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農業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02:39: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技農業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推廣農業技術論文
一、抓示范、建基地
推廣普及增產增效新品種、先進適用新技術。實施水稻統一“供種、供肥、供藥、植保”、小麥統一供種和蔬菜補貼農藥統一供應等惠農措施,全區優質水稻、小麥品種覆蓋率達100%,群體質量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0%以上;開展糧食高產創建與整建制建設,大力推廣水稻基質育秧技術,水稻機械化生產能力不斷加強;建立千畝糧食繁種基地、有機水稻生產基地、哈密瓜和蠟梅研究所等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先后引進糧油、經濟作物新品種100多個,通過不斷研究培育,4個品種獲得上海市農作物(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二、抓培訓、求實效
努力培育一批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中心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每年深入鎮、村、戶舉辦農技實用技術、專業農民、示范性、引導性以及專家坐堂等各類培訓與科普活動70余期,萬余人次受益,提高了廣大農戶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種田水平,培養了一批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職業農民。2013年,中心首次創新開設田間學校培訓模式,通過自下而上參與式的培訓,工業區25名種植哈密瓜的學員平均增收6000元/戶左右,真正起到了“培訓一戶、輻射一方、帶動一片”的成效,得到了市區相關領導的一致肯定,農民田間學校嘉定示范點掛牌成立。
三、抓指導、推入戶
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2008年中心全面推行農業科技入社惠農工程,積極引導合作社及社員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近五年來,共對本區糧食、蔬菜、園藝經濟作物的96戶次的農民合作社進行了上門入社技術指導,探索出了以合作社為中心進行輻射帶動廣大農民運用科技的科技進村入社(戶)有效途徑,確立了以“指導一社、帶動一片、輻射一方”的技術服務形式,有效提高了農戶學科技、用科技的科學種田水平。
農業技術推廣及科技創新模式研究
摘要:隨著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推廣,主推品種的覆蓋率、新技術普及率不斷提高。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圍繞主要農作物、園藝蔬菜等產業,強化農業良種良法科技創新,應用農技推廣創新模式,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培育新動力。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科技創新;發展模式;江蘇南通;海門區
近年來,海門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強化農業科技創新,以農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三新”技術引進、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應用為措施,堅持糧食穩定增產與資源持續節約相結合,堅持農機與農藝相結合[1],切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發揮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1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海門地處北亞熱帶,境內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深厚肥沃,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區域內總耕地面積5.32萬hm2,農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兼有油料、蔬菜、瓜果等,畜牧、水產業協調發展,先后榮獲“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江蘇省農業現代化建設試點市”等稱號。隨著我國現代技術的突飛猛進,催生了農業領域一系列現代農業技術,但農業技術能否實現順利轉化,還需關注技術推廣[2],當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推廣模式是堅持政府為主導,多元推廣形式并存;當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推廣目標是促進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3]。2019年海門區進一步加大農技推廣力度,農作物主推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98.5%,新技術普及率達90%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技術覆蓋率達89%以上,稻麥植保專業化防治覆蓋率達62.8%,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46%,糧食總產達2462.4萬kg。1.1推廣農作物良種,農業品種結構進一步調優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調優品種結構。全區推廣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南粳9108、南粳5055等)0.5萬hm2;推廣優質專用小麥品種(揚麥16、揚麥23、寧麥13、鎮麥10號等)0.67萬hm2;推廣油菜品種(灃油737、德核雜油8號、榮華油6號等)0.67萬hm2;推廣高產抗倒飼用玉米品種(蘇玉22、蘇玉30、中江玉1號、中江玉6號等)1萬hm2;推廣鮮食玉米品種(中糯2號、蘇玉糯14等)0.2萬hm2;推廣鮮食大豆品種(小寒王、通豆5號、遼鮮、沈鮮等)0.33萬hm2等。在蔬菜園藝品種方面,瓜類推廣“津春4號”“津卒12”黃瓜1066.7hm2,“東方蜜一、二號”和海蜜甜瓜系列533.3hm2,“早佳8424”西瓜0.17萬hm2;甜瓜200hm2;草莓推廣“紅頰”草莓0.1萬hm2;茄果類推廣“蘇椒5號”辣椒400hm2,“金棚一號”番茄600hm2,“中薯3號”馬鈴薯733.3hm2;甘藍類推廣“中甘2號”甘藍333.33hm2,“二岸”松花菜333.33hm2;葉菜類推廣“87-114”大白菜600hm2,“雜交蘇州青”400hm2;推廣“蘇脆一號”梨品種、“突圍金秋紅蜜”桃品種、“陽光玫瑰”葡萄等。1.2配套適新技術,推進農作物綠色安全、優質高效。1.2.1主要農作物新技術。包括水稻缽苗移栽技術、鮮食玉米增密高產栽培技術、鮮食大豆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花生高畦栽培技術、赤豆高產栽培技術等。其中:水稻毯苗機插秧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是利用流水線硬盤育苗,增強機插秧水稻苗的秧苗素質,利用先進的毯苗機、插秧機進行插秧,省時省工,保證秧苗的活棵率。注重擱田質量,適時適量施用水稻拔節肥,節省化肥用量,增產效益達1500元/hm2,節約農藥、化肥、人工等成本750元/hm2以上,節本增效2250元/hm2以上。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高質高效栽培技術重點圍繞小麥在適期內(10月25日—11月10日)及時播種,播種量8~9kg,利用稻草粉碎、深埋、一犁一耕一平整的稻草處理技術,把秸稈還田影響降到最低,促進冬前壯苗,增加有效分蘗數,適時適量施用拔節孕穗肥,切實減少化肥用量,在拔節前結合紋枯病兼治白粉病、銹病,重視揚花期赤霉病防治,增產900kg/hm2以上,增產效益達1500元/hm2,節約農藥、化肥、種子等成本逾450元/hm2,增加一次農機投入750元/hm2,節本增效1200元/hm2以上。油菜大小行栽培技術提倡油菜適時育苗,在9月25—30日之間育苗,防止育苗過早出現冬前早花,大小行增密移栽,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不大于17cm,密度不小于5600株,以密度減少化肥投入;大小行栽培可以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減少病蟲害發生,利用大行距在開花時作為油菜菌核病防治的作業通道,克服了等行距油菜菌核病無法進田噴藥的弊端,控制菌核病發生,顯著增加油菜千粒重,達到高產增效目的。