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5:51: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技論文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論文總結

科技期刊編輯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全球網絡化、數字化、信息化勢不可擋,科技期刊編輯的角色也正在發(fā)生改變。編輯不再僅僅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編輯加工者,而是要成為緊跟時代潮流的復合型人才。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做好日常的編輯工作,更要通過不斷學習,總結經驗,開展編輯學研究,撰寫和發(fā)表編輯學論文,提升自信,提高素質,成長為編輯人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編輯部以“發(fā)揮行業(yè)示范作用、辦國際一流期刊、培養(yǎng)一流編輯隊伍,立足西部、影響全國、走向世界”為奮斗目標。自2018年至今,在編輯部主任的鼓勵和帶領下,編輯團隊撰寫并發(fā)表了20余篇編輯學論文,其中多篇獲各級期刊編輯學會優(yōu)秀論文獎。本文結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編輯部撰寫發(fā)表編輯學論文的典型案例,分析科技期刊編輯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并總結歸納編輯學論文的選題途徑,以期與科技期刊編輯同人交流探討。

1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

1.1有助于編輯自身的成長

目前,許多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并非編輯學專業(yè)出身,剛進入編輯行業(yè)時往往面臨缺乏自信、對編輯行業(yè)認可度低、無職業(yè)規(guī)劃等問題[1]。成功發(fā)表編輯學論文能夠提升自信、提高對編輯行業(yè)的認可度。編輯在不斷撰寫編輯學論文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學習了解編輯學,規(guī)劃自身在編輯行業(yè)的發(fā)展目標和實施途徑。科技期刊編輯撰寫論文以編輯學研究為基礎,這一過程需要科技期刊編輯理清研究思路,選擇科學研究方法,合理規(guī)劃研究技術路線[2]。這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編輯的科學思維,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能促使科技期刊編輯定期對編輯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并針對問題查閱文獻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編輯業(yè)務水平。撰寫發(fā)表編輯學論文也是科技期刊編輯職稱評審時的重要支撐。寫作能夠讓青年編輯快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編輯,也是國內職稱評審制度對青年編輯發(fā)展成才的基本要求[3-4]。只要將壓力化為動力,將外部動機化作自身的內部動機[5-6],平時多看多讀多思考,科技期刊編輯就能從文獻中、從工作中找到撰寫編輯學論文的思路。科技期刊編輯一旦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從心理上和行為上克服了寫作障礙,邁過初始寫作關,撰寫論文就會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7]。

1.2有助于編輯團隊的建設

高素質的編輯團隊是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由13人組成的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編輯團隊,團結協(xié)作、充滿活力、學術氛圍活躍,這也得益于編輯學論文的撰寫。“傳、幫、帶”不僅體現在經驗豐富的老編輯會帶領新編輯學習科技期刊編輯方面的知識,練好編輯基本功;也體現在老編輯會幫助新編輯選題和修改文章。老編輯一直堅持寫論文,為青年編輯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和撰寫編輯學論文的傳統(tǒng)無形中提高了團隊撰寫文章的積極性。為不斷緊跟編輯學前沿熱點,找到撰寫編輯學論文的選題,編輯團隊經常參加國際國內編輯行業(yè)高水平專業(yè)會議和編輯系列培訓。編輯部定期開展集體業(yè)務學習,不斷總結歸納編輯學知識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不僅對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形成全員積極學習向上的氛圍,還能從中找到合適的選題進行編輯學論文的寫作。通過不斷撰寫編輯學論文,編輯團隊不僅提升了貫穿于選題策劃、組稿、編輯加工、宣傳營銷等出版全過程的人文素養(yǎng),還培養(yǎng)了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8]。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和組織中青年編輯有效地進行編輯學研究,完善研究成果,撰寫發(fā)表編輯學論文,既能增強編輯工作的成就感,又能提升編輯團隊整體的編輯素養(yǎng)[9]。

查看全文

論文的格式:如何撰寫醫(yī)學學術論文

關鍵詞:學術論文

醫(yī)學科學工作者,無論人事醫(yī)療、科研、預防或教學工作,都需要不斷地進取,不斷地獲取知識與信息,也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學術交流。學術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論文。醫(yī)學科學論文的質量,既反映了醫(yī)療科研水平,也反映了醫(yī)學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也是后人發(fā)現和發(fā)明的基礎。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報告或工作總結,而是將科研與實踐工作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歸納、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夠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論點,這樣的書面記錄才是學術論文。

