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0:53: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文精神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文精神論文:國內外體育的人文精神概述
本文作者:胡小謙工作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體育學院
中國體育的困惑與人文精神
“體育”一詞產生于西方的工業社會。中世紀之后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為體育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以科學-理性主義為核心的工業革命催生了現代體育。體育自身形成體系并成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獨立領域。我國的體育要遠晚于西方體育。最初是一些西方傳教士將體育帶入中國。直到1905年,清政府的癸卯學制才第1次將體育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門科目。由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中體西用”的工具理性,我們對西方體育的引進更多地局限于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對于其文化淵源以及哲學根基卻較少涉及。這也為后來的中國體育的發展定了調子,埋下了隱患。體育是社會文化現象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反思體育的人文精神需要將體育置于整個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中去。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學術界展開了一場盛況空前的“人文精神問題”大討論。不少學者針對我國人文學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滿懷著深沉的憂患意識,鮮明地提出了“人文精神危機”或“人文精神失落”問題,熱切地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重建”與“高揚”。人文精神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體育也概莫能外。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轉型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體育更為淋漓盡致地反映著社會的變革。中國體育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體育從解放前的“強國強種”“保家衛國”到解放后的“乒乓外交”“奧運爭光”,它一直作為實現其他文化形態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一直沒有回歸體育的文化本位。面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后工業時代的到來,中國體育自身的社會功能必將發生改變,它將從生產到生活、從群體到個體、從工具到玩具。它將以美統真善,用美實現對人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推動體育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后工業社會體育的審美訴求
一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美的追求,審美被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無論是茹毛飲血的蠻荒歲月,還是古希臘羅馬的黃金時代;無論是在中世紀宗教的黑暗統治時期,還是工業社會的科技崇拜年代,乃至于今天以信息化為代表的后工業社會里,美一直是人類心底一處安詳而寧靜的家園,是人類不斷追求和向往的彼岸。顧拜旦曾指出:“古奧運會最光輝之處在于它的2條原則:美和尊嚴。如果現代奧運會要產生我們期望的影響,它必須顯示出美,喚起人們的尊嚴之心。”古代奧運會是依靠宗教的力量取得這種效果的。然而,在生活世俗化、文化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宗教不再具有古時的效力。面對后工業社會,體育要用審美來實現對人的靈魂和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他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貝爾斯提到的軸心時代,正是公元前800~200年的古希臘時期。今天我們再次回顧古希臘的競技運動,依稀可見他們強烈的體育審美意識和在身體鍛煉中對美的追求。古希臘的競技活動是娛神的,他們認為競技活動中的勝利者是神的化身,只有力與美才能博得神的青睞。他們從小進行身體鍛煉,甚至終生不止,渴望精神和肉體的合二為一。古希臘體育的審美理想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喚醒,進而工業社會催生了現代體育。工業社會機器生產對于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在勞動力再生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勞動力質量必不可少的條件。體育是社會生產的需要。體育在工業社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然而體育也因此充斥著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體育成為了“快餐文化”,進行體育鍛煉只是為了更好地工作,體育喪失了審美的理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信息化為標志、從工業經濟到知識經濟的后工業社會悄然而至。勞動時間不斷減少,休閑時間不斷增多,勞動力素質不再是生產的必要條件。體育似乎也缺乏了使其發展的動力。正如古希臘的“黃金時代”的輝煌源自于社會普遍的審美風氣,后工業社會體育發展的動力也應是體育的“審美理想”。真、善、美是人類不斷追尋的理想。真,是對事實的認識;善,是對價值的判斷。真、善無法實現對人類靈魂的終極關懷。只有美能讓人的靈魂得到安慰和凈化。馬克思認為,美是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體育是人身體之美的展現,是人生命之美的詮釋。它體現了人的生命本能和生命存在,反映了人類力圖脫離必然王國的束縛,追尋自由王國的理想。
科學使體育之夢夢幻般的真實。道德并不禁止這種醉,反而讓人如癡如醉地享受體育所帶給人們的快樂。后工業社會的體育人文精神體現于“美統真善”。體育不是科學的實驗場,體育也不能因功利而不擇手段。體育因為美而變得“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反思體育的人文精神讓我們在迷惘中找到了體育未來的方向。后工業社會的體育是人類追求健康、追求快樂的體育,是以審美理想為核心的體育。
美術課程與人文精神論文
摘要:美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本文從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價值;人文精神在美術課程中的體現談起,盡而從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驗生活的樂趣;注重學生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了解人類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術與其他學科,使身心得到協調發展;加強藝術修養,提高審美素質等五個方面闡述了培養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徑。
美術課程中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學科為中心的模式,打破學科知識的界限,教學活動從學科基礎轉向更廣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發展的基礎。對美術課程來說,美術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技能,還同樣包括觀察、感知、認識、實踐、表現、創造、反思、評價、合作、交流等能力。應該說,美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它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完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美術課程人文精神培養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價值
