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評析
時間:2022-04-25 09:27:34
導語: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況
本述評以網絡作為主要檢索工具,主要平臺是中國知網,數據庫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國際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和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等。在中國知網的相關數據庫中,以“人文素質教育”為關鍵詞,以“197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為發表時間,進行精確檢索,共檢索到9896條結果(檢索時間為2013年2月18日)。關于人文素質教育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94年,而在1979年-1993年這期間未有相關數據,原因不詳。從1994年到2012年,研究成果數量整體呈快速增長趨勢,由1994年的1篇到2011年的千余篇,說明學界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強,并已成為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在整個增長趨勢中,有兩個比較大的增長點(比上一年增加超過百篇):1998-1999年和2006-2007年,究其原因,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并在全國建立了32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006年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這說明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是學界研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和風向標。據表2,按照學科分類,研究成果數量占前五位的分別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醫學教育、中文和中等教育,都超過500篇,其中高等教育學科的研究成果多達3800余篇,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均超過千篇,這說明,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中日益得到加強和重視;同時,也說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培養的人才的人文素質亟需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大學生素質堪憂、醫療事故頻發的社會現象恰恰說明這一問題。通過對研究層次分類統計(見表3),基礎研究(社科)為4948篇,占總研究成果的一半,而排名第二的行業指導(社科)為1341篇,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則分類三、四,不足千篇,這說明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方面,而關于行業指導、各類教育的應用研究較少。通過具體的文獻閱讀也發現,多數研究集中在概念的辨析、實踐的論證、價值與意義的重申等方面,而對如何有效實施人文素質教育,雖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顯不足,還需進一步深入與加強。
通過對作者發表相關研究成果的數量進行統計(見表4),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相關研究成果超過5篇(含5篇)的共22位,其中7篇以上(含7篇)者4位。孫英梅主要研究方向為醫學領域的人文素質教育,而田建國、潘懋元和楊叔子則主要從事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研究的多產者,他們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潘懋元和楊叔子,前者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的開拓者,后者為最早在全國理工科院校中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倡導者,他們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蓬勃開展奠定了基石。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在這些資深研究專家隊伍中,缺少高職院校研究者的身影,對已占高等教育半璧江山的高職院校來講,亟需進一步增強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培養自己的資深研究專家,大力推動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數的統計(見表5),排名前10中,有8篇是關于普通高等教育(包括師范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關于醫學(護理)和高職教育各1篇,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實踐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理論,有效推動了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數據統計還有一個隱性信息,即相對于職業教育與醫學教育,我國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較為豐富與成熟,這既有普通高等教育較早實踐人文素質教育的因素,也離不開潘懋元、楊德廣、顧明遠這些教育界大家們的長期倡導與推動。在加強普通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同時,對于人文素質更為欠缺的高職類大學生,更亟需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與實踐,以培養技術精、素質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對全部研究成果的類型進行統計(見表6)發現,學術期刊論文為9264篇,占全部研究成果的93.6%,學位論文、報紙等為632篇,僅為全部研究成果的6.3%。期刊的優點是反應靈敏,能及時對社會的焦點與熱點進行分析研究,但不足也很明顯,篇幅所限,一般只能就事論事,研究層次難以深入,亦缺乏系統性。與期刊論文相比,學位論文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更為系統與深入,尤其部分博士論文,與專著不相上下,但此類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尤其是實證性研究極為缺乏。除了以上研究成果,通過圖書館查閱,目前國內也出版了少數人文物質教育研究專著,如宋濤的《人文素質教育縱橫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高煥祥的《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出版)、李超任的《文化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出版)、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課題組的《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理論探索與實務》(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這類專著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更為系統和深入的研究,但較為稀缺,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研究已取得的進展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概念與內涵基本達成了共識