(一)學術論文寫作的目的

1貯存科研信息

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fā)現及發(fā)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fā)明與發(fā)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做的工作,發(fā)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fā)明、發(fā)現的基礎(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yè)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xù)性不斷地積累、創(chuàng)造、再積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fā)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

查看全文

論文的格式:醫(yī)學論文創(chuàng)作的目的

關鍵詞:目的

醫(yī)學科學工作者,無論是臨床醫(yī)療、科研、預防或教學工作,都需要不斷地進取,不斷地獲取知識與信息,也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學術交流。學術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論文。醫(yī)學科學論文的質量,既反映了醫(yī)療科研水平,也反映了醫(yī)學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也是后人發(fā)現和發(fā)明的基礎。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報告或工作總結,而是將科研與實踐工作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歸納、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夠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論點,這樣的書面記錄才是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寫作的目的:1:貯存科研信息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fā)現及發(fā)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fā)明與發(fā)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做的工作,發(fā)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fā)明、發(fā)現的基礎,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yè)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xù)性不斷地積累、創(chuàng)造、再積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fā)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fā)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fā)明,都是社會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fā)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的。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chuàng)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從事臨床及醫(yī)學科研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fā)表交流,就能發(fā)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

4:啟迪學術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fā)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查看全文

論文的格式:學術論文寫作的目的

關鍵詞:寫作的目的

1貯存科研信息

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fā)現及發(fā)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fā)明與發(fā)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做的工作,發(fā)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fā)明、發(fā)現的基礎(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yè)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xù)性不斷地積累、創(chuàng)造、再積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fā)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fā)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fā)明,都是社會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fā)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的。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chuàng)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查看全文

透析如何提高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

摘要:加強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充分體現學科的特點、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1]。而實驗報告是實驗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衡量實驗效果的重要依據,它不僅能綜合反映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和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也能及時得到學生對實驗提出的改進意見[2]。我們認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實驗報告的書寫,把科技寫作的基本要素融入其中,使學生從中得到科研寫作能力的訓練,進一步提高科研寫作能力。

關鍵詞:學生醫(yī)科實驗報告寫作能力培養(yǎng)

1傳統(tǒng)實驗報告的弊病

人體生理學的實驗報告,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①一般項目:如學生姓名、班級和組別、實驗日期等;②實驗名稱(即實驗題目);③實驗目的;④實驗對象;⑤實驗步驟(可以省略);⑥實驗結果;⑦結果討論與分析;⑧結論。在以往的實驗報告中,實驗題目、目的、對象、步驟基本上是機械性照搬實驗指導書上的內容,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實驗結果、討論和結論,往往是由教師于實驗操作結束后進行總結、分析,并把每一項實驗結果的分析事先系統(tǒng)、全面地講解給學生,讓學生明白,以便課后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這種實驗報告,已經形成一種“格式化”的模式[3],全班同學的實驗報告千篇一律,分析觀點統(tǒng)一,均來自同一教師的觀點,缺乏個性,教師的解答形成了權威性,學生擔心評分不高而不敢超越,也不敢違背,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受到約束。多數學生書寫實驗報告只是流于形式,不重視,也不明白為什么要書寫實驗報告。有的學生為了完成實驗報告任務,而相互借閱、抄襲,教師批改實驗報告時難辨真?zhèn)巍I踔劣械膶W生沒有進行實驗操作,也能通過抄襲其他同學的實驗報告而獲取高分。書寫這樣的實驗報告,不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還挫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轉變教學觀念

查看全文

如何寫好學位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科學研究及論文撰寫等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一般規(guī)律性的總結.其目的是培養(yǎng)研究生科學,嚴謹,求實的優(yōu)良學風,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做出創(chuàng)新性成果.

一,引言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的代表作,是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全過程的概括與總結,是培養(yǎng)研究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集中反映了一名研究生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扎實性,系統(tǒng)性,反映了學生在本門學科中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反映了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基本實驗技能.由此來衡量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已達到研究生培養(yǎng)的目標.

在評閱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中都有規(guī)范性標準,同時形成了一段規(guī)范性語言,即:碩士論文—在本門學科已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工作有所創(chuàng)新.

博士論文:在本門學科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做出了創(chuàng)新性成果.