油菜籽增產效益達600元/hm2以上,減少化肥用量300元/hm2以上,增加菌核病防治成本150元/hm2,節本增效750元/hm2以上。1.2.2園藝蔬菜新技術。主要有集約化育苗、無土栽培、農機農藝融合、長季栽培、立體栽培、山藥定向槽栽培、脫毒草莓避雨繁苗、全生物降解膜覆蓋、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化肥減量使用、果園地布覆蓋、修枝留果等15項實用先進技術,不斷提升了園藝產業科技含量。其中:甜瓜吊蔓落蔓立體栽培提高了種植密度,吊蔓栽培2.7萬株/hm2,是地爬栽培的3倍,增產48.6%。該項技術示范帶動全區213.3hm2厚皮甜瓜生產。水肥一體化技術中微噴滴管技術在全區應用面積達0.55萬hm2,較常規漫灌節水60%左右、節肥40%左右,同時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年節支3900元/hm2左右。1.2.3綠色防控技術。本地區農作物綠色防控平均覆蓋率達到了55.8%,集成的綠色防控技術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效達到85%,危害損失率在8%以下。近3年,對全區4萬多農戶進行了綠色防控技術培訓,農戶接受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的比例達到了35.73%。10個蔬菜品種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已發展地理標志產品6個;培育省級以上農產品品牌7個,區域公用品牌2個;打造“淘米記”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淘米記”大米先后榮獲江蘇省粳米類特等獎、南通市好大米金獎等榮譽,帶動農產品品牌發展15個。
2科技創新模式應用,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科技幫扶中農業技術視頻片拍攝技巧
[摘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科技幫扶視頻片的拍攝意義,然后介紹天津市科技幫扶工作中農業技術視頻片的拍攝技巧與要求,對科技幫扶團隊進行視頻拍攝與制作給出具體的指導意見,為普及技術知識提供支撐。
[關鍵詞]科技幫扶;技術視頻;拍攝畫面;聲音采集
1科技幫扶視頻片的拍攝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結對幫扶困難村的總體部署,自2014年10月起,天津市科委充分利用農業科技特派員體系長期服務農村的經驗,開展了以科技特派員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為依托,科技幫扶困難村的專項工作,目的是使科技在困難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困難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專項工作實施3年來,市科委共認定設施蔬菜、生豬、家禽、奶牛、果樹、水產、食用菌和觀賞魚等10個產業的首席科技特派員和61名骨干特派員,組織了由833名農業科技特派員組成的61支科技幫扶團隊,面向困難村開展了網格化的包村入戶指導、技術觀摩與培訓、技術對接與服務等幫扶工作。截至2017年底,科技幫扶團隊累計幫扶村莊2324個,幫扶農戶29947戶,解決技術問題17808個,示范新品種362項,新技術304項。在幫扶過程中,各產業技術團隊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多次組織農戶觀看技術講座、發放技術專題片,利用音視頻手段面向農戶開展技術普及與培訓。由于視頻片通俗易懂、形象直觀,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向困難村農戶普及技術知識,成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也能系統全面地梳理天津市農業產業的先進適用技術,拍攝形成視頻合集,使之成為科技幫扶工作乃至都市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
2科技幫扶視頻片分類
2.1技術講座片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研究論文8篇
第一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措施分析
摘要:農業在我國產業結構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是推動我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深入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形勢下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措施分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當前產業結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科學技術的進步讓我國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顯著帶動我國農業的發展。近兩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度上升,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是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是實現農業經濟化、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對有效提升農業經濟效益、保障農民經濟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就需要針對現存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實際情況,為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切實保障。
1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分析
1.1建設條件參差不齊
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問題研究
摘要:農業技術是農業發展的保障,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有著重大意義。新形勢下,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以推動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問題;農業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保證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但就我國當前農業來看,農業發展缺乏技術指導,不僅造成農業發展速度緩慢,也挫傷了廣大農民的勞動積極性。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的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進而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
1農業技術推廣的必要性
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里,加大農業經濟的發展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而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著眼于建設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生產經營信息化。”由此可見,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十分重要。同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技術是農業發展的保障,是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的依靠,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可以突破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激發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耕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另外,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資源占有量少,為了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提高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格外重要,而在農業種植中,農業技術則是農業產量的保障,提高農業產量,以技術為指導,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技術含量,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