所謂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種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關注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等,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終極關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向來存在著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為核心,融天地萬物與人為一體,把人的倫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與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視人格完善為教育的最終目標。突出人文科學的價值,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中,使整個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個性化。強調學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發現,自己體會人生道理和文化價值;強調人的自由、尊嚴和人格,重視學習者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及發展潛能。鼓勵學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斷價值,從探索和澄清中獲得知識和成就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相互關懷。在人本主義教育內涵中,不僅強調自我意識的完善,并且倡導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培養學生能夠與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諧共處。
美術課堂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論文
摘要:高中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舞臺,在美術課堂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課程的客觀要求。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教師要做適應性調整、用人文的方法引領學生鑒賞、在引導鑒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關鍵詞:高中美術人文精神鑒賞
人文性賦予美術本體最大的價值和功能,使得形式化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變得具有生命力,并與社會發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圍的關聯。美術教育是美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在美術教育中發掘人文資源,注重人文培養,已成為當今美術教育的主流。《美術課程標準》更是把美術定位為人文性的學科。特別是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而言,在課堂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更有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一、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關系
突出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是當今國際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今我國學校美育所強調的價值取向,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密不可分。也正因為如此,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一)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舞臺
意象捕捉應用詩歌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有利于促進畫面的生成;有利于理解語言的雙層性;有利于形象的塑造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詩歌發展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它不僅僅在文化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先進的傳統文化、關鍵態度是否正確、端正了教與學的態度,并正確掌握教與學的方法、“意象”是由“意”和“象”組成、古詩中出現的意象一般不止一個,而是一連串、詩里絕不能沒有畫面、很多優秀古詩具有言意兩層性、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詩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詩歌離不開形象的塑造、比興法的運用、語法的變格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針對當前詩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詩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復古詩的文學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著詳細論述意象在古詩教學中的三個作用。為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意象古詩教學作用
詩歌發展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尤其是古詩取得的成績,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響。然而,詩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趨勢,不能不令人擔憂,看看現當代詩,數量是不少,而質量和讀者量卻遠遠不如過去。人們非但對自己的幼稚做法不為恥,反而對古詩采取冷漠的態度,說長道短,妄加評論。對于這點,又以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表現最為突出。在古詩教學時,有的青年教師頭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學生則干脆認為,社會都進步了,還要去.學那些陳舊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況且聽不懂。
學古詩有沒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僅僅在文化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先進的傳統文化,而且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時代和社會的寫照。那么,古詩在他們之間發揮著橋梁的作用。至于會出現上述問題,涉及到態度和能力因素。應該指出并非所有當代青年教師和學生都是這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中的大多數受這個新社會的影響,對古詩寫作背景及舊社會知之甚少,換句話說,古文根基不扎實,難教難學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問題,我們總會有辦法解決的。關鍵態度是否正確,如果端正了教與學的態度,并正確掌握教與學的方法,那么,問題也就不攻自破。據此,我們提倡古詩教學中的意象捕捉法。
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評析
一、研究的基本情況