這既是對不同學位研究生水平的衡量標準,也是對學位論文的總要求.當然,學位論文的全部工作也要根據這一要求進行.實際上凡是作過學位論文的學生都有體會,在選題那一刻開始就已進入了論文的撰寫工作,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整個攻讀學位的過程就是撰寫論文的過程.

查看全文

教育局教學成果工作通知

各直屬學校、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小學,有關民辦學校:

為檢閱兩年來我市中小學科普教育成果,推進中小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加強與促進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培養(yǎng)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推動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根據《“科普之光”*市中小學第四屆科普節(jié)活動計劃》(*教體普字[*]9號)安排,決定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展評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學生作品展評

1、參加對象:中小學生。

2、展評時間:*年11月20—25日。

3、作品選送要求:⑴以直屬學校、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級中小學為單位選送作品。⑵選送作品分創(chuàng)造發(fā)明、光電技術、制作創(chuàng)作(科幻繪畫[60cm*40cm]、泥雕塑等)、工藝美術四大類。各單位參展作品數量要求,制作創(chuàng)作(其中科幻繪畫、泥雕塑各2件)、工藝美術類每類選送10件以上,創(chuàng)造發(fā)明、光電技術類每類選送6件以上(小學組光電技術類作品不作要求)。⑶選送作品必須突出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⑷已參加過以往市級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展評的作品不得再次選送。

查看全文

音頻宣傳助力科技期刊影響力的實踐

網絡音頻是指通過網絡傳播和收聽的所有音頻媒介內容。根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1],2020年我國網絡音頻用戶達到2.82億人,龐大的群體數量,體現了音頻對聽眾的吸引力;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最高,為41.6%,說明高學歷人群比較容易接納音頻的表達形式。根據“樊登讀書”2020年公布的音視頻內容與紙版圖書之間聯動的營銷數據,同一本大眾類圖書在銷售4.9萬冊的基礎上,發(fā)布音視頻內容后,銷量暴漲到384萬冊[2],這表明音視頻在解讀紙版出版物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喜馬拉雅”和“微信讀書”等平臺通過將紙版圖書與音頻一體化的方式,帶動了出版業(yè)的新增長。在原創(chuàng)網絡音頻節(jié)目中,有聲書占比52%,課程學習占比43.5%[3],音頻對圖書市場具有較大的影響,那么音頻對科技期刊的讀者是否也具有類似的吸引力?科技期刊刊載的內容與一些圖書或課程學習內容具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不同點,那么能否將期刊論文全文轉化為音頻形式?通過音頻宣傳,能否引導科研人員關注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嘗試利用音頻方式宣傳期刊,并取得一些成效。《中國科學:地球科學》自1950年創(chuàng)刊,目前采取中、英文雙語出版模式;期刊在地球科學界具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多篇論文被中國科協(xié)優(yōu)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評選為“優(yōu)秀論文”,其英文版曾獲2017年“百強報刊”稱號。本文基于該刊的官方微信號“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的音頻宣傳工作實踐,系統(tǒng)總結音頻模式對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作用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科技期刊音頻宣傳方式提出了建議。

1“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微信號音頻發(fā)布模式與效果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微信號創(chuàng)辦于2016年2月2日,目前關注人數1.5萬。由于人手有限,微信號的運營未能設置專職人員,而由學科編輯承擔搜集素材、撰寫或修改文稿、編輯排版、發(fā)布與推廣等工作。在文稿發(fā)布前,編輯部主任負責審讀全部文稿內容。為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期刊,微信號豐富了發(fā)布形式,自2021年4月6日開始采取音頻方式宣傳論文,并推出“聽文獻”欄目。音頻制作使用AI技術,支付279元成為擁有多種音質和背景音樂配音網站的高級會員,從而能夠自由選擇與推文內容協(xié)調一致的音質和背景音樂。2021年4月6日至8月11日期間,共發(fā)布推文63篇,其中含有音頻的推文15篇(表1)。按照音頻時間長短,帶有音頻的推文可分為2種(表2)。一種是“短音頻+圖文”形式,共發(fā)布12篇,音頻的時長在10min以內,音頻嵌入到推文中;音頻內容為微信正文文字,讀者可以自行選擇“聽”音頻或“讀”圖文。另一種是“長音頻”形式,共發(fā)布3篇,音頻時長至少在20min以上,最長可達到近50min;推文主體內容就是音頻,讀者只能作為“聽眾”了解具體內容。按照音頻播報的內容,帶有音頻的推文可分為全文播報形式和新聞介紹形式(表2)。全文播報形式共發(fā)布4篇,音頻內容主要是基于科技期刊刊載論文的正文部分,但不包括文后的參考文獻,針對原文只進行不影響內容表達的少量改寫,以便于形成適合朗讀的材料。新聞介紹形式發(fā)布11篇,音頻內容是概括論文內容或亮點的科學新聞,目的是便于聽眾快速獲取論文信息,激發(fā)閱讀興趣。為分析不同的音頻發(fā)布形式對科技期刊的宣傳效果,選取微信總閱讀次數、總分享次數和閱讀后新增關注人數3個指標,對帶有音頻與不含音頻的推文、長音頻與短音頻推文、全文播報形式與新聞介紹形式的推文進行對比,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帶有音頻的推文比不含音頻推文的宣傳效果要好,且3個指標均遠高于全部推文的平均值;長音頻較短音頻更受歡迎,全文播報形式較新聞介紹形式表現更優(yōu)異。這說明,音頻宣傳形式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吸引了“聽眾”關注期刊微信號、關注期刊論文,有助于科技期刊的宣傳工作。表1中閱讀量大于2000的3篇音頻推文,論文第一作者全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這說明論文作者良好的聲譽和學術地位有助于期刊的宣傳。