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概念主要包括人文、人文素質及人文素質教育等,要有效推進人文素質教育,就必須對這些概念進行澄清,達成共識。鑒于此,諸多學者對這些概念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與論述。關于“人文“,學界的理解見仁見智,有的學者從中國古代文獻中追根溯源:“人文,人之道也。”[1]它相對于“天文”而言,指人的各種傳統屬性,即禮樂教化。也有學者比較認可《辭海》的解釋:“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2]但更多的是從現代意義層面進行的解釋:“人文就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它是人類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的總稱。它既體現在物質方面,也體現在制度和精神方面。”[3]關于“人文素質”,有幾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綜合論”,“人文素質是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綜合而成”[4]、“人文素質也稱文化素質,包括語言文字修養、文學藝術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文明禮儀修養、政治理論修養、歷史和哲學修養等,它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5]一種是“學問論”,“人文素質是關于‘人類認識自己’的學問,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質培養,發展人文素質就是要‘學會做人’,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發展人性、完善人格,啟發人們做一個真正的人。”[6]還有一種是“根本論”“,人文素質可分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是靈魂。”[7]以上三種極具代表性的觀點,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人文素質的本質特征,使學術界對人文素質的理解更為全面與深入。關于人文素質教育,學術界亦有多種觀點,一種是“知識論”,將人文素質教育看作是以人文知識傳遞為載體的教育過程,主要包括“人文學科教育和藝術教育”[8];一種是“精神論”,“人文素質教育,簡單的說,即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過把人類積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與閱歷經驗傳授給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凈化靈魂,理解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9]一種是“實踐論”,“人文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各種教育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身實踐,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學基礎知識、良好的社會心理與文化修養,樹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動。”[10]還有一種是“全面發展論”,人文素質教育是“將個人的氣質、情緒、才智等多方面因素統一起來發展培養使之成為綜合全面發展的人”[11]。
(二)人文素質教育的地位與作用得到了彰顯
自上個世紀末開始,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中外學者所強調。1998年1月,當年三分之二的諾貝爾獎的得主在巴黎聚會時所發表宣言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人類要在于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不僅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寶貴貢獻和深遠影響,更是代表了當代社會對人文精神的大聲呼吁。”[12]而我國最早倡導在理工科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楊叔子院士曾指出“,現代大學應高度重視的第一件事是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這是具有戰略眼光的教育思想和辦學方向”“,人文為立人之本,科學為立世之基,我們的教育是文化教育,既要講科學文化,又要講人文文化,它是立世之本;只有文化的全面輸入,才能培養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13]他甚至將其上升到關系民族興亡的高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就會落后,一打就垮痛苦的任人宰割;而沒有優秀傳統,沒有人文文化,就會異化,不打自垮,甘愿為人奴隸。”[14]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指出:“人文科學可以使人們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對社會的責任”,因此“高校應加強人文教育。”[15]楊德廣則認為“加強人文教育是具有現實和戰略意義的”。[16]更多的學者則系統地闡述了其特殊作用,“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其人文素養、道德水準及創新能力,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返璞歸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民族文明的傳承。[17]原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堯學曾明確指出“,當前大學生的培養質量不再是僅僅只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問題,其核心是要培養具有‘兩種精神和兩種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8]而這“兩種精神和兩種能力”的培養自然離不開人文素質教育。
(三)對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困境進行了反思
人文素質教育之所以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除了意義重大和政府推動外,還存在不少問題,一些學者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我國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反思。有的學者對人文危機進行了反思“,人文危機首先表現在人文學術活動‘不景氣'''',人文學術的內在生命力正在枯竭。工具理性泛濫無歸,消費主義甚囂塵上,人文學術也漸漸失去了給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終極價值的作用,而不得不應付要它自身實用化的壓力”。[19]有的學者則從教育體制等方面進行反思,“專業教育體制束縛了人文教育的空間,人文教育具有明顯的知識化、科學化的傾向,以及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和工具化的傾向”。[20]“在現代學科規訓制度下,人文教育所傳承的人文文化的形而上學部分(人文精神部分)被限制了,人文知識、人文教育的實踐性被遮蔽了,我們所呼喚的理想范型的人文教育在我們的大學校園里難以呈現出來。當下的大學人文教育,尚未突破以學科規訓為基本范式的人文知識教育,只是現代學科體系下的文科知識傳授。”[21]更多的學者則從現實出發,歸納了當前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人文素質教育資源不足、在日常教學上只注重專業技能教育而忽視人文素質教育、教育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不高、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不足”[22]等。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部分學者也開始關注高職教育“,我國高職教育一個主要缺陷是對人及人的精神的忽視,高職教育只見“職業”不見人,致使高職院校人文精神貧乏,人文精神生態惡化。”[23]導致“高職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意義逐漸失落,高職教育中出現了‘人學空場’”[24]。因此“,高職教育要發展創新,就應回歸教育的本質,貫徹人文精神。”[25]
(四)人文素質教育的試點與探索得到了總結與推廣
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在國內最早探索理工科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通過開設文化素質課程、實行人文學科輔修專業制和雙學位制、開設人文選修課和舉行中國語文水平達標測試、舉辦人文社會科學系列講座、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素質教育體系。在其影響之下,上個世紀90年代后,南京林業大學、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眾多高校也開始推行素質教育試點與探索,眾多學者也亦開始將其作為研究的重點,對這些試點與探索進行研究,總結經驗并加以推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楊叔子的《在理工科大學中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26]、馮謙,周麟的《南林大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的回顧與展望》[27]、王生洪的《追求大學教育的本然價值———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的探索與實踐》[28]、陳來、舒煒的《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的回顧與分析》[29]、金一平、吳婧姍、陳勁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探索和成功實踐———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強化班為例》[30],等等。這些研究對對華中理工大學理工科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復旦大學的“復旦學院”、武漢大學的“國學試驗班”等國內著名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與試點進行了總結,凝煉了其中較為成功的做法,有效推動了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實踐。