本述評以網絡作為主要檢索工具,主要平臺是中國知網,數據庫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國際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和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等。在中國知網的相關數據庫中,以“人文素質教育”為關鍵詞,以“197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為發表時間,進行精確檢索,共檢索到9896條結果(檢索時間為2013年2月18日)。關于人文素質教育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94年,而在1979年-1993年這期間未有相關數據,原因不詳。從1994年到2012年,研究成果數量整體呈快速增長趨勢,由1994年的1篇到2011年的千余篇,說明學界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強,并已成為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在整個增長趨勢中,有兩個比較大的增長點(比上一年增加超過百篇):1998-1999年和2006-2007年,究其原因,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并在全國建立了32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006年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這說明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是學界研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和風向標。據表2,按照學科分類,研究成果數量占前五位的分別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醫學教育、中文和中等教育,都超過500篇,其中高等教育學科的研究成果多達3800余篇,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均超過千篇,這說明,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中日益得到加強和重視;同時,也說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培養的人才的人文素質亟需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大學生素質堪憂、醫療事故頻發的社會現象恰恰說明這一問題。通過對研究層次分類統計(見表3),基礎研究(社科)為4948篇,占總研究成果的一半,而排名第二的行業指導(社科)為1341篇,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則分類三、四,不足千篇,這說明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方面,而關于行業指導、各類教育的應用研究較少。通過具體的文獻閱讀也發現,多數研究集中在概念的辨析、實踐的論證、價值與意義的重申等方面,而對如何有效實施人文素質教育,雖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顯不足,還需進一步深入與加強。
通過對作者發表相關研究成果的數量進行統計(見表4),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相關研究成果超過5篇(含5篇)的共22位,其中7篇以上(含7篇)者4位。孫英梅主要研究方向為醫學領域的人文素質教育,而田建國、潘懋元和楊叔子則主要從事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研究的多產者,他們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潘懋元和楊叔子,前者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的開拓者,后者為最早在全國理工科院校中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倡導者,他們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蓬勃開展奠定了基石。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在這些資深研究專家隊伍中,缺少高職院校研究者的身影,對已占高等教育半璧江山的高職院校來講,亟需進一步增強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培養自己的資深研究專家,大力推動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數的統計(見表5),排名前10中,有8篇是關于普通高等教育(包括師范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關于醫學(護理)和高職教育各1篇,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實踐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理論,有效推動了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數據統計還有一個隱性信息,即相對于職業教育與醫學教育,我國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較為豐富與成熟,這既有普通高等教育較早實踐人文素質教育的因素,也離不開潘懋元、楊德廣、顧明遠這些教育界大家們的長期倡導與推動。在加強普通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同時,對于人文素質更為欠缺的高職類大學生,更亟需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與實踐,以培養技術精、素質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對全部研究成果的類型進行統計(見表6)發現,學術期刊論文為9264篇,占全部研究成果的93.6%,學位論文、報紙等為632篇,僅為全部研究成果的6.3%。期刊的優點是反應靈敏,能及時對社會的焦點與熱點進行分析研究,但不足也很明顯,篇幅所限,一般只能就事論事,研究層次難以深入,亦缺乏系統性。與期刊論文相比,學位論文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更為系統與深入,尤其部分博士論文,與專著不相上下,但此類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尤其是實證性研究極為缺乏。除了以上研究成果,通過圖書館查閱,目前國內也出版了少數人文物質教育研究專著,如宋濤的《人文素質教育縱橫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高煥祥的《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出版)、李超任的《文化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出版)、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課題組的《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理論探索與實務》(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這類專著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更為系統和深入的研究,但較為稀缺,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研究已取得的進展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概念與內涵基本達成了共識
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概念主要包括人文、人文素質及人文素質教育等,要有效推進人文素質教育,就必須對這些概念進行澄清,達成共識。鑒于此,諸多學者對這些概念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與論述。關于“人文“,學界的理解見仁見智,有的學者從中國古代文獻中追根溯源:“人文,人之道也。”[1]它相對于“天文”而言,指人的各種傳統屬性,即禮樂教化。也有學者比較認可《辭海》的解釋:“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2]但更多的是從現代意義層面進行的解釋:“人文就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它是人類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的總稱。它既體現在物質方面,也體現在制度和精神方面。”