2科技期刊音頻宣傳的優(yōu)勢

隨著科研產出數量的增加,科研人員不可能讀完自己所在研究領域的全部文獻。因此,期刊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關注期刊本身,變得越來越重要。“樊登讀書”就是以音頻、視頻和圖文等形式幫助那些沒有時間的或者不知道讀哪些書的讀者吸收圖書精華內容[4],引導讀者閱讀原版圖書。從“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微信號音頻發(fā)布效果可知,科技期刊也可以采取音頻方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科研人員在“聽”的過程中引發(fā)閱讀的興趣,從而將聽眾轉化為期刊的忠實讀者。總結音頻對期刊宣傳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節(jié)約時間,便于閱讀。與“看”文獻相比,“聽”文獻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一是不必花費專門時間去閱讀文獻內容,在步行、騎行、坐車、做家務或喝咖啡的同時,就可以“聽”文獻,大大節(jié)約了閱讀文獻的時間;二是“聽”的方式對眼睛有益,對于日常工作用眼過度的讀者而言,不妨當個“聽眾”,既能保護眼睛,又能汲取知識。2)拓寬宣傳渠道,提升期刊顯示度。“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微信號音頻宣傳的實踐表明,“聽”文獻的形式吸引了一批讀者。據統(tǒng)計,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100個梯隊期刊中,有87%的期刊開通了微信號,85%的微信號處于活躍狀態(tài)[5]。開通期刊微信號的目的是吸引本領域科研人員關注期刊,同時為讀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及服務。科技期刊可以在期刊微信號上發(fā)布基于紙版論文制作的音頻產品,為喜歡“聽”的讀者提供專業(yè)、權威的知識內容,為期刊宣傳開拓新的渠道。3)豐富傳播方式,讀者可以自行選擇喜愛的閱讀方式。在每一條微信推文中,讀者可以自行選擇“聽”文獻,還是“讀”文獻。喜歡“聽”文獻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微信推文中的音頻文件,聆聽論文內容。樂于“讀”文獻的讀者,可以點擊每條推文頁面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很方便地通過該鏈接直接轉到音頻對應論文的網站界面,且鏈接并不影響用戶的視覺感官。為讀者提供“聽”或“讀”等傳播方式,讀者有了多種選擇,便于期刊開展宣傳工作。4)制作技術成熟,制作費用較低。目前,AI配音技術比較成熟,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各種音質、音色的配音,以及不同效果的背景音樂。從資金角度看,價格低廉,“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微信號AI技術朗讀費每年不超過300元。成熟的技術和較低的制作費用,為科技期刊音頻宣傳奠定了基礎。

3科技期刊音頻宣傳的局限性

查看全文

論文的格式:醫(yī)學學術論文撰寫的要求

關鍵詞:撰寫的要求

1思想性

撰寫一篇醫(yī)學學術論文,首先必需遵守醫(yī)學科學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鮮明的論點,即全篇的概念與判斷要明確,避免含糊不清、主觀、片面,以及脫離客觀實際。

