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道德動機基本正確,由于意志力不強形成言行不一;第二種是因為不良的道德認識或情感動機而引起不良的道德行為,由于老師或集體的壓力而說假話,言行不一;第三種是道德認識基本正確,由于未掌握相應的道德行為方式而缺乏實際的道德行為;第四種是道德認識正確,但還沒有真正內化為個人的信念,因而在關鍵時刻無法做到。
5.人生觀、價值觀在形成過程中扭曲。當代的青少年由于身在社會變革環境中,他們的思想、行為及個性心理特征等與其他時代的青少年有顯著不同,特別是社會責任感淡化和社會公德弱化方面表現較為突出。
調查表明:有69.4%的學生表示贊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而有30.6%的學生對此表示異議或認為“個人前途未卜,顧不上憂國憂民;當問及對“關心他人,尊老愛幼,見義勇為”等口號的看法時,只有48.5%的學生認為這是“值得提倡的社會公德,我也要這樣做”,45%的學生表示懷疑,還有4.5%的學生認為“這只是一個不現實的口號,遇事還是替自己想想。”報告還披露,在深入調查中,發現在一些學校打架罵人、損壞公物、不守課堂紀律,在很多學生眼里并非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男女學生互相挑逗變成少數人的一種樂趣;也有學生認為“別人偷了我的東西,我就可以拿別人的東西”;而且班上、寢室里有什么東西被盜,一般很難查出,因為即使有人知道也認為“事不關己,沒有必要出賣別人”;遇見違法亂紀的事情,很多人采取回避的態度,“免得沾火星”;有65.2%的學生對不良環境采勸躲避”,或聽其自然的消極態度。
這些都表明,社會公德教育從中小學抓起,有著十分緊迫的現實性。
我們認為從青少年品德的形成規律著手,抓好明理、激情、導行等關鍵環節,嚴慈相濟,嚴格管理,加強訓練,促使青少年的社會公德行為由他律走向自律,最終內化為個體穩定的心理品質,進而促進整個社會風氣好轉。具體他講,應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理論灌輸,提高認知水準。同志指出:“共產主義信念,社會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精神,應從少年兒童幼小心靈開始扎根,這個基礎才能鞏固,才能產生對資本主義腐朽東西的免疫力。”可見,社會公德教育從中小學抓起,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需要。社會公德教育從中小學抓起,首先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系統。
這個教育系統既要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代表的樸素社會觀的教育,進行以“愛親、敬老、尊師、親友”為內容的倫理教育,進行以“舍生取義”為核心的人生觀教育,進行以自強不息為內容的意志品質教育,進行以“修身克已”、“三省吾身”為內容的修養教育。進行上述教育,要抓住以下幾個主要渠道:
①抓住小學思品課、中學政治課中的公民教育這個重要渠道,進行系統的正面灌輸。通過正面教育使學生能在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明是非、知榮辱,進而產生公民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為正確履行公民職責打下良好的認知基礎。
②抓住學科這個主渠道,進行滲透教育。通過“雙綱”“雙軌”“雙點”同步到位,做到“六有”。根據“雙綱”(德育大綱、教學大綱)的要求,充分挖掘社會公德教育的資源,尋找教育和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使教育、教學“雙軌”并行,在具體操作中做到有意(強化公德意識,明確意義)、有序(循序漸進,線索清晰)、有法(講究方法,科學運用)、有機(自然貼切,淡化痕跡)、有度(不欠不過,恰到“火候”)、有效(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③抓住諸如課余黨校、少年團校、團隊活動、班隊會、晨會、校傳統活動等多種渠道,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社會公德,學會做人。
2.健全各項制度,嚴格學校管理。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首先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教師的一言一行均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要通過教師的表率作用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溫暖的校園人際環境。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校園物化環境的管理,讓校園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都能發揮教育作用。此外,必須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①行為規范制度。包括一日行為規范、課堂紀律規范、家庭行為規范、校集會規范、班活動規范等。據此,學生在各種場合下做到有規可循。
②檢查評估制度。根據行為規范制度,以學校為主體,把行為規范教育納入辦學水平綜合評估之中,定期表彰;以班級為單位每日一檢查;以學生個體為對象,每學期進行兩次操行評估,一是期中對照檢查,二是期末小結評比,并納入“三好生”和優秀學生干部的評比中;對差生除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外,還應設立差生轉化“進步獎”,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3.從小嚴格訓練,落實養成教育。無論是理論灌輸,還是學校的嚴格管理,都只是外因,若不觸動學生內因,至多只能養成一種他律的人格。要培養自律人格,必須構建一個完整的養成教育系統,主要特征是:
①內容上分層次,形式上易接受。依據各個學段、各個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對《中學生行為規范》和《小學生行為規范》加以分解,使之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如將整隊的要求概括為“決”、“靜”、“齊”,將上摟梯的要求概括為“慢步”、“輕聲”、“右行”,使之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②方式上著重抓以下四個方面:“斜“近”“實”“高”。“斜即從點滴抓起,從小事抓起,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習慣;近”即貼近學生,指教育內容能為全體學生所接受,訓練要點經過努力能夠達到,設計活動能吸引所有學生參加,鼓勵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實”即注重實際效果,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不搞假、大、空,從實實在的事情做起;“高”即在小活動中寓高境界,從小事情中明大道理。
③嚴慈相濟,加強訓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知、情、意、行幾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除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尚需嚴格訓練,反復實踐,鍛煉其意志,最終達到知行統一,形成穩定的心理品質。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還要在“嚴”字上下功夫。不僅在學校要嚴格要求,還應走向社會,到部隊接受嚴格訓練,到農村和貧困地區開展“手拉手”活動,接受現實生活的嚴峻考驗,磨練其意志,培養其愛心。
4.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的教育功能,改善育人環境。毋庸置疑,學校是育人的重要場所,但學校并非處于真空地帶,學校教育的效果必然受到來自家庭、社會各方力量的影響。因此,在培養學生社會公德的過程中,我們絕不能僅僅局限于營造學校的育人氛圍,而忽視了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功能。學校應該主動爭取家長和社會的支技,比如開辦家長學校指導家庭教育,建立家長、學校、社會聯系制度,爭取家長和社會協助學校工作,凈化社會環境,開展共建文明活動,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校外活動等。總之,只有改善了育人的大環境,學生在學校所培養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有效地得以鞏固。
綜上所述,社會公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中小學生抓起則是一項奠基工程,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一定要爭取家庭、社會各方的支持,把它抓緊抓好。
- 上一篇:黨建兩委協調機制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思品課情感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