2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創新農業技術推廣論文
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創新的內容和成果
1.1改革農業技術推廣體制適應時展需要
針對當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困境,部分基層推廣單位將公益性技術推廣與經營性技術推廣相分離,將無償農業技術推廣與有償農業技術推廣相結合,并通過試行技術承包、技術推廣與經營服務結合的形式,來推動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的改革。部分農產品主產區開展了以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各種專業化服務組織為主體,以市場為根本導向,以完善服務自制建設、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為主要內容的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1.2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近些年,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不斷實踐與經驗總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該制度以農民的實際科技需求為重要依據,由政府或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挑選出工作認真、吃苦耐勞、業務水平高的專業人才到農村擔任科技特派員,在科技和企業及農民間建立一個直接聯系的平臺,以在滿足農民科技需求的同時有效調動農業科技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1.3探索新型推廣組織形式
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發展對策
摘要:農業技術服務推廣體系是將現代農業科技成果運用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重要手段,對于促進南屏鎮的農業發展來說,農業技術推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該文主要針對南屏鎮農業技術推廣面臨的現狀和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以更好推動南屏鎮的農業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有效對策;南屏鎮
農業技術推廣是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農業生產力的過程,它是運用農業科技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系列農業活動,它的成功推廣,是實現現代化農業的橋梁和紐帶。農業技術推廣的途徑,主要是將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包括比較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科研新品種等,引入到農業生產實踐中,經過農田的試驗和示范,將技術和成果推廣下去,并且在實際生產中進行培訓和接受咨詢,使得農業成果順利應用。農業技術推廣包括農業生產前、中、后全過程,服務對象是所有的農業生產實踐者,它通過農業科技成果的成功推廣,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南屏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地理環境優越,是當地的農業大鎮之一。南屏鎮農業發展迅速,與農業技術推廣有著密切的聯系。要想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只有大力推廣農業技術,并對農業技術推廣大膽改革創新,更好地服務“三農”。
一、南屏鎮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分析
1、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隊伍素質偏低
目前,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學歷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是中專或是大專的學歷,技術知識掌握的也不夠扎實。據相關了解,基層推廣機構多出現“在編不在崗”的情況,一些人通過走關系進入到機構中,卻不是農業相關專業。而許多本科生以及學歷更高的農業專業人員卻由于編制限制無法進到基層機構工作,名額被占用情況嚴重,實際工作無人做。真正參與到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只是些臨時聘用人員,由于待遇低,而且需要到農村參與生產實踐,所以在招聘時,門檻不高,什么學歷都行,只要求吃苦能干,這就造成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隊伍素質偏低。這些人員因為自身沒什么基礎,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也不多,只能跟著一些老的推廣人員學習,導致知識面狹窄,知識內容陳舊,難以使農業技術得到有效推廣。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才匱乏,大大限制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現代農業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
摘要: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有效動力。而農業技術推廣是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保障,是提高農業效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可靠手段。基于此,結合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探究現代農業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農業經濟;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技成果
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是影響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近幾年,農業技術推廣得到專家與學者的關注與重視,充分顯示其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作用,為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1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
一般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包括3個層面,即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廣義的農業技術推廣及現代農業技術推廣。
1.1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研究
摘要:農業技術檔案是構建科技檔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在開展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活動中形成的技術經驗總結,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可靠依據和資源。農業技術檔案來源于農業實踐生產活動,反映各個時期農業科技動態及發展規律,是一種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本文從農業技術檔案的特征與重要性入手,簡要闡述了農業技術檔案的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了農業技術檔案效能創新體系構建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農業技術檔案;創新機制;開發;推廣;應用發展