[3]關于“人文素質”,有幾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綜合論”,“人文素質是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綜合而成”[4]、“人文素質也稱文化素質,包括語言文字修養、文學藝術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文明禮儀修養、政治理論修養、歷史和哲學修養等,它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5]一種是“學問論”,“人文素質是關于‘人類認識自己’的學問,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質培養,發展人文素質就是要‘學會做人’,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發展人性、完善人格,啟發人們做一個真正的人。”[6]還有一種是“根本論”“,人文素質可分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是靈魂。”[7]以上三種極具代表性的觀點,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人文素質的本質特征,使學術界對人文素質的理解更為全面與深入。關于人文素質教育,學術界亦有多種觀點,一種是“知識論”,將人文素質教育看作是以人文知識傳遞為載體的教育過程,主要包括“人文學科教育和藝術教育”[8];一種是“精神論”,“人文素質教育,簡單的說,即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過把人類積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與閱歷經驗傳授給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凈化靈魂,理解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9]一種是“實踐論”,“人文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各種教育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身實踐,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學基礎知識、良好的社會心理與文化修養,樹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動。”[10]還有一種是“全面發展論”,人文素質教育是“將個人的氣質、情緒、才智等多方面因素統一起來發展培養使之成為綜合全面發展的人”[11]。
民族與國家論文
如果容許我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20世紀有點像世界范圍的戰國時期。
——費孝通(1998:2)
最近幾個世紀以來,與被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所統一同時,世界也被土著社會對全球化的不可抗拒力量的適應重新分化了。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的同質性與地方差異性是同步發展的,后者無非是在土著文化的自主性這樣的名義下做出的對前者的反應。因此,這種新的星球性組織才被我們描述為“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文化”(aCultureofcultures),這是一種由不同的地方性生活方式組成的世界文化體系。
——MarshallSahlins(1998:10)
民族問題
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是20世紀人類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在國內人類學界,對于這一關系的論述在30年代“邊政學”提出以后,到50年代少數民族社會調查這一段復雜的歷程中,得到了集中發展。迄今為至,國內人類學者對于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探討,受到50年來歷史特殊性的影響,主要集中于對一般所謂“民族問題”的探討上。“民族問題”雖然不排除“漢族問題”,但是顯然更偏重指“少數民族”在國家民族事務的處理方面構成的“問題”。中國的“民族問題研究”,屬于一種對于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探討,而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學界對于國家民族關系治理的介入。
民族與國家探究論文
如果容許我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20世紀有點像世界范圍的戰國時期。
——費孝通(1998:2)
最近幾個世紀以來,與被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所統一同時,世界也被土著社會對全球化的不可抗拒力量的適應重新分化了。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的同質性與地方差異性是同步發展的,后者無非是在土著文化的自主性這樣的名義下做出的對前者的反應。因此,這種新的星球性組織才被我們描述為“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文化”(aCultureofcultures),這是一種由不同的地方性生活方式組成的世界文化體系。
——MarshallSahlins(1998:10)
民族問題
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是20世紀人類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在國內人類學界,對于這一關系的論述在30年代“邊政學”提出以后,到50年代少數民族社會調查這一段復雜的歷程中,得到了集中發展。迄今為至,國內人類學者對于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探討,受到50年來歷史特殊性的影響,主要集中于對一般所謂“民族問題”的探討上。“民族問題”雖然不排除“漢族問題”,但是顯然更偏重指“少數民族”在國家民族事務的處理方面構成的“問題”。中國的“民族問題研究”,屬于一種對于民族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探討,而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學界對于國家民族關系治理的介入。
弘揚科學精神論文
弘揚科學精神論文
我們正處在科技革命的新時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可以引導人們奮發圖強、積極向上,促進人們牢固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人們實事求是、創造性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從正確認識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高度指出,加強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宣傳教育,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之一。為了回應這一新時代的召喚,完成發展先進文化的使命,我們必須走近科學,特別是弘揚科學精神。
一、科技時代與科學精神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我們今天所講的科學,是現、當代意義上的大科學,其主要內涵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科學是一種以生產知識為目的的社會活動,它不再局限于個別科學家自發的認知過程,而表現為一種社會建制。其次,科學作為特定的人類社會活動的成果,表現為一種動態的知識系統,而這種知識系統又是借助于相應的認識手段和方式生產出來的,構成當代觀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第三,科學活動是整個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它與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文化活動相互作用。特別是由于知識并入生產過程,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科學技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內生變量,即第一生產力。
科學知識是科學活動最直接的成果。科學思想是科學活動中所形成和運用的思想觀念。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運用的各種方式和手段的總稱。科學精神則是人類在長期科學活動中逐漸形成和不斷發展的一種主觀精神狀態。
科學首先是一種認知活動,最早的科學精神主要表現為一種理想化的認知態度。此后,科學成為一種建制化的社會活動,科學精神發展為一種理想化的社會關系規范。而科學的社會建制化又使得科學與社會的互動日益凸顯,科學精神由此進入文化價值判斷領域,成為科技時代一種重要的人類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