(五)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諸多改革建議
眾多學者在對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進行反思基礎上,從各個層面和視角為提升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改革建議,充分發揮了理論研究的正能量。有學者從理念高度提出建議,如張金福認為“要推進大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結合,必須樹立大學教育是全人教育以及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統一的理念,惟其如此,兩者的結合才能落到使處,否則就會落空”;[31]有學者管理體制視角入手,提出良方,如何翔提出,“在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建立以校長和行政系統為主的管理體制,并明確責任,通過行政手段,把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在學校教學的全過程,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保證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學校應根據黨和國家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的有關規章制度,包括教學活動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制度和措施,校園文化陣地建設有關制度和措施、教師工作規則、業績考評、職稱評審獎勵制度等。”[32]有的學者課程設置入手,以必修加選修的方式推進人文素質教育,如譚偉平提出,“增設人文必修課和人文選修課”,而且“在量上要適當,在內容上要精心選擇,至少應開設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最基本的人文課程”;同時“還應注重在理工學科中滲透人文內容,努力挖掘專業課程的人文內涵,把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33]還有學者從課程入手,大力提升人文課程效果,如侯麗君提出,人文課程宜采取“討論課”的形式,而且“需要建立一個真誠、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在教學環節中增加“體驗、移情、理解、對話、反思”[34]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有學者也對教師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提出了要求,認為“教師要有人文情懷、責任意識,在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因為“教師自身的人文素質,諸如品性學識、舉止言談、性格志趣、氣質修養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等人格魅力對學生有著不可忽視影響。”[35]等等。
三、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研究的內容
(一)構建人文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
自上個世紀末人文素質教育得到學界的關注以來,研究成果豐碩,研究類型多樣,也形成了一批此領域的研究專家,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我們還應看到,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多為期刊論文,內容短小,深度不夠,一些學者也是臨時有感而發,缺乏對人文素質教育系統性的研究,亦未形成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的理論體系,這也是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進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學界在關注瞬息萬變的相關資訊的同時,應著力加強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系統研究,從理念、原則、方法、實踐及范例等全面構建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
(二)對國內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與試點進行跟蹤實證研究
國內一些高校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各種探索與嘗試,諸多學者也對其進行了關注與研究,總結其做法與經驗,有效助推了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但這些探索與試點的效果如何?需要哪些完善?如何全面推廣?這些都有待于對這些探索與試點進行跟蹤實證研究,如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等,這些探索能否提高、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只能通過對接受過這些探索教育的大學生進行跟蹤實證研究,才能得出結論,而不能簡單以開設的課程、開展的講座和其他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來邏輯推理。通過文獻檢索,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基本屬于空白,亟需加強。
(三)強化對教師人文素質的研究
學界對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目標定位是提升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重點多集中在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面,很容易忽視高校教師的人文素質,期刊檢索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是指向高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殊不知,人文素質教育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因此,高校和學界在關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同時,也應加強與重視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反思如何從管理體制、進修制度、評價機制等方面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提升教師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水平。
(四)加強調查研究
要推進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就必須掌握高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而且由于各高校所在地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生源質量各異、校園文化多樣,使得各高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現狀也未必一致,原因未必相同。因此,必須加強調查研究,掌握各高校人文素質的現狀,為探索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規律和推動各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提供翔實數據。但綜觀已有研究,純理論性研究居多,調查研究較少,尤其短小的期刊論文,坐而論道者不在少數,要么引用他人未經證實的收據,要么缺乏數據,這既違背了教育科學研究的嚴謹性,也不利于人文素質教育研究的深入開展。
作者:趙芹工作單位: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環保局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方案3篇
- 下一篇: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實踐思路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