2科學性

科技論文的寫作應該是為了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探索客觀的真理,使之成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醫(yī)學科學論文的寫作,則是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于人類的重大舉措。因而,從論文的選題、設計、觀察研究、歸納分析,直到結論,每一步都必須堅持嚴肅的態(tài)度、嚴謹的學風和嚴密的方法(1964年聶榮臻提出)。具體而言:(1)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否則將勞而無公。(2)設計:為了真實的反映客觀結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響結果的主觀因素和偶然因素。因而選擇的方法與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隨機性。(3)觀察研究:真實的反映客觀事物及過程,而無任何失真(真實性);準確的觀察和記錄,而無增減偏離(準確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資料,而無重要的殘缺(全面性)。對于臨床研究雖然有時是困難的,但是十分重要的。(4)推理和結論:推理要有邏輯性,結論要有嚴謹性。不可夸張或抬高自己,貶低他人。必須以客觀事實和數據為佐證,而且只有在承受實踐的基礎上撰寫的論文,才最有說服力。

3先進性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論文表題英譯價值分析

根據GB/T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要求,我國科技期刊所載論文其題名、摘要、關鍵詞及作者姓名和單位均應有相應的英文翻譯,其目的是讓不懂漢語的國外同行了解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過程、結果(或結論),[1]這既執(zhí)行了國標,又便于檢索機構檢索,值得肯定。據了解,目前我國許多科技期刊其論文圖題表題也有相應的英文翻譯,而且這樣做的期刊日益增多。筆者以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基礎,隨機抽查了2010年出版的100家科技期刊,結果顯示,68%的學術性期刊、12%的技術性期刊所載論文的圖題表題有英文翻譯。中文科技期刊究竟有無必要將論文的圖題表題譯為英文?是否所有科技期刊其論文的圖題表題都必須要英譯?對此期刊界鮮見討論。本文擬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個人看法。

一、圖題表題英譯價值分析

1.對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科技期刊其論文圖題表題英譯有一定的合理性圖表是科技論文的重要表述手段,能簡潔、清晰、準確地描繪難于用文字表述的內容,是實驗數據、資料直觀而簡潔的表達,而圖題表題又是對圖表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根據GB/T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科技論文的圖表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表及圖、表題名,不閱讀正文即可理解圖意、表意;其二,圖表的題名應簡短、確切。由此可見,圖題表題具有自含性,即讀者只需要根據圖表就能確定研究對象、研究過程,不需要參考文中的其他內容就能闡釋圖表的意義。[1]讀者要從浩瀚的文獻中進行選擇性的閱讀,提高閱讀效率,通常在閱讀一篇論文之前,除了先閱讀題名和摘要之外,更會瀏覽文中的圖題表題來獲取主要數據和把握文章主要思想,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完整地閱讀這篇文章。[2]對于英文讀者而言,由于語言障礙,圖題表題如譯為英文,有助于其通過圖表來進一步了解正文的內容,通過圖表中的物理量、曲線、數據,來分析論文所研究的內容及所達到的水平。[3]所以,為了英文讀者較多地掌握論文信息,圖題表題譯為英文不失一個好辦法。也就是說,對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科技期刊其論文圖題表題英譯有一定的合理性。

2.對于主要在國內傳播與交流的科技期刊其論文圖題表題英譯意義不大有些辦刊者認為,只要增加論文中的英文信息,就容易被國外數據庫收錄。[1,3-5]事實并非如此,其原因如下:

(1)圖題表題英譯對提高期刊影響力無直接幫助。期刊能否提高其影響力,主要取決于期刊的“影響因子”。在載文量一定時,“影響因子”取決于所載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對于期刊來說,只要其所載論文的學術質量高,“被引用次數”一定會多。一個期刊不會因為其論文的圖題表題譯為英文,就能增加其被引用的次數。因為,圖題表題雖然有一定的自明性,但圖和表只是全文的一部分信息,何況英譯的圖題表題對英文讀者來說,僅起到了解論文所研究的內容及所達到的水平的作用。一篇除圖題表題外,圖中、表內文字及全文均為中文的文章,對于英文讀者來說,仍舊是霧里看花,不可能真正搞清文章的全部含義。既然如此,引用也就無從談起。

(2)圖題表題英譯對文獻檢索無貢獻。作者引用文獻需要對文獻進行檢索,而檢索文獻只需輸入文獻的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或刊名即可,與論文的圖題表題無關。既然論文的中文圖、表題名對檢索文獻毫無貢獻,那么譯為英文的圖題表題就更無貢獻可談。

查看全文