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堂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論文
時間:2022-08-18 09:46:00
導語:美術課堂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舞臺,在美術課堂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課程的客觀要求。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教師要做適應性調整、用人文的方法引領學生鑒賞、在引導鑒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關鍵詞:高中美術人文精神鑒賞
人文性賦予美術本體最大的價值和功能,使得形式化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變得具有生命力,并與社會發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圍的關聯。美術教育是美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在美術教育中發掘人文資源,注重人文培養,已成為當今美術教育的主流。《美術課程標準》更是把美術定位為人文性的學科。特別是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而言,在課堂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更有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一、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關系
突出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是當今國際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今我國學校美育所強調的價值取向,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密不可分。也正因為如此,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一)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舞臺
美術教育,本身屬于人文形態的范疇,美術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更是美術課程人文性的組成部分。其人文性的內容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標是通過美術的教學和實踐,讓學生學做進步的現代人。人文素養即做人的基本修養,主要體現在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認識、態度和行為準則當中。人文素養的最高形態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特征、審美情趣等體現出來的。
(二)在美術課堂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課程的客觀要求
新課程標準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國家對基礎教育質量指標所作的基本規定,是新課程標準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三維目標中的一維,其目標的實現靠的是人文教育。
(三)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課本中的人文價值取向
鮮明的人文價值取向是新的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課的重要特色,從課本外觀上看,精美的印刷及版式首先就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讀下去的渴望,這種設計本身就具有了人文的價值——在滿足了學生潛在的審美需求的過程中體現了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從結構上看,采取單元組課、專題呈現、多元交叉、循環遞進的方式構成課本結構。這就為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上主動性的發揮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在具體的課題中,都有明顯的標識。“學習提示”、“作業要求”、“活動建議”,“相關鏈接”以及“學業評估”等欄目的設計均體現了對學生學習的理解與尊重。新版的教材無論從設計樣式,還是在內容上都體現出一種對文化情境創設、涵養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如何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美術鑒賞活動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美術鑒賞課,應該引導學生在鑒賞活動中生成、發展人文精神,那么,究竟應該采取哪些方式來達到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目標呢?
(一)教師要做適應性調整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師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文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不斷鑄就自身的人文精神、豐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的文化素質,同時,還要及時的轉變教師角色。
1、轉變觀念
轉變觀念是根本,也是美術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美術教師只有在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才能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質,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盡快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是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必須要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實施課堂教學創新,要以發展的全面觀點來看待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學會探究和發現,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高素質
美術教師大都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強調學科知識的常規教學勝任自如。美術新課程卻更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強調培養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在內容上更加符合時尚,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的內容加強了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聯系,強調了美術和其他學科的融合;新課程強化了課程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等等,這些要求促使我們美術教師要緊隨社會發展,學習與美術課程相關的其他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開放狀的生態型知識結構,真正實現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3、轉變角色
師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應只是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是一種啟迪思想,組織和促進學生多渠道的獲取,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合作者。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里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明辨和討論探索與他們學習相關的問題,并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避免把結論強加給學生。因而教師應開放自己的心態,努力擯棄權威習慣,以模擬接受學生的觀點作為開始,把教師和學生變成一個整體,共同進行有成效的學習、討論、探索、交流。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性給予充分尊重,并以此作為教育與教學的前提。
(二)用人文的方法引領學生鑒賞
教師在美術鑒賞課堂上,通過巧妙啟發、創設情境等手段,引起主體積極的體驗、理解與感悟活動,這種方法因其處處以尊重人、發展人為價值取向,因此稱之為人文的方法,它有別于科學領域強調理解性分析和論證的方法。我們在美術欣賞活動中采取人文的方法,正是因為它強調了體驗,強調體驗就意味著讓學生自主地對美術作品的觀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著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比較、操作、嘗試,甚至爭論。
(三)在引導鑒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突出道德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核心,具體到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就是首先要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以足夠的尊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發展自己的個性品質。我國著名教育家鐘啟泉教授認為,素質教育,說到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個性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概念。人的個性發展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方面是先天的帶有遺傳性質的生理發展因素,另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寬松的教學氛圍、民主的師生關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中的積極因素,又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意識傾向,并由此把認知活動與情意活動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形成發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理想模式;其次,在美術鑒賞中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學習。
結束語:
總之,高中美術鑒賞課會因人文精神而生彩,人文精神更會因高中美術鑒賞課而獲得了棲身之所與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探索高中美術鑒賞課的人文價值及其實現途徑,才能讓人文精神在美術鑒賞中高揚。
參考文獻
1、劉東:《美術教育的人文價值及追求》,《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7期
2、李永萍:《關于對美術課堂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問題的探討》[D],碩士論文,2006-08-08
3、劉東:《從<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看美術教育之人文性》,《教育導刊》,2004年11期
- 上一篇:語感新思維研究論文
- 下一篇:全區基層紀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