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的新使命,樹立創新精神[1],不斷完善、加強與提升對是農業技術檔案的管理和利用,構建農業技術檔案效能創新體系,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檔案信息資源成果轉化能力,發揮在豐產增收、集約高效、防害減災、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為我國強化農業現代化和科學、可持續性發展服務[2]。
1農業技術檔案綜述
1.1農業技術檔案特征。農業技術檔案,是在農業科學研究、生產技術、農林水利基本建設等項目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指導性、前瞻性和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科學技術資源,是進行農業科研、生產基建等產生活動的重要依據[3]。1.2農業技術檔案的作用。農業技術檔案是科學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在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總結和研發出的具有經濟價值和技術價值的成果。通過對農業技術檔案的應用,探索農作物生長和水產養殖規律,改良農作物栽培技術、改善養殖產業結構,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運用農業技術檔案資源,為正確決策提供具有科學依據的檔案數據,引導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更趨合理化。同時,農業技術檔案也是農業科研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是農業技術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的指導、參考和借鑒作用,可以幫助農業科技人員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2]。1.3農業技術檔案的重要性。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科學、可持續健康發展,正確引導和啟發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思路,激發靈感,少走彎路[2];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由于科研成果推廣的滯后性,利用檔案資料可達到以迅速推廣的目的;有利于農業管理人員進行科學決策;有利于科研成果定性和鑒定,通過最新農業技術檔案信息的研發,可以改進和優化科研成果達到最佳效果,還可以利用農業技術檔案對科研成果開展追蹤、鑒定工作,確保科研成果的創新性和質量。
2農業技術檔案管理現狀和當前存在的問題
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問題及對策探究
摘要: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大城市經濟呈現了高速的發展態勢。而相較于城市,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則相對滯后,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則有必要重視鄉鎮農業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鄉鎮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持。所以,需明確現狀問題,重視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鑒于此,在分析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具體的創新對策,希望以此為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高效應用提供一些具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高效應用
鄉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機構的開設,其目的是為鄉鎮農業產業提供技術支持。而要想帶動鄉鎮農業產業發展,則有必要注重鄉鎮農業技術創新。近年來,實踐工作發現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資金投入不足問題、科技人力資源缺乏問題、缺乏和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問題等[1]。為了實現鄉鎮農業技術創新,便需要認清現狀問題,并采取有效應對對策,進一步帶動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由此可見,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及高效應用等層面考慮,本文圍繞“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分析探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1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技術創新相關資金投入不足。大部分鄉鎮農業技術發展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面對偏僻的鄉村環境,加之融資渠道缺乏,鄉鎮農業科技資金不足,這樣便使得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難以得到快速進步及發展。從目前來看,鄉鎮農業科技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較為嚴重,部分資金主要由上級相關部門提供,在投入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便使鄉鎮農業技術創新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2]。與此同時,針對部分投入的科技資金,在管理上顯得有些渙散,使資金的實用價值難以有效提高。此外,鄉鎮農業科技資金融資渠道缺少,使得農業生產力沒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進而影響鄉鎮農業技術創新發展。1.2科技人力資源缺乏。要想促進鄉鎮農業技術創新,保證科技人力資源的豐富性非常關鍵。但是,從現狀來看,大部分鄉鎮農業科技人力資源呈現缺乏的問題。總結起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基于農業科技推廣期間,由于農民的素質水平還有待提升,在科技意識方面顯得較為薄弱,缺乏技術創新精神,因此使得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推廣及發展受到較大程度的制約。另一方面,鄉鎮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缺乏合理科學的方法把新型的農業技術向農戶推廣,使得鄉鎮農業技術創新工作進度受阻。此外,將鄉鎮農業科技使用至實際農業生產期間,由于缺乏充足的人力資源作為保障,在資源配置及人力分配不合理、不規范的情況下,使得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難以得到有效提升。1.3科技覆蓋面存在局限性。要想使鄉鎮農業科技效能有效發揮出來,需逐步擴大科技覆蓋面積。然而,從目前來看,鄉鎮農業科技覆蓋面還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在鄉鎮農業科技推廣及教育培訓工作方面,執行力度不足,尚未構建有效的溝通渠道,組織部門獨自開展相應工作的局面突出,使得鄉鎮農業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受到影響[3]。另一方面,現狀下,以家庭為基礎單位的小規模分散式經營模式普遍存在,從吸引農戶的注意力角度考慮,需重視完善的信息通訊渠道的構建,使大規模大范圍的綜合經濟經營模式有效構成,這樣才能帶動鄉鎮農業技術全面創新,并帶動鄉鎮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2鄉鎮農業技術創新相關優化對策的實施分析
- 上一篇:小學武術教育范文
- 下一篇:課程建設計劃教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